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读后感—钢铁中绽放的花朵】 迟开的花朵读后感

《童年》读后感—钢铁中绽放的花朵

《童年》读后感—钢铁中绽放的花朵 《童年》不仅是一部充满着崇高思想的现实主义巨著,同时也是俄罗斯文 学语言的经典之作,它更是19世纪末俄罗斯底层民众生活的缩影。

童年本应该是快乐的,五彩缤纷的。可文中的主人公阿廖沙的童年却 无比黑暗,在本应该受到无数宠爱的时候,他的亲人却离去了,却过着寄人篱下 的生活,周围有永不停息的纷争。是的,还好有外祖母,一位爱的化身的使者, 照亮了他黑暗的世界。我或许不能体会作者的困境,那种过早就看遍人间丑恶的 心灵。但是我能在主人公的经历中学到勇敢,勇敢地去爱去恨。懂得了无论环境 多么恶劣,都要保持一颗对生活热爱的心。

正所谓爱与恨是相辅相成的,真正的爱才会产生真正的恨。阿廖沙对 于他爱的人,都报以相同的爱,尽管这种爱是孩童似的,不是超越阶级,抹去界 限不分彼此的泛爱,他的爱始终饱含感情,发自内心。他把爱献给外祖母,献给 大自然美好的风景。他对被十字架砸死的小茨冈感到极度悲伤,在街上看到外祖 父家的老师傅讨饭吃时,他感到难过,压抑。但是他同样对压迫与剥削感到厌恶。

他不会曲意去迎合奉承并不喜欢他的两个舅舅们,甚至于本能的厌恶他们。在接 受平生的第一次"棍棒洗礼时"他表现出的是"对外祖父又蹬又踹,就他的红胡子, 并在手腕上咬了一口……"因为外祖父打外祖母,他把"外祖父珍藏的圣徒像脑袋 剪下来",以示报复。尤其是当他看见继父在殴打母亲时,它"抓起一把刀子,用 尽全力,朝继父的腰部刺去。"对暴虐的外祖父,凶恶的继父,阿廖沙不顾自己 还只是个孩子,勇敢的反抗。正是这样敢爱敢恨的性格,才使这个角色如此耐人 寻味。而我们新一代的孩子,温室中的花朵正是缺少这种勇敢表现自己情绪的性 格,都如此千篇一律,盲目追求的不过是自以为与众不同的愚蠢性格。

幼年丧父、寄人篱下、母亲改嫁,不久也逝去,这些灾难对于任何人 来说都是难以承受的。虽然小阿廖沙也抑郁过,害怕过,但是他没有失去那可爱 的童心,仍然保留了对生活的热爱,他也会想去看一看白色桌布在蓝色的染缸里 会变成什么颜色,他也会和捡破烂的孩子成为知心朋友,这应该就是文章的难能 可贵之处吧! 我们难道不应该如此吗无论在多恶劣的环境下,始终保持着一颗可爱 的童心,敢爱敢恨,永远对这个世界充满热情。虽然小说的主人公天真、单纯的 目光也曾黯淡下来,也曾感到人世的悲凉与荒唐,但我想以他这种对生活的热情 和敢爱敢恨的性格一定会创造美好的"人间"摆脱阴暗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