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方法_浅谈语文教学思维训练与语言训练的结合

浅谈语文教学思维训练与语言训练的结合

浅谈语文教学思维训练与语言训练的结合 语文教学思维训练与语言训练相结合的原则已是语文 教育领域的共识,我国的语文教学大纲也在不断深化对它的 认识,许多优秀老师也在教学实践中进行有益的探索,可见 语文思维训练与语言训练相结合有其必要性和意义。

摘 要:
语文;
思维训练;
语言训练 语文学科思维训练与语言训练应密切结合,这在语文教 育领域已是共识,许多语文教育家都对其进行了论述。比如, 叶圣陶说过:“多年来我一直认为,语文课的主要任务是训 练思维,训练语言(同时也训练思想品德,这是当然之理, 语文课是教育的一部分,怎么能不顾到思想品德),而思维 能力和语言能力,儿童时期打下的基础极关重要”;
张志公 认为:“其他各门课程都对于思维训练在某一方面有或多或 少的作用。在语文课里,要进行组词成句、连句成段、布局 谋篇的训练,进行各种文体的写作训练,进行口头表达的各 种训练,在这种训练的过程中……进行了很全面的逻辑思维 训练,比任何其他课程都更全面些。如果我们说,全部语文 训练和全面的思维训练是同时并进地进行着,相辅相成,相 互为用,大概这话不为过甚”;
于漪指出:“语文教学的核 心是从学生实际出发,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对学生进行语 言训练。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的同时,必须大力发展 学生的思维能力”,“思维训练和语言训练应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等等,这些论述符合语文的本质属性,深刻地揭示 了语文是语言和思维辩证统一的规律。

语文学科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相结合的认识不仅在众 多语文教育大家的论述中可见,我国的语文教学大纲对此问 题的认识也是在不断深化发展的。我国先后于1956年、1963 年、1978年、1996年颁布了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对于思维在 语文教学中重要地位、作用的认识,人们经历了一个逐步重 视、深化的过程,96 年颁布的大纲把“语文训练和思维训 练相辅相成”列为一条重要的教学原则, 强调“要重视思 维方法的学习、思维品质的培养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其后 《全日制普通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语言教学要重视 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指导学生运用比 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发展他们的观察、记忆、思考、联 想和想象的能力,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 语文教学中要重视学生思维方法的学习、思维品质和思维能 力的发展,尤其要重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由此可见,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必须坚持语言训练和思 维训练相结合的原则,而且这在语文教学本身有着得天独厚 的条件。

一、 语文以语言为工具进行思维训练的必要性和可能 性 根据思维科学的研究,人的思维可以有不同的凭借,比 如音乐家需要凭借旋律和音符来思考,美术家需要凭借色彩和线条来思考,但是人类主要是凭借语言来进行思维的。语 文就是以语言为工具进行思维和表达的学科,甚至可以说, 学会以语言为工具进行思维,并把思维的结果用语言表达出 来,从而掌握人类这一最基本、最重要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 式,这是语文学科最基本的功能,也是语文学科特有的功能。

这就决定了在语文教学中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相结合的必 要性和可能性。

二、 语文以语言为工具进行思维训练的全面性 然而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仍有很多教师忽视了思维训 练的重要性,片面追求语文知识的授受,舍本逐末。殊不知, 思维能力如果能得到良好的训练和培养,语文知识的掌握就 不会枯燥而低效。因为,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以学生为主体, 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思考,成为学习 的主人。当然,在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相结合的原则上进行 探索的优秀教师也大有人在,尽管在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等 方面各不相同,但都遵循着这个规律,进行积极有益的探索。

特级教师钱梦龙的“三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 导,训练为主线)“四式”(自读式—教读式—作业式—复 读式)教学法;
魏书生的“课堂教学六步法模式”(定向— 自学—讨论—答疑—自测——自结);
宁鸿彬的“创造性思 维训练”实验和他的“思维派”风格,他的20多年的教改之 路,就是他本人所倡导的“走‘思维训练’之路”。宁鸿彬 认为,“创造性思维训练”是指导学生运用创造性思维进行听、说、读、写活动,把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寓于语文课 的阅读教学、知识教学和听、说、读、写训练之中。“创造 性思维训练”体系的核心是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培 养学生具有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这些优秀老师的根本的出发点都在于怎样发挥学生的 主观能动性,学思结合,使学生的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同时 得到发展。

语文教学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相结合的探索还有更长 的路要跋涉,我们要不断进行理论创新,执着进行实践研究, 更好地发挥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实现语文功能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卫金灿、武永明.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研究[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