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地方文化的特征建设
论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地方文化的特征建设 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来华留学生教育,这是我国教育 国际化的重要举措,也是地方教育主管部门与各个高校致力 于推动学校事业发展与国际化进程的一个重要着力点。当前, 京津沪等地的众多高校中,来华留学生数量占在校生的比重 正在逐年增长,尤其是学历学位生受到奖学金的吸引,更是 大幅度增长。这些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给本地的高 校带来了异国风情,带来了不同的意识形态观念,带来了文 化上的交流与融合。但对中国高校及地方教育而言,应该注 意的是,这些留学生也势必学习和了解到更多、更深的中国 地方传统文化。这些传统文化观念与意识以文化相对性影响 来华留学生思想上的多元性,尤其是在各地方的生活和学习 环境所带来的直接而深刻的地方文化体验,给来华留学生留 下独特印象,并产生新异的文化认同。这种地方文化体验势 必对来华留学生回国后的继续学习或升学、就业等产生影响。因此,留学生教育应该重视地方文化,利用高校办学所在地 的文化资源,发挥地方文化特色,推动形成富有地方特色的 留学生教育。
一、留学生教育与地方文化 来华留学生主要是进入高校学习,他们大多具有高中以 上文化程度,其心理特征已基本成型。这些留学生来华学习 的原因多种多样:欧美日韩国家的来华留学生多数是对中国 文化感兴趣,或者因为生源国受到过中华文化的直接影响;
东南亚国家的来华留学生多是因为长期以来受到中华文化 圈的潜在影响。中国高校所在地的文化与文明是这些已进入 成人阶段的来华留学生感知和体验中国文化的第一站,高等 教育独特的地方文化属性是留学生教育的直接文化因素。地 方文化应该成为留学生教育的重要着力点,让来华留学生长 期体验当地文化,以促进他们对当地文化的热爱与认同。
(一)留学生教育的文化属性 教育与文化是一个联合体,二者相辅相承。大学有四个 基本功能,即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及文化传承。
人才培养是文化传承的基础,科学研究是文化的创新,服务 社会也是文化传承与创新一种表现形式。因此,文化问题是 高等教育的根本问题。[1]由于中外不同的文化体系,来华 留学生教育必然受到异质文化的影响,留学生教育与文化休 戚相关,高校发展来华留学生教育的首要问题是文化问题。
受到地理环境、社会风俗、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影响,中华民 族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方文化,各高校所在地的地方文化作 为高校栖身的文化场域,也直接影响学校的校风、学风和学 校文化。来华留学生进入中国不同地区的高校学习也势必受 到所在高校的校风、学风以及地方文化的影响。因此,留学 生教育具有一定的地方文化属性。
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地方文化属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 方面:第一,留学生教育具有地方文化的传播功能。高校所 在地的地方文化与来华留学生本身所具有的外来文化产生碰撞、融合,不仅让来自世界各国和地区的留学生认识、了 解中国的地方文化,而且使地方文化迈上了国际舞台。来华 留学生作为地方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将中国文化大家庭中 的地方特色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诠释了“教育国际化”的 理念。第二,地方文化确保留学生教育的独特性。中国的地 方文化如万花筒般包罗万象、丰富多彩,来华留学生教育在 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也受到语言所在地的地方文化影响。因此, 来华留学生教育除了要重视语言教学外,还应在语言教育中 挖掘当地文化的特色,以地方文化特色吸引来华留学生参与 到地方文化特色的独特体验中,让留学生教育具有鲜明的地 方特色性。
(二)留学生教育中的国际化与地方化 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国际化可以从狭义和广义两个角度 理解。从狭义上看,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国际化是中西文化碰 撞中的文化“异化”。来华留学生初期教育阶段以语言学习 为主,这一阶段可适当偏重这种“异化”的教学。处于这一 阶段的留学生,其心理状态有着深刻的海外文化背景与个人 心理、思维习惯的烙印,应以留学生的个体文化背景、宗教 信仰、人生观、价值观等为出发点,循序渐进地进行语言教 学。从广义上来看,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国际化是相对所在高 校的教育而言的。当我们称一所高校的教育事业国际化的时 候,就意味着该校的教育及文化具有相当深厚的学术水平和 宽广的文化特质,得到其他国家的承认和重视;
与此同时,该大学所承载的地方文化也具有了国际性,并且具有相当的 广度和深度,能够培养面向世界的优秀人才。比如北京与上 海两个城市的高校所承载的文化既有国际性也有地方性。
[2]因此,留学生教育质量的好坏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直接 体现。留学生与中国学生一起学习与生活,体验到了异域文 化,也开阔了中国学生的国际视野,有利于学校形成多元文 化的氛围。
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地方化是指把留学生教育放在当地 的文化环境背景下进行考量。无论是对学历生还是对语言进 修生等非学历生,他们首先需要掌握的是汉语语言的听说读 写等基本技能,而语言学习只有放在文化的背景下,才能真 正实现跨文化交际。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地方化主要体现在两 个方面:一方面是当留学生慢慢熟悉了当地的人文环境后, 教学的侧重点由“异化”转向“归化”,在教学过程中向其 “输入”当地的传统文化,让学生在传统文化中学习语言, 了解语言的真谛;
另一方面,留学生作为中西文化连结的桥 梁,当他们对当地文化有了一定的认知后,在学成归国后可 在更大范围内“输出”我国的传统文化,有利于在国际舞台 上建立中国良好的形象。
(三)地方文化是留学生教育的着力点 文化可分成“高语境文化”(high context cultures) 和“低语境文化”(low context cultures)。美国人类学 家霍尔(Hall)认为,东方文化属于高语境文化,在交际中尤其依赖语境,其交际行为的特点是婉转含蓄,注重礼貌却 不够真诚;
而属于低语境文化的美、德和北欧诸国人则坦诚 和直率,其信息的传递溢于言表而很少依赖语境[3]。语言 的学习是个复杂的、系统的过程,仅仅学习书本上的知识远 远不够,必须具有一定的文化积淀,在跨文化交际中才能更 深刻地认识并熟练地运用语言。语言教育是来华留学生教育 实施的起点,地方文化作为体现高语境文化的重要场域,对 于来华留学生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来华留学生在地方文化中 直接体验、感受不同的文化差异,有利于他们初期的语言学 习与文化感知。
来华留学生在对地方文化的感知中,也有效地传播了中 国的地方文化,这一传播过程也因其地方特色促进了当地高 校留学生教育的发展。向留学生传播地方文化,可以让留学 生一边学习一边了解当地文化,使其文化体验拥有较高的满 意度,让他们以更饱满的状态学习语言等课程;
另一方面, 中国的地方文化具有鲜明的特色,可以丰富留学生教育教学 的内容,让留学生更好地融入中国学生群体。通过来华留学 生对地方文化的感知和传播,让更多的外国友人认识和了解 中国地方文化,进而促进当地高校留学生教育的发展。
二、留学生教育的地方文化驱动 来华留学生教育需要重视地方文化,各个高校的留学生 教育机构应该注意以地方文化驱动留学生教育,在招生宣传、 课程设计、师资配备、过程管理等方面注重融入地方文化,以地方文化为特色发展留学生教育。
(一)招生宣传 扩大来华留学生教育规模是弘扬中华文化的有效途径, 是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必由之路。在以地方文化驱动 留学生教育的过程中,地方的著名景点、文化特色等均可作 为招生宣传的重要着眼点。招生宣传的途径主要有以下三个 方面。
1.网络宣传 通过网络进行留学生招生宣传,不受纸张篇幅的限制, 可对学校情况做全面详细的介绍,且图文并茂,能够满足各 种专业、各种层次的外国学生的需求。[4]在学校官方网站 或是留学生招生网站上,可根据逻辑关系排列学校及所在城 市的特色图片、影像资料、重大节日等信息,同时配以多种 文字说明,吸引世界各地的学生参观浏览。除此之外,各高 校还可在招生网站上放置能反映学校办学特色及当地城市 文化的外文视频资料,如各种晚会、纪念日活动的视频影像, 城市节庆活动、人文传统简介、园林与人文景观的宣传动画 等。通过图文并茂、以外文形式传递的有声资料吸引留学生 的注意力。
2.纸质材料宣传 制作精美的留学生招生宣传手册,是扩大留学生招生规 模的传统手段。招生宣传册上除了涵盖学校简介、招生要求 等必备信息外,也可包括学校与城市文化相关的图片,或是学校与城市有关的热点新闻节选,让留学生看到招生信息的 同时,对自己即将学习的学校及城市有个美好预期。这对扩 大留学生招生规模意义重大。
3.口碑宣传 各个高校可组织本校的留学生参观当地的景点。一方面, 可以让留学生更加全面地感受当地的文化,增加文化体验的 满意度,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相关课程;
另一方面,当留学 生的文化体验有了较高的满意度时,可鼓励他们向其他留学 生介绍该学校和城市,通过口口相传的方式增强学校的影响 力。
(二)课程设计 留学生教育的课程基本围绕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 技能设置,文化方面的课程设置比较少。毋庸置疑,这种以 语言技能为基础的课程设置对于提高学生语言的综合能力 有着很强的优势,但这种强化式的训练依据固定模式,受限 于教材,缺少文化背景知识,不利于学生语言水平的全面提 高。[5]留学生教育的初期应该注重训练语言四大基本技能, 到教育的中、后期,留学生掌握了语言的基本技能后,现有 的课程设置并不能完全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应该增设文化 艺术方面的课程。据统计,大部分的留学生都有意向或兴趣 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根据学生的需要,课程设置可分校内 与校外两个部分。校内课程除了加强语言学习的课程外,还 可以开设凸显地方文化传统的艺术课程,如书法、剪纸、捏泥人、陶艺制作;
此外,还可开设介绍地方文化、历史人物 的课程。校外课程注重留学生的课外实践,可以组织留学生 参观当地的名人故居、文化遗址等,亲身感受当地文化,在 地方文化中学习语言,用汉语表达地方文化,形成语言与地 方文化的有机融合。
(三)师资配备 留学生教育对师资有较高的要求。留学生教育中的对外 汉语教师不仅应具备基本的教学技能,还应该掌握一定的文 化知识,尤其是中国传统文化和学校所在地的地方文化知识, 并具备传播中国文化和地方文化的能力。教师在课堂上除了 教授基本的词汇、短语和句子,还应该把这些语言知识放置 在地方文化的语境中教授。例如,当老师在解释生词时,可 以通过造句的形式来解读生词,让留学生体会在不同的语境 下,词语表达的意思可能大相径庭,这能对留学生理解生词 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留学生教育离不开教学辅导及管理人员。留学生身处异 国他乡,受到文化差异的影响,加上语言沟通的障碍,心理 上必定会产生诸多不适与迷茫。他们喜欢独自活动,常把自 我封闭在个人世界里,不愿意与他人交流。此时,需要教辅 及管理人员与他们及时沟通,帮忙他们解决各种困难。教辅 和管理人员可以组织各种以留学生为主体的地方文化活动, 将他们带入当地中国学生的群体里,让他们走出自己的世界, 切身感受当地的文化。当他们有了稳定的心理和积极的情绪后,就全身心投入汉语的学习。
(四)过程管理 留学生教育必须重视管理,尤其应该注重以地方文化驱 动管理的各个环节的运行,并注重柔性管理及趋同化管理。
柔性管理是指发扬以人为本的精神,注重人文关怀。留学生 来到一个文化、宗教和风俗习惯不同的国家,难免会出现各 种文化适应问题。采用柔性管理可有效地降低文化不适的负 面效应。管理人员应积极主动地与留学生沟通交流,进行心 理疏导,密切关注他们的心理动态,或者组织各种帮扶与交 流活动。例如,让中国学生与留学生组成一对一的帮扶小组, 缓解留学生在异国他乡的孤独感。帮扶小组的中国学生在平 时应多与留学生进行交流,周末可以邀请留学生到自己家里 做客,通过家庭寄宿(homestay)的形式,让留学生体验当 地的家庭文化,消除适应问题。
所谓趋同化管理,是指在留学生的教学、研究、生活等 方面的管理采取与中国学生相同或相似的管理模式,这是参 照教育本身的含义和国外留学生教育管理方式而提出的一 种留学生管理模式。[6]趋同化管理能够让留学生尽快融入 中国的当地的文化,享受学校的权利,承担相应的义务。在 中西文化的碰撞中,留学生既不会因为对地方文化的陌生而 感到格格不入,也不会因为自身具有的文化定势而自我封闭。
趋同化管理可以让留学生迅速调整好心态,全身心投入学习。
三、留学生教育地方文化驱动的意义以地方文化特色驱动来华留学生教育具有重大意义。首 先,各学校的招生不会因为争夺留学生资源产生冲突。中华 文化是融多元文化为一体的文明体系,各地方文化均有其独 到之处。东部沿海与西北内陆,沿海发达城市与运河沿线中 等城市,西南高原与北方平原地区,这些地域之间有较大的 文化差别,也因此形成了各自的地方文化。在不同特色的地 方文化驱动下的留学生招生渠道互不冲突,各个高校的留学 生教育可以形成不同的特色。例如,如果留学生青睐于“京 派文化”,对中国传统的四合院建筑具有浓厚兴趣,那么他 们可以选择到北京地区的高校留学;
如果留学生更喜欢“淮 扬文化”,那么可以选择到江苏地区的高校留学。高校以突 出的地方文化和地域特色来吸引留学生,对留学生的招生有 着重大意义。
此外,各高校以地方文化特色开展来华留学生教育,不 仅弘扬了当地的特色文化,也有效地展现了中国文化的丰富 性和多样性。留学生是中外文化的传播者,他们既是外来文 化的输入者,也是中国文化的输出者。留学生对高校所在地 的文化体验将影响其回国后的学习和工作,这既可以让更多 外国人感受中国多元文化的魅力,也使留学生的思想多元化, 这也是留学生教育的独特意义所在。
更为重要的是,以地方文化驱动留学生教育可以使中国 高等教育的影响力全面扩大。留学生在中国不同地方的高校 学习语言和文化,感受中国文化与地方文化的特色,他们回国以后势必将这些文化体验和知识带回自己的国家,推动中 国文化在海外传播;
而各个高校也通过留学生教育融汇了不 同国家的文化,增强了自身的文化吸纳力,推动自身教育体 系的完善,也使我国的高等教育在国际舞台上拥有一席之地。
因此,以地方文化为着力点推动留学生教育发展是中国高等 教育扩大国际影响力的重要驱动力。
参考文献:
[1]李徽昭.地方高校国际化的理念误区与文化认同[J].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12(6). [2]陈学飞.高等教育国际化:跨世界的大趋势[M].福 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2. [3]宿红.跨文化交际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浅析[J].外 国留学生工作研究,2013(1). [4]曹树平.充分发挥优势和特色 创新留学生招生工作 思路[J].北京教育:高教,2006(2). [5]汪灵灵.留学生课程设置中地域文化的思考[J].长 春教育学院学报,2012(11). [6]高英学.关于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对策的思考[J]. 中国高教研究,19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