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让学生从思考中获取知识] 让我们获取知识英文

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让学生从思考中获取知识

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让学生从思考中获取知识 小学教学重要任务是教会儿童学习。教师不仅要授之 以鱼,而且要授之以渔。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不仅要教给孩 子一定的语言知识和技能方法,而且还要注重培养孩子们善 思、乐疑的学习品质,让他们从思考中去获取知识,要使儿 童努力地开动脑筋深入地理解各种复杂而微妙的事物之间 的内在逻辑。

思考,是一种智慧力量。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 学则殆。洛威尔说:“真知灼见,首先来自多思善疑。”兰 姆说:“你可以从别人那里汲取某些思想,但必须用你自己 的方式加以思考,在你的模子里铸成你思想的砂型。”塔吉 克族名言:书要经过人的反复思考,才能变成知识。可见从 古至今,人类在知识的获取上,不论地域、种族差异,其根 本性的原则往往是一致的——思考习惯一旦形成,就会产生 巨大的力量。思考的含义是什么呢?就是学生对所感知的东 西要想一想,检查一下他理解的是否正确,并且尝试把所获 得的知识运用于实践。

很多老师都遇到过这种现象:昨天上课时,学生都回答 得也很好,可今天上课时,却发现大半学生有些模糊了。这 就说明了“懂得还不等于已知,理解还不等于知识”。为了 取得牢固的知识,还必须进行思考,“学而不思则罔”。学生要识记的抽象真理越难,那么要识记保持这条真理,就在 更大的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究竟独立地思考和分析过多少事 实。

学生的脑力劳动具有积极性,并且有各式各样的积极性。

教师应当努力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使知识在运用中得到 发展。让学生能借助旧知去获取新知。怎样才能做到,使学 习成为一种思考活动,从而有利于获取知识呢?获取知识, 这就意味着发现真理、解答疑问。要尽量使学生看到、感觉 到、触摸到他们不懂的东西,使他们面前出现疑问。如果能 做到这一点,事情就成功了一半。

在备课的时候,要从这样的角度对教材进行深思熟虑, 找出因果联系正好在哪里挂钩的,找出乍看不易察觉的那些 交接点。因为正是在这些地方会出现疑问,而疑问则能够激 发求知的愿望。

以北师大版英四下Unit9 Lesson3 Talk Together教材 为例。该内容教学目标是:在对话中使用频度副词询问和说 明日常生活习惯。面对教材,我深入思考:如何引起学生的 智力积极性?怎样才能引导学生产生疑问?因果联系挂钩 的交接点究竟在哪里呢?就在这里!最主要的交接点就在于:What are they talking about? 首先,我让学生看插图,猜一猜图中人物在讨论什么。

在此,我深谙,哪些东西必须要先给学生讲清楚,而哪些东 西应有所保留。绝对不能让学生漫无目的的去瞎猜,这样只 会是浪费时间,而是要结合本单元主题说明对话语境—— Wang Ling在询问Cathy的日常作息习惯。在说明语境的时候, 尽量引导学生意识到这个疑问,使他们感到激动。而那些没 有讲完的东西——Wangling可能会问哪些问题,Cathy可能 会怎样回答,以及Wangling为什么捂着嘴笑,Cathy为什么 在摇手...就好比是给学生思维埋下的导火线。这样一来就 让学生的思想里产生了疑问。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来说, 对新教材的这个专门思考阶段尤其必要。

学生开始在所掌握的知识储备里搜索,把解决面临当前 疑问所需要的那些知识都提取出来。这种提取已有知识来解 决疑问的办法,就是让他们获取知识。

问题一旦抛出后,有些思维活跃的同学便马上举手要发 言。刚开始的时候,我请了这些同学回答了问题,从他们零 散的回答里凑成一个总的答案。但后来我发现,这样的做法 只是表面上的积极性,并不一定能调动每一个学生真正的思维积极性。有些学生在思考和回答问题,而另一些只是在旁 听。而我需要的是使所有的学生都进行思考,进行紧张的脑 力活动。因此我觉得这样的做法更有效:一旦引起学生疑问 之后,完整播放对话录音,让学生听对话,验证他们的预测。

接着用PPT呈现对话文本,删除Cathy的回答,播放录音,让 学生补全对话。补全以后,学生跟读对话。我采用问答方式 让学生说一说Does Cathy always get up at six?等问题, 强化频度副词的用法。接下来就是Group work,让学生分组 练习模仿,并鼓励他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表达。

缺乏思考得不到知识,但缺乏知识也得不到思考。为了 使学生从思考中获取知识,必须对学生的知识有充分的了解。

可能一个学生记住了所学的东西,而另一个学生却有所遗忘。

在这种情况下,我就得充当学生脑力活动的指导员,使每一 个学生在听我的讲解时,都能按照自己的路子,从意识的仓 库里的将所储存的东西抽取出来;
而如果在意识的仓库里的 某个地方正好是个空白,如果有些人的思路在某处断了线, 那我就得补充讲解,填补这个空白,克服思路脱节的现象。

凡是学生的知识并没有什么空白和脱节的地方,只加以简短 的讲解。这里并没有那种表面上的积极性,学生们虽然没有 开口,没有回答问题,没有相互补充,但这就是让学生通过 独立思考,真正的获取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