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郑培民,永做人民公仆,首先必须摆正同人民群众的位置。领导干部与人民群众,究竟谁是主人,谁是“仆人”?如何认识和回答这个问题,是一个根本的立场问题。各级领导干部虽然都身居领导岗位,手中握有大大小小的权力,但是绝不同干封建官吏或资产阶级政客。我们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能用于为人民办事。如果这个问题认识不清楚,角色就要发生错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无从谈起。郑培民同志不论是担任市、州委书记还是当了省级领导,始终坚持领导就是服务的原则,信奉“老百姓比天还大”,把人民当作自己的父母。他身为高级干部,却始终保持与普通群众的平等关系,被老百姓称为“好朋友”、“好兄长”。这与一些干部高高在上,脱离群众,以“老板”、“父母官”自居,甚至在群众面前摆架子、耍威风的所作所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出现这种差别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根子在于是不是真正树立起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将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相统一,坚持党的领导与坚持人民主人地位相统一,坚持对上级负责与对人民负责相统一,永远把自己放在人民公仆的位置上,甘心情愿、老老实实地履行人民公仆的职责。
学习郑培民,永做人民公仆,就必须不断增进与人民群众的感情。对待人民群众的态度问题,说到底是感情问题。情通则理达。感情问题解决了,才能端正对群众的态度,才能始终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真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郑培民在多年的领导工作中,尽管岗位多次变动,职务越来越高,但他心贴群众越来越紧。不论走到哪里,都要深入到群众中去体察民情,了解民意,与群众真心交朋友,建立起深厚的感情。在他身边,有生活贫困的朋友,有身体残疾的朋友,有孤寡老人朋友。朋友有难,他食不甘味,寝不安席。他总是千方百计把党的温暖送到千家万户,因而得到了广大群众的衷心拥戴。现在,有些领导干部与群众的关系越来越疏远,首先是对群众的感情越来越淡薄。个别干部对老百姓的疾苦麻木不仁,对困难群众避之唯恐不及。这种对群众没有感情的领导干部,决不是好干部、领导干部要不断增进同人民群众的感情,就必须像郑培民那样,放下架子,经常深入到基层群众特别是生产生活上存在这样那样困难的群众中去,关心他们的生活,体察他们的疾苦,倾听他们的呼声;就要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办群众所需,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始终把群众的呼声当作第一信号,把群众的需要当作第一选择,把群众的满意当作第一标准。
学习郑培民,永做人民公仆,就必须把献身党和人民的事业作为人生的最高追求。只有把自己的智慧和力量贡献给党和人民的事业,在为党和人民建功立业的奋斗中实现自身的追求,人的生命才是最有价值的。在郑培民同志的一生中,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是他理想的起点、信念的支点、事业的轴心。正是有了共产党人这种理想信念所提供的强大动力,他才甘当公仆,自觉奉献,不仅无怨无悔,而且感到无上光荣。他以实际行动证明,入党就意味着奉献,而不是索取;当于部就意味着服务,而不是享受。我们学习郑培民,就要像他那样把人生的目标定位于为人民服务,坚决摒弃那种仅仅为自己、为家庭而活着的狭隘思想,摒弃那种把升官发财作为人生目标的错误取向。人的一生不过几十年时间,真正能够为党和人民干点事的时间很有限。每个领导干部都要明白这个道理,自觉地为民尽职、为党分忧,真正把永做人民公仆作为人生的最高境界。
一百多年前,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们创建巴黎公社的时候,就怀着政府公务人员都是人民公仆的美好憧憬。中国共产党执政以后,这一憧憬变成了现实。在我们进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公仆精神必将在各级领导干
部中不断得到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