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经典诵读的教育价值与途径研究
高职院校经典诵读的教育价值与途径研究 摘 要:高职院校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可以构建和谐的人 文校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引领企业的精神文明。高职 院校可以通过开发校本课程、营造校园氛围、开辟网络交流 平台、开展相关专题讲座、开展社团活动、参与社会活动等 途径发挥经典诵读的教育价值,提升办学的品位和人才培养 的质量。近年来,诵读中华传统经典已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重视。
自2007年开始,教育部国家语委推出了以“亲近经典、承续 传统”为主题的“中华颂经典诵读”系列活动,在此基础上, 教育部、国家语委、中国文明办又决定从2010年开始共同实 施“中华颂经典诵读行动”,要求将“加强中华民族优秀文 化传统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战略主题贯彻到学校教育教学 的各个方面,将诵读经典打造成加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 增强民族历史文化传承,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 载体和平台。高职学生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建设现代化强国所 需要的重要人才,在高职院校开展经典诵读活动,让学生亲 近中国文化,逐渐热爱中华文明,创新传统思想,弘扬民族 精神,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开创新局面。
一、经典诵读的内涵“经”的本义是“织布的直线”,是织成一匹布的先导, 引申为“天经地义的常理常道”。“典”的意思是“典范”。
本文所谓的经典,就是指文学经典,包括经史子集、唐诗宋 词元曲、明清小说中的经典著作等,它是历史文化的积淀, 是历代文人智慧的结晶,承载着关于天地人生的永恒规律和 哲理。“经典诵读”,主要是指背诵或诵读文学经典诗词著 作等。学生通过诵读经典,丰厚文化底蕴,启迪品性灵气, 全方位地提升各方面素养。
二、经典诵读的特点 (一)经典诵读是一个对话过程。文学经典召唤着不同 时代的读者在其可能的范围内发挥再创造的才能,呼唤着读 者的对话与理解。诵读过程是一种交流探讨的对话过程,读 者在这一过程中会主观能动地感受到其中的博大精深;
是一 种超时空对话过程,是与伟大心灵超越时空、超越历史、超 越现实的对话,是一种对人生意义和价值的叩问与追问;
是 一种经典的意义的多次对话,通过反复诵读,使读者与中华 传统文化的崇高精神对话,强化读者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 正义感,净化和提升其思想境界,强大和丰富内心世界。随 着不同读者的参与对话,经典的意义不断得到丰富和完善。(二)经典诵读是一个感悟过程。文学经典是旷古的智 慧结晶,是人类精神的精华所在,具有原创性和本源的意义。
经典诵读是一种没有先期条件和限制性的诵读过程,它是开 放性的,读者可任意作多元的理解和透视;
同时,面对经典 文本,读者可以对经典文本作个性化的解释。诵读文学经典 就是走进了一个特定的精神体验世界。经典诵读的过程就是 感受、体验进而感悟的过程。感受其中的美好形象、丰富情 感,领悟其中的深刻意义,感悟生命的伟大和人性的美好, 激发生活的热情,寻找人生的梦想等人类美好的情愫。
(三)经典诵读是一个建构过程。文学经典是经过历史 的大浪淘沙最终积淀而成的经典之作,是人类精神成果的高 标和典范,牵引着人类的精神向度,唤起后人的师法和实践。
文学经典的特质是相对恒定的,它具有永恒的文化价值和艺 术魅力。根据接受美学的观点,文学经典是一个典型的召唤 结构。因此,经典诵读的过程就是意义建构的过程。在这个 过程中,既要建构文本的意义世界,又要建构读者的自我世 界。经典诵读的终极意义便是建构读者的精神家园,建构自 我的灵魂和人格、生活与人生。
三、高职院校经典诵读的教育价值 (一)构建和谐的人文校园。经典诵读能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培育高职院校特有的大学精神。高职院校的大 学精神建设,其终极目标在于创建一种氛围,以陶冶学生的 情操,构筑健康的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如果学生长期 置身于一定的文化氛围中,便会形成共同的风格和气质,这 种风格与气质表现便是一种院校精神。诵读经典具有潜移默 化、润物无声的特点,能够构建和谐诗意的人文校园,让经 典的民族智慧、民族精神成为校园的无形资产,同化与塑造 每个学生。学生在经典诵读的活动中能感受到凝聚力和向心 力,增强其自豪感和荣誉感,能够在这种文化氛围中团结协 作,思索升华,达到“以文化人”的境界,以促进技术的进 步和创新。
(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经典诵读能全面提升大学 生综合素质。高职学生长期坚持诵读博大精深,意存高远的 经典诗文作品,可以全面了解中华经典文化,在诵读中增强 语感,掌握诵读技巧,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感受祖国语言 文字的精华,可以大大提升他们的语文水平和审美鉴赏能力。
高职学生诵读领悟经典,可以开启心志、砥砺意志,培养情 商、完善人格,培养高职学生民族精神,培养积极进取的优 秀品质,培养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优雅情怀,培养远大理想和 博大胸怀。总之,经典诵读可以整体上提高高职学生的文化 素养和思想情操。(三)引领企业的精神文明。经典诵读活动的精神成果 能够引领企业的精神文明。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走向工作岗 位,带来的不仅是专业化的技能,而且还有积极的工作态度, 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经营理念。他们的文化积淀、人文 底蕴将成为行业、企业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必将引领行业、 企业文化的发展。
四、高职院校经典诵读的途径 (一)开发校本课程。先开设公共选修课,供有兴趣的 同学选修,设计并明确诵读内容,推荐经典书目。在诵读活 动中要不断总结经验与不足,并结合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及 人才培养目标,确定经典诵读活动的读本篇目。为了规范经 典诵读活动,在活动开展之初,向全体学生推荐经典诵读书 目,包括《论语》《孟子》《老子》《庄子》等原典,以及 《史记》《汉书》等传世之作,形成良好的开局,慢慢提高 经典著作的影响,渐渐形成学生学习经典的良好风气。其次 编写校本教材,教材中的诵读内容的编写可分为导读、简介 和拓展三部分。导读对经典的行文背景、结构、特点、思想 艺术性以及不足有一个初步介绍;
简介对节选内容中关键字 词的音义进行解释,并对选文进行简要翻译;
拓展则介绍学 界对该经典的研究情况,推介一定数量的参考文献和研究论 著,以供诵读者进行后续性的研读。为扩大影响,可以尝试依托区域经典文化来打造品牌,结合当地的地域文化特色和 学院实际,组织力量选编经典读本及诵读、书写、讲解材料、 教辅,提供教学资源。
(二)营造校园氛围。利用校园广播播放国学经典朗读 及经典教育信息,利用校园海报、校园橱窗,及时张贴经典 诵读方面的宣传资料与相关信息,营造轻松活泼的学习氛围, 使高职学生亲近经典,走进经典,自觉参与到经典诵读中, 自觉地感知并接受国学经典的荡涤与洗礼,培养、激发学生 对经典诵读的兴趣与热情,提高经典诵读的学习效果,让学 生切身感受到经典的博大精深与无穷智慧。在校报校刊上开 设经典诵读和经典研读专栏,传授国学经典,宣讲名家言论, 发表经典诵读体会,展开讨论,鼓励学生进行有关经典诵读 的研究活动。在诵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结合目前人类文明 进程中出现的问题,从历史与未来的角度切入,展开分析与 研究。
(三)开辟网络交流平台。随着活动的深入开展,可以 设置网络交流平台。在职教新干线上为学生开辟“我爱读诗” 和“文学经典大论坛”等专栏,学校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办 公室负责管理和维护,定期举办经典导读,整理、回复论坛 中的问题。同时,利用网络的便捷,为诵读者课后训练提供 有效的帮助,例如,提供经典诵读范本、生僻字正音正字大 全等。利用职教新干线展示经典名篇,发布有关经典诵读活动的通知通告,发布经典诵读研究领域的前沿动态。
(四)开展相关专题讲座。高职院校可以邀请校内外专 家、学者进行学生喜爱的校园经典诵读讲坛,使得经典诵读 活动站在学术的平台之上。学校要投入相应的经费,改善各 方面条件,对活动开展给予鼓励支持,以提高学生重视和关 注传统文化的积极性。充分引导学生诵读经典,弘扬经典, 领略经典的风采和魅力,让经典诵读增添校园文化的人文底 蕴与品质内涵,培养和弘扬大学精神,演绎和展现经典的魅 力。
(五)开展社团活动。高职院校应贴近学生的思想生活 实际,广泛组织各种社团活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精神 世界。如组织学生背诵经典、演讲朗诵、课前诵读、诗词创 作等活动,形成浓烈的学习氛围,还可以通过评选经典诵读 优秀班级和先进个人来激励学生,使学生自觉地改变懒散的 学习态度。学生会和社团组织可以利用清明、端午、中秋、 重阳等中国传统的节日,在校园开展“经典诵读文化节”, 弘扬经典诵读知识,培养学生学习经典的意识,坚定符合社 会道德与准则的人生追求。成立读书会,朗诵艺术团等,定 期举行多样化的校园经典诵读活动月,开展诸如经典知识竞 赛和以国学经典为主题的辩论赛、演讲赛、文艺汇演等等。
利用每年的“中华诵﹒经典诵读”比赛,组织全校性的经典诵读比赛活动,为增强学生的凝聚力,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 还可以组织团体诵读比赛,形成你追我赶,争学经典的良好 势头。多种活动相继展开,可提高高职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 的感性认识与兴趣,促进学生形成国学知识素养和健康人格。
(六)参与社会活动。经典诵读是开放性的,可以以开 放的视角,参与到社会活动中,营造整个社会重视经典的氛 围。学校可以成立经典诵读志愿服务队,利用节假日进入社 区、走上街头、走进企业,通过“摆摊设点”的方式,向市 民们诵读经典,宣讲经典文献的精髓,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在企业实习过程中,可以向企业的员工介绍经典文学作品, 引导他们在工作之余学习经典。这样不仅巩固了学生的经典 诵读知识;
而且让学生所学的经典知识有了用武之地,更重 要的是,加强了学生的责任意识,锻炼了学生的实际工作能 力。
经典诵读活动的开展,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营造 高职院校浓厚的文化氛围,推进高职院校大学精神建设、品 牌建设和学风建设。高职院校要充分认识经典诵读的教育价 值,大力推动经典诵读教育,从而建设人文的、和谐的、丰 富的、高雅的校园文化,提升办学的品位和人才培养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