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心理学伦理智慧的个性发展论文(共2篇)
死亡心理学伦理智慧的个性发展论文(共2篇) 第1篇:基于死亡焦虑思考及其应对的死亡伦理智慧 当代风险社会的人类行为几乎都是基于对人类生来就要面对的两极 处境所做出的反应,即对生存和死亡这一对矛盾的反应(其余的两极处境如爱与 恨、离与别、得与失等等都建于生与死的基点假设)。人类不仅有永生的渴望, 而且人类的智慧使之意识到所有生物生命(包含人类自身生命)一出生就预示着 最终必然死亡。从死亡必然性而言,人与其他生命甚至所有生物都是平等的。死亡的必然性带来了生存着的人潜在的担心死亡,就是死亡焦虑。而 且由于死亡的不确定性,死亡常以突发形式来到人们周围,几乎人人都会有这样 的经历——失去亲人,听到媒体报道有关死亡的案例等等,当其被突然的死亡事 件所触动时,就可能思考有关死亡的问题以至于导致死亡焦虑。甚至哪里有死亡 风险存在,哪里可能就有死亡焦虑,哪怕担心可能发生的意外死亡也会造成死亡 焦虑,这种焦虑不仅对于当事人发生,而且对于当事人的相关人都发生,只要担 心死亡风险可能发生在当事人身上的人都可能有死亡焦虑。如坐飞机的当事人担 心自己在飞机上遭遇意外风险甚至飞机失事的死亡风险而在机上一直产生焦虑, 直到飞机平安落地才终止这种焦虑,其余知道当事人登上飞机的亲人也都可能为 当事人的生死安危焦虑。
死亡焦虑即对将到来的或者终将到来的死亡消逝的这一事实产生恐 惧、纠结、不解、不安等复杂思想情绪,或意识到并正在意识自己或他人终究有 一天会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从而无法理解接受,甚至怀疑自己得了不治之症,因 疑病而产生强烈担忧。对死亡害怕的基本事实来自人的根本宿命,通常人到晚年 甚至距离死亡很近时,就看到了死亡真相,开始在死亡焦虑中生活。(这也是老 龄人社会中更需要死亡伦理智慧关怀的重要因子)死亡焦虑也通常指当死亡必然 性被提醒时,个体内心深处受到死亡威胁而产生的惧怕状态。人在即将死亡的临 终时刻极容易表现焦虑性惧怕。人对生的欲望和对死亡必然性的认识是并列存在 的,死亡的不可预测性和不可避免性给人带来了对失去生命的恐惧;
人意识到自 己在广袤宇宙中转瞬即逝,如果这种与生俱来的对死亡的恐惧所带来的焦虑被唤 起,人们为了缓解这种焦虑就会采取种种防御。死亡让现实人生丧失了一切,包 括生命财富、地位、人际关系等等,这更会引发人们极大焦虑。广义的理解对于 死亡风险的焦虑还可以推演到是生命个体或生命共同体预期死亡这一终结事件、濒临死亡的过程以及死后之事对其自身、重要他者及自己与重要他者之间的关系 造成的影响时产生的不安、忧心、牵挂、紧张、害怕甚至痛苦等交织而成的情绪 状态和情绪反应。
死亡风险的焦虑在心理学和社会学等领域都得到了关注,但是在伦理 学中尚未得到足够重视。特别是在当代风险社会中的人们的死亡焦虑值得多视野 关注,当代死亡伦理的建构对于死亡风险的焦虑问题解决有积极作用。在生欲横 飞的“视死亡为禁忌”伦理文化熏陶和影响下,当代人也故意回避甚至压抑与死亡 相关的所有一切,企图掩饰甚至否定对死亡的忧虑和恐惧的种种死亡焦虑现象和 行为。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特别是在各种包含着灾难性危险尤其致命性灾难风险 的社会事件面前,都不难察觉对死亡风险的焦虑这一普遍存在的精神现象。
当代社会人们出门怕出各种交通事故,在家怕不法歹徒上门,担心传 染性疾病在本地流行,甚至连鲜血、棺材、急驰而过的救护车等等与死亡相关或 象征死亡的符号和信息等也容易会使当代人导致负面情绪和趋避行为。总之,当 代社会人们往往在多姿多彩的各种人生背后隐藏着不被意识也不愿被正视的对 死亡风险的种种焦虑。死亡解脱表示个体认为死亡是一件“好事”,愿意主动地寻 求死亡;
而死亡逃避者则正好相反,认为死亡是一件“坏事”,刻意回避相关话题。
破解死亡焦虑既不是盲目选择死亡解脱,也不是自欺欺人的回避死亡,而需要正 视死亡的伦理智慧。事实上,死亡焦虑的产生主要因为死亡的必然性和不确定性 间的矛盾给人们带来恐惧,自然也引发人们去战胜这种恐惧、对死亡焦虑进行反 抗——死亡伦理智慧在人类理念价值中的建构就是其中体现之一。
死亡伦理智慧使人相信:当生物的身躯停止了运转之后,一些包含不 朽价值观或永恒道德价值的人文艺术作品等象征性的事物将会继续延伸、传播下 去。“不死”的象征以“自我在肉体死亡后继续存在”的形式展现着生命的不朽和永 恒。死亡伦理智慧的建构对于人类来说,意味着大胆正视死亡、主动思索研究死 亡及最后实现道德意义上超越死亡。而且死亡伦理智慧从死亡的伦理价值超越回 归对死亡焦虑的智慧审视,意味着破解死亡焦虑本质就是需要不断破解对死亡的 惧怕或者说对死亡的恐惧,即对于怕与惧的哲学伦理思考体现了死亡伦理智慧:
我们需要从哲学伦理智慧中理解怕的本真,进而理解怕死的本真,进而理解如何 超越惧怕、如何超越死亡恐惧。与死亡相关的焦虑是个体焦虑的最根本的来源, 需要生命个体价值层面的智慧来超越“死亡恐惧”所带来的焦虑。为了避免或控制 死亡焦虑,死亡伦理智慧发挥了至关重要作用。
死亡伦理智慧的载体可以是书面作品还可以是象征性的事物(如烈士纪念碑),这种伦理智慧对于死亡焦虑的缓冲是基于对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 的信念,相信自己所持有的伦理文化之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的正确性,这种 伦理观念及其信念用于解释存在的意义或合理性,表达超越肉体死亡的象征意义 或生命的不朽和永恒。如何使得自己的小我的人生观、伦理价值观融入世界广域 背景意义的大人生观大伦理价值观中去,至于大环境大背景下的比较智慧中感受 到生命存在的渺小和不值一提,不会太把自己的名利当回事,因为自己这点事跟 那样多的大事,自己这点易事跟那样艰难的各种事相比真的不是那么回事了。只 有真正修炼“放得下”的伦理智慧,人们才有真正“拿得起”的伦理智慧,即需要贯 通生死的伦理智慧。
人生使命离不开人生命运的伦理动力思考,人生命运是人生进程中不 尽变数和无穷合力的综合作用。人们应当不迷信甚至不盲目崇拜,但是着力于命 运思考的死亡伦理智慧可以帮助人们更好破解死亡的焦虑性恐惧,因为人们面对 死亡的不确定性与必然性之间找到了第三种性质即命运性。命运恰恰是人生进程 中影响自身的各种力量之合力的作用点的轨迹,是无数不确定性合成和铸就的必 然性。当代死亡伦理建构体现了主宰自我及改善命运的智慧之思。事实上在命运 安排中,任何人甚至任何生命都离不开生死的经历,命运的挑战是以生死为核心 的各种利益攸关,试想如果生命都失去的话,其他利益还很在意吗?在人生的各 种命运挑战中人们需要巨大精神力量可持续面对,而且任何与命运相关的具体挑 战都不能动摇这种巨大的生命正能量或生命精神力。而且随着时间推移,这种巨 大的内在之生命力或生命精神不但不会动摇而且更加强大。
因为当代死亡伦理智慧建构的伦理法理勇气不是匹夫之勇,而是一如 既往求索生命真谛、为之奋斗的胆识之勇,这种胆识之勇甚至是能置之死地而后 生的坚强意志使生命能超越所谓命运或天数的安排,从而真正成为主宰自己命运 甚至帮助芸芸众生改善命运的大智慧。各种命运的考验需要大无畏的死亡伦理精 神智慧支撑,本质上这是为了生命真谛和人生义务甚至命运共同体宗旨使命敢于 担当甚至忍受和承担痛苦(包含致命的痛苦)。这种大无畏的死亡伦理精神既是 一种英雄气概,也是激励社会进步的推动力。许多伟大的思想家及其坚持的人生 真谛及学说能最终战胜各种贬损甚至迫害,根本在于其为了其伟大的思想事业早 已把个人生死置于人类社会的历史价值之中,所以也就会有巨大的勇气冲开血路, 并最终获得普遍认同。那些为了思想真谛而投入全部热情并且不惜牺牲自我的先 贤英烈们以死亡伦理精神捍卫思想真理和生命真谛,无论曾遭受多少污蔑和打压, 都没法沉默其在后人灵魂世界中的伟大。死亡伦理意味着有直面死亡的风险挑战 仍能坚守良心的美德不动摇,至死不渝、敢说真话、不卑不亢、表里如一的定力修养境界。一个具有大无畏死亡伦理精神的勇士也一定能在任何致命风险之际有 巨大定力及决断力。先贤英烈们由于其死亡伦理精神在当代仍然高贵地挺立在我 们心中,让我们无比的崇敬和爱戴。人之所以区别于其他生物的重要精神维度之 一便是人通过培养修炼具有的伦理道德价值,面对生命的死亡威胁,作为人的生 命既需要更好地维持物质生命,也需要追求精神生命的延续,道德不朽的价值可 以延长人的精神生命,甚至使人的精神生命在历史长河中永恒不死(虽然物质生 命早已经消亡腐烂)。
死亡伦理智慧中的死亡也是生命延绵存在的必要条件,而且多种多样 形式的死亡取向对应各不相同的死亡伦理价值,例如死的伦理价值或轻于鸿毛或 重于泰山。人作为万物之灵也作为生物生命体中的精英动物且不同于其他动物, 是一种有意识的生命存在,能意识到自我的存在,而且更重要的是人能意识到自 己的死亡。因为只有人才具有抽象思维,也因此只有人对死亡才有伦理意识。面 向死亡,人可以感到自身的有限,在死亡的境遇中,只有人才真实的深刻的感悟 和体验到生命的真实。在对向死而生的伦理意义追问和价值思考中,人不仅倍感 生命难得的价值,而且更为自觉地去探寻人生真谛内涵。死亡伦理的精神不断激 励人们把眼光投射到自身有限存在以外去作终极价值的生命追思,所谓终极价值 的伦理追思,也即形而上的超验追思。这种追思意味着对无限甚至绝对与永恒的 希望。人之所以要在现实世界之外再创造超现实的符号化的超验世界,从死亡伦 理的不朽精神去理解,就在于人总是企图以某种理想化的存在为基点重新设定世 界并确定自身存在的价值,人对不朽的追求和渴望正是源于其自身现实生命存在 的有限性甚至相对于历史长河而言的短暂性。死亡伦理建构的不朽精神智慧获得 超越死亡的力量和确定人生发展的方向。死亡伦理智慧悟透向死之思的价值本质 为生的意义,死亡伦理智慧引导人们由“死”而入“生”,直面人生的诸道德价值问 题,以道德价值和伦理标准为人,这样也就获得了如何生的伦理使命,回归自然、 超然的生命状态。
作者:姚占军 第2篇:探析我国教育心理学和学生的个性发展 前言 西方的教育心理学是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传入我国,经历了辉煌的发 展。但之后直到80年代以后,我国教育心理学才得以复苏,80年代我国教育心理 学得到了全面、快速的发展,其中研究机构、研究队伍及研究领域都有了全新的突破。直到现在我国教育心理学取得了骄人成绩,但是还存在很多问题有待解决。
1.我国教育心理学的个性发展过程 1.1解放前关于我国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过程 解放前相关教育心理学的一些观点:教育心理学在我国解放前的发展 过程中观点非常丰富的,学者在这个时期里著作内容非常多。这个时期存留至今 比较完整教育心理学就要数两千多年前的孔子,提起孔子可以说妇孺皆知,他在 当时就对学与教的心理方面就提出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学与教理论。例如:人们熟 知的“学而时习”,“温故知新”,“举一反三”,“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等。
孔子在当时就学生的不同进行了教育,对不同学生的性格特点,运用不同的教育 方法,可以说他是我国教育心理学的始祖。
我国教育心理学书籍的发展过程:具笔者查询我国最早出版的教育心 理学著作是:(1)光绪末年房宗岳翻译日本小泉所著《教育实用心理学》;
(2) 之后在师范学院最早教学的书籍是舒新成编写的《教育心理学纲要》,它是1922 年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这本书主要以人之原始享质,学习心理学,个性的差 异三个方向编辑;
(3)目前师范教课用书《教育心理学》作者吴致觉,在1923 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内容主要包括人类本能的总述,求食,学习,习惯,恐 怖,求知等;
(4)1924年由昆明中华书局出版廖世承编著的《教育心理学》, 其内容共分学习心理,儿章心理,与个性差异三个方面;
(5)中华人民共和国 成立的一年,在这一年里,我国具有相关学术的权威专家,他们经历了时代的变 迁,在教育心理学的发展中,不仅传播国外教育心理学知识,而且开始了一些研 究,也是这个时期我国教育心理学才变的繁荣发展。为这一时期付出贡献的著名 的教育心理学家有:高觉敷教授,他于1929年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了《教育心 理学大意》他还于1947-1948年由上海国立编译馆和正中书局出版了他主编的《师 范学校教育心理学》。1935年潘舒教授与吴照熙一起编著了《教育心理学》一书。
萧孝嵘教授,他于1944年由国立编译馆出版了《教育心理学》,此书被指定为大 学用书。由此可见,解放前的我国教育心理学研究主要停留于借鉴西方教育心理 学研究成果之上。
1.2解放后到20世纪80年代前的发展过程 (1)这个时期第一个发展过程就是前苏联教育心理学思想对我国的 影响。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我国教育心理学研究就开始发生转变,由过去的借鉴西方教育心理学研究成果转变成向前苏联学习的过程,这一时期开始全面转 变,全面否定掉了西方教育心理学。我国开始根据前苏联的教育心理学情况进行 学习,全面消防他们的研究成果。根据前苏联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来重新建立 我国的教育心理学理论体系。在当时新中国成立的环境下,一切都刚刚开始,由 于教学的需要1962至1963年,潘舒先生带领广大的教育心理学工作者编写了建国 以来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2)第二个时期是十年动乱期间,这十年里 我国刚有一些成果的教育心理学就被严重的摧毁了。在这个动乱时期教育心理学 思想受到严重的摧残和禁锢,出现了“左”倾思潮,它严重的阻碍了心理学者们的 研究发展,不仅在学术上进行了禁锢,而且在学者的人身上进行了打击摧残,很 多心理学工作者被诬蔑,被迫害甚至导致教育工作者死亡,这些现状在这个时期 严重的阻碍了我国教育心理学的发展研究。(3)第三个时期是1976年粉碎四人 帮之后。这个时期才慢慢恢复我国心理学工作,被禁锢了这么多年的教育,终于 可以从新开始。由于教育的需要我国师范院校需要教育心理学的课程开设,慢慢 的建设恢复了教育心理学研究机构、研究队伍和研究领域等问题,在这一时期有 开始了快速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