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壮大】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壮大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壮大 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6年第12期第二讲“积 极心理健康教育起源”里,我们看到经过传统文化漫长的孕 育,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在时代召唤下诞生。那么,它是怎样 发展壮大的呢?可以概括为三高:高起点诞生,高质量成长, 高效率传播推广。

一、高起点诞生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素质教育在我国逐渐兴起,并 成为热潮。1985年中共中央颁发的《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 定》明确指出:“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 而素质的核心是心理素质,这就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诞生提 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我们做了大量的思想准备,发表了 一系列文章和著作,其中典型代表就是《教育心理学的新使 命:提高新一代国民心理素质》(《教育研究》,1992)和 《传统国民心理初探——兼与西方比较》(《心理学探新》, 1992),这两篇文章随后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为正本 清源,我们还立足传统文化,发表了《孔子的心理卫生思想》 (《齐鲁学刊》,1991),《孟子的社会心理思想探析》(《齐 鲁学刊》,1990)以及两篇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文化根基” 的文章(《高教探索》,2001;
《江苏高教》,2003);
本 世纪又发表了《中国传统文化里的心理卫生思想探析》(《心理科学》,2001),还出版了著作《心理传统——全人发展 的教育根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将心理健康 教育提升到了弘扬传统美德、立德树人的高度。比如,在《教 育研究》(1992)发表了《中国传统德育观与当代西方德育 观的比较》,在《教育研究与实验》(1996)、《高等教育 研究》(1996)专门探讨了中国德育传统及其现代化问题, 继而在《教育研究》(2006)发表了《美国道德教育50年的 演进历程及其启示》,从而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诞生奠定了 扎实的德育基础。

建国以来,教育部和国家领导人曾发文或指示十次之多, 要求减轻学生过重学习负担,但在实践中落实效果不佳,这 也从实践角度为心理健康教育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将学习问题作为重中之重。为此,我们在《心理发展与教育》 (1990)发表了论文《儿童学习障碍的诱因与诊治》,可谓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思想聚焦学习的前奏。围绕学习这一主题, 我们在《教育研究与实验》(2001)发表了《浅论双脑教育 与减负》,在《教育研究》(2006)发表了《多媒体环境中 动机、意志和成绩的整合理论》。同时,以语言教学为突破 口,探讨心理健康教育学科教学渗透,在《教育理论与实践》 (1996)发表了《论言语能力及其语言教学改革》,在《课 程·教材·教法》(2000,2001)分别发表了《正视中国英 语 体现民族特色》和《从双脑全能教育思想看外语教学改革——运用脑科学研究成果优化外语教学》,在《教育理论 与实践》(2002)发表了《基于双脑全能教育思想的5-Ⅰ科 学识字法》,在《中国教育报》(2003)发表了《双语全脑 识字:从双语趋同入手》。为配合新课程改革,还出版了《新 课程教师专业化发展理论与实务丛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 社,2004),其中《优质高效:因材施教的教育追求》和《协 作互动:资源整合的教育力量》两本书对优化教学、减负增 效做了深入系统的指导。为深化减负增效,实现因材施教、 寓教于乐的目的,我们还强化了科技手段,比如,在《教育 研究》(2002)发表了《网络教育的真谛:人文交互环境下 的个性化自主学习 》,在《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发 表了《科技进步与教学手段现代化建设研究》,在《江苏高 教 》(1996,1997)分别发表了关于科技进步与教育评估 变革的系列文章。

心理是脑的功能,是大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因此,世 界范围对脑的关注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诞生提供了更高的 平台。21世纪是脑的世纪。1989年美国国会通过决议,将20 世纪90年代定位为“脑十年”。1991年欧共体成立了“欧洲 脑十年”委员会,推动欧洲脑研究及欧美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1996年“世界经济论坛”在瑞士宣布成立“脑研究联盟”。

同年日本完成了“脑科学时代”的宏伟规划,并制定了战略 目标,投入巨额经费用20年时间完成,力图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围绕脑科学及其创造潜能开发,我们从革新教育出发, 有选择地做了一些初步研究,比如,在《教育评论》(1992) 发表了《教育思维方式变革刍议》,进而深入到脑潜能开发, 在《教育理论与实践》(1992,1993,2002)分别发表了《国 外关于问题解决与教育的研究述评》《教改的战略重心:加 强科技创造力教育——关于开发科技创造力的若干思考》 《右脑对创造性问题解决的贡献:来自国外的研究证据》, 在《心理学探新》(2001)发表了《国外关于右脑的语言功 能研究的进展》,等等。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诞生还基于对传统心理健康教育 模式的挑战与摒弃。这首先起源于对传统惩罚教育的否定, 我们在《心理科学》(2004)发表了《中小学生对惩罚的心 理感受研究》,指出惩罚对心理健康的消极影响。进而,专 门探讨了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在《中国特殊教育》(2005, 2006)分别发表了《和谐社会心理健康教育网络支持系统研 究》《国内外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述评》,从而为积极 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创立提供了直接的基础。

如上所述,都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诞生筑起了学术高地。

2006年,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将“开发心理潜能 提高 教学效能”立项为“十一五”教育部课题,充分说明积极心 理健康教育诞生的理论和实践高度。2007年5月12日,在心理健康教育领域值得历史铭记的 振奋人心的时刻终于到来了——全国首届积极心理健康教 育大会在四川成都胜利召开。在这个史无前例的大会上,积 极心理健康教育宣布诞生。得到了与会的教育部领导、中国 教科院领导、四川省教育厅领导、美国专家以及来自全国和 当地代表上千人的积极响应和热烈拥护。从此,中国心理健 康教育揭开了崭新的篇章。

此时,恰逢本世纪初西方掀起的积极心理学 (positive psychology)运动迅速向世界性的心理学革命演变之中。积 极心理学运动一传入中国,立即融入中国的积极心理健康教 育洪流,二者相得益彰,使中国特色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民 族特色更加鲜明,世界视野更加宽广。再一次验证了“只有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一颠扑不破的真理。这使积极心理健 康教育一诞生就站在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的高峰、世界 积极心理学的制高点。

2008年5月12日,也就是在四川成都宣布全国开始积 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第二年的同一天,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 了。我们迅速整合国内外专家资源和研究成果,在总结国外 震后心理重建经验基础上提出了中国震后积极心理健康教 育整体方案,发表了《震后心理援助:国外的经验与启示》 (《中国特殊教育》,2008,6)。在震后心理重建面对“防火防盗防心理咨询”的困境和紧迫情况下,应四川省教育厅 邀请,经教育部批准,紧急开赴前线,为灾区提供了震后积 极心理健康教育整体方案,指导了震区为期两年半的积极心 理健康教育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得到四川省教育厅和当 地教育系统的高度肯定,为震后心理重建发挥了不可替代的 作用。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经历住了重大事件的考验,被列入 教育部简报(2008年第36期)上报中共中央政治局、国务院、 全国人大、全国政协等党和国家最高领导层,成为心理学领 域的创举。这些无疑标志着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诞生的高起点。

二、高质量成长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诞生的高起点保证了后天的高质量 成长。2008年5月,就在实施震后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整体方 案的同时,我们在中国最权威的教育类核心期刊《教育研究》 发表了《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标志着具有中国特色、中 国气派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体系的基本成熟。仅仅两个 月后,我们在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了国内外第一本《积极 心理健康教育》专著,更进一步详细介绍了积极心理健康教 育的完整体系。两个代表作从古到今、从中到外、从理论到 实践比较系统地阐述了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体框架,成为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建设的里程碑。随后,《中国教育报》《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育 研究》《中国特殊教育》《大学·研究与评价》《教育文摘 周报》等报刊杂志纷纷介绍和探讨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使积 极心理健康教育思想体系不断丰富发展,日臻完善,茁壮成 长。

值得专门一提的是,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扶正”也 兼顾“祛邪”。为此,我们主编出版了专门针对问题的《学 生问题教育方案丛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这六 本书一方面体现了学生完整的心理结构及其在各维度上容 易出现的偏差,同时也反映了教育现实中集中而突出的问题。

至此,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扶正祛邪”的理论和实践体 系基本健全。与此同时,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另一项基础性工 作也取得突破性进展,即全国大中小学生及教师积极心理品 质测查与数据库建设,以及开发大中小学生及教师积极心理 品质测评工具。

2009年,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全国中小学生积极心理 品质调查与数据库建设”公益金课题立项并完成。我们采用 分组抽样的方式,从全国七大区域:东北、华北、华东、华 中、华南、西南、西北随机抽取25个地级市的214所中小学, 然后以整班抽样的方式通过网络调查平台和纸质量表两种形式从10万中小学生中获得小学三年级至高中三年级共计 10个年级39,179人的积极心理品质数据。采用比例抽样的 方式,从有效数据中抽取10,000人制订常模,大学生、中 小学生和教师(成人)积极心理品质测评三大量表也相继发 表。2009年9月之后,逐步完成了覆盖全国七大区域10万中 小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调查和数据库建设。2010年,“全国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暨积极心理品质发展研讨会”在京举行;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将“十一五”教育部课题“开发心 理潜能提高教学效能”正式更名为“中国学校积极心理健康 教育实验与推广研究”;
从2014年起,中国教科院将“中国 学校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年度报告”列入重点资助出版项 目,《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基本理论与规律研究》专著荣获国 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出版,这是国内对学术成果的极高 肯定。

上述这些成果标志着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品牌建设已经 站在了“十二五”规划新的历史起点和“十三五”规划新的 发展高度。

三、高效率传播推广 从2007年5月12日,宣布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诞生之日起,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就广受欢迎和关注,传播速度和频率惊人。在中国知网检索发现,2007年5月到2010年12月发表的与积 极心理健康教育和积极心理品质相关的文章如雨后春笋,涵 盖了各级各类教育,被下载次数更是惊人,多达111,085次, 也就是说至少有11万1千多人次专门花钱购买了这些文献,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在全国开始掀起高潮。

值得一提的是,2007年9月,《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杂志发表《大力推进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访“积极心理健 康教育模式”创始人孟万金教授》,2008年7月《中国教育 报》发表书评《如果积极成为一种心态》,引爆了全国的积 极心理健康教育热潮。北京市朝阳区、海淀区,山东省淄博 市,贵州省贵阳市,吉林省长春市等以实验区为单位,以及 后来的北京十九中为代表的大批实验校纷纷有组织地开展 起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实验。近年,宁波市鄞州区整体开展积 极心理健康教育背景下的幸福教育综合改革实验;
湖北荆门 全市开展积极心理健康教育,首批108所学校先行先试;
大 连市金州区成立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联盟进而带动辽宁省一 百多所学校成为联盟实验校。各地各级各类学校组织的培训 和实验更是数不胜数。

几乎所有实验区实验校都尝到了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 甜头。2010年,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成果检验大会在北京十九 中胜利召开,会上实验校和实验区代表纷纷介绍经验。教育部相关领导、中国教科院领导和美国专家到会祝贺并致辞, 来自全国十多所知名大学教育学院的领导和专家学者及京 内外代表千余人见证了全国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成效。

之后,北京十九中作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不仅在全国 作为唯一学校代表交流经验,而且还作为“幸福中国”的学 校代表展示在联合国总部网站。

2016年5月,中国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团队已经得到国际 积极心理学组织的正式邀请,其成果将列入国际积极心理学 权威著作向全世界发行和推介。

官群,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博士,匹兹堡大学博士后, 教授、博导,国家社科基金“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基本理论与 规律研究” 核心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