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学研究生实践性教学论文(共2篇)
新闻学研究生实践性教学论文(共2篇) 第1篇:新闻学研究生教育也应注重实践性教学 我国高等新闻传播教育规模自2002年以来急剧扩大,新闻院系开始大 量涌现。据教育部高教司统计,截至2005年全国共有661个新闻学类本科专业点, 其中新闻学209个,广告学232个,广播电视新闻学146个,编辑出版学50个,传 播学24个;研究生层次的教育,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新闻传播学科评议组召集人、 复旦大学新闻传播与媒介化社会研究基地主任童兵教授介绍,在经过十轮博士、 硕士学位授权审核工作后,目前全国共有新闻与传播学硕士点123个,其中新闻 学60个、传播学63个;
博士点19个,其中新闻学10个、传播学9个;
一级学科博 士学位授权点6个;
另有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和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博 士后流动站3个。①二十多年来新闻传播学教育规模的扩大和办学层次的提升对 新闻传播学科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是招生规模的日益扩大;
另一方 面,是新闻传播学专业毕业生面临的严峻就业形势。“媒体不招新闻专业学生”, 我们发现,曾几何时,媒介从业人员中的精英人物不再由具有新闻传播研究生学 知识背景的人”一统江湖”。
一、我国新闻学研究生教育模式与业界需求无法对接 随着新闻类型的细分,报道领域渐趋专业化,媒体常常青睐既熟悉报 道领域又精通新闻业务的人才,但在这类复合型人才缺失的情况下,他们宁可要 熟悉报道领域知识的人才,而我国新闻教育由来已久的“工匠型”人才培养模式, 难以适应传媒业界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在一家新闻单位,这样一句话流传甚 广,”硕士生不如双学士,双学士不如本科生”。一位传播学的教授认为该评价“有 道理,但不全面”,“要论对传播学理论的熟悉以及运用传播学理论分析问题的能 力,本科生肯定是不如研究生的,研究生之所以给大家留下能力不强的印象,主 要是因为我们要培养的是教学和研究人员,可现在大部分硕士生毕业后从事的都 是新闻实务工作。”②这其实是培养目标的问题。我国研究生教育的目标主要是 培养学术型人才。1981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对于硕士学位的认 识侧重于学术标准,培养要求是针对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专门技术工作,培养目 标基本是教学和科研人员。而社会发展对高级人才的需求不只是科学家、大学教 师,更需要大量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高级管理人员等应用型人才;
而且,随着 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扩大,研究生的就业范围越来越宽,不仅限于高校和科研院所。新闻传播学本身具有学科特殊性,是一门实践性很强,服务社会的功能性学科。
我国新闻学研究生教育始于1961年,当时复旦大学招收两名新闻学研 究生,被视为我国新闻学研究生教育的开端。1978年,新闻学研究生教育得以恢 复发展,当时全国只有三所新闻院校招收新闻学硕士研究生。到1998年,国内共 有新闻学专业博士点4个,硕士点25个。③一直以来,新闻传播教育的诉求就是 以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新闻专业人才以己任.掌握新闻学研究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具有扎实的学识基础,有比较宽阔的专业知识、人文社会科学视野和新闻专业的 技术技能。形成明确的研究方向和研究能力.是各大新闻院校认可的新闻研究生 培养目标.据统计,2005年,我国在校研究生人数已突破百万.随着新闻学研究生 教育的迅猛发展,每年有数以百计的新闻学研究生投入就业洪流.他们中,有多 少可以进入教学、科研机构从事理论研究?进入媒体从事新闻传播实务仍是多数 人的就业途径。对于媒体而言,实践能力强,业务素质高,是引进人才的基本标 准。新闻专业研究生在学历,专业背景上与本科生及其它非新闻专业毕业生竞争, 并无明显优势。笔者所在的班级,有近三分之一是非新闻专业本科生考入的。目 前我国新闻院校研究生阶段的课程设置多为理论研究型课程,如,传播理论研究, 中国新闻史专题研究,法制新闻专题研究┉,并不重视实践性课程,很多新闻院 校的网站上根本找不到新闻实务这类实践课。这样一来,本科为非新闻专业背景 的新闻学研究生基本没机会接触新闻业务实践,另一部分系统学习了7年新闻学 专业知识的研究生也因为疏于新闻业务训练,难以受到业界青睐。其实,媒体十 分需要具有多重专业背景的从业人员,早在2002年,广东三大报业集团招聘采编 人员时明确表示,优先录用具有其他专业背景,实践能力强的新闻研究生。通过 对比,新闻学研究生与本科生的纵向竞争,和与其他非新闻专业研究生的横向竞 争,我们可以看出:由于研究生课程设置不够完善,不同层析的教学内容和教学 方法尚未真正区分,造成本科生和研究生就业走向上的基本一致;
学科定位不明 确,课程设置相对落后,尚未与新闻人才的实际需求对接,使得新闻学研究生相 对其他专业研究生并无优势可言。④ 二、高校加强新闻学研究生实践教学的有益探索 对于自身的尴尬境遇,一些想在日后从事新闻业的学生,也在积极寻 找课堂之外的实践机会。每逢寒暑假,报社、电视台就要接待大量的新闻学实习 生。媒体无法提供足够的实习岗位也是令新闻学研究生头疼的问题。目前,国内 一些新闻院校已经借鉴国外新闻学教育理念对解决新闻研究生教育实践性差的 问题作出了有益探索。如,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在研究生教育上就强调实践性:学院在将大量媒介从业人员引入教学环节的同时,开设了一些项目训练课程 和提倡案例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提供条件安排研究生进入国内外各 主流媒体机构实习,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 力,学院还设立了“杜孟奖学金”鼓励研究生优秀策划方案。⑤还有级具特色的实 践性课程“大篷车”课堂,把课堂推向户外,锻炼学生在路上找故事、写故事的能 力。让学生们在真实的故事中领悟和学习新闻学核心原理,这种“走在路上”的新 闻学教学理念,是“大篷车新闻学课堂”的精髓。
笔者认为,国内多数新闻院校在对本科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上是颇有成 就的。笔者所在的新闻传播学院,为本科生提供了大量实践的机会。大一假期开 展“三下乡”活动和社会调查,让学生在实践中观察社会,了解社会,开阔眼界, 锻炼提高自己的各种能力,尤其是增强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大二的暑期 实习让学生在为期4周的实习中,了解媒体的运作流程,初步检验自己采、写、 编、评、摄的业务能力。大三开展为期19周的专业实习,学生进入“媒体人”的角 色,进行新闻实务训练。此外,还有新闻摄影,广播电视采编等“第二课堂”实践 活动,摄影大赛,主持人大赛,DV作品展播,院刊《心语》的采编,推广读书 活动《小书楼》的汇编,都大大锻炼了新闻专业学生的业务能力。但这些活动中 却难觅研究生的身影。一方面,研究生埋头理论知识的学习,自身参与意识不强;
另一方面,学院也应重视对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开放“第二课堂”;
与实习基 地合作,为研究生在媒体实地调查研究提供机会;
可组织研究生在本院新闻学基 础课程教学中进行教学实践,在导师指导下,开展一定课时的课堂教学。可借鉴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的经验,要求研究生毕业前写出6000字的深度报道或 三十分钟的电视深度报道,并不要求必须发表或播出,导师评价合格即可。⑥如 果能在新闻学研究生教育中推广这种多层次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不仅能刺激有意 投身新闻事业的研究生积极参加实践活动,也为新闻学专业培养复合型高学历人 才作出了有益探索。
第2篇: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校内外实践双向考评机制研究 目前,我国的新闻传播学类硕士研究生教育主要仍以培养学术型研究 生为主,而作为刚刚启动不久的新兴学位,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 育和培养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处于初级探索阶段,其设置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具 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能够创造性地从事实际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 人才”。“对于优化新闻传播队伍结构,提升在职新闻从业人员的理论和业务水平, 进而完善我国新闻学与传播学教育体系具有重要意义。”且在其培养方案中,采用校内外导师合力培养的做法更是为专业型新闻人才提供了学习和展现自我的 平台。然而,在具体施行过程中往往也暴露了诸多问题。为此,落实每一个具体 的实习项目,建立可量化的校内外实习实践考评机制,是新闻与传播专业研究生 教育发展所面临的一项亟待解决的课题。
一、双师制下的新闻与传播专业研究生实习实践瓶颈 2010年9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正式公布了新增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名单,其中,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首次纳入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此举“改 变了中国高等传媒教育硕士阶段只有学术型硕士的单一高级人才培养模式,开始 向学术型硕士与专业硕士学位并存的双轨体制转型”。“双导师制”的师资结构最 能与传统意义上的学术型研究生培养相区别,在培养专业和专门技术的基础上, 以提升职业能力为导向,重视实践与应用,“弥补了新闻教育中实践性不足的问 题,利于学生开拓视野,探讨动态,深入一线,互动研究,对接研究和实践,培 养专业潜在眼光的新闻工作者”。这无疑为中国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 活力,然而,在具体培养实践过程中也逐渐暴露出了一些问题。
(一)校内外导师责任范围的模糊化 由于是新兴学位,其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仍处于摸索状态,部分学校也 一直沿用传统的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方式,唯独在专业课上有些许的变动。由此 也直接导致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在校期间盲目学习,校内导师将其与 学术型学生相区别,学术修为上放任自由;
实习阶段也是匆忙上岗,即使有业界 导师带领引导,亦属于蜻蜓点水般的浅尝辄止。长此以往,硕士专业学位的研究 生不仅在校内无法获得专业的理论知识,在校外的学习实践也无法真正掌握专业 技能,表面上是坐拥两位导师,实际上却是两头不顾。而据《新闻与传播硕士设 置方案》,以“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具有现代新闻传 播理念与国际化视野,深入了解中国基本国情,熟练掌握新闻传播技能与方法的 高层次、应用型新闻传播专门人才”为其培养目标来看,不仅基础理论教育对专 业学位研究生有一定的要求,在具体实践能力方面亦提出了比学术型研究生发展 要更高的要求。因此,为落实这一培养目标,明确校内外导师的教育教学责任是 培养应用型媒体人才的第一步。
(二)具体考核操作过程中的简略化 上述现象产生的原因不仅有学生自身实习态度的问题,更有业界导师“招收免费劳动力”的思想作祟。首先就实习者自身来说,在实习期间往往因为学 校催交毕业论文、找工作、不适应实习单位等种种原因使得实习时间缩短,实习 质量大打折扣,不利于新闻专业技能的真正掌握。其次是在具体学习实践中,现 阶段的业界导师对于学生的每一次作品往往只是给出当下的参考意见,并不会给 出具体的后续性指导意见和中肯的评价;
还有就是对于学生的每一次出勤、出访, 也没有严格的时间界限和操作要求,使得学生自身对于实习实践的投入和关注度 不高。这些都对培养杰出的“新闻人才”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高校传媒的教育目 光不应只满足于简单的粗放型培养和粗糙的管理体系,而应转向更高层次的应用 型人才的培养,这也就对新闻传播学教学,尤其是校外实践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三)实习结束后沟通对话的缺失化 当前我国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在实习之后的普遍突出问题就是 缺乏后续的经验总结,忙碌的论文答辩和毕业事宜常常掩盖了实践的真正意义所 在,浮躁的社会环境也无法让他们沉心静气地规划未来的发展道路。但就未来新 闻传播事业的发展来说,即将步入工作岗位的青年储备队伍的发展决定着新闻传 播事业的兴衰,亦关乎整个传媒业的未来和发展,匆忙的实习和就业并不利于他 们长远的发展。而通过学术交流,分享其在采访、写作、策划、编辑等经历中积 累的丰富知识和经验,不仅有助于实习者自身在新闻业务上反思,使其更快成长, 更是对他们的个人思想、业务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展现自我的 同时也可以言传身教地影响下一届的学生。
学者李彬“把政治素质、文化底蕴、实践意识和国际视野,作为新闻 教育的四个有机环节”,其中新闻通识教育贯穿始终。因此,为新闻与传播硕士 专业研究生的未来发展“先行探路”,制定一套严密的培养方案,尤其是对其实习 实践中的考评机制进行细化处理更是迫在眉睫。探寻一个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的 模式,来培养和提升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专业技能和道德素养,也 是优化我国新闻传播专业队伍、提高业界新闻工作者整体业务质量、增强我国媒 体影响力的关键。
二、双向考评:校内外实践基地拓展下的具体机制建构 虽然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但是,“新闻传播教 育一定要比媒体的实践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才能够真正培养创新性的人才”。
且早在2012年发布的《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就曾明确指出专业学位要“突出职业能力培养,与职业资格紧密衔接,建立健全培养、 考核、评价和管理体系”。为此,细化学生实习实践的各项指标,实行校内外实 践基地拓展下的双向考评机制对于新闻与传播专业研究生的培养极具战略性意 义。在依托(校、院)报、电视台、网站、微博、论坛等的全方位建设,形成立 体式的校内实践平台的同时,积极开展与校外实践单位的长期合作,建立与拓展 校外实践基地,将其作为校内实践平台延伸出的实践主战场,并在此基础上建立 校内外导师的双向考评机制。
由此,笔者认为整体的双向考评机制应以新闻与传播实践为导向,实 践单位与在校导师均需纳入考评主体范围,且双方以不同的形式和不同的能力考 评侧重点,对学生实践情况进行考察。亦正如法国大学里对新闻传播专业人才的 培养:“追求一般文化素质培养,注意教学内容与科技知识的结合,使学生在毕 业后能够适应社会经济环境中传播技术和传播实践内容的演变”。
(一)业界导师考评的量化操作 我国《新闻与传播硕士设置方案》中明确指出:“新闻与传播硕士的 培养过程须突出新闻与传播实践导向,加强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时间不少于半年”。
为此,在为期半年的学习实践中,不仅要尽快地适应业界对于项目策划,稿件采 写、刊发或是播出的快节奏,更要培养时代敏感性,以高质量的专业素养完成每 一次的任务。
1.历次参与的详细备案。具体而言就是要有详细的出勤表、出镜表和 出访表,对每一次的准时参与都要有业界导师的勾选和认定。正常的出勤首先体 现的正是实习者的态度问题,对于不能及时到达或缺席的应给予合理的解释,并 以请假条的形式写入当日的实习报告中。对于缺席一次者扣除1分,迟到者扣除 0.5分,并最终纳入作品成绩中,而对于缺席或迟到3次以上者,将给予实习不合 格处理。
2.阶段性详细记录。该部分是整个实习过程中的重中之重。不仅要求 实习者呈现每一次的专业作品——产品开发、广告设计、案例分析、项目管理、 文艺作品、新闻作品或音频视频等形式,以考核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方 法技巧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要有业界导师对于每一次作品的评价。在为期半 年的实践学习中,实践单位应根据具体的实践岗位要求,以相应的指标体系给出 阶段性的评价表。例如,在个人完成的作品中,最终的成品固然是评判成绩的参 考之一,而更应着重考察初稿与指导后的终稿之间的前后变化,以此判定其专业态度并打分,由此不仅考察了学生的个人专业素养,更有利于激励其在实践中不 断进步;
而在二人以上合作完成的作品中,以分工形式出现重在考察集体协作能 力,并以出力的多少、努力的程度和团队的协作程度来判定最终作品的成绩。
3.报告式自评记录。在实习实践过程中,除了业界导师对于学生作品 的阶段式评价之外,学生对于自身的考评和审视亦尤为重要。自评包括对于每一 个阶段作品的评价,实际操作中对自我表现的评价、对每一次进步的评价,以及 实际出访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式的评价,乃至个人在此期间的思考等都应纳入 其中。由此,一方面可以使其及时发现自身不足并加以改进,另一方面也有利于 业界导师在查看时及时发现问题并调整培养方式。
4.总结式他评鉴定。在实习实践的最后阶段,不仅需要业界导师对于 实习实践的总结评价,更需要业界资深导师团队对其实习作品和表现的综合鉴定, 由此更加客观公正地评判此次实习的最终成果。整个实习中作品成绩占50%,自 身业界导师占30%,业界其他导师评价成绩占20%,构成最终的实习成绩。
(二)校内导师考评的细化指标 基于前期已有的实习作品和业界评价,此考评主要是针对学生在实习 实践之后再次回归校园之时,校内导师检验作品、分享经验所用。具体做法如下:
1.检验实习日志或实习报告。这是在学生回归校园之初需首要完成的 任务。检验学生的实习报告,包括其实习期间的各类作品和业界导师的评价,以 及自身在此期间的自我认识等等。不仅让校内导师对其实习情况有一个初步了解, 更可以让导师及时发现问题,回归理论指导以弥补实践中的不足。
2.再现实践作品。具体而言,就是利用学校媒体资源请参加了实习的 同学再次展示或讲述实践过程。如在对实践成果进行展示时,向以自身校内导师 为中心的小组分别讲述实践体验的过程,让他们通过实习生的讲述和应对过程给 予一定的评判。其次是进行实践课题(学位)论文答辩,同样以导师为中心进行 小范围的答辩和释疑,由小组成员和责任导师打分,各组再推举一位最优者面向 全部实习生进行作品展示和讲述创作过程,最后由所有导师评价给分,取综合平 均分为最终考核分。如此一来,既可以对学生实践情况进行较为科学的考评和检 验,又可以借此提升学生的语言沟通表达能力和综合表现能力,以此激励和督促 学生实习实践。3.近距离师生交流总结。经过上述考评之后,以经验交流会的形式让 学生展开自由的讨论,导师参与但不主导,主要以学生自由发言为主。这样导师 不仅可以“在与学生的沟通中进行教学反思,因材施教、教学相长,实现新闻传 播教育的细化、优化和个性化”,更可以在零距离的沟通中敦促学生及时梳理实 践经验,总结教训,以更好地投入到未来的工作中去。
(三)校内外双方经验交换式对话 当前我国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校内外实践的突出问题除 了缺少落到实处的量化指标外,还有就是在实习实践结束后鲜见校内外导师的沟 通,以致出现了培养分歧也往往不了了之。为此,学生在实习实践结束后,校内 外导师之间有必要针对学生的实习实践成果,包括实习作品和回校汇报作相应的 交换式对话,两者“通气”后才能对学生的专业素养有较为明晰的判定,并以此对 其未来的发展方向产生较为明确的喻示。由此形成双向沟通带动学生积极性的良 性循环,营造出“高素质、高水准、高就业”的实习实践氛围。
三、落实双向考评机制的实际意义 学者张昆认为,“在新闻传播领域设置硕士专业学位,一方面是基于 新闻传播学科的性质,新闻传播学科本身就属于应用文科,其硕士研究生教育的 主体,本来就应该是专业学位,何况其对应的庞大社会行业所需要的,并非高级 学术型人才;
另一方面,是社会巨大需求的拉动,传统的学术型硕士教育,固然 有其存在和继续发展的必要,但是比起社会对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需求来, 毕竟要少得多。”由此可见,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学位的建立是适应社会发展的 一项应然之举,而对于其实习实践过程中落到实处的科学考评机制的建立尤显重 要。
(一)以细致分工明确分配导师职责 建立双向考评机制的首要目的就是为了明确校内外双导师的职责,细 致分工下才能对学生的实习实践业绩做更为科学的指导和判定,也不至于在具体 实践中出现无人指导或交叉重叠的状况,导师们亦可以在各自的专业领域发挥所 长,作出有针对性地指导。更为重要的是,有依可循的考量指标为学生们实践任 务的完成提供了现实保障。另外,科学的校内外考评机制细化双方的培养标准, 不仅打破了传统教育的思维定势,通过积极的统筹规划和安排,更是保证了正常 的教学和实践秩序,也为未来的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习实践培养提供了参考依据。
(二)以量化指标激励学生实习实践 “新闻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核心是实践,能力只能通过干中学,经 验只有由实践累积”,为此,高质量的实习实践经历对于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研 究生至关重要。双向考评机制中的考核维度、各级考评指标及其权重,以及最后 实习成绩,都将以等级或分数的形式予以阶段性的呈现。值得一提的是,量化的 指标有助于学生实习作品的精细化,快速提升业务水平的同时做到精益求精。一 方面,精细化的考量为上进的实习生提供了不断进步和展示作品的平台,为进一 步深入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另一方面,通过可视化的评价指标,亦方便学生自身 总结、反思,开拓新的思路和想法,促使这群年轻的新闻工作者业务能力再上新 的台阶,从而提高新闻传播的整体水平。
(三)提升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 为适应新时代发展下的媒介融合趋势,通过制定科学、全面、可测量 的考评机制,以推进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工作的实质性进展, 更以切实培养学生的“职业导向性”来促进“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不仅增强了新闻与传播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更是在无形之中提升了他们的媒介 素养。而作为“现代公民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媒介素养,对于不管是否将来从 事新闻传播事业的公民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同时也对我国新闻传播事业整体水 平的提升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为此,精细化的研究培养方案,不仅可以促进新 闻传播专业学位的快速发展,还可以通过构筑良好的专业平台,形成独具新闻传 播院系特色的专业核心竞争力,亦可借此吸引更多的优秀本科毕业生加入培养队 伍,实现新闻传播高层次人才队伍构建的良性循环。
结语 虽然“在我国特色学位制度的建成初期,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要真正 做到与学术型硕士‘并驾齐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 研究生校内外实践双向考评机制的建立,不仅保证了考核的客观性、全面性和公 开性,更有利于切实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和提升其本专业知识的实践运用能力, 是保证新闻传播院校研究生培养质量必要的行之有效的手段。与此同时,必须指 出的是,新闻人才的培养是媒体机构和教育机构共同的责任和使命,二者只有密 切合作,在硕士专业研究生实践环节上做足功课,大力推动专业学位与职业资格的有机衔接,才能满足新闻业界对高层次实务人才的需求,促进我国新闻事业的 大踏步提升与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