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短的成语故事大全
简短的成语故事大全 所谓成语,顾名思义,就是既成的固定短语。它的特质表现为 二定 : 结构的固定性与意义的特定性。固定性是特定性的前提条件,特定性是固定性的 必然结果,这就是成语结构和意义的关系,下面这些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几篇简短 的成语故事大全。简短的成语故事大全1:愚公移山 传说古时候有两座大山,一座叫太行山,一座叫王屋山。那里的北山 住着一位名叫愚公的老人,将近90岁了。由于被两座大山阻隔,所以,愚公每次 出门,都要绕很大的圈子,才能到南方去。
一天,他把全家人召集起来,说:“我准备与你们一起,用毕生的精 力来搬掉太行山和王屋山,修一条通向南方的大道。你们意见如何” 大家都表示赞成,但愚公的老伴提出了一个问题:“我们大家的力量 加起来,还不能搬移一座小山,又怎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大山搬掉呢更何况,就 算是能搬移掉它们,我们把那些清理出来的泥土和石块放到哪里去呢”经过一番 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可以把挖出来的泥土和石块扔到东方的海边和北方最远的 地方。
第二天清晨,朝阳初上,愚公便带着儿孙们开始挖山。虽然一家人每 天挖不了多少,但他们还是坚持挖。
有个名叫智叟的老人得知这件事后,特地跑来劝说愚公:“你这样做 太不聪明了,凭你这有限的精力,又怎能把这两座山挖平呢”愚公回答说:“你这 个人太顽固了,简直无法开导,即使我死了,还有我的儿子在这里。儿子死了, 还有孙子,孙子又生孩子,孩子又生儿子。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而山却不会 再增高,为什么挖不平呢” 当时,山神见愚公他们挖山不止,便向玉帝报告了这件事。玉帝被愚 公的精神感动,于是,派了两个大力神下凡,把两座山背走了。从此,这里不再 有高山阻隔了。简短的成语故事大全2:五十步笑百步 战国中期,有个国君叫梁惠王。为了扩大疆域,聚敛财富,他想出了 许多办法,还把百姓赶到战场上,为他打仗。
有一天,他问孟子:“我对于国家,总算尽心了吧!河内年成不好,我 就把河内的灾民移到河东去,把河东的粮食调到河内来。河东荒年的时候,我也 同样想方设法地救灾。看看邻国的君王还没有像我这样做的。可是,邻国的百姓 并没有大量逃跑,我国的百姓也没有明显增加,这是为什么呢” 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打仗,我就拿打仗作比方吧。战场上,战鼓 一响,双方的士兵就刀对刀、枪对枪地打起来。厮杀结果,打败的一方免不了会 弃盔丢甲,飞奔逃命。假如一个兵士跑得慢,只跑了五十步,却去嘲笑跑了一百 步的兵士是‘贪生怕死’,这种做法对吗” 梁惠王马上回答说:“当然不对!他只不过没有逃到一百步罢了,但同 样也是逃跑啊!” 孟子说:“你虽然爱百姓,可你喜欢打仗,百姓就要遭殃。这与五十 步同样道理。怎么能够希望您的百姓会比邻国的多呢”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看事情要看本质,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五 十步笑百步”这句成语就是从这则寓言中提炼出来的。
简短的成语故事大全3:韦编三绝 孔子是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政治家、儒学学派的创始人。他名丘,字 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先世系宋国贵族,多才多艺,学识渊博。
孔子曾说过他的学问都是通过刻苦钻研得来的。孔子幼年丧父,家境 贫寒,没能受到良好的教育,只能通过自学来获得知识。他从十五岁开始发愤读 书,因为没有人教,在学习上碰到难题就多方请教。他请教过做官的人,也请教 过普通老百姓,请教过白发苍苍的老人,也请教过头上梳着小辫儿的儿童。孔子 虚心好学,学无常师,三十岁时便成为当地较有名气的学者。
那时还没有纸张,制作书籍的材料主要是竹子。一般是把竹子削成一 片一片的竹签,刮去上面的青皮,用火烘干后在上面刻字,称为“竹简”。竹简有一定的长度和宽度,一根竹简只能写一行字,多则几十个,少则八九个。写成一 部书要许多竹简,书的内容全部写上去以后,要用牢固的牛皮绳子把这些竹片按 顺序编联起来,就可以阅读了,这样的过程就叫做“韦编”。由于一片竹简只能写 很少的字,所以如果一部书的字数很多的话,那就需要几十斤甚至上百斤的竹片。
像《易经》这样的书,当然是由许许多多竹简编联起来的,因此相当沉重。
孔子到了晚年才开始学《易经》。《易经》是很难读懂的一部古书, 孔子下了很大的功夫,才把它全部读了一遍,还只是基本上了解了它的内容。接 着,他又读了第二遍,掌握了它的基本要点。然后,他又读第三遍,对其中的精 神、实质有了比较透彻的理解。此后,为了深入研究这部书,同时也为了给弟子 们讲解,他不知翻阅了多少遍《易经》,这样读来读去,把串联竹简的牛皮带子 也给磨断了好几次,不得不换上新的再读。即使读到了这样的地步,孔子还谦虚 地说:“假如我能多活几年,我就可以理解些《易经》的文字与内容了。” 孔子一生中还编着了不少书籍,其中有《诗》《书》等几部书,还有 根据鲁国的历史材料编成的史书《春秋》。这对古代文化的保存和发展,起到了 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