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北京的经典散文_写北京的散文

写北京的散文

写北京的散文 写北京的散文一:北京—首都的魅力 首都在大家的心中是充满魅力的地方,只要有条件就会去观光看看。

我们国家的首都定在北京,只要提及北京人们心中不免会有一种自豪的感觉。因 为,这里是祖国的心脏,象征着共和国的形象。我们到北京,都要去天安门广场 上看看,特别是清晨那一刻,在庄严的国歌声中,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让 我们群情激动,热血沸腾。因为,国旗,国歌代表着我们国家的形象,犹如天上 的太阳一样,照亮世界,照亮每个人的心胸,在阳光下,我们身心倍感温暖,一 种安全感悠然升上心头。这就是首都北京的魅力感染着我们,让我们永远思念, 难忘的地方。

首都北京,不仅是国家的政治、文化、教育和国际交流中心,同时是 中国经济、金融的决策中心,管理中心。它还是我们观光游览的好去处。历史悠 久的古城北京,有着3000余年的建城史和850余年的建都史,是中国四大古都之 一。北京荟萃了自元明清以来的中华文化元素,拥有众多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 是全球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最多的城市。北京蕴藏着中华民族的神韵,有无数的中 华文化元素彰显着,吸引着我们国人,也吸引着世界各国的游客前来观光游览, 分享中华古今精华要素。所有的这些是我们炎黄子孙的荣耀,骄傲与自豪所在。

北京的魅力是无限的,也是多彩的。首都象征着一个国家的形象,展 示着一个国家的历史与现代文明的精华,展示着一个民族的整体形象。首都北京 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特别是近年来的迅猛发展,以日新月异的姿态向前奋进着, 发展着,形势喜人,值得我们赞扬与歌颂的。

从当今的现状来讲,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北京的丰富旅游资源,给首都 增添了光彩。很多人都是来北京观光旅游的,以睹北京的风采容貌。这是因为首 都北京对外开放的旅游景点达200多处,值得观看,值得欣赏。例如,北京有世 界最大的皇宫紫禁城、祭天神庙天坛、皇家花园北海、颐和园,以及八达岭,慕 林峪、司马台长城等名胜古迹,遍布北京市区的文物古迹有七千处,其中国家文 物保护单位42个,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20多个,这些丰富的旅游资源奠定了北京 的魅力基础。由于北京的四季气候适宜,游人可以随时观赏北京的风采。

首都北京的高大形象是闻名于世界的,它从各个方面体现着中华民族 的精神面貌。我爱首都北京,我爱中华民族,更爱我们伟大的祖国。因为,这是我 们温馨的家园,是我们国家的首都。

写北京的散文二:北京游记 我曾去过北京两次,一次是在骄阳似火的七月,一次是在寒风凛冽的 一月。虽然没能体验到古都春天的勃勃生机和香山红叶在秋风中飘落的独特韵味, 但能体会到京城在两个温差最大的季节中的不同景致,也算是人生中的一大幸事 了。

第一次来北京是在2010年7月16日。刚一出北京西站,就感到北京的 “大”。北京西站只是这座超大型都市中最具代表性的火车站之一,其外观设计兼 具了现代气息和古代建筑的美感:高高的灰白色主体建筑为一个轴对称图形,中 间部分是空的,就像一座“大门”,它迎接着进进出出的旅客。建筑的顶部为一个 宫殿角楼式的结构,颇具中国传统文化特色。从远处看,有两个大型天桥通道从 建筑主体两侧伸出,供旅客进出车站。整个建筑气势恢弘,彰显着古都北京的大 气。

坐上公交车,行驶在北京的大街上,眼前是宽阔的马路,长长的车流, 周边还有不少高楼林立的住宅区。北京的大,还体现在它的街道桥梁上。著名词 作家阎肃在歌曲《北京的桥》中写道:“立交桥是修得特别呀快,你就数哇、数 哇,怎么就数不过来。”的却,在北京几乎每条主干道都堪比太原的迎泽大街, 走着走着,就会发现自己已经走在另一条宽阔的大街上面了,一圈圈的环路与纵 横交错的立交桥构成了整座城市主要的地面交通网络。不必说那些不知名的小胡 同了,就连主要干道都让外地人甚至本地的老北京头疼。

记得一次打车去798艺术工厂,出租司机是个地道的北京人,但从南 五环出发后,他也有点转向了。“我主要是在南城区跑,对北城区不太熟,我只 清楚大致方位,到酒仙桥在打听一下吧,谁让北京城这么大呢!”司机说道。

夏天的北京十分闷热,从旅馆房门一出来,还未走到室外,就仿佛进 入了一个大蒸笼,一股令人憋闷的湿热空气迎面扑来。在北京,躲避酷热有两种 场所:公园和室内。当然我还是偏爱前者,毕竟来北京就是要看看室外的美景。

于是在游完故宫,登临景山之后,我和父亲选择去北海公园纳凉。沿着景山上曲 曲折折的山间小路,在苍松翠柏的掩映下缓缓地向山下走去,我仿佛感受到历史的沧桑与自然的静谧间有一种难以言说的默契。多少历史上的兴衰治乱都在这片 命运多舛的土地上轮番上演着:永乐大帝迁都北京后,这里就成了统一强大的明 帝国的统治中心。从《永乐大典》到《四库全书》的文化繁荣,从英武的永乐大 帝到兴旺的康乾盛世,这里书写了众多的荣耀与辉煌;从崇祯皇帝自缢煤山到溥 仪被赶出封建统治的舞台,从慈禧光绪的出逃到八国联军的洗劫,这里留下了无 尽的悲凉与耻辱。看到景山上那空无一物的佛像基座,我心中不免生出一丝辛酸 与无奈。

但毕竟历史的影像已如过眼云烟,永远地消散在了时光的重重迷雾中, 留下的只有后人无限的遐想与感慨。光阴流转,物换星移,眼前的美景还在。山 下紫禁城中的残破地砖,似乎还在西风残照中诉说着自明初以来近600年的风云 变幻。

夏日黄昏时分走入北海公园,我立刻感到了一种难得的清爽。公园很 大,我看到不远处宽广的湖面上密密地长满了翠绿的荷叶,让我感到一种“接天 莲叶无穷碧”的夏的韵味。湖对岸就是课本中所见的美丽的白塔,这是我第一次 如此近距离地观赏这一北海公园的标志性建筑。既然来到了这“让我们荡起双桨” 的地方,就不妨乘坐一下游船,让“小船儿推开波浪”吧!沿着长木板,我们登上 了一艘古色古香的木制游船,开始了我们的水上北海之旅。

正如歌中所唱的那样:“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迎面吹来了凉爽的 风”。这个季节正是荷花生长最旺盛的时候,不一会儿,船就缓缓地漂入了湖中 心附近,看着身边触手可及的一片片翠绿欲滴的荷叶,我仿佛进入了一个“荷叶 的世界”。我可以清楚地看到,在一些硕大的叶面上,还有一颗颗晶莹剔透的水 珠滚来滚去,就如一个顽皮的孩子在母亲的怀中撒娇似的;一阵微风吹过,一股 淡淡的荷花香扑面而来,使人完全沉浸在其中:凉爽的微风夹杂着沁人心脾的清 香,让我身上的每个细胞都倍感放松和舒畅;有时伸手去摸一下近在咫尺的荷叶, 看似油亮光滑的表面摸起来却涩涩的。

公园的湖面由长长的汉白玉雕栏围着,看起来十分具有传统建筑的古 典美感。岸边还栽种着许多株高大的绿柳,白塔周围也是蓊蓊郁郁的树木,再加 上湖面上碧绿的一片,这里的主色调显然是代表着鲜活生命力的绿色。在绿的清 新中有片片白的淡雅做点缀,我觉得这里是北京夏天再好不过的避暑去处了。

半年多之后,我再次来到了北京。此时正值隆冬时节,是北京一年中 最寒冷的时段。此前一直有在天安门广场看升旗的愿望,但终因人多拥挤,距离太远而未能如愿。这次来北京,我们改变了策略,决定看广场上的降旗仪式。也 许有人会认为降旗的场面远不如升旗的场面隆重,但在我看来,这两个仪式并不 存在谁重要谁次要的问题。首先,从自然规律的角度讲:太阳要东升西落,而五 星红旗要伴着朝阳升起,还要伴着夕阳落下,这就好比讨论旭日东升与夕阳西下 谁更重要一样。其次,无论是升旗仪式还是降旗仪式,仪式的主体都是象征国家 的神圣国旗,只不过是运动方向不同罢了。最后,如果不降旗,怎会有第二天万 众瞩目的升旗仪式,从这个意义上讲,降旗是升旗的必要前提。除此以外,观看 降旗仪式的人相对要少得多,让我有机会近距离地体验国旗护卫队的威严气势和 整齐动作,这是我们选择观看降旗的主要原因。

冬天的天安门广场较之于暑期的广场来说,游人明显少了很多,加之 广场很大很空旷,让人不免觉得有些冷清。寒风呼啸着吹过稀稀疏疏的人群,让 我感觉到脸上就如“刀割”似的,不多时,就感觉面部已经冻得麻木了。来看降旗 的游客也都纷纷裹紧了大衣,戴上了棉帽,并且开始向旗杆围拢过来。大家都挤 在一起,来熬过这降旗前的“熬人时刻”。再看看旗杆基座上的解放军战士们,早 已以标准的军姿迎候这一神圣时刻的到来,其中还有几个穿着单薄军服的礼兵, 就位后就一动不动地站在原地,真像个活生生的雕塑。过了一会儿,大概是下午 5点21分吧,长安街上戒严了,国旗护卫队的解放军战士们迈着铿锵有力的整齐 步伐准时出现在了天安门城楼正中的门洞下,当他们走到旗杆的基座处时,齐步 变正步,并且整个队列从中间分成两部分,分别向旗杆的两侧走去。最后他们在 正对城楼的位置上站成两排,并将手中的刺刀枪整齐地立在身体的右侧,随后, 国旗在电钮的控制下从旗杆顶缓缓地匀速降下,虽然此刻没有国歌奏响,但我依 然感到了一种无声的庄严与神圣,这种感觉,源自于每个中华儿女内心深处的民 族认同感与自豪感,是很难用言语来表达清楚的。

中华民族命运多舛,历尽磨难;中华儿女不屈不挠,自强不息。在这 个世界相对和平且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一个国家怎样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 不败之地,的确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重大问题。“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 索”。

冬天的北京虽然没有了夏天的绿树成荫和勃勃生气,但作为北国之都, 北京的冬天应该是颇具特色的。我到北京时,这里已经有一百多天无有效降水了。

这个冬天没有雪花的大批降临,似乎不应算是真正有“情调”、有“韵味”的冬天。

我喜欢在一场大雪过后,看到整个紫禁城一片银装素裹的景象,看到冰冻的护城 河,看到通往未知地域的一串串长长的脚印,以及那些在雪地上欢乐奔跑的身影和充满朝气的笑容…… 写北京的散文三:韵味北京 北京这个阳光明媚的早上,特别想出去走一走,我喜欢在风景里游荡, 找寻创作的源泉。无论那些远的、近的风景,我总习惯沉醉其中,慢慢体悟,慢 慢发现,慢慢探索…… 走在筒子河的岸边,用耳机隔绝了吵闹的游客呼喊和车水马龙的喧嚣, 笑着面向阳光与水面,高高的宫墙投射在静静的水面,映红了那一片河水。我知 道,这是它在向我诉说历史,我看得出神,好似已经穿越到了那个风起云涌的朝 代,看着那些身着官服的或清或贪的官员穿梭在这紫禁城内外,这个千年来就是 国家政治中心的地方正悄悄见证着朝代的兴衰。漫步水畔,我用这一次遐想把历 史定格在了脑中。

信步走进景山公园,这里是北京城的中心点,登高远眺,紫禁城尽收 眼底。宫墙内的建筑鳞次栉比。奢华,我脑中第一个蹦出来的词就是奢华。都说 一将功成万骨枯,那皇帝呢皇帝的生活我们只能在现在的电视剧里看到了,很难 想象当一个泱泱大国的一切全部由一个人专治的样子,至少我们在现代社会很难 体会到。触摸着公园内的古迹,感受着历史的厚重与沧桑,对于历史来说,已然 物是人非,谁能想到北京在千年之后的飞速发展,古老的北京一直在不断的创新、 发现。

出了景山我漫无目的的闲逛,不知不觉走到了南锣鼓巷,这个文艺青 年们喜欢聚集的地方,老北京的胡同文化在这里被宣扬到了全国乃至全世界,在 改造过的街巷里,各种特色商店林立,我曾经几次来过南锣鼓巷,可是这次我想 找一找不同的体验,我拐进了蓑衣胡同,看着那些没有经过改造的古老四合院, 好似走进了老北京人的生活。时值中午,想找些吃的,南锣鼓巷不缺少特色小吃, 而我只想找一找老北京的特色,一家不起眼的小店吸引了我的眼球,招牌不大, 门口挂着的幌子上写着卤煮火烧,这可是能足够挑起我味蕾的一种食物,走进店 里,店面不大,但也挤满了人,排着队终于端起了一碗卤煮,一碗下去,大汗淋 漓,好个畅快。

由南向北我走出了南锣鼓巷,向西一直慢慢的走着,不知不觉走到了 烟袋斜街,可别小看这短短的200多米的小巷,烟袋斜街可是老北京历史最悠久 的斜街,街两旁挤满了各种特色商店,街道上也挤满了国内外游客,穿梭在人流如织的街巷里,想象着百年前老北京人在这条街上的生活。走出斜街就是有名的 银锭桥了,在桥上若是晴天据说能看到遥远的西山,也就是燕京八景中的“银锭 观山”。过了银锭桥,好好逛逛什刹海的胡同,这时,耳机里适时传来了我非常 喜欢的那首李健的《什刹海》,歌声非常应景,让我在过去与现实中慢慢体验什 刹海的美景。沿着什刹海迤逦的河岸四周,形成了不规则但密织如网的胡同,这 些胡同依势而建,自然天成。在这里,随便走过一家不起眼的院门,都可以发现 历史的踪迹。

胡同、后海;红墙、绿树;悠闲地走在人来人往的胡同里,享受着下午 的阳光,偶尔停在小桥流水人家的后海岸边,那悠长浓厚的京味文化便融化在了 空气里,浸润着灵魂…… 老北京的韵味就这样在胡同里、在心里渲染开来,无需刻意找寻,经 过历史的洗礼,时光的沉淀,一座既古典又现代,既时尚又青春,既保守又开放 的都市画卷慢慢在眼前,在心田铺展开来。

正如著名音乐人小柯说的那样:我认为,北京是世界上最好玩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