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低段小学生数学自主学习力的培养_

浅谈低段小学生数学自主学习力的培养

浅谈低段小学生数学自主学习力的培养 目前,很多低段小学生学习缺少自主性,具体表现 有:没有良好的学习管理意识,缺少主见;有的孩子学习一 味求快,有量无质,有的孩子则拖拖拉拉,学习效率极低, 等等。所以从小学低段起,就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发展 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消除学生的亚学习状态,这不仅是学 生学习能力培养的需要,也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趋势。

一、刻意而为,唤醒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意识是行为的先导,要想培养孩子自主学习的行为习惯, 对于低段那些所谓“么么哒”的孩子,教师必须使出“点金 棒”,不断唤醒孩子的自主学习意识。

1.驱除惰性,该出手时就出手 在学习中,内向的人碰到困难时更容易产生惰性,一产 生惰性,做事情总是半途而废。这是学习中的大忌,碰到这 样的现象,怎么办?要驱除学习中的惰性,我认为老师应先 出手,给不同的孩子以主动展示的机会,再“迫使”孩子出 手,从而消除其在学习中的惰性。如在教学平均分时出示题 目:把6块糖果分成3份,你可以怎样分?在我出示题目后, 大部分学生都积极举手,我让一些平时表现内向或基础较差的孩子先上台演示和回答,由于学生没有接触过这类题目, 因而出现不平均的分法。我让上台演示和回答问题的学生自 我评价,最后,学生提出的三种分法都是可以的,因为题目 没有要求分成一样多。在全体学生恍然大悟时,我话锋一 转:“如果要求每份一样多,该怎么分?”再引导孩子看书 得出: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就这样,既让几个学困生 和内向的学生慢慢融入学习中来,又加深了学生对平均分的 印象和意义的理解,可谓一举两得。教学中,让老师和学生 相继出手,为消除学习的惰性以及形成自主学习的学习习惯 起到了较好的作用。

2.激发好胜心,风风火火闯九州 好胜心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是指一个人不满足现状, 力求超越自己,超越他人,争取更大成功的一种心理倾向。

著名的铃木镇一先生就是利用了孩子们的逆反心理,在儿童 小提琴教育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铃木先生经常故意刺激 学生:“这么难的曲子,你肯定不会拉。”孩子当然不服气:
“我一定行!”于是专心练习。当孩子会拉那支曲子之后, 他又会找出更难的曲子:“这一首你一定不行了吧。”于是, 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之中学会了一支又一支曲子。这种方法在 治疗孩子的厌学症方面可以发挥巨大的作用。3.规范行为,一点一滴总关情 作为一线教师,我们知道教育很多时候都是“成在课内, 功在课外”。

如今的独生子女,生活自理能力不强。创设 有序的学习环境,有益于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孩子将 受益终身。如我要求每一位孩子在数学课的第一节课,自己 包书皮,并对包得好的学生进行表扬和展示,让他们明白自 己的事自己做。在发下作业后,要求学生及时订正;对于书 写潦草、不规范的,要求重写,对书写美观和进步较大的, 及时在班级里表扬,并通过班级QQ群,拍照展示;要求孩子 在家学会自己整理书包、整理房间,并让爸爸妈妈把整理好 的房间用照片上传展示等。只有不断规范孩子的行为,才能 使孩子形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

二、精心策划,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1.内在刺激,春风得意马蹄疾 学生学习的动力是内在矛盾的冲突。如果不能有效刺激 学生内在需求,也就不可能引发真正意义上的学习活动。如 教学一年级下册的“找规律”练习时,我先出示兔子、老虎 的图片,让学生猜一猜,下一个动物可能是什么?大部分孩 子回答是“兔子”,可实际出现的却是“绵羊”,学生一下子蒙了,随即恍然,因为没有规律,所以不能确定。我顺势 让孩子自己编一组有规律的排列,让同桌猜,下课后让自己 的好朋友猜,甚至让父母、老师来猜,于是,孩子的积极性 高涨。就这样,让学生带着渴求的心态探求其中的规律,把 学习看作发自内心的需求而不是一种负担,学习兴趣自然产 生。

2.创造机会,百尺高楼摘星辰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将学生置于一种“心求通而未得” 的境地,创设情境让学生充分感受各种矛盾,激起学生寻根 问底的心理趋向,产生解决问题的求知欲望。如在教学“9 加几”时,因为这一课是在学习“7加几”“8加几”的基础 上学习的,孩子们已经掌握大量的学习经验,题目出示后, 我就让孩子自己独立尝试。通过动手摆一摆,数一数;模仿 旧知,画图式表象;说凑十法的应用等途径进行不断尝试、 合作交流,从而自行整理出9加几的算理和计算方法,让他 们自己感受“跳一跳摘到桃子”的喜悦。

总之,如此培养学生的学习意识和指导学习方法,既让 孩子从不同角度去思考,又渗透了多元的思想,发展了学生 的思维,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郭淑梅.小学数学自主高效课堂教学之我见[J].小 学时代(教师), 2011,(1). [3]郑金洲.自主学习[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 [4]陶东风,胡疆锋.亚文化读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 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