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区建设教育的现况及思索
市区建设教育的现况及思索 加快我市教育事业发展,实现教育强市,完成人口大市 向人力资源强市转变,既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题中之义, 也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所需。一、我市教育事业的发展现状 根据《中共衡阳市委衡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建设教育强市 的决定》的要求,我市要在2015年建成教育强市:2015年, 全市学前三年教育毛入园率达到80%,九年义务教育完成率 达到98%;
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0%以上;
90%的义务教育 学校达到合格学校标准,城乡之间、各级各类教育之间的差 距进一步缩小,形成较为完备的终身教育体系,初步实现教 育现代化,教育服务经济建设的能力显著增强。对照这个指 标体系,从调查了解的情况看,我市已经基本达到了这个标 准,具有建设教育强市的基础。
二、实现教育强市的现实差距 我市建设教育强市具有一定基础。但也要清醒地看到, 也面临着不少困难和挑战。(一)以基础教育的评价体系作 参照,入学率、升学率等主要指标离教育强市目标还有差距 一是农村中小学生辍学现象不同程度存在。部分农村学校基 本办学条件都不具备,设施破旧简陋,相当部分乡镇学生舍 近求远到城区就读。同时,由于地理环境、社会风气的影响, 少数农民重男轻女、读书无用的思想仍然存在,导致部分农 村初中辍学率远超过国家年辍学率2%的规定,如白沙等地。二是教育总体规模偏小。与周边县市相比,我市教育规模不 大,无论是学校的数量、还是受教育的人数,与兄弟县市有 很大差距。以相邻的祁东县为例,该县的总人口比我市只多 10万左右。我市现有普通高中6所,城区有一中、二中、泉 峰、湘南实验中学等4所普通高中,高中生总人数仅为4800 多人,除水局高校和政府去年投资兴办的常宁六中外,城区 和其它的乡镇没有普通高中,远远不能满足适龄学生就读高 中的需要;
而祁东县现有普通高中7所、城区6所,高中生总 人数近万人。(二)以统筹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作参照, 教育投入的幅度与教育条件的完备度离人民群众对教育的 需求还有差距一是生均拥有的教育资源低。农村中小学公用 经费严重短缺。虽然“普九”以后,村级小学和乡镇初中基 本消除了“黑屋子、土台子”的现象,但农村中小学基本办 学条件亟待改善。调查中发现,由于经费不足,有些学校还 不具备义务教育的基本办学条件。在现有教学设施中,全市 农村初中语音室、电脑室、电脑等硬建设严重滞后;
除少数 城区小学和乡镇中心小学有语音室,电脑室外,各村小学基 本上没有开设计算机课程。二是农村义务教育状况不容乐观。
调查中发现,2009年农村小学生师比值分别为1:23,初中为 1:18。虽然由于学校布局调整和学龄人口下降导致教师数 有所减少,但生师比例明显偏低,严重地浪费了教育资源。
学历达标与能力达标存在较大落差。农村教师第一学历合格 率分别为22.7%和13.5%。学科结构极不合理,大部分农村学校缺少音乐、体育、美术、计算机和外语教师,素质教育 难以实现。还有待遇低、工资拖欠、专业教育程度低、师资 来源复杂、管理松散等多方面原因,造成一些农村教师工作 责任心差、职业意识淡漠。(三)以“职责明确、管理科学、 符合实际”的原则作参照,教育管理体制与适应现代教育管 理的需要还有差距一是乡镇力不从心、市直单位“趋利避责”, 重教“口号化”。资金方面,乡镇党委政府是力不从心。市 直部门更是事不关已,高高挂起,有事也就是执法部门到学 校去收费、罚款,有的甚至是乱收费,乱罚款,往往对自己 孩子的教育很重视,而对于整个社会的教育,说起来重要, 做起来次要,涉及到具体问题的时候,舍不得。二是理念、 方式滞后,管理“家长化”。在教师队伍中,教师工资由财 政统发,许多学校反映管理的权力小了,教师不听话了,校 长不知道怎么来管理老师了,这反映处我们教育系统的家长 式管理积习难返,创新管理难见成效。
三、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工作,提升教育服务经济建 设的能力的对策建议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优化教育环境。要健全建设 教育强市工作领导机制,经常研究教育工作,切实做到教育 发展优先规划、教育投入优先安排、教育用地优先保障、教 育用人优先补充、教师待遇优先落实、教育问题优先解决。
要建立科学的评估、督查、奖励与责任追究制度,推动建设 教育强市各项工作的落实。二是加大教育投入,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要加大教育投入。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完善 教育投入稳定增长机制。要进一步拓宽教育经费筹措渠道, 引导民间投资教育、捐资办学,多方面增加教育投入。要积 极筹措资金,加大合格学校建设资金补助力度,改善农村学 校基础设施,加大对贫困学生的扶助力度。要管理好、使用 好教育经费,确保学校安全正常运转,确保教育重点项目建 设投入,确保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确保职业教育经费投 入。三是强化教育管理,进一步优化教师队伍结构。要抓好 教师学习培训,特别是青年教师的培养引进,防止出现教师 队伍后继乏人的严峻局面。要切实解决好教师学科结构严重 失衡的问题,大力培养补充师资力量相对缺乏的学科教师。
要采取措施解决高中学校缺编,而小学教师又严重超编的问 题,进一步增强高中师资力量,优化高中师资队伍,提高高 中教育整体水平。四是围绕服务经济,进一步打造现代教育 格局。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 战略地位,全力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要围绕服务经济,高 水平、高质量发展基础教育,强化均衡、优质、高效的发展 方向,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
要高水平、高 质量发展职业教育,全力打造一流的职业教育品牌:要提高 教育综合实力,基本形成与常宁地方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国民 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建成 教育强市;
要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科技创新能力和社 会服务水平,深入推进和谐常宁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