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藏在课堂教学中的革命读佐藤学《静悄悄的革命》有感
隐藏在课堂教学中的革命读佐藤学《静悄悄的革命》有感 一、还课堂于学生,关注学生的主体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课堂的主人,在课堂教学中要充 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自主性。这是课程改革 的要求,同样也是广大教师需要追求并达到的目标。但是, 这并不是一句口号,不是喊得越响效果越好,不能仅仅停留 在表面上和形式上的转变。佐藤学先生在他书中给我们提到了“日本小学教室里的 特征是‘闹哄哄’(发言过剩),而初中、高中教室里的特 征是‘静悄悄’(拒绝发言)。”这是什么原因呢?其实这 就是典型的追求虚假主体性教学中的形式主义。中国的课堂 里也同样存在许多这样的现象。有的班级上课,仅仅是白热 化的发言竞争,学生表面活跃地不断叫着“是的”“是的”, 时刻不住地点头,高高地举手。有的班级上课,空气沉闷, 学生的身体坐得笔直,而思维却是僵化的。这两种类型在佐 藤学先生看来同样是硬邦邦、干巴巴的关系而构成的课堂, 它们都是主体性的假象,是教学中的形式主义。
真正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中展现其 主体性,应当追求的不是“发言热闹”,也不是保持身体端 坐,而是要给学生营造一种课堂学习和交流的氛围,让学生 在这种氛围中尽情地释放自己,调动自己的各个思维感官, 把自己融入整个课堂,融入整个群体,通过发言让各种思考 和情感相互碰撞、相互呼应、相互应答。以此来实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地位,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二、课堂需要倾听,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静悄悄的革命》一书中谈到倾听这一话题时,一位参 与调研的教师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当学生发言时,教师需 要面对着学生,专心地全部接纳一个一个学生的发言,如此 一来,不仅能够听到学生精彩的问题回答,而且还能够感受 到学生用言语无法表达的想法和情感。”这是教师倾听的意 义,有助于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和学生思维情感的发展。如 果把教师倾听学生的发言打一形象的比喻,好比教师和学生 进行棒球投球练习。学生的发言好比投球,教师倾听好比接 球,不管学生投的球如何,教师都能够认真对待,力求准确 接住球,学生投球的兴致便会高涨。这样的快感会促进师生 更好地玩好这次投球练习。课堂教学亦是如此,当学生发言 时,无论答案正确与否,教师的倾听至关重要,它可以保护 学生的自尊心,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
倾听,不仅仅是听学生发言的内容,而是听其发言中所 包含的心情、想法,与他们心心相印,产生共感共鸣。倾听, 是一种方式,更是一种态度,它是架起师生之间友好沟通与 交流的桥梁。我们的课堂教学中需要倾听,师生之间的倾听, 生生之间的倾听,以倾听这种方式来传递相互间的尊重,促 进各自的成长。
三、形成服装裁剪与交响乐团式的教学 美国教师把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活动分为了两种形式:服装裁剪式和交响乐团式。所谓的服装裁剪就是像按照每个人 的身体尺寸,量体裁衣地去对应每个学生的个性,创造课程。
这一点正如中国儒家思想一直提倡的“因材施教”一样,二 者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而交响乐团则是让各种学生的看法和 想象相互碰撞激荡,产生回响共鸣。这两种教学活动各有所 长,从个体与群体两个方面对教师的课堂教学、学生的课堂 学习提出要求,对教师教学观念的改革、学生的学习具有促 进意义。
(一)服装裁剪,因材施教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时刻保持清醒,明确学生间个体 与群体的关系。群体也是由一个个的个体组成的,个体间的 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群体的进步和发展。就拿我现在所 带班级来说,绝大部分学生成绩稳定,整个班级学习状态不 错,但是如果班上几个学困生出差错的话,那么整个班级成 绩就会一落千丈。所以,当整体班级学习相对稳定的情况下, 班级与班级之间的竞争就落在个别学困生身上了,这时候个 体的作用就被无限放大。所以,学生的学习乃是不断地从个 体出发又回归到个体的,教师的活动也应该从应对学生个体 出发又回归到学生个体上去。针对每一个学生身上的优缺点, 采取服装裁剪的教学形式,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发挥每一 个学生的教育优势,使好学生变得更好,让学困生在原有基 础上得以提升。
(二)交响乐团,百花齐放音乐中的交响乐团由于各乐器间配合与协调,声音和谐 优美,节奏明快,令人赏心悦目。而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却不 是一蹴而就的,总会伴随着矛盾、波折,所以奏响的交响乐 不可能总是和谐的声音,也有不协调的声音伴随着,这才是 自然的、真实的、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既然是交响乐团式 的教学,就要允许各种类型的学生发挥各自的本能,哪怕是 消极的、错误的,这才是他们本能的体现,才是名副其实的 交响乐团。
而作为教师,在这个交响乐团中应充当一名忠实的倾听 者,耐心地倾听,适时的给予组织和引导,让学生的想法和 头脑中的表象相互碰撞、相互呼应,让学生富有内涵地开展 相互学习,从而达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正如《静悄悄的 革命》一书中,三年级学生对文本中主人翁豆太的认识。他 从自己的体验出发,结合文本作出自己的判断,虽然全班绝 大部分同学一开始不认同,但是他一直坚持自己的意见并能 够作出解释,最后赢得师生一致好评。像这样的问题谁能说 只有一个标准答案?依据学生自身的“逻辑世界”作出判断, 教室里的交流就能有声有色地开展起来。这是探索真理的思 维碰撞,是整个群体展现风采的真实体现。
同时,服装裁剪和交响乐团式的教学不是割裂开来的, 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时刻具备这样的意识,在进行集体 性的思考或探究活动时,要能够看清个体的差异以及学习状 况。在进行个体指导和实践时,也要能够顾全大局,有整体意识,以点带面,促进群体的进步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