近代爱国名人故事夏明翰国耻恨难消和抗日英雄赵登禹
近代爱国名人故事夏明翰国耻恨难消和抗日英雄赵登禹 今天来给大家说两个近代爱国名人故事,主角是夏明翰和赵登禹。近代爱国名人故事 夏明翰国耻恨难消和抗日英雄赵登禹 近代爱国名人故事 夏明翰国耻恨难消 1928年2月9日,武汉市上空彤云密布,阴风凄凄。在国民党反动派的 刑场上,共产党员夏明翰大义凛然,慷慨赋诗:“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 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 夏明翰,1900年生于湖南衡阳。他少年时代,就疾恶如仇,立志报国。
有一次,明翰跟着母亲从武汉乘船到九江。船上,耀武扬威的洋人动 不动就对中国乘客强行无理。有个乘客因为没把行李放到床铺底下,洋人便气势 汹汹地破口大骂,并一脚把行李踢出去老远。
“这是咱们中国的土地,怎么能容忍洋人横行霸道!”明翰攥起小拳头, 愤愤地望着母亲清癯的面孔。
母亲的心情又何尝不是这样呢!她鄙夷地瞥了身旁的洋人一眼,当即 吟诵了一首抒发忧国之情的诗歌。吟完,又对明翰说:“怒气憋在肚子里会生病 的,你也来作一首吧!” 明翰伏在船栏杆上,默默地眺望着,沉思着。此时,滚滚的长江上, 一幕悲剧正在发生:一艘横冲直撞的外国轮船撞碎了中国渔民的小木船,负伤落 水的渔民发出了凄厉的喊声……明翰触景感怀,一首充满仇恨的小诗脱口而出:
“洋船水上漂,洋旗空中飘,洋人逞淫威,……”第四句还没说出来,母亲已经接 上了:“国耻恨难消。” 后来,夏明翰把这首诗工整地抄在了本子上,一直保存到就义前。
近代爱国名人故事 抗日英雄赵登禹 赵登禹(1898——1937),字舜臣,山东菏泽人。1914年加入冯玉祥的部队,后任冯的随身护兵。1926年参加北伐。1933年,任第29军第37师第109旅 旅长,后任第132师师长。
1933年初,日本侵略军越过山海关,开始侵袭热河省,在3月4日攻占 了承德后,开始向长城各口发动大举进攻。10日,日军逼近喜峰口。赵登禹率部 星夜跑步急行军40华里,在日军之前抵达喜峰口孩儿岭,并将敌先头部队击退, 在孩儿岭及口门一线稳定了前沿。为了有效消灭进攻阵地的敌军,赵登禹要求部 队待敌进至百米之内,再突然出击,以手榴弹炸,用大刀砍。由于两军混杂,使 敌飞机、大炮、坦克无法发挥作用。入夜,赵登禹又利用敌军警戒疏忽,率部从 两翼迂回敌人侧后,进行包抄袭击,打得敌人措手不及,死伤甚众。战斗中,赵 登禹腿部被炸弹击伤,但仍裹伤出击率部众与敌肉搏相拼。激战数日,敌人多次 攻击不果,锐气尽挫,中国军队取得喜峰口战役胜利。喜峰口战役,共歼灭日军 五六千人,狠狠地打击了敌军的嚣张气焰。
全面抗战爆发后,7月下旬,日寇调集数以万计的日军在飞机和坦克 的掩护下,分别向北平、天津以及邻近各战略要地大举进攻。担任132师师长的 赵登禹,率部抗击日军入侵,守卫北京城外的南苑。日军出动40余架飞机轮番轰 炸阵地,并有3000人的机械化部队从地面发动猛烈攻击。132师将士在赵登禹的 率领下,不畏强敌,奋勇抵抗。日军将中国军队切成数段,分割包围。部队孤军 作战,在敌人炮火和飞机的狂轰滥炸下,损失惨重。赵登禹率部誓死坚守阵地, 拼死抗击。
7月28日,在奉命向北平撤退途中,遭致日军伏击,壮烈殉国,牺牲 时年仅39岁。毛泽东同志曾高度评价赵登禹等国民党抗日将领,称赞他们在执行 抗击日本侵略者的“神圣任务中光荣地壮烈地牺牲了”,他们“给了全中国人民以 崇高伟大的模范”。1937年7月31日南京国民政府发布命令,追赠赵登禹为陆军上 将。1945年后,北平市政府将北沟沿改名为赵登禹路,以示纪念。新中国成立后, 北京市人民政府对卢沟桥西道口的赵登禹烈士墓进行了多次修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