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法的一次本色回归]语文教学法

语文教学法的一次本色回归

语文教学法的一次本色回归 教无定法,这种说法并不能掩盖每门学科都有其教学规 范的现实。黄厚江老师倡导“本色语文”,就是让语文教学 回归语文本原、语文本真、语文本位,就是“用语文的方法 教语文”。为了让这种理念更具可操作性,黄老师进一步阐 述了“共生教学法”,并且用了大量的精彩课例加以佐证。

这让我们广大语文教师对“本色语文”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也更容易学习仿效。如果说“本色语文”是“体”,那么“共 生教学法”便是“用”,是“立足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对语 文本色教学核心主张的具体体现”[1]。

翻开近三十年的中国语文教学史,尤其在当前的语文教 学界,语文教学法层出不穷。在急切的攀比心理驱动之下, 我们“移植”或“创造”了大量的教学法,却“抛弃、丧失 了可以用以融化、合理吸收其内在精神的本己力量,于是就 只能学习其可见的、表层化的‘技’与‘巧’。由此,知识 与德性、学问与人生、教育与教学之间的关系开始发生了微 妙的,但却是深刻的转化。”[2]在这样的背景下,黄老师 提出“共生教学法”并不是一种标新立异的做法,而是在众 多“渐欲迷人眼”的语文教学法中的一次成功“突围”,是 语文教学法的一次本色的回归。

一、师生关系的重塑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关系一直是一种“剪不断理还乱”的 关系,虽然钱梦龙老师早就明确倡导“学生为主体,教师为 主导”,但在现实课堂中,教师“一言堂”盛行,教师的权 威地位依然不可动摇;
学生是配角,始终处于被动地位,有 时甚至只是充当了“提线木偶”。另外一种极端可以称为“无 原则的平等”,无论学生回答什么,教师都无一例外地为之 “点赞”,课堂笼罩在华而不实的“祥和”气氛之中。师生 关系应该是在教学中建立起平等的、和谐的关系,要求教师 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情感,把课堂构建成学生的学习乐园、 师生的精神家园。这里既需要师生的合作共进,也离不开教 师的引领和指导。

以黄厚江老师执教的《我们家的男子汉》一课为例:
生:我把课文通读了两遍,查了一些不懂的词语。

师:同学们的预习习惯很好。不过,高质量的预习除了 读课文,注意生字词,还要善于发现问题。大家在预习的过 程中有没有遇到什么问题? 生:课文中“这是一个男孩子,这是一个男人”这句话,我不太理解。

师:这个同学的问题提得很好,说明他预习的时候在用 心思考。现在同学们回答这个问题可能还有难度,在我们一 起学习了课文之后,我想这个问题一定能够解决。黄老师自 己在读这篇课文的时候,也有许多问题。首先我对课文的题 目就产生了疑惑:“我们家的男子汉”,是谁的家? 这是课堂教学的开头部分,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黄老 师是如何来处理教学中的师生关系的。学生谈预习课文的经 验,老师给予了充分肯定之后,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 质量的预习还要善于发现问题”,这样的话语比起那些标签 式的“很好,真棒”来,一定能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老师对 他真心实意的、有针对性的帮助。当学生提出了预习中的疑 问时,老师既没有一笔带过,也没有立马解决,因为在黄老 师看来此刻并不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最佳时机,所以他顺着这 个话题将疑问引向了自己的预设——“我们家的男子汉,是 谁的家?”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不能“居高临下”,而要把自 己看作是与学生一起的参与者、探索者。黄老师和学生一起 谈自己学语文的体会(如何预习),谈读课文后的疑惑,这 样就把师生放在学习者的同一层面,一同参与进学习的过程中。试想,如果老师说“我有一个问题考考大家,看谁回答 得正确”,势必就会给学生一个暗示:这个问题是有“正确 答案”的,老师是要通过这个问题来检测大家的掌握情况。

如此一来,除了那些对答案比较有把握的学生之外,绝大部 分学生恐怕是一心只想“躲避”老师的提问了。此外,教师 还要调控好课堂教学的节奏,做“平等中的首席”(美国著 名的教育家多尔语),黄老师对学生的中肯评价、及时判断 (如“现在同学们回答这个问题可能还有难度”)和巧妙转 移,都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主导的最根本成效是让 学生逐步学会学习。

“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作为主体,以主体间关系为纽 带共同作用于教学资源,以认识客观世界和提升主观世界为 目的的实践活动。”[3]黄厚江老师也说,语文学科人文性 的内涵主要是,培养学生对母语和民族文化的热爱,培养学 生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丰富健康的情感,培养学生健全的 人格和良好的审美情趣。在黄老师的课堂里,“平等、和谐” 并不是口号,而是实实在在地落实在每个教学环节之中。所 谓师生关系的“共生”,我的理解是,“共”即师生之间和 谐协同,“生”即教师努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教学权力的定位谈到了师生关系,就不能不谈到“教师角色”问题,而 我觉得用“教学权力”一词似乎更为恰当。“角色”,指戏 剧或电影中,演员扮演的剧中人物(《现代汉语词典》)。

虽然在社会中教师会有多种角色身份,但在课堂教学中,教 师的角色身份却是相对单一的,那就是一个“教学者”。所 以,当我们要探讨教师作为一个教学者时他所需要的相关权 限与能力时,我使用“教学权力”一词。那么,在课堂教学 中,教师需要拥有并合理使用哪些权力呢?我们先来看一段 实录:
师:鲁迅先生说过,要极省俭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 好是画他的眼睛。根据你的阅读印象,孔乙己这篇小说写了 人物的什么? 生:脸。

师:脸,肖像描写,对吧。还有什么,你还记得? 生:衣服。

生:动作。

生:语言。师:对。孔乙己的话语还能记得两句?能说出一句来 吗? 生:多乎哉,不多也。

师:对,鲁迅先生写孔乙己的话语很有个性。还有吗? 生:君子固穷。

《孔乙己》的课堂教学,黄老师另辟蹊径,没有通过赏 析语言、肖像等描写手法来分析孔乙己,他巧妙地抓住了容 易被读者忽视的主人公的“手”,以此为抓手来解读文本、 展开教学。可以说,人物的性格、命运,小说的主旨,全在 这双“手”中了:找手——文中几次写了孔乙己的“手”? 圈手——哪几处最能体现人物的性格命运?画手——哪些 地方还可以写手?论手——这双手折射出孔乙己的悲剧命 运,那么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悲剧命运?有没有办法避免悲 剧?抓住了“手”,也就抓住了小说的“纲”,纲举而目张。

这就是黄老师在使用他的“权力”(处理文本、安排教学进 程等),把学生引领进老师眼中的孔乙己的世界。

“在任何社会里,话语一旦产生,即刻受到若干程序的控制、筛选、组织和再分配,这‘若干程序’就是权力的形 式。”[4]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话语权决定了教学权力的存 在,教师不能拒绝职业赋予你的权力,失去权力,也就失去 了对课堂的掌控,失去了对语文教学的主动权。那些只会人 云亦云、照搬参考书的教师其实就是害怕教学的权力,反映 出他学科教学能力的薄弱,因为无法驾驭这些权力,也就只 能主动“出让”权力。而那些肆意解读文本、漠视学生甚至 践踏课堂的行为则是对教学权力的滥用。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这句话不仅适用于政治,同 样也适用于语文的教学。曾经有人把语文教学比喻成“戴着 镣铐舞蹈”,其实也就是说语文教师在课堂上有“舞蹈”的 权力,但必须受到“镣铐”的束缚,我想这个镣铐就是语文 教学的规律,否则,任性地胡来,这个舞蹈就不叫语文了。

黄老师上《孔乙己》时并没有刻意去回避那些已然成为定论 的解读,也没有脱离传统的小说三要素。当学生在课堂上读 出了孔乙己个人的悲剧和社会的悲剧时,我们看到的依然是 小说的解读,是语文的教学。

三、教学资源的调配 一说到教学资源,我们首先想到的是教学资料(课程内 容和辅助资料)、教学设备、教学技术(应用技术、信息技术)等,诚然,上述这些都是教学资源的有机组成,但却不 是教学资源的全部。课堂教学时间、教学环境、教学群体等 都是宝贵的资源,正是这些资源相互作用,相互促进,产生 “共生”效应,形成教学的合力。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课 堂:音乐、图片、视频等声光电一应俱全,补充材料铺天盖 地,资源的使用看似非常周全,但在集束轰炸下,语文却被 淹没在技术的光环下,学生并没有真正的收获成长。并不是 那些资源本身一无用处,而是它们没有得到有效的整合,从 而成为语文教学的资源,成为具有“共生”特质的资源。

在黄老师的课上,教学资源的利用不求数量,大多数时 候多媒体的使用是非常有限的,它们的作用只是“辅助”, 有时候只有几张PPT还要反复使用,比如在上《阿房宫赋》 时的那张“结合文章内容,在横线处填上合适的一个字”的 填空页虽然简单,却是整课的精髓所在,多次利用,物尽其 用,令人击节赞叹。然而,黄老师有时也会把时间放在看似 “闲”的地方,比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课:
师:大家能背了吗?我请三位同学上来默写,每人六句。

其他同学在下面默。可以六句,也可以从头默到尾。有没有 不想默的,(有一位学生表示不愿意)那你就负责找黑板上 同学有没有默错的地方。(逐一请三位同学朗读自己默的部分,并指正了“薄”、 “着”、“散”、“掣”等字的读音。) 师:请刚才负责盯的同学也说说,黑板上的默写是否有 错。

生:没什么大问题,小问题也没有。

师:第三位女同学默的,有点小问题。(指出她的标点 都写成了小圆点。) 师:我们再换个角度来看三位同学的默写。看看三位同 学的默写,从书法角度看,哪个更好。

生:第三幅。

师:我也觉得是第三幅,有行楷的味道。但如果上面有 些留白,就更好了。

让学生把默写当书法来看,这似乎和诗歌的赏析无关;

但作为语文素养和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点我们平时却忽视了。提高学生的汉字书写水平和鉴赏水平,本 是语文课应承担的责任。古诗是书法作品的主要题材,诗配 画也是古代绘画的重要形式,黄老师把这些元素悄无声息地 嫁接进了他的语文教学之中,可谓匠心独运,“向闲处设色”。

在阅读教学中,沉默是经常性的教学情境,同样也可以 成为一种资源。阅读教学中的沉默情境是教师与学生之间、 学生彼此之间,以及教学话题与教师、学生之间关系构成的 共生环境。它包括情感蓄势的学生沉默、意义生成的师生沉 默和余韵绕梁的回味沉默。有时候,我们的课堂太闹腾,教 师抛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自己却不停地在解释关照、提醒时 间;
学生在老师的催逼之下,其思维质量低下是可想而知的。

在黄老师的课堂上,该读书时候读书,该思考时候思考,该 讨论时候讨论,没有急切的催促,学生都是在自发状态下进 行学习;
如果说要有竞争,那也是来自学习群体之间相互影 响的“场效应”,这个“场”就是一个师生、生生“共生” 的“场”。

四、教学策略的选择 听黄老师的课,我们经常会有这样的感慨——“这样处 理太妙了!”“我怎么没想到!”但细细品味,发现黄老师 的教学策略并非是我们无法叫上名字的“新式武器”,而是我们从教材教法中早已知晓的方法。那为什么黄老师的语文 教学策略会让我们眼前一亮呢?让我们通过黄老师的课堂 教学来一探究竟:
在教《蜀道难》的时候,黄老师采用的主要教学形式 是“读”,但与一般的语文课上的齐声朗读不同,黄老师的 “读”具有很强的层次性;
而每一次读,都共生着相应的教 学内容。第一层次是背诵,解决字音和句读问题;
第二层次 由五名学生诵读“噫吁嚱”三字,让学生了解古诗诵读的多 向性;
第三层次是读出三处“蜀道之难,难以上青天”的变 化,理清诗歌的情感脉络。可以说,每一次“读”都和教学 内容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每一次“读”都让学生对诗歌有 了更深一层的理解,这样的“读”,是语文的“读”。

再来看《黔之驴》一文的教学,在这一堂课上,黄老师 主要引导学生“说”,让学生从不同的叙述角度来说故事:
用第三人称说,用驴的口吻说,用虎的口吻说。学生的每一 次“说”都是对《黔之驴》故事内容的进一步丰富,是对寓 意的深度发掘。学生概括出了黔虎识驴、黔虎之智、载驴入 黔三个成语,既是对文本的合理拓展,又增加了学生学习成 语的兴趣。

听说读写,是语文学习中的基本能力,提高这些能力也 是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黄厚江老师的课上,这些基本能力 的训练无处不在,又不着痕迹。用哪种策略来具体操作、落 实能力训练?为什么某课重在“读”而不是“写”?其关键并不在于刻意求异,而在于精心选择。我想,对课文文体特 征的把握和对“共生原点”的确定是选择的重要依据。古诗 需要反复诵读,所以,《蜀道难》的课堂教学方法以“读” 为主,而“读”的教学形式又和文本内容结合产生了“共生 原点”。同样,《黔之驴》是一则寓言,寓言是“用假托的 故事或者自然物的拟人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的文学 作品,常带有讽刺和劝诫的作用”(《现代汉语词典》), 黄老师用“说”故事的方法让学生挖掘寓意,在学生和文本 之间创设“共生原点”,将举一反三的训练,内化为学生的 寓言阅读能力。

教无定法,但必须得法,这个法就是“用语文的方法教 语文”,使课堂教学看似出乎意料,但一切又在情理之中。

如何优化我们的语文课堂,基本的能力训练不能缺少,正如 钱梦龙先生提倡的“以训练为主线”。但如何选择适合文本 和课堂的教学策略,我们所花的功夫还远远不够。更多时候 我们看到的是如下的场景:有的教师为了突出“朗读”的重 要性,就让学生齐读、单读、分角色读、分性别读、配乐读、 合作读……形式多样,眼花缭乱;
有的教师为了让学生“说”, 就抛开文本,让学生天马行空地口头作文。这样的教学方法 真正的效果有多少?学生在热闹之余有怎样的收获?恐怕 连上课的教师也未必说得清楚。一句话,这些方法还不够“语 文”。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教育是农业而不是 工业。”语文课堂中,有了“共生原点”这颗种子,围绕种子的发芽、成长,师生一同松土、灌溉、施肥,共同分享收 获的喜悦,这样的策略才是“语文的”。

共生教学法是实现本色语文教学主张的主要教学方法 和教学机制,能够实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标。在名目繁 多的语文教学流派中,黄厚江老师的“本色语文”让我们看 到了语文的朴素之美;
而共生教学法则是给我们呈现了到达 这种大美境界的过程——充满生命活力的语文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杨九俊〈阅读黄厚江:从本色语文到共生教学〉》 (黄厚江.你也可以这样教阅读.[M].南京:江苏凤凰教育出 版社,2014:1.) [2]孙元涛.赫尔巴特“教育性教学”再认识——兼论文 化传译中的意义变迁[J]全球教育展望,2009,(2):32. [3]周淑卿.课程发展与教师专业化[M].台北:高等教育 出版社,2004:133. [4]艾莉森·利·布朗著,聂保平译.福柯[M].北京:中 华书局,2002:59. [5]顾明远.教育大辞典:第一卷[M].上海:上海教育出 版社,1990:178. 刘志军,教师,现居江苏常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