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素质教育论文
幼儿素质教育论文 一、整合资源,突显地方特色课程 罗溪属典型的乡村山区,具有得天独厚的乡土文化资源。我园的市级课题《合理开发利用农村资源,促进师幼共同发 展》旨在进一步拓展思路,充分挖掘幼儿园、家庭、社区三 大环境的教育资源,并且不断注入新的教育理念,赋予农村 幼儿园主题活动以新的内涵,真正促进幼儿健康全面发展。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充分挖掘罗溪的乡土文化资源。米 粉和铜锣的制作工艺是民间的手工技艺,是一种民族文化。
在《罗溪瑰宝“十音”铜锣》《有趣的米粉》主题活动开展 中,课题负责人联系了米粉加工厂和铜锣厂,教师带领幼儿 几次上门拍摄铜锣的制作和米粉的制作过程等场景,制成 VCD运用于教学活动。幼儿真实地感受到它们制作的过程。
影像教学,将幼儿的已有经验进行了整合提炼,也激发了幼 儿爱家乡的情感。我园利用大棚蔬菜种植基地,组织幼儿到 木瓜园实践,形成课题活动方案《参观木瓜园》。幼儿通过 观察、采摘,了解了木瓜的用途、种植方法以及农民的辛勤 劳动,并对木瓜进行了品尝和雕刻。这一切都凸现了我园富 有浓郁的农村环境特色,真正发挥了农村自然环境育人的教 育功能。幼儿在直接探究、感知自然环境的实践中学会学习、 学会做人,促进了素质的全面发展。我园教师建立了“人尽 其能、物尽其用”的朴素的资源观和价值观,成为敢于改革 和创新的探索者。二、因地制宜,创设园本化的育人环境 轻松和谐的环境能使幼儿自然、自觉地融入其中,并能 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自主 获得发展。为此,在学园环境创设中,我们充分挖掘利用本 土自然资源,着力为幼儿创设丰富多样、富有浓厚乡土气息 的学习、生活、活动环境,全方位构建一个能激发与促进幼 儿自主学习、自主探索、积极参与、充分交往的环境与场景, 使其隐含园本课程的理念,以地方文化来凸显园本化的育人 环境。首先,我们充分挖掘利用家乡丰富的自然资源,创设 本土化的教育环境。如,合理利用幼儿园宽敞的户外环境, 在幼儿园的入门地方创设了石磨景观、农具展示区、收货区、 耕作区、还有独木桥、假山鱼池和迷宫等集学习、运动、景 观为一体的“农耕文化活动区”,并将这些区域的利用与领 域活动、主题活动、游戏等有机结合,成为全园幼儿参观学 习、交流共享、实践体验的好场所。又如,创建走廊文化、 围墙文化,在走廊悬挂各种农作物果实,在围墙展示泉州十 八景、我的家乡―――罗溪等景观图片。其次,充分利用园 内户外活动场地宽敞的特点,建立户外活动区。如园内设有 体育活动器械区、攀爬、投掷区、沙区、嬉水区、种植区、 饲养区等。这些活动区都配置了适合幼儿走、跑、跳、投、 钻、爬、攀登、平衡等动作以及发展需要的各类户外活动玩 具,提供难度系数不一的运动器械和富有挑战性的运动情境, 顺应了幼儿好奇、好动、爱玩的天性,激发了幼儿运动与认知的兴趣与潜能。在其乐融融的活动中,幼儿的身体动作得 到了自由自在的舒展,内在的欢乐得到了尽情的表现,体质 和自信心得到了增强。
三、尊重幼儿,提供自主发展平台 我园坚持以幼儿素质教育为中心,以培养幼儿的创新意 识和实践能力为教育支撑点,以情感体验为根本,关注每个 幼儿,使每个幼儿富有个性地发展。首先,优化一日活动目 标,注重生活化、游戏化、活动化,提倡各领域互相渗透有 机结合,鼓励教师大胆创新,根据本班教师的特长和优势及 各个年龄班的特点,开发以班级为基点的幼儿园园本课程。
这就要求每个班的教师对班内幼儿在一日活动中对幼儿个 体的发展水平做全面观察,并搜集典型的活动表现和作品, 深入了解幼儿的优势领域和弱势领域,最后为幼儿的发展作 全面的评价,反馈给家长。其次,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使 幼儿“健康成长,快乐生活”。我园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实践 活动和游戏比赛,全面提高幼儿素质。我们还经常带领幼儿 走进社区,走向社会,拓展幼儿视野,提高幼儿的社会实践 能力,满足了幼儿认知、生长、个性发展的需要,促进了幼 儿身心和谐全面发展。近三年来,我园幼儿在参加镇、区、 市各种比赛及展示活动中屡获佳绩,保教质量得到了各级领 导、侨亲和广大家长群众的认可与赞誉,荣获泉州市示范幼 儿园、洛江区文明学校、泉州市巾帼文明岗、洛江区常规管 理先进校等荣誉称号。总之,幼儿素质教育是一种面向未来的教育。经过系列的实践研究和理论思考后,我们明确了因 材施教的内涵、原则和策略等,而且还牢记因材施教是每个 幼儿应该享受的教育权利。我们要根据幼儿发展的实际,因 地制宜,因材施教,一步一个脚印地进行探索,在操作实践 中不断完善因材施教的方略,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促进每 一个幼儿富有个性地成长,全面促进幼儿素质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