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应该如何优化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实施
教师应该如何优化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实施 信息技术教学中,“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 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我省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编写 时着力贯彻这一教学方法。“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是“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基本特征。本文就如 何优化信息技术课程提出了以下几点思考意见。一、更新观念,明确目标任务 1.信息技术教育不同于计算机教育 开展信息技术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计 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都是必不可缺的。因此,信息技术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打破只能讲计算机的“学科”知识的 “学科本位”的思想,克服单纯学习技术的观点,加强对学 生使用信息技术的人文、伦理、道德和法制的教育,培养学 生鉴别信息真伪的能力和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使信息技 术成为支持学生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 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2.明确信息技术课程的任务 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基础学科,它是培养所有社会成员 应具备的如同“读、写、算”同样重要的终生有用的基础技 能之一的课程。国家新的课程纲要已将它列为政、语、外、 数之后的第五位课程。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归纳为以下四 点:(1)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
(2)信息能力;
(3) 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
(4)信息道德。3.加强对课程整合的理解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讨论稿)》中指出, 要注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讨 的能力。努力创造条件,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各类学科教 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涉及了信息技 术课程与其他学科课程整合的问题。我们应该利用信息技术 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究的能力,积极开展信息技术与各 类课程的整合,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进行整合,可以充 分地利用现有资源,发挥设备的最大潜力,在有限的物质基 础上,实施高质量和高效率的教育。
4.加强信息道德的培养 二、灵活运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 信息技术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知识及技能的传授应以 完成典型“任务”为主,确立了“任务驱动”的教学原则。
这个原则突出了在“做”中“学”的思想。目前,“任务驱 动”教学法已经形成了“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 为主体”的基本特征。
1.“任务”设计要有明确的目标要求 教师要在学习总体目标的框架上,把总目标细分成一个 个的小目标,并把每一个学习模块的内容细化为一个个容易 掌握的“任务”,通过这些小的“任务”来体现总的学习目 标。设计“任务”时,其认知目标一般可以采用了解、理解、 掌握三个层次的学习水平。2.“任务”设计要具有可操作性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通常,教师对 知识进行讲解、演示后,关键的一步就是让学生动手实践, 让学生在实践中把握真知、掌握方法。教师在进行“任务” 设计时,一定要注重“任务”的可操作性,要设计出只有通 过上机操作才能完成的“任务”,是用非计算机手段难以实 现的。
3.“任务”设计要符合学生特点 第一,“任务”设计时要注意学生特点、知识接受能力 的差异。第二,“任务”设计要注意分散重点、难点。第三, 以布置“任务”的方式引入有关概念,展开教学内容。第四, 尽力体现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策略。
4.“任务”设计要注重创设适当的教学情境 现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在学习活动中最有效的 时刻就是各种学习因素处在最和谐状态的时刻。因此,在信 息技术课的“任务”设计中,要充分发挥多媒体计算机具有 综合处理图形、图像、动画、视频以及声音、文字和语言、 符号等多种信息的功能,从声音、色彩、形象、情节、过程 等方面,设计出具有某种“情境”的学习“任务”,使学生 在这种“情景”中探索实践,从而加深对问题的理解。
总之,教师进行“任务”设计时,要仔细推敲每个知识 点、统筹兼顾,为学生设计、构造出一系列典型的操怍性“任 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中掌握知识、技能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