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特色鲜明理论继承创新学术临床并举
中医特色鲜明理论继承创新学术临床并举 由南京中医药大学汪受传教授主编的《新 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 规划教材•中医儿科 学》自2002年出版以来,在全国各中医药高等 院校广泛应 用,师生一致评价本教材能够突出 中医特色和优势,理论基础丰富、坚实,联 系临 床密切、实用,在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 性上紧跟时代的步伐。本书总结了以往各版中 医儿科教材的成功经验,全面地介绍了中医儿 科的基础 理论和临床基本技能,突出了中医儿 科教材的中医特色和儿科特色,展现了中 医儿 科学不断发展、不断提高的态势。通过教材教 学,能够启迪学生的思路和 方法,对提高学生的 学习能动性和中医儿科的学术发展具有促进作 用。
在此,我们就对本教材在理论基础、学术发 展方面的认识和受到的 启发作一叙述,与同道 交流,以进一步促进中医儿科学的教材建设和 教学改革 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共 同为中医儿科学以及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而 努 力。
1 突出中医传统特色,中医理论基础坚实 教书育人,知识传承,重在培养学生的思维 能力,建立坚实的理论基础, 发挥独立思考的能 力,增长灵活运用知识、技能的本领。为此,打 下良好的理 论基础至关重要。在我们的本科教 育中,重视高素质的中医药人才培养已成为 明 确的目标。本教材围绕这一目标和要求,十分 重视中医儿科学基础理论知识 的传授,全面系 统、详实准确地介绍了中医儿科学基本理论,即 以中医基本理 论为依据,以中医儿科学‘五脏证 治”体系为中心;
以外感、乳食、情志、脏腑 虚实 等论述小儿疾病的病因病机;
四诊合参以望为 主诊查小儿疾病;
以整体观 念、辨证论治、审证 求因论疾治病;用四气五味、脏腑归经、制方选 药、内治 外治处理各类儿科疾病。充分体现中 医思维方法,运用我国传统的诊治手段处 理儿 科疾病,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中医儿科学理论 及防病治病方法的能力。
例如:教材介绍小儿生理特点是脏腑娇嫩, 形气未充,即吴鞠通言:
稚阳未充,稚阴未长”。
概括地说明了小儿处于生长发育时期,其机体 脏腑的形态未曾成熟各种生理功能未曾健全。
脏腑柔弱,对病邪侵袭、药物攻伐的抵 抗和耐受 能力都较低。小儿的脏腑娇嫩,虽是指小儿五脏六腑的形与气皆属不 足,但其中又以肺、脾、 肾三脏不足更为突出,因此,相对于小儿的生长 发育 需求,经常会出现肺常不足、脾常不足、肾 常虚的特点。形气未充,又常常表 现为五脏六 腑的功能状况不够稳定、未曾完善。如肺主气, 司呼吸,肺气未充, 表现为呼吸不匀、息数较促, 容易感冒、咳喘;脾主运化,脾气未充,运化未 健, 表现为食宜细软,饮食不知自节,易患积滞、 厌食、吐泻;
肾藏精,主水,司 二便,肾气未充,表 现为婴幼儿二便不能自控或自控能力较弱,且 青春期前女 孩无月事、男孩无“精气溢泻”。同 样,心、肝二脏也未曾充盛,功能未健。心 主神 明、血脉,小儿心气未充,表现为脉数易乱、易发 惊悸。肝主疏泄、主风, 小儿肝气未充,经筋刚 柔未济,表现为好动,易发惊惕、抽风。小儿生 理的另 一特点是生机蓬勃,发育迅速,即《颅囟 经》所谓“纯阳”学说。“纯”指小儿先 天所禀的 元阴元阳未曾耗散;“阳”指小儿的生命活力犹 如旭日初升,草木方萌, 蒸蒸日上,生机勃勃。
都是对传统中医儿科理论的准确阐释。
再如分析小儿疾病的病因特点为外感、乳 食、先天、情志因素。诊 法运用望闻问切四诊合 参,但因小儿不能正确表述病情,故四诊之中, 尤重望 诊,望其神色、形态、苗窍、斑疹、二便、指 纹等,结合听声音、嗅气味、察 二便、问病情、按 切诊等等。在处治疾病的方法上更是以整体观 点为指导,充 分运用辨证论治、审证求因的方 法,对于各系统疾病普遍运用脏腑辨证、八纲 辨 证等辨证方法辨证论治。如肺系疾病之咳嗽、 哮喘、肺炎喘嗽等,脾系疾病 之呕吐、腹痛、厌 食、积滞、疳证等,心肝病证之汗证、夜啼、注意 力缺陷多 动症等,肾系疾病之尿频、遗尿、五迟、 五软等。对于以感受外邪为主要病因 的外感性 疾病如麻疹、风疹、幼儿急疹、水痘、猩红热、乙 脑等则运用卫气营 血辨证和八纲、脏腑辨证相 结合辨证论治。在治疗中运用内治、外治或内 外并 治的方法,介绍了经过历代医家证明确有 疗效的治法方剂,尤其是大量采用了 张仲景、钱 乙、吴鞠通的经典名方,又荟萃当代医家的临床 。
2 继承传统中医儿科学理论,创新认识优势病种 本教材始终坚持继承传统中医儿科学理 论,论生理特点之“稚阴稚阳”学 说和“纯阳”学 说,论生长发育之“变蒸学说”等;诊断之察指 纹、面部五色主病等;
辨证之八纲辨证、脏腑辨 证等;治疗上除内治法外,擅长应用对小儿确有 疗效 的熏洗法、擦拭法、热褽法、灌肠法、推拿、 针灸、拔罐法等外治疗法。通过教学,使同学们 充分认识和掌握中医儿科学基本理论和临床认 识与处理儿科疾 病的方法,可以直接应用于指 导临床实践。在此基础上,本教材较之以前的 教 材,对有争议的一些传统理论进行了科学的 认识和甄别;对一些古代有病名而论 述较少的疾病及随着时代变迁而新发生的疾病,在临床 实践和科学研究的基础 上,进行了深入探讨和 总结,形成理法方药较全面的创新认识,丰富到 教学之 中,既培养了同学们的创新意识,又对应 用中医基本理论创新认识临床疾患做 出了示 范。
例如,对于变蒸学说的论述。由于各家对 变蒸的认识历来不尽统一, 造成学术论争不断。
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对《小儿药证直诀》“脏腑 变生次第 说”的理角解这里的脏腑当然不能简单 化地理解为解剖学脏器,而应从“藏象”学 说去 认识;二是变蒸时到底有没有发热等症状。本 教材结合小儿生长发育特点 和国外研究(如盖 泽尔氏的枢纽龄学说)佐证,认为变蒸是我国古 代医家在实际 观察儿童生长发育特点的基础 上,运用数量极化思路加以归纳总结,进而提出 的一种婴幼儿生长发育呈周期性显著变化规律 的学说。认为其思路、研究方法 及研究结果是 基本正确的,应予肯定。它还可以为我们今天 开展科研提供借鉴, 如通过对现代中国儿童的 实际观察总结,编制出一套符合中国国情的婴 幼儿智 能发育评估系统,用于大规模筛选检查, 为提高我国人口素质服务。同时,以 现代中国 正常婴幼儿智能发育水平与古籍中记载的当时 婴幼儿智能发育水平 比较,还可以就我们这个这是一项十分有意义的工作。
与其他教材相比,本教材的一大特色是在 现代科研的基础上,创新 性地增添了对不少新 病种的中医药认识和处理方法。如新写入了中医治疗具有 特色和确切疗效的病种 胎怯。
胎怯,指初生胎禀怯弱之证。本病为新生儿常 见病证之一,现代关 于本病的中医研究报道鲜 见。胎怯总因先天未充而患,因而初生便见形 体瘦小, 肌肉瘠薄,面无精光,身无血色,目无神 彩,啼哭无力,吮乳口软,毛发黄少 等一系列虚 弱证象。认为本病成因总是由于父精不足,或 母体气血供养不充, 胎儿在宫内所受滋育不及 所致。病属先天禀赋不足,五脏皆虚,而关键在 于肾 脾两虚,治疗以补肾培元为基本法则,提出 用调元散、补肾地黄丸作为常用治疗方剂。开 创了现代胎怯辨证论治方法的先河。
又如对新时期产生或有新认识的中医优势 疾病的增补论述。如厌食、 反复呼吸道感染、营 养性缺铁性贫血、多发性抽搐症、手足口病、性 早熟等, 从概念、病因病机、诊断辨证到理法方 药的全面阐述,突出了中医药的临床特 色。引 用现代研究成果论厌食,提出病因一为饮食不 节,喂养不当;二为先天 不足,后天失调;三为多 病久病,伤害脾胃;
四为暑湿熏蒸,脾阳失展;五 为环 境变化,思虑伤脾。主要病机为脾运失健。
辨证分脾失健运、脾胃气虚和脾胃 阴虚三证,常 用不换金正气散、异功散、养胃增液汤分别加减 变化治疗。反复 呼吸道感染为在一段时间内反 复出现感冒、扁桃体炎、支气管炎、肺炎等呼吸 道 感染。常见病因为禀赋不足,体质柔弱;喂养 不当,调护失宜;少见风日不耐风寒;
用药不 当,损伤正气;
正虚邪伏,遇感乃发。主要病机 为脏腑娇嫩,肌肤薄弱, 藩篱疏松,卫外不固,邪 从外受,脏腑失调。分营卫失和邪毒留恋、脾肺 两虚 气血不足及肾虚骨弱精血失充三种主要证 候辨证论治,常用黄芪桂枝五物汤、 玉屏风散、 补肾地黄丸加减治疗等。这些都是使本课程教 学与时俱进、贴近现 代临床的教学内容的充实。
3启迪学习思路和方法,促进学术研究和临床应用的发展 在以教材为主结合教师讲授的教学过程 中,通过以上理论知识、辨证论 治方法和现代科 研成果的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激发 学习的主观能 动性,培训中医思维方式,启发对 中医儿科学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增强探求新 知, 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掌握基本理论的 基础上,密切联系儿科临床 实际,分析思考,探 讨研究,不断丰富认识,拓展应用,对于学生将 来更快地 适应临床需要,并可能成为创新型研 究人才建立良好的基础。
以小儿营养缺乏性疾病为例,教材体现了 中西医临床思路的不同。
西医学采取“缺什么 补什么”的思路指导临床治疗,如缺铁性贫血补 铁、佝偻病 补维生素D和钙、厌食症补锌等,但这只能解决摄入不足者的问题,而对于吸收 障 碍、利用不良等因素造成者则无效。中医药治 疗强调调脾助运,不仅不少中 药中含有一定量 矿物元素和维生素增加了摄入量,更重要的是 中药的运脾作用 促进了机体对各种营养物质的 吸收和利用。这样的介绍对于启迪学生的中医 思 维和临床治疗思路无疑是生动有力的,对于 激励他们将来立志研究和发展中医也是十分有 效的。
我们对于《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 划教材•中医儿科学》教学 和研究的实践充分显 示,本教材的出版,为培养新时代中医儿科学人 才、发展 中医儿科学学术、振兴中医儿科学事 业,作出了突出的贡献。6年来,这本教材 在全 国应用,已经培养了数以十万计的高等中医人 才,受到广泛的好评,本教 材确实是一本国家级 规划教材中的精品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