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议论文写作特色的形成
中学生议论文写作特色的形成 现如今,高中语文教学比较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而忽视议论文写作能力的培养。即使教师强调议论文写作, 也只是引导学生学习议论文写作的模式,而学生缺乏见解和 主张,写出的议论文缺少灵魂。所以,培养学生将议论文写 出特色已势在必行。写作过程是走向自觉、完善自我、不断成长的过程,是 整合素材、斟酌文字、转变角度、传达思想、反思提升的过 程。通过议论文写作,学生思维会变得更加清晰严密,性格 也会变得更加成熟稳重。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培养学 生议论文写作的特色。
一、 观点准确鲜明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帮助学生提高表 达观点的能力。首先,每周利用一节语文课给学生看一些新 闻评论性的电视节目,如《新闻联播》《社会观察》等,或 者辩论性比较强的节目,如大学生辩论赛等,引导学生注意 新闻或者辩论的标题,学习提炼观点时思维的角度以及语言 表达的特色;
其次,教师可以搜索一些时事热点事件,让学 生在课上谈谈自己的观点,并且形成文字,这样的活动可以 两天甚至每天进行一次;
再次,我们可以经常组织学生在语 文课堂上进行简单的辩论赛,教师给出论题,学生进行辩论。
如果我们这样长久地做下去,学生议论文的观点或见解一定 会准确深刻得多。议论文的构思要有特色,即构思要精巧、严密,因为写 议论文的目的是说服别人。最好的方法莫过于“追问法”了, 即追问原因——问一个“为什么”,追问办法——问一个“怎 么办”,追问结果——问一个“会怎样”,追问对象——问 一个“关涉到哪些人事物”,追问意义——问一个“有什么 现实意义”,这样的文章既结构严谨,又解决现实问题。
二、 事例新颖独特,议例深刻 朱熹有诗云:“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而中学生现在都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即使读书也只是局限于作文书,知识面极其狭窄,举例总是 离不开司马迁、屈原、史铁生等老生常谈的人物,没有“源 头活水”何来“清如许”?再说,就是偶尔能积累到一两个 新颖的素材,也不能准确深入地做出分析,说什么都是浮于 表面,不能有效地论证自己的观点。
比如“崔永元请152名农民工吃饭”的素材也只能分析 到“感恩”这个层面,理解比较肤浅。究其原因还是学生平 时接触社会比较少,思想比较幼稚。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多 积累一些新鲜素材,鼓励学生假期走进社会,参加一些社会 实践活动,接触形形色色的人、多种多样的事;
在学校鼓励 学生参加各种特色社团,多与不同学科的教师、不同班级的 学生交流;
最主要的是在语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对素材做 深入挖掘,如“崔永元请农名工吃饭”的素材,我们可以提 出“崔永元为什么要请农民工”,“事件曝光后农民工生活过得如何”等问题供学生思考,让他们就这个事件挖掘社会 意义,这样才能使事实论据发挥出最大作用,让议论文更具 说服力。
三、 论证合情合理 中学生在写议论文时说的道理大都是泛泛而谈,使用自 己的语言直白来论述,翻来覆去说的就是同一个意思,导致 议论文空洞乏味。有力的道理论证离不开引用名人名言,因 为在这样一个物质生活极度丰富而精神生活相对贫乏的时 代,一句句闪烁着智慧光芒的名人名言,就像一座座人生的 灯塔,照耀着人们前进的道路,能够引人深思。
学生道理论证无力还有一个表现就是语言苍白,平铺直 叙,一说到底,其实在讲道理时学生可以运用排比、对比、 反问、设问、比喻、类比等多种手法。如在论证“尊重孩子” 时运用比喻:“孩子不是裸机,父母想格式化就格式化,想 装什么就装什么。孩子不仅有自己的操作系统,还能创造和 衍生出自己的应用程序。”这样是不是更生动形象了呢?论 证“敬畏自然”时运用排比:“自然给予人类恩泽,让我们 生生不息;
自然给予人类奥秘,让我们沉醉探索;
自然给予 人类真朴,让我们心静如水;
自然给予人类启迪,让我们解 读真谛。”这样是不是更磅礴有力了呢?所以,要使道理论 证有特色,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并灵活运用多种写作手法。语文天地·高中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