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患者用药不良反应情况的分析论文(共2篇)
心血管疾病患者用药不良反应情况的分析论文(共2篇) 第1篇:儿科用药不良反应情况的分析 儿童与成人的免疫系统和生理系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由于儿意免疫系统 没4发育完令,会出现一些病菌感染等.在临床用药中,也会产生一些用药不良反 应,影响着儿童的身体健康。为探讨儿科临床用药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防治对策, 特对我院儿科用药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整理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2011.年丨月2014年12月我院儿科上报的108例用药不良反应病例临床 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病例67例,女性41例,年龄3个月10岁,平均年 龄(3,5±2,3)岁。
1.2方法 针对本次研究中的108例儿科患者的用药不良反成情况进行的研究,主要 的采用儿科患者的临床用药不良反应资料的整理、分析,针对儿童用药中产生的 不良反应进行分类整理。对儿科患者产生的不良反应因素进行分析。
2结果 2.1用药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本组108例儿童用药不良反应类型,儿科患者用药不良反应主要以皮肤不 良反应为主,占70.37%,明显高于其他类型,差异明显(P0.05),其次为消化系 统损伤。
2.2发生用药不良反应的原因 通过调查分析,结果显示,造成儿科患者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的因素主要有 用药剂量过大、用药不合理、药物配伍不合理,这些因素所占的比例分别为 69.44%(75/108)、14.81%(16/108)、15.74%(17/108)。
3讨论儿童的中枢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等还没有发育成熟。在临床 疾病治疗中,儿童的身体对很多药物还没有形成较强的处理能力和耐受性,如果 在疾病治疗的过程中,出现用药不合理、药物剂量过大、药物配伍不合理等,则 非常容易产生一些药物反应。本次研究中的儿科患者临床用药不良反应主要为皮 肤不良反应、肝肾功能损害、消化系统损伤、泌尿系统损伤、神经系统损伤、血 液系统损伤等。
儿科用药不良反应的发生,不仅影响到儿童用药的安全性,还严重的影响 到儿童的治疗效果,在临床治疗中根据儿科患者产生的用药不良反应,采取针对 性的防治措施。首先,需加强儿童用药的合理性。儿童用药需要谨慎、合理,根 据儿童的实际病情,选择合理的药物。人体血浆中的蛋白水平则直接影响药物在 人体循环系统中的浓度及分布,儿童血浆中的蛋白水平较低,药物吸收速度相对 于成人而言较慢,因此在用药的过程中,需要从儿童的身体特征出发,进行合理 的调整;
在儿童疾病治疗中抗感染治疗非常的关键,抗感染治疗的药物,会对儿 童的身体产生较大的影响,在抗病菌感染治疗中,需要合理的选择药物,并且严 格按照抗菌治疗原则和给药方案,加强用药指导。儿童的给药途径也需要合理的 选择,尽量不使用静脉滴注,一定要加强儿童的用药监测;
其次,设立儿童用药 专区、完善儿童用药说明书。当前的临床用药中儿童疾病治疗中的专用药物较少, 很多药物是儿童、成人通用型的,为了降低儿童用药中不良反应的发生,建议加 强儿童用药的管理,可以加强儿童专用药物(规格、剂量)的生产,增加儿童用 药说明书,为儿童用药提供完善、详细的用药说明,补充儿童用药信息;
最后, 还应加强儿科患者用药监督和监测。儿童用药不良反应会给儿童产生较大的伤害, 加强儿科患者用药不良反应的监督、监测,可以有效的控制不良反应的发生,减 少儿科患者治疗中的风险。当前中国已经建立了用药不良反应监督机构,为此加 强儿童用药不良反应的监督、监测工作需要加强,并加强儿童用药不良反应的呈 报,根据儿童用药不良反应提出相应的针对性的防治措施、解决措施,将儿童用 药的安全性提升。
作者:陈静贤(100043北京市石景山医院) 第2篇:心血管疾病患者中用药不良反应的监测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报告,全球每年因心血管疾病而死亡的人数为1750 万,在每3个死亡的病例中就有1人死于心血管疾病。预计到2020年,因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人数将增加至2500万。心血管疾病已成为人类健康的最大威胁。现阶段 及今后很长一段时期,控制心血管疾病的流行和蔓延是全球的共同目标。为保证 心脑血管类疾病用药的安全、合理,提高疾病的治疗效果,对该类疾病的用药进 行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并进行相关数据分析就显得尤显重要。为此,笔者运 用数据挖掘技术中广义规则归纳法(GRI)的关联规则算法,从ADR与用药人群的 性别、年龄关系出发,寻找其关联关系。
1数据来源 本研究采用江苏省ADR监测中心提供的2004—2009年收集到的9640份心 脑血管疾病用药ADR报告数据。
2研究方法 数据挖掘是指从大量数据中获取有效的、新颖的、潜在有用的、最终可理 解的模式的非平凡过程,简单地说,就是从大量数据中提取或“挖掘”知识。本研 究将分2步:数据的清洗和整理及进行关联规则运算。
2.1数据的清洗和整理 按照数据挖掘分析软件Clementine11.1版对数据的要求,对获得的9640份 数据进行清洗与整理。首先,剔除不属于心脑血管的药品;
其次,剔除年龄不详 或记录不完全的数据,然后按照《世界卫生组织不良反应术语集》中对ADR术语 的规定,将不规范的ADR术语进行标准化处理。最终确定的有效报告共计8936 份,有效率为92.70%。
对8936份数据做进一步的整理、统计,得出2004—2009年ADR频数和药品 种数统计结果;
为了研究药品在使用人群中发生ADR的普遍性,因此选取的支持 度0.01。
2.2关联规则运算 关联规则挖掘是帮助发现大量数据库中项集之间的关联关系。一般称满足 一定要求的(如较大的支持度和置信度)规则为强规则。分别建立2004-2009年ADR 与用药人群的关联规则数据集,将用药人群的性别、年龄以及支持度多0.01的 ADR与每个病例建立交叉列联表,利用Clementine11.1版软件对交叉列联表分别 进行ADR与用药人群的关联关系运算。3结果 3.1各项支持度结果 3.1.12004-2009年的年龄支持度结果分析年龄支持度是表示某一年龄段发 生ADR的次数与ADR总次数的百分比。通过纵向比较发现,ADR主要发生在50 ~69岁之间。50~59、0~69岁的支持度在6年中都排在前2位,说明50~69岁是 ADR高发年龄段;
而5059岁的支持度是最高的,说明5059岁是ADR发生频次最 多的年龄段。
3.1.22004-2009年的性别支持度结果分析性别支持度是表示某一性别所发 生的ADR次数与所有的ADR总次数的百分比。各年度男性支持度均大于女性, 其中2006、2007、2009年相差比较大,说明男性发生ADR的比例较女性高。
3.2关联规则的挖掘 关联规则是找出那些可信且具有代表性的强规则。因此,本研究经过反复 运算和验证,规定:年龄对ADR的支持度11.99%,置信度4.52%;
性别对ADR的 支持度38.72%,置信度多5.80%。这个支持度和置信度是运算过程中的转折点, 低于这个支持度和置信度,会出现很多关联关系,研究无代表性;
高于这些支持 度和置信度,强关联关系无变化,始终保持着同样的关联关系。
3.2.1ADR与年龄之间关联关系分析2004-2009年不同ADR与不同年龄段之 间具有关联关系的置信度及支持度。根据数据特征,笔者规定在某个年龄段,6 年的数据中有4年或4年以上均出现某个ADR时,则这2个变量之间具有强关联;
出现3年的则认为具有一定的关联关系。70~79岁年龄段发生咳嗽的为2005、2007 和2009年;
60~69岁年龄段发生恶心的为2004、2006、2008和2009年,发生头晕 的为2004、2007、2008和2009年;
50~59岁年龄段发生咳嗽和头晕的为2004、2005、 2008和2009年,发生头痛、恶心和皮疹的为2004、2008和2009年,发生潮红的为 2007、2008和2009年;
40~49岁年龄段发生咳嗽的为2005、2006和2007年。
因此,60~69岁年龄段与恶心、头晕有强关联关系;
5059岁与咳嗽、头晕 有强关联关系,与头痛、恶心、皮疹、潮红具有一定的关联关系;
0~49岁和7079 岁与咳嗽具有一定的关联关系。
3.2.2ADR与性别之间的关联关系分析2004—2009年不同ADR与性别之间具有关联关系的置信度及支持度。根据数据特征,关联关系的强弱与“2.2.1”项做 同样的规定。女性在2004—2009年中,均出现咳嗽、头痛、头晕、皮疹和恶心, 过敏样反应出现在2004—2007年中,呕吐出现在2005、2006、2007和2009年;
男 性在2004—2009年均出现咳嗽、皮疹、头痛、头晕和恶心,2004、2006和2007 年中出现了过敏样反应现象。
4讨论 将2004—2009年ADR分别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进行关联规则计算,得出以 下结论:(1)发生的主要ADR有咳嗽、头痛、头晕、皮疹、恶心、呕吐、过敏样 反应和潮红,其中头晕和头痛、恶心和呕吐同时发生的情况较多,说明头痛发生 时经常伴有头晕、恶心、呕吐。(2)ADR主要发生在50~59、0~69岁年龄段, 18岁以下出现ADR的情况较少。(3)50~59岁年龄段多发生咳嗽、头晕;
0~69 岁年龄段多发生头晕、恶心;
40~49岁和70~79岁年龄段多发生咳嗽。(4)ADR 在男性身上发生的频次较女性多;
个别ADR有较明显的性别偏向,如咳嗽多发于 男性,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多发于女性。
综上所述,心脑血管疾病用药出现的ADR与部分年龄段间有强关联关系, 且与各年龄段间有强关联关系的ADR有所不同,在性别上也有差异。该结果可以 提示临床医师,对具有强关联关系的年龄段在用药过程中应密切注意相应的ADR 出现。对于特殊人群应尽量避免使用易出现相关ADR的药品,临床中一旦发现对 应的ADR现象,应及时采取措施,给予相应的处理。
作者:冯变玲1,魏芬2,杨世民2,赵君2,雷祎2,覃蓝2(1.天津大学药物 科学与技术学院,天津市300072;
2.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药学系,西安市71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