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对话引发思辨以《项脊轩志》教学为例
由对话引发思辨以《项脊轩志》教学为例 思辨,当下的一个热词,但其实是各类体裁文本阅读的 必须。议论性阐述类当然如此,文章本身就是以理性思辨为 特质的。文学类呢?都说文学鉴赏需要感受体验,此话没错。但真正要进入鉴赏评价,又是一种理性思辨的过程了。因此, 把增强思辨能力作为阅读教学的重要目标,是极具针对性和 必要性的,因为我们的学生太需要也太缺乏了。而这样的阅 读教学又给教师出了难题,如何设计?灵感从何而来?在许 多年轻同行为此惶惶然之时,我想说:立足细读吧,只有细 读、深读,与文本有真正的对话,才会有自己的理解,从而 进入鉴赏批判。就文本解读而言,有教师的对话,才有对学 生解读的正确引导。思辨性的教学设计,并非来自虚空的理 论或是某位名师的模板,教师自身的个性化解读,才是设计 灵感的来源。在这里以《项脊轩志》的教学设计为例,与同 行分享自己的心得。
项脊生曰:“蜀清守丹穴,利甲天下,其后秦皇帝筑女 怀清台。刘玄德与曹操争天下,诸葛孔明起陇中。方二人之 昧昧于一隅也,世何足以知之?余区区处败屋中,方扬眉、 瞬目,谓有奇景。人知之者,其谓与坎井之蛙何异?” 那么,前文叙事中的那些枝枝叶叶,与此有关吗?再细 读前文,可以发现真是“一枝一叶总关情”,通篇都有伏笔 照应。开篇扣题先写项脊轩,抒写在项脊轩中读书生活之 “喜”:旧阁子修葺后,宁静清雅,桂影斑驳。请注意,他种下的是兰桂竹木,又强调“桂影斑驳”。“桂”在古代文 学作品中,除了与兰竹同样有比德之意,更多的是表达对科 举功名的强烈渴望。下一段写种种“悲”:人世沧桑,家道 衰落之悲;
听闻旧事,幼年失母之悲;
祖母厚望,壮志未酬 之悲。历数三悲,家衰、人孤与祖母勉励构成了家族振兴的 重任与前辈的期待,这不是激其奋发的力量吗?“轩东”一 节写书屋幽静,读书寂寞,而“殆有神护”,分明透出自己 将脱颖而出的预感!因此,当我们从尾段回览前文就可以看 到,文中所叙琐事,桩桩件件、枝枝叶叶,都在蓄势,最后 喷发出“项脊生曰”的总束,表达少年归有光强烈的自尊和 对前途的自信。
姚鼐曾说:“震川之文,每于不要紧之题,不要紧之语, 却自风韵疏淡。”这段文字常被用来解释这篇文章,用“不 要紧”形容归有光叙琐细之事,抒人间深情,强调其语言风 格的疏淡。可是这“不要紧”又有什么稀奇?小学生从二年 级就开始写“我的妈妈”“童年趣事”了。而我们让归有光 回归到明代,再将目光凝聚在“不要紧”上,则会产生更深 一层的体会。古代读书人写科举文章,都是用四书章句,为 圣贤立言,而此文中所叙家庭琐事、家人亲情,与所谓大雅 之堂的文章相去何其远也!当然,我们可以在唐宋散文家的 文章里读到一点灵动有趣的琐细内容、人间情怀,说归有光 直承唐宋八大家也有这一层意思吧,可贵的是,归有光比他 们走得更远。想到这一层,我明显感觉到明代知识分子自我意识的觉醒,感觉到人文主义春风扑面而来。这股春风,与 欧洲十六世纪的文艺复兴又何其相似。再看看与其同时代的 知识分子,最瞩目的是汤显祖、徐光启。汤显祖的《牡丹亭》 在歌咏爱情上,比同时期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更 为大胆、纯粹。而徐光启,是担任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 的高官,更是在数学、天文、历法、军事、测量、农业和水 利等方面都有重要贡献的全才。有人在研究中国知识界人文 思潮的起点是在唐代还是宋代,我想说,在明代知识界,人 文思潮已经蔚然成风,与同时代西方世界的文艺复兴可以比 肩,而归有光的散文就是其中的代表。
以这样的细读为基点,思辨性阅读教学就有了设计的灵 感。在解决文字障碍、疏通文脉的基础上,我设计了两个教 学环节来引导学生深入解读,一是“文本还原,探究作品主 旨”;
二是“指点方法,建立理性态度”。这两点设计,正 是基于对思辨性阅读教学的认知。我以为,思辨性阅读的重 点在于以审辨批判的态度阅读文本,目的是养育学生的思辨 精神,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因此,在教学设计时,我们要 重视从内容角度找准思辨性阅读的切入点,更要重视思辨态 度和方法的指导。上述两个切入点,正体现了这样的思考。
“文本还原,探究作品主旨”既是文本内容理解、主旨 把握的环节,又是思辨性阅读方法的指导。“指点方法,建 立理性态度”也有内容、方法两个方面,回到历史节点,运 用国际视野观照,是为了更客观准确地理解作品,也是思考方法的指导。相比较而言,前者更侧重内容,后者更侧重方 法。
wwW.DYlw.NeT 可见,思辨性阅读的基础是与文本的深入对话,正确理 解。这里最关键的是教师要有自己的阅读,如果停留在“从 教参找结论,依名师走过程”的水平,与文本的对话就无从 形成,也就谈不上自己的个性化解读,更谈不上思辨性阅读 教学的设计。其实,在我们的教学现场发生的许多问题,往 往是与教师没有自己的阅读、没有与文本的对话有关,往往 出自教师自身对文本的解读不透甚至误解、曲解。有感于此, 我呼吁教师更应该重视磨炼文本解读的内功,唯其如此,才 能有“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境界, 才能有思辨性阅读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