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教育案例促进教学的方法_知能善任的案例

善用教育案例促进教学的方法

善用教育案例促进教学的方法 《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 指出:“教师应树立融合、开放、发展的课程资源观,整合 并优化课程资源,充分发挥各种课程资源的人文教育功能, 使之为课程实施和教学服务。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开发、 选择一切可以利用的课程资源,为实现教育目标服务。”很 多思想品德课教师在工作中都兼任班主任工作,而在班主任 工作中可以积累到丰富的教育案例,这些教育案例是一种可 供开发的宝贵的课程资源。教育案例的情境性、多样性、真 实性、启发性、探究性、生活性有助于学生迅速投入到课堂,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激活学生的 思维,陶冶学生的心灵。

一、善用教育案例的情境性促进教学 教育案例是班主任在教育管理过程中一个实际情境的 描述,它叙述的是一个由时间、地点、具体人物(一般是教 师与学生)组成的并按照一定的结构展示出来的情境,它使 学生在看了之后会产生一种身临其境或似曾相识的感觉。这 样,就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拉近教学内容与学生的距离, 使学生很快投入到分析、讨论案例的学习过程中去,进而让 学生悟出教材所讲的道理,逐步培养他们分析、探究的能力。

如在教学“共筑师生情感桥梁”(人教版《思想品德》 八年级上)这一内容时,我用了这样一个教育案例:2010年 的一天,初三某班正在上物理课,学习委员何东旁边的几个“捣蛋鬼”在嘀嘀咕咕说个不停,弄得大家都很烦。正在上 课的王老师再一次警告后,议论的声音还没有停下来。突然 王老师大声叫道:“何东,起来,请你站到教室后面去。” 王老师不停地催促何东,何东气呼呼地坐在那里就是不动, 大家预感到一场冲突就要爆发……我让学生讨论:何东应该 怎样处理这件事?这个案例情景性很强,就好像刚刚发生在 自己班里的事,学生马上投入热烈的讨论。讨论后的发言中, 有学生说何东不能替人背黑锅,应马上举手向老师说清楚;

有的说何东没有违犯纪律,不要站起来,王老师不问青红皂 白冤枉人,以后不要听他的课了;
还有的说先站到后面去, 下课后到办公室找王老师沟通,说明真相……学生的发言结 束后,我借势引导学生思考:刚才各位同学解决问题的方式 会导致不同的结果,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结果?你希望的是哪 种结果?为什么? 因为教育案例强烈的情境元素,学生很容易就投入到其 中,并在我的循循善诱下,同学们很快得出一个结论:化解 与老师的误解、矛盾,增进与老师的感情,一切从主动沟通 开始;
我们要善于从老师的角度、立场考虑问题,设身处地 为老师着想,就能理解老师的想法,从而顺利化解师生之间 的冲突。通过这样一个案例,我不用多讲,就轻而易举地突 破了一个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事半功倍。

二、善用教育案例的真实性促进教学 教育案例展示的是师生间充斥矛盾或有趣味的故事,它与一般的故事的本质区别是故事可以杜撰,但教育案例中所 涉及的情境是在处于自然状态下真实发生的事件,是源自班 主任的日常管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这样的案例学生听起来 非常亲切、真实,感觉就是在听身边发生的事情,容易引起 情感共鸣,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学生理解接受课文的知识就 成了水到渠成的事了。

教学“扬长避短,自强的捷径”(人教版《思想品德》 七年级下)这一内容时,我给学生讲述了这样的一个教育案 例:2006年的新学期,我班来了一个特别的同学,患小儿麻 痹症的陈小敏。因为肢体的残疾,加上成绩又不是很理想, 小敏内心非常自卑,总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是个废人,有段 时间甚至有了轻生的念头。了解到这个情况后,我经常找她 谈心,鼓励她:人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是自己,能够战胜 自己的人,必定能走向自强;
无论是健全的人还是残疾人都 会有自己的长处与短处,只要你利用你的长处去做你适合做 的事情,就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 人。经过我的开导,小敏慢慢自信开朗起来,成绩也有所提 高。初中毕业后,小敏升入高职学校,在高一的时候,因为 上肢条件很好,小敏幸运地被选入广东省女子射箭队,成为 一名残疾人运动员,之后,经过自己的努力,又成功入选国 家女子射箭队,并获得了多个全国和世界冠军…… 我话音未落,学生们已经在台下轰动起来,因为陈小敏 在石龙镇已经是家喻户晓,是个“名人”了。熟悉、真实的自强成才故事,不仅深深地感染了学生,而且让学生深刻地 理解了课文内容,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在保证案例的真实性的时候也要注意保 护学生个人的隐私,在涉及到具体的人物姓名时最好用化名, 特别是在反面的教育案例里面,这样做也是对以前学生的尊 重。

三、善用教育案例的生活性促进教学 为了开展有效的课堂交流活动,选编教育案例的时候要 遵循初中学生的心理认知特点和认知规律,选择生动有趣、 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的,既充满矛盾又与课本知识相通的教 育案例为思想品德课堂服务。教育案例中的人物是来自生活 中的鲜活的生命个体,是学生的同龄人,而且所叙事情有着 浓郁的本土特色,容易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产生引领,陶冶 学生的心灵,升华学生的情操。

在讲授“难报三春晖”(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上 册)这一内容时,我跟学生讲述了2007年发生在我班的一个 动人案例:一个梁姓同学长期跟父母关系不好,总认为父母 不关心他,后来因为一件事情使矛盾激化,梁同学离家出走, 寄住在一个同学家里,他的父母很着急,担心他在外面吃不 好穿不暖,但又没有办法把他劝回家,于是他父母就找到学 校来,给了一些钱在我手里,要我以我的名义每天借给梁同 学二十块钱用作生活费。他父母还担心他营养跟不上,每天 下班后还不辞劳苦从离学校很远的家里送来煲好的老火汤。梁同学以为钱和汤都是我给的,对我非常感激,流着泪对我 说:“杨老师,你对我真的太好了,你要是我父亲就好了!” 我看时机已到,向他告知了真相,梁同学听到后大为震撼, 明白了父母对自己的一片苦心和那永恒不变的爱心,并为自 己的行为感到很羞愧。

我在讲述这个案例的时候很动感情,过程讲得很细致, 学生们听了很受感动,有的女同学甚至眼睛都闪着泪光。在 这样感人的课堂氛围下,我趁势引导学生讨论:请问你父母 为你做了什么?你又为父母做过什么?感人的且来自真实 生活的案例,再加上笔者适时的引导,学生不但掌握了课本 的知识,而且陶冶了心灵,升华了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