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哪里最难_重视非预设生成提升高中生物课教学质量

重视非预设生成提升高中生物课教学质量

重视非预设生成提升高中生物课教学质量 张志晖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技巧并非可预见到课的所 有细节,而是依照当时详细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过 程中做出相应的变动。”高中生物课堂,存在无限可能性, 生物课堂不是简单的知识学习过程,生物世界中充满了很多 人类不了解的东西,教师也无法按照既定顺序滴水不漏地设 计好课堂教学思路与内容。因此,常会有一些与课前预设有 差别或相矛盾的事情发生,部分教师担心此种非预设生成会 影响自己的教学任务。却不知,课堂教学不应拘泥于预先设 定的固定不变的程式里,而应在教学过程中敏锐地捕捉更有 生命气息的教学资源,根据课堂实际,科学地调整课堂预设 方案,才能让整个课堂更具生命力,更加精彩,进而提高课 堂教学质量。

一、高中生物课堂上非预设生成的重要作用 1.能够突显学生主体地位。在高中生物非预设性生成 课堂中,学生才是课堂主导者,教师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 做好教学环节调整工作,顺应学生思维,加以引导,从而设 计出可展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 展现自己的才能。

2.能够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依照非预设性生成的思想, 教师应不断优化和改进已制定的课堂教学方案,不断引导学 生采用新思维、新方法来学习知识,并非是追求形式上的整个学习过程的完美,应坦诚地面对课堂学习中的所有意外情 况,让师生在此过程中均能合作交流学习,让课堂更生动、 真实,提高生物课堂教学质量。

3.能够激发学生求知欲望。非预设生成思想能够提高 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符合新课标要求。学生在自学过程中 能主动发现诸多问题,并提出独特观点,但终需教师给予适 当指导。面对非预设性生成教学,教师可循循善诱,让学生 依照教学实际进行互动、探究,从而增强求知欲,更积极主 动地学习生物知识。

二、利用非预设生成,提升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质量的几 点实践 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总会遇到一些打破预设教学任务的 小意外,当非预设生成后,是将预设开展到底保证教学任务 的顺利完成,还是在课堂中尊重学生,合理修改预设,根据 课堂实际情况提出更具价值的问题完成生成呢?这要引起 教师的思考。那么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怎样通过非预设生 成,来增强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质量呢? 1.借助偶发,促其生成。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势 必会遇到各种意想不到的事情,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科学调 整教学思路,最终生成新的课堂教学资源,完成教学目标。

例如,在夏季某节生物课上,因天气炎热,课间学生都会买 橙汁带到课上喝,上课时一学生不小心将放在桌面一角的橙 汁瓶碰掉在了地上,在较安静的课堂上发出较大声响,不少学生都将目光转移并集中到该同学所在方位,而本人当时正 在讲授果胶酶在果汁生产中的作用这一内容,于是本人抓住 这一偶发性资源,让其转化为课堂教学资源,立刻问道:刚 刚洒在地上的橙汁在生产过程中是否用到果胶酶?若有,那 么果胶酶在饮料生产中起到什么作用?果胶酶的化学本质 是什么?果胶酶的基本组成单位是什么?……这样的提问 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将课堂上的偶发性资源转变成 了生物知识学习需要的教学资源。

2.激发生成,确保个性。课堂教学中,教师是相对独 立的个体,而学生是一个群体,该群体由有着奇特的、难以 捉摸个性思维的诸多学生构成。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针对学 生的独特思维,教师应对预设问题与思路进行调整,从而培 养学生个性思维,促使教学任务的完成。

如在学习“植物向光性”这一内容时,我已经为学生详 述了植物向光性的原因,在进入下个教学任务时,我问:“对 于植物向光性的成因,还有不清楚的地方吗?还有哪些问题 有待作进一步探究?”这一问,充分激发了学生思维,学生 提出了不少在本人预设之外的问题:生1:生长素为什么可 向下运输,它可向其它方向运输吗?生2:单侧光为什么可引 起向光侧生长素向背光侧运输?生3:在书本中与课堂上都 多次提到了胚芽鞘尖端问题,那么尖端究竟有多长呢?生4: 玉米幼苗中,除了生长素,是否还有其它激素起作用?…… 对于学生的问题,教师先给予肯定,进而通过实验与搜集到资料来解决这些非预设性资源。

3.抓捕疑惑,增强活力。传统教学中,整个教学环节 一定要按照教师事先编制好的思路来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学 生没有自主提问的时间与机会,课堂预设的精彩教学根本无 法满足众多学生多变思维的需求。教师在课堂上应注重生生 互动,师生互动的多维动态全过程,多捕抓存在于学生中的 各种疑惑,一旦学生在课堂生物知识学习时表现出疑惑,应 改变原本预设好的教学方案,调整教学,关注非预设生成, 及时针对学生存在的疑惑为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增强生 物课堂活力。例如,在学习细胞的癌变时,本人提出与该学 习内容相对应的“癌症是否能遗传”“癌症如何产生”这两 个问题,并围绕问题展开讲述。谈及癌症,人类至今还未明 确其是否属于遗传性疾病,但不少证据均表明,癌症有遗传 倾向,与遗传有紧密关系。从癌症细胞角度分析,癌症是能 遗传的,因为遗传的物质基础为基因,人体基因中有原癌基 因与抑癌基因,二者发生突变,即产生癌症。然而,在讲述 以上内容后,仍发现学生对探讨的两个问题还存有许多疑惑, 有学生提出:“如果癌症能遗传,是否患癌症的人后代也一 定会患此种癌症。”本人合理调整了原本的预设课堂教学流 程,并列举了较典型的法国拿破仑家族多人患癌症的例子, 拿破仑患胃癌去世,而他的姐姐患有胃癌,另两个姐姐与祖 父均被怀疑有胃癌,此属于典型癌症家族聚集。但有癌细胞 的人并非一定会得癌症,还需通过内、外多种因素的作用才会引起癌症。如此利用非预设生成资源,通过故事导人,事 例阐述,既让学生掌握了更多知识,使整个课堂生动、有趣, 又增强了生物课堂活力。

4.巧加引导,化解尴尬。新课程改革下的生物课堂本 就是互动式、开放式课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会遇到很多 学生的奇思妙想,这些想法均会干扰、打破教师课前预设。

对于课堂出现的这些意外,其中部分学生的想法是相当奇特 和正确的,而部分是错误的,教师应在发现这些意外后,及 时作出判断,并正确引导,巧妙加工突然出现的非预设问题, 利用这些非预设教学资源,转变其为课堂教学所用。

例如,在一次生物课堂教学中遇到这样的状况,在讲述 “体外受精和早期胚胎培养”一课时,当导人体外受精谈及 试管婴儿时,看见几位平常较调皮捣蛋的男学生私下相互交 谈,清晰听见其中一位男学生对另一个学生说:“学好点, 以后对你生儿育女有用”,该句话顿时引起全班同学一阵骚 动,于是本人话峰一转,对着他说:“确实要学好,而且要 学精。”然后我因势利导地提出一连串问题,第一位试管婴 儿诞生于哪个国家,试管婴儿属于有性生殖还是无性生殖。

学生通过阅读课本对这两个问题给予了正确的回答后,我总 结并阐明试管婴儿培育属有性生殖,是精子与卵子在体外受 精形成受精卵,由受精卵发育成早期胚胎再移植到受体中, 进而发育而成的。有关体外受精的知识,接下来大家一起来 学习。这样不仅化解了先前的尴尬,而且让学生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中心内容上来。

5.不断跟进,开发资源。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无论是 在回答问题上还是其他方面,学生有时会出现一些小错误, 教师应发现这些小错误是美丽的,应包容学生的小错误。在 必要的时候,还应针对这些错误资源,将错就错,开发、利 用错误资源,让错误资源发挥其最大价值。例如,某次上课, 我刚进入教室,突然听见其中一位学生大声对另一位学生说 “刚才叫你把球踢给我,你踢到哪去了?这么一点距离都踢 不过来,你脚无力吗?回家多吃些猪脚嘛”。全班学生一阵 爆笑,基于此种非预设性课堂教学资源,本人便将错就错, 说到:“是不是猪脚吃得越多脚就越有力?那么生长素越多 植物长得就越快吗?”随后话锋一转,将话题引到探究生长 素促生长的机理知识学习上来。此种将错就错,借助非预设 生成资源的方法更能将学生带到课堂知识主题中,集中学生 注意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三、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