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假设有哪些_人性假设高校治理制度

人性假设高校治理制度

人性假设高校治理制度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颁布后,学界对大学治理和现代大学制度建设这一问题的研 究继续走向深入。但是对于大学治理和大学制度建设无法回 避的人性假设问题探讨较少。人性假设是高等教育研究的基 础问题,它直接影响着高等教育研究的理念、起点与方法。

“丢掉了人性分析,对人文现象而言就等于丢掉了根本,因 为人的一切活动,人类社会和人类历史的一切现象都是基建 于人的本性、表现着人的本性”[1]。本文从人性的基本 属性和经验事实出发,尝试论证把“经济人”作为大学治理 和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人性假设,着重阐明大学人和大学组 织的“经济人”品性,系统论证“经济人”作为大学治理的 人性假设的适切性与依据,希望能为大学治理与大学制度建 设提供理论依据。

一、“经济人”假设的主要含义一般认为“经济人”人 性假设是由亚当•斯密开创的。他在《国富论》中预设了“经 济人”的人性。认为“人性中有一种互通有无、物物交换、 互相交易”的“自营性”;人性中还有一种有意识地追求个 人自身利益倾向,即“自利性”。

“自营性”与“自利性”通过严格的核算追求利益的最 大化。并且在良好社会秩序下,个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 自由行为在“看不见的手”的引导下,会无意识地、有效地 增进社会公共利益。尽管对“经济人”假设的批评、争论从未停息过,但也只能提出一些限制条件和修正。也就是说, “经济人”的人性定位至今依然是西方经济学中的一个最基 本的“公设”,还没有新的假定能够取代它。

近年来,高等教育界开始借助其他学科的契约理论、产 权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治理理论、委托代理等理论分析 高等教育管理问题,其实这些理论立足的一个共同人性假设 就是经济人假设。这些理论为高等教育管理与改革提供了理 论依据,但是学界对经济人假设之于大学人的适切性问题要 么“回避”要么“默认”,如果本文所论证的大学人的经济 人本性为真,那么本文也就证明了利用上述理论分析高等教 育管理的人性合法性。如果大学人的经济人假设并不成立, 上述理论之于高等教育管理和改革的参考价值就需要反思 和审查。

二、大学人的“经济人”品性考察我们认为从事高等教 育活动各类主体,如管理者、教师和学生,这些“大学人” 同样具有自营性、自利性的“经济人”品性,并且这种“经 济人”品性构成丰富的人性图画的底色。不管人性多么纷繁 复杂,自利与自营的“经济人”特征构成了人的最基本属性。

所以,可以作为大学治理的人性假设。那么这一假设是否成 立、是否合适呢? 下面我们从马克思等哲学巨人对人性的认识、中世纪大 学诞生的诱因,现代知识分子人格的危机以及传统人性假设 的悖论等四个方面进行考察。(一)马克思对人性的一般看法马克思本人对人、人性的 论断今天仍然是我们看待人和人性的重要指南和基础。马克 思提出“对于各个个人来说,出发点总是他们自己”,“在 任何情况下,个人总是从自己出发的……由于他们的需要即 他们的本性,以及他们求得满足的方式,把他们联系起来(两 性关系、交换、分工),所以他们必然要发生相互关系。” [3]既然在任何情况下,个人总是从自己出发,也就是说 每个人自己的利益―――而不是别人的利益―――是各个 人的行动的起点。马克思还断定“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 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4]“思想”一旦离开“利益”, 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马克思认为人的社会活动动机、每个 人参与社会活动的出发点是每个人自己、是每个人自己的需 要。而且“需要即他们的本性”,还认为追求利益是人类一 切社会活动的动因,利益是思想的基础,利益决定思想,利 益推动生产和生活。“把他们联系起来的惟一纽带是自然的 必然性,是需要和私人利益,是对他们的财产和他们的利己 的人身的保护”[6]“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社会联系, 因此上面提到的真正的社会联系……是由于有了个人的需 要和利己主义才出现的”[7]。

可见“经济人”假设的核心观点与马克思对人性的论断 是高度一致的。既然社会联系是因为个人需要和利己主义才 出现的,那么大学这一组织也是人们建立社会联系的一种方 式和组织形式,不管其形式和工作对象如何特殊,这一组织建立的基本原理与其他组织的基本原理是一样的,大学作为 一种社会组织形式也是因为“私人利益”、“个人的需要和 利己主义”才出现的。私人利益、个人需要和利己主义是大 学产生的人性根源和人性原理,也是大学这一组织建立的人 性基础。

(二)从大学诞生的起因认识人性马克思对人性的判断 是从普遍意义上分析人性的,如果把普遍意义上的“人”移 入大学这个组织环境,大学人作为高深知识的探索者、追求 者,披上一个“专业性”的外衣,进入知识场域的学者和学 生的行为动机是否有根本性变化呢。众所周知,大学脱胎于 中世纪的行会制度,拉丁文“大学”一词的原意是行会,起 初并没有学术或教育的含义。中世纪,在巴黎、博洛尼亚和 伦敦等地随着追随牧师和其他教师学习的人数增加,“为了 保障权利、利益和提供法律保护,师生们遂仿照艺人行会的 方式,组成教师或学生行会。”[8]关于大学建立诱因, 在《欧洲大学历史》有更加清晰明确的记载,学者们为了自 己的物质利益、自由和安全的空间,为了免受物质的剥削以 及教廷或政府的专横管理才建立了大学。“教师们对大学的 期望是什么?我们已然看到,这种期望不是对知识的渴望诸 如此类的东西,而教师和学生们不确定的的社会地位,才是 早期大学建立的诱因”。“大学教育―――那时侯和现在一 样―――基本上为每一个学生都提供了获取未来牧师俸禄 的机会”,“学生期望从大学的学习中获得更好的条件,以便增加谋取公共管理机构中任职的机会”。[9]所以从大 学诞生之日,人们从事高等教育的根本动机就是为了更好的 生活,而不是为了知识而知识的闲逸好奇。布鲁贝克总结, 近代以来支配高等教育运行的两种哲学分别是政治论和知 识论,而占主导地位的是政治论,欧洲大学历史和布鲁贝克 的判断是互相印证的。根据这些,甚至可以认为有史以来多 数人从事高等教育的动机不在于知识本身,而在于获得知识 后给自己带来利益和价值,比如身份与阶层的提升、人力资 本的储备和社会资本的联结。大学这一组织是在“经济人” 自营性和自利性特征的驱动下产生的,其实教育的诞生也是 如此。奥尔特加•加赛特认为“人类从事和热衷于教育于一 个简单明了、毫无浪漫色彩的原因:人类为了能够满怀信心、 自由自在和卓有成效地生活必须知道很多事情,但儿童和青 年的学习能力都非常有限,这就是原因所在。”[10]这表 明人类为了更加经济和更为迅捷地获取知识才有了正式的 有组织的教育形式。综上可以看出,无论大学的建立还是教 育的诞生,无不是人的自利性、自营性以及个人追求自身利 益最大化的结果。从这个角度看大学正是人们更好地实现自 身利益的途径和依托。

(三)市场化背景下大学人的经济逻辑今天知识的经济 价值、商业价值更加凸显,“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 财富”的信条已经深入人心,也被实践所证明,所以全世界 范围内出现了“学术资本主义”现象,象牙塔中的大学教师“追逐金钱实际上不再是遭受质疑的行为”,“教师们急切 地回应新的市场。只要有可能,他们就倾向于获取联邦研究 费和工业咨询费”。[11]153大学教师变成国家资助的创 业家、老板和寄生于大学的知识资本家。学生参加高等教育 原来主要是致力于道德的提升,现在主要是为了好的工作和 更好的工作。富足一生已取代人生哲学而成为高等教育的主 要目的。”[11]166不仅大学外部对大学人角色的认识正 在发生变化,大学人对自己的角色认识也出现了变化,大学 教师把自己看作是知识和教育劳务的商品拥有者,关注自己 的利益而不是社会公益。学生越来越把受教育看作是为获得 更好的职位而进行的投资。在未来人们对待大学的态度更像 对待其他组织,对待教师这一专业人员更像对待其他劳动者。

学术资本被当作一种特殊的商品,名义上是在为公共部门服 务,在动机上实际主要是满足私人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实际 上,学生在选择专业时,无不考虑这个专业就业怎样,好学 不好学,付出和回报的比例,在读书的时候要考虑怎么能学 的更好、更快,投入少、产出多;教师也是在考虑怎么做容 易发论文、评职称,怎么报课题、拿项目,科研选题不仅要 考虑客观的研究价值,也要考虑研发成本与收益。几乎所有 决策都需要经过经济思维的过滤,最后做出一个相对最优化 的选择。

(四)当代知识分子缺位和形象危机当前,在市场经济体 制下,无论是在西方还是中国,传统的知识分子形象正在遭遇危机。大学教师学术人格异化,学术人格开始变得政治化、 商业化、虚假化,甚至变得浮躁化、功利化、世俗化。[12] 也有实证调查结果显示,现有学术人员缺少“为知识而知识” 的学术品性,这种学术性格使得他们并不很在意对真理的无 限追求和对现实的深入理解,有时甚至主动放弃对学术自由 和学术权力的执着追求。知识和学术开始演变成为权力、技 术与财富。[13]造假、剽窃等学术不端行为不正是“经济 人”的自营、自利和机会主义动机使然吗。有的美国学者认 为全世界只剩下120个知识分子[14],这让我们思考历史 上一定时间内具有强烈的公共价值追求的知识分子有多少? 有多大比例?笔者主观估计,即使在传统的知识分子相对数 量最多的时期,能算上知识分子的大学教师也不足20%。“知 识分子”概念更多的具有一种象征价值、象征意义,历史上 从来就不存在这样一个阶段:在这一阶段内所有(大部分)教 师都具有知识分子的“公共理性”特征和品格,以至于可以 把“公共人”作为一种人性假设。把“经济人”当作大学人 的人性假设,主要强调了大学人与社会人的“共性”,但不 能以此否认事实上也确有“为知识而知识”的大学人存在, 只是这样的大学人所占比例还不足以影响人们对这一群体 人性特征判断的改变。综上所述,无论是从马克思对人性的 一般判断,还是大学产生的诱因,从今日大学人的行为逻辑, 到知识分子形象危机和其他人性假设的悖论,我们都看到大 学人展现出的“经济人”品性。如果严格意义上的知识分子极其稀少甚至并不存在,那么“理念人”、“公共人”或者 “道德人”的合法性就自然值得重新审视。“经济人”假设 肯定了大学人追求利益的本性,认为人的需要、自营性与自 利性是人类活动最原始、最根本的出发点和原动力,这是对 唯物主义原则的坚持和运用。“经济人”人性假说能够解释 具体、现实生活和抉择过程中人们决策的特点和实质。所以, 可以把“经济人”作为大学治理与大学制度建设的人性假设、 起点和依据。

三、“经济人”假设视域中的大学治理 (一)资源依赖组织:大学性质新认识如果大学人也是 “经济人”,具有先天的自营性、自利性和最大化偏好,那 么对大学这一组织的定义也有了新方式。在“经济人”的框 架下,与其说大学是具有共同“志趣”的人们组成的组织, 不如说大学是具有共同“利益”的人组成。因为,自然人的 自利和自营特性不会因为加入某一组织就彻底改变,而组织 正是这些利益相关者实现利益需求的途径和和形式。资源依 赖理论认为组织最重要的是关心生存,为了生存组织需要资 源,而组织自己通常不能生产这些资源;组织必须与它所依 赖的环境中的因素互动。[15]既然如此,大学最关心也是 自己组织的生存,决策主体也要做理性思考,实现成本最小 化和效益最大化。大学为什么市场化、功利化和产业化?为 什么盲目的升级、升格?为什么重科研、轻教学,为什么缺 乏科学的学生观?大学为什么逐步走向“行政化”?这类现象无不是因为大学本身就是一个“资源依赖组织”。理想的大 学制度是承认大学“经济人”品性进行制度设计,而不是消 灭大学和大学人自利的倾向,或者拒不承认大学的利益诉求, 而把大学当作理想人激励管理。理想的大学制度,还要规避 其“经济人”属性的负面影响,所以要建立有效的大学问责 制以对“经济人”的机会主义形成监督。

(三)激励与规制并重,加强学术与伦理建制治理大学时 强调公共理性、强调为真理献身、为公共利益服务,恰恰说 明大学人的本性不是这样,恰恰是因为人天生具有自营和自 利的倾向。如果大学人本性就是公共人、理想人和理念人, 就不需要多此一举的“提倡”奉献精神。治理理论的一个前 提就是承认大学和大学人具有各自不同的利益追求,承认利 益冲突的存在。大学和大学人的人性具有多维性、多样性是 个基本事实,然而众多品性当中“经济人”品质和行为方式 最为突出,处于一种基础性和决定性的地位。基于这种人性 事实,在进行制度设计的时候,既要尊重教师,又要充分考 虑到教师的“经济人”特点。要考虑“公共人”、“理想人” 和“道德人”的特点,但是不要过分依赖于人的这种“自觉 性”,无论是学术建制还是伦理建设都是如此。激励个人进 行知识创新,同时通过制度促使个体知识转化为组织知识, 用组织的形式来挖掘、积累知识,使得隐性知识显性化、制 度化,使知识得到有效的传递和保存。社会伦理水平的提升 不能单靠个人的心性和自觉。现代社会中的邪恶更多的是组织化的邪恶或者说制度化的邪恶。这种邪恶是一种集体的或 整体的邪恶。单靠个人的心性不能对治,只有靠组织化的善 或制度化的善才能对治。[18] 论证大学人具有“自利性”和“自营性”,并不是希望 每个人都自私自利,其意义在于“明确”人的这些特征是一 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在于清楚地确定了大学 治理与制度设计根本原则和逻辑起点,如果理想的、天真的 把大学人完全看作“理想人”与“公共人”,就把我们的思 路和理论引入了歧路。总之,按照马克思主义利益观,“物 质利益是人类活动目的的真实内容和本质,也是激励和支配 人们活动的能动因素和真实动机。可以说利益关系是一切社 会关系的底蕴,利益机制是社会运行的动力机制,利益推动 着民族的生活。”[19]对人性的认识是个永恒的话题,近 年来高教学界关于人性假设的观点也精彩纷呈,比较有代表 性的至少有“比较利益人”[20]“知性人”[21]“学术 人”[22]等观点。在理论与实践中,这些不同人性假设的 相互关系还需要归纳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