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教学环境建设的思考
信息化教学环境建设的思考 1课堂信息话教学环境的建设 课堂教学是学院传承知识的主要模式,课堂教学的效果 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着极大的影响。目前,课堂 信息化教学的主流工具是多媒体技术,信息化课堂教学环境 的建设,就是指将信息技术与传统授课方式相结合,构建以 教学观念现代化、教学内容专业化、教学过程信息化为特点 的信息化教学模式[3]。由此可见,如何立足信息化技术进 行教学设计,是建设课堂信息化教学环境的关键。在教学设 计中,要全面分析教学要素,这其中包括了学习目标分析、 教学对象分析、教学资源设计、教学过程设计等环节[4]。1.1学习目标分析 学习目标分析是针对课程内容、性质以及应用、发展等 全方位定性分析,是进行课程设计和课堂设计的预备工作。
学习目标分析基于培养方案分析课程在学生学历教育中的 地位,明确课程的前修课程以及学生在后续学习中本课程的 应用情况;
基于课程标准分析各章讲在课程中的地位,明确 不同知识点在整个专业领域中的应用情况以及在教学任务 中的难度要求。
1.2教学对象分析 由于课程内容、性质等综合因素,不同的课程对于学生 的知识、能力有不同的要求。同时,当今社会信息变更日新 月异,今天的新兴技术可能在几年甚至几个月中就会得到广泛应用。因此,针对每一届学生,都应认真的分析其文化基 础、学习能力、认知结构;
分析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风格、 学习动机、意志和性格。目的是设计适合学生能力与知识水 平的学习问题,设计适合学生学习的情景与学习资源,设计 适合学生个性特征的帮助与指导。
1.3教学资源设计 在计算机网络高度发展的今天,我们可以很容易的从互 联网上找到海量的资源来丰富我们的课程。但如何筛选这些 资源使之为课程服务,就是教师需要花气力研究的问题。作 为课堂信息技术主体的多媒体课件,并不是知识点与资源素 材的堆积,而是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思路的信息化体现,应做 到把握主线,突出主题,服务主旨―――即课堂教学。
1.4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指的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设计,是指教员 基于既定的教学目标,将经过筛选、整合、设计后的教学资 源传授给特定教学对象的具体过程,是课堂信息化环境建设 的中心环节,这一环节的设计效果直接影响到课堂授课的质 量。在课堂授课中授课教师是主导,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教 学风格,如何针对自身特质,利用信息化技术这一先进工具, 激发学生兴趣,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则是教师进行 教学过程设计中应精心考虑的问题。
2网络课程建设 网络课程指的是在课堂授课以外,利用计算机网络构建的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引导学习为辅的信息化教学手 段,是通过网络表现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教学活动 的总和。它包括两个组成部分:按一定教学目标、教学策略 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和实现教学的网络支持环境[5]。网络 课程与课堂授课最大的不同,在于其利用网络的开放性及共 享性实现了将教、学从时间上和地点上分离。因此,网络课 程与课堂授课的信息化环境建设显然不能一概而论。网络课 程建设,从功能上可以分为三大部分,课程内容建设,题库 系统的建设和答疑系统的建设。
2.1课程内容建设 网络课程基于计算机网络平台,打破了传统教学的时空 限制,学生在发挥学习自主性的同时,由于缺少了45分钟的 课时限制和教师的课堂组织,很容易陷入“太窄”或者“太 宽”的误区里。“太窄”,学生仅关注了课程的基本内容, 而忽略了网络课程的扩展功能,虽然掌握了课程的必备知识, 达到了课程标准的要求,但既没有对课程领域宽泛性的了解, 又没有对教材中知识点进行深入的探讨,课程资源被极大的 浪费;
“太宽”,过于注重教材外的补充性资源,海量素材 冲淡了学习主线。因此,对于网络课程来说,教学目标的分 析,教学内容的规划、章讲结构的排布、功能模块的设计、 资源素材的整合都可以认为是课程内容建设的必备模块。
2.2题库系统建设 对于目前的教育模式来说,不论是课堂授课还是网络课程,习题仍是检验知识点掌握情况的基本手段。即使是对于 工程类专业课来说,走的也是习题―案例―仿真―实做相结 合的学习路线,其中习题则是整个自主学习链的基础。网络 课程的题库系统不仅应针对课后的基础性练习,同时也应能 够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综合难度练习,以及进行阶段性自 测等。因此,网络课程的题库系统应做到题量庞大、题型丰 富、知识点全面、答案详尽。
2.3答疑系统建设 学生利用网络课程进行自主学习时,最怕遇到的情况就 是“有问题,无处问”。网络课程将“教”与“学”从“时 间”与“地点”分离的同时,也制约了学生“不懂就问”的 及时性。教师无法预知学生何时使用网络课程进行自主学习, 同时学生也无法确定教师何时登录网络课程答疑,在此情况 下,答疑系统的建设就变得举足轻重。需要注意的是,答疑 系统不同于留言板,不能够简单的将其建设成“学生留言提 问,教师回复解答”的单一形式,要既能够满足学生疑难解 答的学习需求,又要充分利用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之 间的互动资源。“征答公告”、“互动论坛”以及FAQ系统 的综合利用既可以解释疑惑,又合理利用了师生资源,调动 学生的积极性,同时锻炼了学生利用信息化技术的能力,一 举三得。
3结束语 以计算机、互联网为主体的信息化技术的发展,给传统教学模式注入了新的活力,使得教学结构、教学内容、教学 形式和教学方法都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学院信息化环境建设 并不只是高科技硬件设备的堆砌,更要注重信息化人文环境、 信息化教学氛围的培养。如何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当今社 会跟上时代的步伐,引领科研、学术潮流,把学生培养成新 时期下具有一定相关科学知识和人文素养相结合的创新型 人才,是高校教师在信息化教学环境建设中需要考虑的核心 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