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中小学法制教育发展动态
国内中小学法制教育发展动态 国内中小学法制教育发展动态范文 一、中小学法制教育的战略意义 1、是我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总则第六条规定:“国家在 受教育者中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教育,进 行理想、道德、纪律、法制、国防和民族团结的教育。”法 制教育作为国民素质教育的有机构成被写进了教育法。目前 在校的中小学生,正是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预 备队和生力军,作为国民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法制教育在 中小学教育中与科学文化、思想品德教育一样占据重要的基 础性地位,必须切实加强对他们的法制教育,从小培养他们 的法律意识,增强他们的法律素养。2、是培养现代合格公民的基本途径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国宪法确立的 一项重大基本国策,也是实现富民强国和公平正义以及维护 社会稳定发展的必由之路。实现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 治国家,公民的法律素养是前提条件。而要培养公民法律意 识,增强公民法律素养,关键在于进行法制教育。现代公民 的法律素养培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必须从中小学生抓起。
只有从小进行法制教育,通过长时期的知识学习、实践锻炼 以及潜移默化的习惯培养,广大青少年才有成长为遵纪守法 的现代公民的可能。因此,中小学法制教育可以说是培养现代合格公民的基本途径。
3、是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有效措施 近年来,我国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案件呈上升趋势,未成 年人违法犯罪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未 成年人违法犯罪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正是其法制观念淡薄,甚 至有人自己做了违法的事情根本不知道自己的行为触犯了 法律。未成年人犯罪带有很大盲目性,往往因为一时性起, 一念之差而铸成大错,大部分少年犯罪时不知道犯罪行为的 后果和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如果能够从小对青少年进行法 制教育,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法制意识,养成遵纪守法的良 好行为习惯,就能从根本上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因此,在中 小学开展法制教育,是解决当前日益严重的未成年人犯罪问 题的有效措施。
二、我国中小学法制教育存在的问题 1、教育缺乏系统性 中小学的法制教育与其他学科教育相比,师资力量及教 学资源都显得相对薄弱。纵观中小学思想品德课教材内容, 涉及法制教育的内容并不多见,中小学法制教育缺乏与学生 生理、心理特点及接受能力相契合的系统讲授法律基础知识 的教材。中小学法制教育缺乏系统性,主要表现在:中小学 法制教育缺乏统一的领导组织机构、统一的教育计划安排, 缺乏长远规划和近期具体目标;缺乏对学校法制教育的总体 研究;没有统一评估检查的具体标准;没有把法制课作为主要课目列入教学大纲,缺乏教学参考资料等等。
2、教师队伍法律素质有待提高 教师在学校教育中处于主导地位,教师法律素质的高低 直接影响到中小学法制教育的成效。然而,现阶段绝大多数 中小学校的法制课教师基本由思想品德政治课教师兼任。他 们往往一方面缺少必要的法学知识,另一方面又相对缺乏实 践经验,难以帮助学生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实际问题从而使 教学质量大打折扣。此外,一些中小学教师自身法制观念淡 薄,在组织教育教学活动和实施学生管理工作的过程中,甚 至出现了与法制教育的宗旨相对峙的教师“教育犯法”现象, 如罚抄作业、罚站、取消午休、站办公室、放学晚回家等惩 戒方式。
3、学校、家庭、社会各方未形成法制教育合力 不少人认为,对青少年进行法制教育,只是学校有这方 面的教育任务,社会、家庭不需承担太多的责任。在教育管 理中由于缺乏合力,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不能有机结合, 许多家长对在校生往往把希望寄托在学校,很少对自己子女 进行有效教育。而不少家长的脑中还保留封建时代的“万般 皆下品,唯有独书高”的思想,对法制教育并不重视。此外, 由于市场经济的负面作用,部分地区社会不良风气盛行,没 有营造出有利于学生成长的文化环境。学校管不了,家庭管 不好,社会环境的约束力量有限,因此,造成法制教育脱节、 死角现实突出。只靠学校和老师在那里演独角戏,没有形成教育合力,必定造成教育效果低下。
三、中小学法制教育开展必须坚持的原则 1、要坚持素质教育的方向性原则。
学校教育是学生法制教育进行的主要场所,教职工对学 生的培养教育负有重大的责任。然而,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 中小学生的法制教育如同思想政治课程一样,时冷时热,不 能很好地贯彻落实。应试教育在我国有着漫长的历史,片面 追求升学率依然是当前普遍存在的问题,升学率高低成为评 价学校教育效果优劣,教师教学工作能力强弱的唯一标准。
对于学生的法制教育,学校领导不够重视,教师积极性不高。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提出“学校教育要由应试 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为坚持全面育人指明 了方向。要解决学校教育中存在的“唱的是素质教育的调, 走的是应试教育的路”问题,必须从观念到实践上,坚持素 质教育的方向,建立科学的、行之有效的教育评价体系,着 眼于每一位受教育者,德育智育并重,成才与成人相结合, 关注学生全面发展,造就社会主义各行各业需要的高素质劳 动者。
2、要坚持全面规划性原则 中学开展法制教育要做到把法制教育作为必修课,贯穿 于中学教育的全过程,落实在教学、管理、后勤服务的各个 环节上。进一步完善法制教育体系,建立以学校教育为核心, 涉及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点连线”的法制教育网络,形成齐抓共管的格局,确保法制教育取得更大的成效。适应 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特点,对不同学龄段的学生设定不同的 教育目标,循序渐进,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
3、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正确的理论来源于实践,并服务于社会发展,接受社会 实践检验。中学生接受法制教育,获取法律知识,由被动接 受到自主行为,也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课内课外相结合。
学校法制教育要克服照本宣科、满堂灌、满足于讲授书本知 识的倾向。学生需要的是情感体验,通过实践,丰富和充实 人的内心世界。因此,无论是课内还是课外,都应注意结合 社会生活中的案例,注重以案释法,引导学生用学到的法律 知识去剖析,从实践中学法,从学生自己的日常的学习生活 中做起,遵守班规校纪,时刻检点自己的行为,促进良好班 风校风的形成。
四、完善中学法制教育的对策 1、明确法制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中小学生的法制意识 以传授知识为载体,以预防犯罪为目标的传统法制教育 具有明显的工具性,难以使学生产生对法制产生的真诚认同。
“法治的真正实现不在于用法律条文来取代现有的文化传 统,而是要把人们对法律、法治的信念融入到人们的血液中 去。知法并不必然守法。”因而,中小学生法制教育的重点 在于培养包括权利义务意识、宪法意识在内的法治意识,而 不是在于系统地习得多少法律知识,更不是单纯的预防犯罪。法制意识是现代法治社会对每个公民自身文明素质提出的 基本要求。我们应切实认识到中学法制教育决定着法治建设 的未来,是依法治国的基础工程。只有如此,才能正确设定 中学法治教育的目标和内容,能才界定我国中小学法制教育 的地位。
2、合理设置课程、编排教材 强化法制教育仅靠其他学科附带性的教育是不够的,法 制意识的培养是一个系统缓慢的过程,教育主管部门应考虑 根据青少年年龄特点编写相对系统完备的法律课程教材,使 中学生、小学生在各年级都有相应的法制课程。在教材编写 上,可考虑以法治连环画、动漫视频等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形 式为主,在内容上应注意案例教学,使学生在相对轻松的氛 围中掌握法律知识,完成法制意识的培养。
3、引进法学类专门教师 人才始终是教育发展的源泉、动力和目的,保证中小学 法制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首先要在中小学引进具有法学专业 知识的人才,专门从事与法制教育有关的工作,以弥补多年 来基础教育中存在的普法不及时、人力资源不足的现状,保 证中小学教育中“重在治本,预防为主”的综合治理方针, 帮助学生培养形成一定的态度和信念,理解法律如何体现集 体的意志和价值观,理解法制教育的目的、基本态度、价值 观等如何通过学科内容和教育方式得以实现。因而专业化教 学人员的存在是中小学法制教育的基础。4、突出中小学法制教育中的社区参与特点 法制教育应当注重学生的社区成员身份,关注其对法律 规定的权利和义务的理解;
期望学生在面对并解决争执与冲 突,讨论与分析社会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理解法律,运用法律。
这从根本上决定着社区参与是法制教育的必要组成部分。我 国的法制教育应该突出社区参与的特点,一方面增强法治教 育的实践性,使受教育者实现和社区的良性互动;
另一方面 要强调社区参与与学生在校学习内容之间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