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与建议
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与建议 摘要:在“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战略发展目标下,鼓励 多渠道就业、高质量创业是提升就业质量的关键。“互联网 +”时代的到来,以工作室为载体的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就 是落实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大众创业、万 众创新”的改革新举措。本文探讨了基于工作室模式的创业 教育,能够从创业教育知识与创业实践能力训练中,以工作 室为载体,从真实工作环境中来贯穿具体的项目、任务教学, 提升学生接触社会、了解行业、参与动手的机会,并积累相 应的创业经验,提高大学生创业成功率。关键词:互联网+;
工作室模式;
创业教育 一“互联网+”时代下的创业教育背景 (一)宏观性背景 创业教育源自美国,如斯坦福大学、百森商学院都建立 了较为完善的创业教育体系,我国高校在创业教育实践中, 也相继出台一些鼓励性政策,税收减免、贷款支撑、免费创 业培训指导等内容。但总体来看,高校创业教育环境相对单 一,缺乏体系化[1]。党的十七大、十八大围绕创业教育战 略目标,提出转变创业教育的具体要求,尤其是在“互联网 +”时代,以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平台为支撑,从互联网经 济视阈下为传统行业发展营造了新的发展机遇,也为高校各 专业参与社会资源优化与配置创造了条件。
(二)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际需求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以创业来带动就业,无疑成为广 大学生的选择。一方面,对现实高等教育模式产生抵触,特 别是在融入社会实践中,自身的知识、能力难以胜任现实就 业创业岗位需求,缺乏正确的就业观,对自我期望过高,创 业意识及创业经验严重不足;
另一方面,高等院校在推进教 育改革工作中,对于部分专业设置缺乏市场性衔接,以致于 某些专业教育出现饱和或过剩状态。
二互联网创业环境下工作室教育模式发展现状 (一)工作室教育模式发展 工作室教育模式最早源自德国包豪斯学院的“工艺作 坊”教学方式,重在从学生的职业素能养成上,来凸显学生 创新意识、就业能力、创业精神的培养[2]。以艺术设计类 专业为例,利用工作室作为创新创业教育载体,结合艺术设 计类工作岗位实际,如平面设计、广告创意设计、影视制作 工作室;
商业策划、庆典策划、社会节事活动策划工作室;
手游设计、应用软件设计、电子产品设计工作室等。
(二)高校工作室创业教育问题 以“工作室”为载体的创业教育实践,依托具体的工作 室教育实践活动,倡导学科专业教学与真实职业环境的衔接。
然而,在实际推进中还面临一些困境。一是缺乏有序的成长 环境,很多学生在长期的校园生活中缺乏与社会的接触,在 校期间参与社会实践较少,在社会阅历、处事能力及操作方 法上受限,缺乏对现代企业管理,特别是人才、技术、财务等知识;
二是工作室创业发展缺乏品牌优势,竞争力不足, 特别是核心技术团队不稳定,未能拥有自主商标和专利,陷 入低利润发展瓶颈;
三是工作室创业政策扶持力度不足,新 政支撑范围有限,如申请手续繁杂、周期长、门槛高、名额 少等问题;
四是大学生创业工作室人才引入面临尴尬,社会 就业心态导致毕业生选择知名度高的企业,而对于初创工作 室鲜有考虑。
(三)互联网环境下工作室创业教育发展机遇 据调查,截止2015年8月,我国网民人数突破6.85亿, 互联网普及率达55.8%,高校网络化环境已经成熟[3]。大学 生利用支付宝网上订餐、网购生活用品、打开云盘进行学习。
同时,余佳文利用互联网设计出超级课程表,嘀嘀打车利用 网络实现出租车资源的整合,基于网站、微博、微信等在线 社区来开办网购平台,有资料显示,在淘宝网注册的所有网 店中,在读大学生、毕业生占据半壁江山,而且大学生创业 群体还在增大,类似于“淘宝大学”的各类创业学习环境及 创业平台的发展,也为广大学生开展经验交流和借鉴提供机 会。
三优化高校工作室创业教育模式的对策与建议 (一)树立创业创新教育环境,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意 识 创业教育作为高校现在和未来人才培养方向的重要内 容,要认识到“培养人”必须依靠“发展人”来实现,而实现的逻辑起点和终点是建立完善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以工作室模式为载体,激发广大学生的自主创业意识,增强 大学生参与创新、积极创新的主动性,迫切需要从优化大学 生创业教育环境上,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创业观、就业观。
以工作室为创业模式的大学生群体成为未来大学生就业的 重要选择方式,选择互联网更是大学生“草根”创业群体新 力军[4]。随着国家对“互联网+”创业环境的不断优化,在 传统行业与互联网融合进程中,越来越多的基于网络化的工 作室成为新兴的创业形式,正在影响和改变着未来创业领域 格局。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是渐进的、综合的,不仅要从专业 教育上渗透素质教育的发展理念,更要从广大学生创新创业 意识导向上,来促进创新创业行为的养成。
(二)构建工作室为载体的创业知识及模拟训练平台 工作室教育模式是基于职场环境的专业化能力培养平 台,立足工作室模式来优化创业知识学习和模拟创业实训, 重点从两个方面来着手。一方面注重创业知识的学习和渗透, 结合工作室教育载体,开展创业基础课程、创业实务课程、 创业管理课程、创业案例课程等知识的教学,结合不同学科 专业特点来完善创业知识体系,特别是利用当前校园网络平 台,以创业工作室为载体来开辟多种方式的创业实践活动, 组织广大学生从参与互联网创业知识中激发大学生的创业 积极性,形成良好的互联网工作室创业文化氛围;
另一方面 注重对模拟工作室创业实训平台的建设,结合ERP沙盘、创业之星软件等模拟训练平台,从工作室创业教育环境营造上, 合理分工、组件创业团队、模拟真实工作室经营环境、制定 工作室发展规划与战略目标、开拓工作室市场渠道调研和开 发、协同推进工作室产品认证、物资采购、广告宣传、财务 核算等工作,以立足工作室模式的经营环境来模拟具体的运 作流程和各项业务活动,让大学生能够从中将理论知识与实 践经验进行融合,增强大学生工作室创业教育的实效性。
(三)优化工作室创业教育模式,打造核心竞争力 从现有工作室创业教育模式发展问题中,把握各专业人 才优势,立足工作室团队成员结构,吸引同专业师兄师姐的 加盟,特别是从高校各专业资源整合上,促进工作室团队构 成的稳固性。利用校内专业结构特点来梳理工作室创业队伍 组成,提升工作室团队的整体专业水平;
拓宽校外企业与工 作室创业教育的合作渠道,引导学生从就业岗位实践中来重 构创业实践知识和能力,助力工作室创业教育向企业创业的 转变。针对工作室创业教育规模小、经验不足难题,高校积 极发挥创业竞赛的导向作用,促进大学生从工作室间的竞争 中来把握发展定位和方向,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四)从资金、师资选拔上建设大学生工作室模式创业 孵化平台 创业实践是创业教育的关键内容,也是提升大学生创业 能力的有效途径。以工作室为载体的高校创业教育实践中, 资金、师资关系到整个创业教育的成败。以工作室为载体的创业教育,将学习的内容就是工作,利用工作来实现有效学 习,促进了高校学科教育职业化、教学情境岗位化、教学目 标的项目化、学习过程职业化,更让大学生能够从工作室模 式教育中树立了创业信心,增强了岗位胜任力。为此,高校 要从专项资金投入上,适度建立工作室创业扶持基金,结合 高校学科教学方向来构建工作室创业实践孵化这些,从创业 教育活动组织、创业教育实训、实践中形成稳固的组织保障。
(五)发挥互联网平台优势,完善大学生工作室模式创 业体系 互联网创业作为当前大学生创业实践的重要方式,高校 在构建基于“互联网+”的工作室模式实践中,要着力从互 联网创业的交互性上,衔接好“线上线下”创业经验的学习 与交流,引导大学生融入到高校创业教育体系中。工作室模 式下的大学生创业教育环境的营造,要从高校教育和社会、 政策环境等多方面资源进行整合,探索校企合作在工作室模 式创业实践中的积极思路,完善互联网创业培训课程体系, 加大软、硬件资源平台投入,为学生创业大赛创造必要的环 境,挖掘大学生的个性潜力和互联网思维。
四结语 良好的高校就业创业体系是保障大学生就业创业质量 的基础,从政策解读、社会就业环境、岗位就业能力、人才 培养模式等方面来构建教育合力,特别是优化高校教育力量, 整合高校实践教育与社会教育资源,以工作室为载体来营造大学生创业教育环境,正是发挥教育要素聚合效力的有效途 径。
参考文献 [1]荆�t.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内外部环境研究[J].江苏 高教.2013(06):69-72. [2]郑刚,郭艳婷.世界一流大学如何打造创业教育生态 系统――斯坦福大学的经验与启示[J].比较教育研 究.2014(09):48-51. [3]杨燕群.工作室模式与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的融合 与实践[J].前沿.2014(Z4):24-27. [4]黄敬宝.“互联网+”时代的青年就业与新思维[J].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5(05):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