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问题方法反思论文(共7篇)|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问题方法反思论文(共7篇)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问题方法反思论文(共7篇) 第1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探究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以下简称“原理”)课程作为高校思想政治 理论课课程体系中的基础课程之一,其教学的对象是当代大学生,它是以“马克 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主要理论为教学内容和主旨的课程”[1]。“原理”课程不同于其 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点是理论性强、抽象程度高,要化解抽象理论在实际教学 过程中的难度,就必须把握住“实践性”,也“只有联系实际,从当前的实际出发, 也才能更深入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真谛”[2]。为了更好地诠释和展现马克思主义 理论,在教学过程中增强其活力、感染力和说服力,“原理”课程的一线教师在教 学中务必把握“原理”的实践性,合理并灵活地运用实践教学方法。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内涵的界定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 理论课的意见》中指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 其并未明确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概念。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过程看, 受课程内容的制约,课堂教学始终是其传统而主导的教学方式;
受其课程特点的 制约,实践教学也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在实践教学中,应突出以 学生为主导的原则。在此原则下,所有的实践活动都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 导作用。就实践教学的时间、空间而言,可根据条件选择课内、课外;
校内、校 外,亦可根据大学生实际,进行有效搭配。

基于上述分析,笔者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界定为:以学生为 主导者、教师为指导者的教学方式,在此过程中可以采用社会实践活动、微视频 制作、小品表演、专题演讲、主题讨论、辩论赛等多种形式的实践方式,从教学 空间上分为校内课内实践、校内课外实践、校外课外实践三种类型,其目的是通 过学生的亲身参与,调动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活和展现该课程的生命力。

二、“原理”课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实践教学与课堂教学是作为独立的两个教学环节存在于一个完 整的教学过程中,两者之间缺乏有效的互动和互补。在“原理”课的教学中,教师 更多关注课堂教学,对实践教学方法的选择单一、运用模糊,实践教学与课堂教学间缺乏有效的互动,致使理论的学习与实践教育都未取得良好的效果。具体表 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实践教学的手段单一 從“原理”课实践教学的实施方案来看,大多数高校采取了课外实践的 方式,校内或校外由学生自己选择,以调查报告的形式呈现在社会实践手册中, 教师根据实践及论文完成质量评定等级。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受财力、物力、人 力、安全等因素的影响,集中的校外实践活动组织难度较大、次数较少,即使组 织学生校外参观,大部分也是流于形式无所感触。而分散的实践教学操作性强, 但受师生比的影响无法对实施过程进行监控,加上部分学生态度不端正,在论文 的写作中敷衍了事,且抄袭现象越发严重。

(二)实践教学与课堂教学缺乏有效互动 从“原理”课教学方式来看,实践教学则是作为课堂教学之外独立设置 的一个实践教学环节,学生按照实践选题进行实践,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提交实 践手册。实践教学在课外,针对其过程的监管与指导基本在课外完成,在整个教 学过程中缺乏学生对实践成果的展示与教师对学生实践成果的反馈环节,势必会 影响整个实践教学的完整性;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在授课中占主导地位,且在教 学中确实存在内容多、课时少的矛盾,难免会出现“满堂灌”“堂堂灌”“一言堂”的 局面。一般院校都以每周3节/1次的节奏进行教学安排,三节课的时间里大量的 抽象理论的讲解,容易引起学生的听觉疲劳,教学效果大打折扣。由此可以看出, 两者在教学中实际呈现出“相互分离、各自为政、互不干涉”[3]的状态。此外,在 “原理”课的教学中也普遍存在重课内理论讲授,轻课内(外)实践的问题。

(三)社会实践与实践教学的界限模糊 在高校中,社会实践一般是指由团委、学生处等机构组织学生进行的 团委、学生会活动,如暑期社会调研、志愿者活动、参观访问。在“原理”课的实 践教学中,也存在着社会实践的环节,学生针对所选主题,在校内外进行社会调 查、志愿者活动、参观访问,撰写调查报告。两者在过程中的相似部分使学生产 生了替代感或重复感,进而影响了课外实践教学完成的质量。产生上述问题的根 源在于没有厘清实践教学的内涵,即在教学实践中存在实践教学、社会实践、课 堂教学以及其中所包含的课内实践、课外实践、校内实践、校外实践等基本概念 的界定不清及关系的混乱。三、提升“原理”课实践教学有效性的对策 (一)拓宽实践教学内涵,规范实践教学制度 1明确课内实践与课外实践的制度 准确理解实践教学的内涵并充分诠释实践教学的限度是解决实践教 学现实问题的重要依据。根据笔者所明确的实践教学的内涵,在“原理”课的实践 教学方案中明确课内实践与课外实践的界限,确定明晰的教学大纲和考核机制。

具体表现在:改变原有单一地以课外实践作为实践教学的内容,以社会实践调研 报告或者论文作为唯一依据的考核机制,将实践教学划分为课外实践与课内实践 两个独立的部分,课外实践可以根据各高校具体的情况确定是否作为一门独立的 课程而存在,而课内实践则明确是在课堂教学中完成,有机地与课内理论教学相 结合。因此,要在课内专门设置实践课时,并用明确的制度加以规范,且课内实 践的实施与考核要在课内进行和完成,并将学生参与课内实践学习的情况作为平 时成绩考核中的重要部分计入期末的总评成绩中。

2课内实践与课外实践实施中的有机统一 课内实践与课外实践的实施,理论上来说是独立的两个实践教学方式, 但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两者是相互融合、有机统一的。首先,在“原理”课的教 学过程中,课内实践与课外实践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使学生感受到马克思主 义的科学性与实践性,正确地学习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 观、价值观,并将其内化为生活学习中的“智慧”。其次,在“原理”课的教学过程 中,两者是相辅相成的,不能片面地将课内实践与课外实践绝对对立起来。课外 实践时间灵活,无论是自发还是有组织、零散还是集体、校内还是校外,其课外 实践的过程都是感性的,可视之为素材融入在课内实践之中;
而课内实践因受其 时间与空间的制约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可将课内实践中有价值的主题延伸到课外 实践中去展开。

(二)丰富实践教学方法,完善教学设计方案 依据“原理”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丰富和发展、选择和制定既能 够凸显马克思主义理论性,又能够展现其实践性的实践教学方法或者手段。

1经典著作研读“阅读经典著作,本身就是增长知识、开阔眼界、增加思想深度和训 练思维方式的过程,就是培养高瞻远瞩的战略洞察能力和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的 过程,会使我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他们崇高风范和人格力量的熏陶,从而实现自 己思想境界和道德情操的升华。”[4]教师在研读中选出有代表性、可以震撼学生 心灵的经典片段推荐给学生研读,学生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撰写读书笔记 或者读后感,在课堂中以学生为主导,进行展示,在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 间交流与讨论。读原著是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最好的方式,学生与教师在经典著作 研读、讨论中也实现了教学相长。

2情景剧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