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哲学探源
体验哲学探源 1 .体验哲学概述 Lakoff(加州伯克莱大学的语言学教授)和Johnson(加州Oregon大学哲 学系主任)(简称LJ)于1980年出版了《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_书,在批驳西方 客观主义哲学传统和乔姆斯基TG语言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哲学理论 “Experi-entialism”[可译作“现代经验主义”或“新经验主义”,但不可译作“经验主 义”(王寅,2002)],引起学界的轰动(特别是哲学界和语言学界),现已成为认 知语言学的经典著作,该书反复再版。Lakoff于1987年在《火、女人和危险事物》 一书中继续对其作出了较为详细的论述,列述了西方客观主义传统哲学的若干问 题,提出了非客观主义哲学理论。LJ于1999年再次合作又出版了一本学界力作《体 验哲学——体验性心智及其对西方思想的挑战》集十几年研究之大成,全面阐述 了体验哲学的基本原则和重要观点,并在书中正式用EmbodiedPhiloso¬phy(简称 EP)这一术语代替Experientialism和非客观主义哲学理论,我们拟将其译作“体验 哲学”,并率先介绍给国内语言学界和哲学界同行(王寅,2001,2002,2003)。LJ(1999:94)把古希腊的毕因论(本体论)称为本体实在论 (OntologicalRealism),主要关心世界上存在什么(Whatisthere)和这是什么 (Whatisthis)。由于我们的心智可以与世界直接接触,我们就能直接了解事物, 掌握事物的本质,这样,心智中的思想和世界客观事物的本质具有同_性。语言 描述就是关于世界的描述,两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和语义关系即世界中的事物解 释了词语的意义,对事物本质的探索决定了语言的意义,知识就是毕因(存在) 的知识knowledgeofbeing],客观真理只是对事实的断言,科学是追求真理的学问, 应当独立于人的主观性,与价值无关。因此,这种观点又叫科学实在论 (ScientificRealism①)、形而上学实在论(MetaphysicalRealism)。
对应实在论则起始于笛卡儿的认识论,核心思想之一就是二元论②, 认为心智与身体是分离的,人们的思想只能是外部现实的内在心智表征,LJ有时 将这种观点称为‘‘表征一现实对应论”。随着近代认知心理学提出“心智的信息加 工和符号运算”的观点,笛卡儿的心智表征观被演绎为符号表征观,这成为近代英美分析哲学家的核心观点‘‘符号系统实在论(Symbol-SystemRealism)”,使得笛 卡儿二元论在心智和世界之间留下的鸿沟更加宽深,更难以填补。
本体实在论和对应实在论都认为客观外界独立于人而存在,其后隐藏 着本质和绝对真理,人们应着力将其寻找出来,区别仅在于如何解释获得这种绝 对真理的方法(这属于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相对)。对于前者来说,人们可以直 接接触事物,掌握其本质,全部知识唯一来源于感知经验;
对于后者来说,只有 先天具有的推理能力才能给我们提供关于真实世界的知识。LJ将这两种实在论都 归结为客观主义哲学理论,认为都是错误的,在对其进行严厉批判的基础上提出 了体验实在论(EmbodiedRealism,即体验哲学),这是一种基于我们能够在现 实环境中成功地行使身体功能的实在论,也是一种认为进化使得身体和大脑不断 相适应的进化实在论。体验哲学在否定心智与身体存在间隔这一点上与古希腊本 体实在论观点较为接近,坚决反对对应实在论的二元论,但在认识论上与上述两 种实在论存在根本分歧。
乔氏TG语言理论是建构在笛卡儿对应实在论和形式主义理论之上的, 认为语言具有天赋性、普遍性、自治性、模块性、生成性,可用形式主义的方法 来描写,基于体验哲学的认知语言学认为这些观点都是站不住脚的,乔氏将语言 研究导向了歧途。为此,体验哲学针锋相对地提出了三项基本原则:心智的体验 性、认知的无意识性、思维的隐喻性。核心思想为:人类的范畴、概念、推理和 语言都是来自于人们与客观外界的互动体验和认知加工,它们具有体验性、认知 性、想像性和相对性,语言是对现实进行概念化后的符号系统,可通过人类认识 世界的几种有限基本方法来分析语言的各个层面。本文拟对这三项基本原则作一 哲学上的溯源性梳理。
2 .心智的体验性 LJ(1980)首先通过隐喻研究发现,体验在建构人类概念、思维、推理 和语言中起着首要的基础性作用,逐步形成了Experientialism理论,明确提出了 心智具有体验性的观点。他们反复强调这一原则,并在1999年出版的《体验哲学》一书中将其视为三条基本原则中的第一条“心智的体验性”。他们(2002:245,249) 后来又反复强调了这一原则:“从最根本意义上说,心智是基于身体经验的,意 义是基于身体经验的,思维也是基于身体经验的。这是体验实在论的实质。”我 们可将‘‘心智、意义、思维”统称为“认知”,便可得出“认知来自身体经验”的结论, 即“认知具有体验性”。同时,他们还认为语言是认知的产物和结果,因此体验哲 学及其语言观就可总结为“现实一认知一语言”,这也是我们近年来一直坚持的语 言体认观,并基于此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Lakoff曾询问过Johnson有关哲学理论中先前有无类似的观点,既强调 身体经验,又强调隐喻的重要性。Johnson是研究哲学史的,对这方面的理论十 分熟悉,他说除杜威和梅洛•庞蒂等论述过身体经验的作用外,尚无系统的类似 理论。然后他们合作于1980和1999年出版专著,创建出_个全新的哲学理论:体 验哲学。
LJ(1999:599-600)在《体验哲学》一书的索引书目中提到了 JohnDewey(约翰•杜威)、Mau-riceMerleau-Ponty(毛里斯•梅洛■庞蒂)和Putnam(普 特南),但正文中似乎并没有细述他们的理论。Lakoff于2004年4月在北京和苏 州的讲学中介绍他们理论发展简史时提到了这两位哲学家,但也是语焉不详。另 外,我们还注意到德国哲学家Her¬mannSchmitz(施密茨)也有过类似的论述。我 们认为,体验哲学所论述的心智体验性还与马列主义者所倡导的唯物辩证法有关 联,因此讨论体验哲学的发展史还应当考察马列理论中的有关论述。本节就心智 的体验性研究史作一简单梳理,以厘清其来龙去脉。
2. 1洛克(1632-1704) 英国经验论哲学家洛克与法国唯理论哲学家笛卡尔(1596-1650)共同 开启了哲学的认识论转向,他们都认识到过往哲学研究无法找到世界之本源,追 问“beingasbeing(是之为是)”超出了人的认识能力,力主当换位思考,应当关注 人类何以获得真知,以什么方法来认识世界,从而将哲学研究导向世界。①Lakoff (1987:176)所论述的科学实在论似与普特南所说的科学实 在论不完全相同(黄颂杰,2002:858),他自己与LJ(1999:90)的说法似乎也不完全 相同。Lakoff指出:科学实在论认为存在一个真实的物质性世界,关于它的科学知 识在由科学家所建立的合理标准中是可能的,它既与科学客观主义(即本体实在 论)相兼容,又与体验哲学兼容。而在LJ(1999:90)中指出:科学实在论是一种 非体验性的、客观主义的科学实在论。我们拟取LJ(1999)的观点和普特南的说法。
②这一观点与本体实在论有相同之处,也片面强调了主观与客观的二 分,事实与价值的二分。向了对世界的认识问题,反思人的认识能力,研究认识 的本质和结构,真知的来源(经验论和唯理论),人是如何认识到存在的,人有 哪些认识能力,认识的前提和基础,认识的发展、过程和规律,认识的真理性标 准等。
洛克于1690年出版了四卷本的《人类理智论》,分别论述了:倡导白 板说,反对天赋说;
系统阐述经验主义观念论;
人们用词语来表达观念,且词语 来源于感知;
人们凭借这些观念来理解我们的知识。他指出“人的一切观念来自 感觉和反省”仔细品味此话不难理解其中所包含的两层深刻含义:
(1)感觉,主要指人的感官对客观对象的感受和体验;
(2)反省,主要 指对通过感性获得的经验进行内在认识加工。他在三百多年前就从外部和内部这 两个方面论述了人类心智和知识的起源,这当可视为我们今天所提倡的“体认观” 之先声。
2.2 杜威(1859-1952) 他与Peirce和James并称美国实用主义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其代表作 是1922年的《人类本性及行为:心智社会学入门》和1925年的《经验与自然》, 重点研究了构成人类经验的机体与客观环境互动的整个复杂回路,证明了人类的经验与身体、社会、智力、认知、情感等密切相关,并创建了经验自然主义理论, 以图全面系统地对传统哲学(包括经验论和唯理论)进行改造和重建。
从他的1925年出版的书名就可看出,所谓“经验”和“自然”实际上就是 讨论人作为主体和自然作为客体之间的关系,它们在传统哲学中常处理为两个对 立的概念,从而成为一种身心二元论的典型表征。杜威从消解这两个概念之间的 对立入手,对“经验”进行了重新阐释,将“经验’、“自然”和“生活”视为同义词, 努力使哲学重新回到研究人类的生活经验中来。他认为经验就是生活、行动、实 践,具有双重性(Double-Barreled),包括事物、事件及其特性等客观的东西(形 成源初经验),也包括情感、意志、思想和理性分析等_切心理意识的、主观的东 西(形成反思经验),这样就可将主客二体有机地结合起来,并以此为出发点批 判身心二元论。他的理论突出了人与环境的互动因素和经验的整体性,确立主体 与客体、精神与物质、经验与自然之间的连续性,着重从机能效用的角度看待人 类的实践。
杜威的经验自然主义理论试图将传统哲学从超越日常生活的纯粹思 辨性活动转向研究生活经验。
2.3 梅洛•庞蒂(1908-1961) 他既反对过于强调知觉对象的“纯粹外在性”的经验主义(忽视了知觉 主体是一个有意向的身体),又反对过分强调知觉主体的“纯粹内在性”的理性主 义(过于无视概念和判断的存在论基础),他于1945年发表了博士论文《知觉现 象学》。在这本名著中,他认为主体和客体不是两个独立的实体,而是来自不固 定的、整合而成的经验,他基于此创立了“身体一主体(又译“己身””这一概念(后 来叫肉体),知觉便处于己身与世界之间,倡导心智的根源在于身体的唯物论思 想,并鲜明地提出了身体知觉对于概念和命题形成的存在论观点,并以此来批判 笛卡儿的二元论。他认为人自己的身体是知觉主体,既能主动感知外界,又能被 自己所感知,这一‘‘己身”是人类在此世界中的一种生存方式,用他的原话来说:
“概念和判断是知觉主体通过己身进行概念化和图式化的结果,人是通过身体的图式向物体、他人、世界开放并占有和分享世界的一种生存方式。”所以,被感 知的世界绝不是知觉对象的总和,其间必有人己身的介入,必受身体图式投射的 影响。
2.4 施密茨(1928-) 几乎与LJ提出EP的同时,施密茨于1980年创建了“新现象学”®,又叫 “身体现象学”强调人在日常生活中的身体经验,从身体知觉(情绪震颤)和情感 角度(情感空间理论)来研究人,以图搞清楚什么是真正的人(即什么是人的主 体性问题),这在西方哲学中尚算一种开拓性理论。
施密茨区分了“肉体”和“身体”前者指借助于眼、手等能通过感官感知 到的自身肉体,通过它获得的感觉叫‘‘肉体的知觉”;
后者指不需要借助于感官就 能感知到的肉体上发生的感觉和情绪震颤状态,这种可直接获得的知觉叫‘‘身体 的知觉”,没有特定的位置和方向。他所认为的主体,首先就是身体的情绪震颤 的事态,无需借助视觉、听觉和触觉就能亲身感受到,如畏惧、疼痛、饥饿、干 渴、压抑、惊吓、疲倦、快感、清醒、身体的舒适、深呼吸时的伸展感、早晨醒 来后头脑昏昏沉沉或空无缥缈的感觉等;
同时也是许多别的东西,如他人、家庭、 民族、科学和技术的事态。除了上述两种事态外,主体还是程序(如目的、愿望 等)和问题(希望、焦虑等)。主体凭着这些事态、程序和问题造成自身的变化 和差异,这就是主体性。同时,主体性对于“文本理解”也有重要影响,其过程必 定要渗透理解者的倾向、情感、概念和稟赋等因素。可见施密茨并不是如同传统 哲学那样,仅从理性、精神或意识中确定主体,而是把主体规定为与作为主体的 人的身体相掺合而非相分离的具有事实状态的性质(庞学铨、李张) ①胡塞尔所说的“现象”是对象、被知觉之物在意识、知觉过程中构造自身 所显现的意识现象(庞学铨、李张林译本,1997:V)。所谓现象学就是让人从显 现的意识现象角度来研究对象如何在意识中构造(显示)自身的规律。现象学研 究纯粹的思维现象,而不研究经验本身和对象本身。林译本,1997:X)。施密茨提出“新现象学”扩大了经验概念,反对把心智视为纯思辨的产 物,倡导从人的体验出发,把情感视为可从身体上直接感知到的客观性东西,以 此批驳身心分离的二元论。例如语言中表达情感的词语大多与身体感知有关,从 英语和汉语中表示愦怒的一系列词语可见这一情况。同时他还认为“理解”也受到 主体因素的影响(将文本客体与读者主体结合起来)也是对二元论的一个反叛。
这就将哲学研究转向认清生活体验、拓展人类自身生存的状态和环境,并使其成 为当代哲学思考的迫切任务,相对于欧洲的古典经验主义(只局限于外部感觉经 验)而言,施密茨与LJ携手创立了现代经验主义,形成了一个新的哲学转向,发 展出未来哲学考察方式的新趋向。
2.5 普特南(1926~) 他是美国当代著名的哲学家,Lakoff、LJ于1987,1999年出版的著作中 曾多次提及并引用了他的有关哲学理论。一般说来,普特南的哲学思想主要经历 了以下三个阶段:(1)1950-1975年的科学实在论;
(2)1975-1994年的内部实在论;
(3)1994年至现在的自然实在论。LJ反复声明他们的体验哲学受到了普特南第二 阶段的内部实在论(Inter¬nalRealism)的影响。内部实在论是普特南最著名的哲 学主张,其基本观点主要反映在1981年出版的《理性、真理和历史》一书中。内 部实在论是在改造和批判西方传统的主观一客观二元对立论、客观主义理论的基 础上提出来的,主要观点有三(黄颂杰,2002:860):
(1)世界是由什么对象所构成的问题,只是在一种理论和描述之内问起才 是有意义的;
(2) 关于世界,存在着不止_种真实的理论和描述;
(3) 真理是和合理性问题分不开的,它是某种理想的合理的可接受性, 而不是与独立于心智或语言的事态之间的符合。据此,普特南认为我们的语言文化共同体的概念框架_方面为我们整 理出世界,另_方面规定了语言记号的使用。语言对于我们认识和掌握世界具有 十分重要的作用,而语言又是理性加工的结果,这样世界外物就不是独立于概念 框架和语言而存在的,事实常与价值相互渗透,我们所说的客观性只能是我们概 念框架中的“客观性’、“合理性”。只要是合理的、可接受的,就是科学的,就是 真理。因此世界外物和语言符号都是同样存在于人大脑中特定的概念框架中的, 它们只是在这个框架内部中具有对应性,这就是为什么他将这一理论冠之以‘‘内 部实在论”的原因。
LJ吸收了普特南(包含了Sapirlhorf假设)的这一观点,建立了体验哲 学和范畴化理论,认为世界的范畴不是完全独立于人而客观存在的,世界只能是 我们认识中的世界,渗透着人的主观性,体现出人们的价值观,基于此形成的概 念结构和语言符号对于范畴的划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明确提出了主客互动的 体验观,认为我们对世界的范畴化以及论断的评判常以语言文化共同体的合理性 作为准绳。
Lakoff反复强调认知语言学的核心观点“现实一认知一语言”,认为语 言符号是认知加工的结果,是由概念框架所规定的,这其中显然有普特南思想的 痕迹。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普特南将真理等同于“理想的合理的可接受性”也 就是说,如果一个理论对于世界来说是‘‘真”时,它将与理想化的、被概念化的世 界进行比较,此时该理论就具有理想化、完整性和融贯性,可以正确预见所有操 作条件。这_观点显然对Lakoff提出的ICM(理想化认知模型)产生了影响。ICM 是指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中说话人对某领域中的经验和知识所作出的抽象的、较为 完整的、理想化的理解,是建立在许多认知模型之上的一种复杂的、整合的完形 结构,它可与真实世界之间存在种种等级关系,如精确、很好、较好、勉强、不 好、很不好、完全不好(王寅,2007:220)。ICM充分考虑到人在认识客观世界 中的主观能动性,可以体现人们的价值观,具有较高的灵活性、较大的适应性、 较全的解释性,可广泛用来解释词语的意义、句法和语篇等,比起客观主义语义 理论更有解释力。2.6马列主义者 我们发现,EP中的“心智的体验性”原贝lj,与马列主义的唯物辩证法思 想多有吻合之处,但在他们的论述中始终没有提到过马列主义者的有关观点。当 然,我们不能期望他们像中国学者一样,都受过马列理论的训练。笔者也曾与 Lakoff探讨过这一问题,他明确表示没有读过马列著述。但我们可以预言,正是 由于我国有这样一个唯物辩证法的理论背景,西方的EP及其基于其上的认知语 言学,一定能较快地被中国学者所理解和接受。
近代西方哲学(17-19世纪),特别是德国古典哲学(包括康德、费 希特、谢林、黑格尔、费尔巴哈等),重点论述关于“思维”和“存在”这对哲学基 本概念,但没能找到联结这两者之间关系的纽带。马克思正是在这一点上实现其 变革性发展,引入了‘‘实践”概念,研究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思维与存在的关系, 并以其为出发点反思西方哲学‘‘思维和存在相分离,片面强调理性”的特征,超越 将人和理性脱离现实生活和实践的思维方式,深入批判西方哲学在此基础上建构 起来的封闭僵化的体系哲学,建立了思维和存在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他认为, “思维”既不是纯粹主观意义上的理性,也不是纯粹生物学意义的个人经验,而是 实践感性活动的、具有主观能动性的“现实的人’。“存在”既不是思维自身的产物 和规定,也不是外界在心智中的镜像反映,而是与人发生关联的那部分事物,是 人类实践活动的对象。
马克思(1818-1883)进而指出,实践是人的一种存在方式,是人的本 质特征,并以此为出发点实现了对西方形而上学的颠倒,将哲学确定为研究人的 现实存在及其客观基础,研究以实践为基点和中介的人和自然、人和人之间的交 互关系;
同时强调了人的现实性,使得哲学理论不再是抽象的教条,将其改造成 指导人们行动的指南,这样就在实践的基础上确立了主体与客体的辩证关系,也 改变了主体自身的意义。
哲学家们认为,批判和超越近代西方哲学中思维与存在二元对立的思维范式,是西方哲学从近代走向现代的主要标志,马克思也是在这一反思中发展 出自己的实践观,因此,马克思主义与现代西方哲学有基本相同的研究目标,有 某种程度上的内容一致性。
EP提出的心智体验性原则认为:思想、知识、意义来源于感知体验, 这是在明明白白地宣称:存在决定意识和意义。马克思早在1845年在《关于德意 志意识形态》一文中就指出:“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 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观念、思维、人 们的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关系的直接产物。……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 是生活决定意识。
恩格斯(1820-1895)于1892年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英 文版导言》一文中指出:“我们的全部知识是以我们的感官所给予我们的报告为 基础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1965:343)列宁(1870-1924)于1908 年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一文(1988:34,39)中指出:“思维永远不能从 自身中,而只能从外部世界中汲取和引出存在的形式。……唯物主义和自然科学 完全一致,认为物质是第一性的东西,意识、思维、感觉是第二性的东西。”毛 泽东同志(1893-1976)于1937年在《实践论》中严厉批判过唯理论的观点,他 (1991:290)指出:“哲学史上有所谓‘唯理论’一派,就是只承认理性的实在性, 不承认经验的实在性,以为只有理性靠得住,而感觉的经验是靠不住的,这一派 的错误在于颠倒了事实。理性的东西所以靠得住,正是由于它来源于感性,否则 理性的东西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只是主观自生的靠不住的东西了。
……认识开始于经验——这就是认识论的唯物论。”他(1991:291)在文中也严 厉批判了经验论,指出:“认识的感性阶段有待于发展到理性阶段——这就是认 识论的辩证法。如果以为认识可以停顿在低级的感性阶段,以为只有感性认识可 靠,而理性认识是靠不住的,这便是重复了历史上的‘经验论’的错误。……理性 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认 识论。”在这里,毛泽东同志同时指出了唯理论和经验论之不足,LJ对这两种观 点的批判与毛泽东同志的批判大致相同。毛泽东同志还指出:“一切真知都是从 直接经验发源的。……所以,一个人的知识,不外直接经验的和间接经验的两部 分,而且在我为间接经验者,在人则仍为直接经验。因此,就知识的总体说来, 无论何种知识都是不能离开直接经验的。任何知识的来源,在于人的肉体感官对客观外界的感觉,否认了这个感觉,否认了直接经验,否认亲自参加变革现实的 经验,他就不是唯物论者。”EP,包括新现象学、内部实在论等,都强调人在认 识世界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马克思早在1844年就指出了人们在认识世界过程中 这种主体性作用,将这种观点表述为“人化的自然界”。他(1979:126)指出:“任 何一个对象对于我的意义,都以我的感觉所及的程度为限。……人的感觉,感觉 的人性,都只是由于它的对象的存在,由于人化的自然界,才产生出来的。”人 的感觉所及的程度是有差异的,因此人化的自然界对于每一个人来说也是有差异 的,思维、意义也就不可能具有客观性、绝对性和固定性。
因此,心智的体验性与马克思所倡导的唯物辩证法的基本思想是一致 的,或者说,西方哲学研究又重新回到了对这一思想的再认识,并认为该理论对 于解释语言形成和运用等现象具有较大的解释力。
3. 认知的无意识性 EP的第二项基本原则为‘‘认知的无意识性”,LJ这里所说的“认知”是 一种广义的解释,包括对五官感知的加工、记忆、注意、情感、思维、推理、语 言等,因此他们所说的“认知”对许多哲学家来说不被视作“认知”,由于其所指范 围的不同,从而也就导致了对这一观点看法的差异。两位教授(1999:10)指出认 知的无意识性主要指:“隐藏在认知能够意识到的层面之下,意识无法达到,运 行速度极快而无法捕捉。”如我们习以为常的言语交际,即使是最简单的一个话 语,倘若细细分析起来,也能解析出十几个程序:听到声波、解读句法、分析词 义、获得句义、关注对方的表情和身体姿态、作出推理、获取含意、调用记忆库 信息、作出回应、选用适当词句、指挥口腔运动、发送话语……,但我们在曰常 交际过程中从来也没能意识到这些程序的存在,或者说,从来也没方法了解和控 制这一心智加工过程,倘若能知道这一内在过程,那么此人倒可能是—个不正常 的人了。
在西方哲学史上对于认识和认知是否具有意识性,一直存在不同的看 法,如笛卡儿就认为“推理一语言”是有意识的,Searle(1995:128)也坚决否定认知的无意识性。拉康曾通过分析语言结构论述了人类无意识的思维机制,乔姆斯 基认为认知是无意识的,LJ接受了乔氏的这一观点,并认为他的观点对认知科学 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4. 思维的隐喻性 EP的第三条原则为“思维的隐喻性”,这可以说是LJ的创新之处,主要 有二:
(1) 颠覆了亚里士多德的传统观,隐喻不再是语言修辞层面的问题, 而是人类的认知方式,且是须臾不可或缺的生存手段。用他们的话来说,思维、 行为、语言,究其本质而言,都是隐喻性的,用一个事物来喻说另一个事物的现 象不仅不可避免,且还面大量广,无处不在。
(2) 他们首先将隐喻认知理论正式作为一条普遍原则置于哲学理论 框架之中。尽管在他们之前也有很多哲学家述及此类现象,但都没有LJ的讨论深 刻,论证全面。有关国外哲学家对隐喻的研究简史和甄别笔者将另文详述。
5.结语 本体实在论注重客观事实,并试图通过经验归纳来证实客观事实,其 中虽也包括人,但没有研究真正的人是什么。17-19世纪的西方认识论哲学虽也 研究人,但主要基于身心二元论立场,要么持经验论,要么持唯理论。前者过于 依赖身体感知,大力倡导科学实证论,将经验视为人的一切知识或观念的唯一来 源,片面强调人的感性认识的作用,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贬低乃至否认理性认识 的作用。后者主要基于心智观,将理性视为知识的唯一源泉,认为“经验”总是主 体内部的“私人”的东西,不含客观性,缺乏可靠性,无法被人所确认,胡塞尔所 倡导的现象学也曾持相同看法,忽视了人的基本生存经验在日常生活中所起到的决定性作用,哲学研究仅关注与实实在在的人相脱离的、没有血肉之躯的苍白的 意识现象。杜威、梅洛•庞蒂、施密茨、普特南、马列等著名哲学家对这一观点 提出质疑并进行了反思,鲜明地提出体验观、实践观和互动论,旨在消除笛卡儿 二元论对哲学研究所造成的严重后果。LJ将上述两种观点归为客观主义哲学理论, 对其进行了严厉批判,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EP,包含三条原则,这是他们对自己 以往研究的一个概括性总结,其中既体现出他们的发展创新精神,也反映出他们 的学术吸收旅程。正是他们的努力,将当今哲学和语言学研究带入到了一个新境 界,值得我们去学习研究、消化吸收、继承发展。
一辈辈学者继往开来,笔耕不止;
一派派观点承前启后,各领风骚。
人类就这样实践着自己不断前进的奋斗目标,在自己的历程上留下了‘‘吸收、发 展、前进”的攀登轨迹。循其进程有利于我们理清思路、寻得方向,得其要领有 利于我们不断创新、与时倶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