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德育的层次性和结构性
浅析小学德育的层次性和结构性 小学生的心理有着复杂性和多重结构性等特点,所以我们可以把小学 德育简单分层后,分别寻找侧重点,抓住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选择德育结构, 以求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道德意识发展。通过对我校基层建设进行改革, 着重发展分层递进德育体系构建的研究与探索,并明确提出要落实德育的层次性 和结构性,以保证学校德育工作的顺利实施。本文主要对小学德育工作的层次及 结构进行探索,具体情况如下。一、对小学德育工作中的层次性进行分析 学校应该针对小学生在不同年龄段的特点,采用不同侧重点的德育结 构。我发现,随着年级的增长,在课堂纪律的约束方法大体一致时,约束结果各 有不同。低年级学生对切合自身利益的约束方法,如奖励、惩罚的反应更好,对 不要影响别人一类的说法不太在意;
而高年级学生则明显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理解。
由此可见,对教育模式做出相应的调整,将学生分层区分显得十分必要。学龄初 期,也就是一至四年级的儿童处在一生发展的基础时期,也是生长发育最旺盛、 可塑性最强、接受教育最佳的时期。他们能逐渐进行具体逻辑推理,并且逐步形 成了抽象概念,但还不能进行抽象推理和归纳。而他们的人格发展正处于勤奋感 与自卑感的对立之中,应主要培养儿童的勤奋感。此时儿童的自我意识,尤其是 人我关系的意识正在向社会自我发展。也就是说,此阶段的儿童,尤其是一二年 级学生,更易于接受与具体事物相关的教育,他们对“社会”这个概念的认识十分 表面,与他人的关系认识也不深刻,因此较难接受从为了别人的角度进行的品德 教育。而三四年级学生相对发展成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接受在具体事物相关教 育基础上延伸的抽象概念,同时他们对社会及他人的认识更深入,可以接受一定 的利他概念教育。學龄中期,也就是五至六年级的儿童处于过渡时期,具有半成 熟、半幼稚的特点。他们的人格发展也进入了重要时期,开始培养自我同一性, 帮助学生对自己进行探索。他们的社会自我意识基本成熟,能够接受“为了社会, 为了大家”进行的品德教育。
二、对小学德育工作中的结构性进行分析 对于小学过程中的品德教育教学的实施和发展不能够只依靠学校与 学生单方面进行,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方面相互协作,有着不可替 代的作用。而根据小学生的发展特点,因地制宜,能更充分地利用教学资源,达 到更好的教育效果。一二年级的学生还不能完全适应学校的学习生活,注意力不稳定,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但观察事物较笼统。他们常常以自我为中心,对 与他人的关系认知肤浅,但非常依恋父母,并在感情和行为上极大程度地依赖老 师。所以在德育结构中应该更注重学校与家庭教育的共同合作。在德育的教学中 应该更注重具体、形象、直观的内容,由此引入抽象概念以便于理解。可以通过 有趣、丰富的课内外活动帮助他们培养集体意识、规则意识,促进分享意识和合 作竞争意识的形成,帮助他们展示自己的才能,克服胆怯心理,培养自信心。三 四年级学生处于儿童发展的关键期,心理更加敏感,又有了一定的叛逆心理,喜 欢自己做主,所以在德育结构方面应以学校为主,家庭次之,辅以一定的社会实 践。此时学生更需要正面引导教育,因此在保护学生自尊心的同时,要用心维护 师生交流。另一方面,课内外的道德评比活动及实践活动,能帮助学生形成社会 意识,促进人格发展。五六年级的学生普遍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深切感受到家 长的期盼,自觉性较之前有很大提高。此时学生的人格发展需要积极培养自我同 一性,逐渐确立自己的目标、价值观和生活方式。所以在德育结构上应当三头并 进,在学校教育方面,通过班会等活动从思想上指引学生,上课时通过由实引虚, 注重抽象概念的推理及逻辑应用,辅以实践活动;
在家庭教育中,与家长密切沟 通,帮助促进形成学生自我同一性;
在社会教育方面,通过实践等活动帮助学生 了解社会、融入社会,从而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为以后的发展打下基础。
有些地区对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的歧视、因贫困导致辍学而流落街头等 现象,都是严重影响青少年德育滞后的原因所在。众所周知,经历了二战失败以 后的日本和德国在短短几十年里仍然一跃成为当今世界的经济强国,这与国民教 育的成果息息相关。在日本各级政府、学校和家长把培养孩子的团队精神放在首 要地位,从小就在孩子的内心世界里建立起了团结、合作、共赢的意识;
而在德 国“每个孩子都是我们自己的孩子,关心每个孩子的健康成长”的强烈意识更是植 根于每个德国民众的心里,他们从关心每个孩子的身体健康、行为操守甚至于节 约每一滴水入手,对孩子进行全方位、多渠道的教育,这也是别人成功的经验所 在。而在我国,特别是广大的西部地区,由于经济的落后、意识的淡薄、传统观 念的影响以及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消极思想不仅严重影响了地区教育的滞后也 耽误了一大批正待成长、含苞待放的花朵。孩子们的心灵就像一张白纸,正确引 导他们的思想习惯,这就要求教师、家长和社会相互沟通、相互协调、相互了解 帮助学生明辨是非,避免社会上的不良影响,长大成为国家有用的人才。
总之,对于小学生的德育工作进行有层次性、有结构性的教育,能够 从根本上为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其在健康的教育环境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