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预防医学教学模式的改革论文(共2篇):口腔医学美学论文

口腔预防医学教学模式的改革论文(共2篇)

口腔预防医学教学模式的改革论文(共2篇) 第1篇:探讨口腔预防医学课间实习教学模式的改革 口腔预防医学是口腔医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口腔医学专业学生毕业后 有很大一部分会到社区及社区诊所从事口腔卫生服务工作。因此,口腔医学专业 在校生不仅要掌握口腔疾病治疗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更应有较强的口腔疾病预防 意识和医患沟通技巧,具有开展口腔健康教育、指导具体干预措施的能力。“社 区口腔保健”和“口腔健康教育”是预防口腔医学课程中抽象理论知识较多的章节, 传统的教学模式以老师讲授为主,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教学效果评价一直采 用理论考试的方式,轻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毕业后大多不愿从事口腔预 防医学专业的工作,或在为患者服务过程中,较少主动宣传口腔保健常识。中国 医科大学口腔预防教研室为了培养学生口腔健康知识宣教的能力,将“社区口腔 保健”和“口腔健康教育”作为口腔预防医学课间实习内容,要求每名学生写一篇 自主命题的口腔健康科普文章,并在课堂上宣读。然而经过多年的实践发现,由 于课程紧张,学生查资料往往不够深入,获得资料的途径雷同,大多数均摘抄课 本或报纸,内容和选题多重复,有的学生甚至把冗长的资料一字不漏地抄出来。

这种课间实习教学模式既浪费时间,又没有真正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008年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预防教研室参照基于问题的学习(p〇b]m 一basdlearningFBL)模式,对口腔预防医学课间实习教学模式进行探索性的改革, 取得较满意的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教学对象 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专业4年级学生70名。

2方法 将教科书上“社区口腔保健”和“口腔健康教育”2章的内容结合在一起,以 PBL教学模式为基础,对原有“口腔科普写作和演讲”的口腔预防医学课间实习教 学模式进行改革。

(1)滞教老师培训教研室所有老师共同学习PBL教学模式,探讨课堂授课艺 术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技巧。(2)备课问题是PBL整个教学环节的焦点所在。带教老师结合社区宣传实际, 将常见的各年龄段口腔保健问题及口腔疾病相关知识设计在问题之中,研究实施 细节,针对细节认真备课。例如“小学生怎样维护自己的口腔健康”这一问题是在 小学校园宣教中的常用内容,由于此阶段《儿童口腔医学》课程尚未开始,学生 对相关知识了解较少。但在口腔预防医学的理论课教学中,己简要介绍了小学生 的常见口腔问题。所以,带教老师首先了解学生的兴趣所在,注意如何利用以前 讲授的知识来引导学生分析小学生口腔发育特点、了解小学生常见口腔疾病及如 何预防小学生口腔疾病。

(3)分组及任务布置课间实习前1周对学生动员培训,以了解实习方式,克 服畏难情绪。为形成较好的团队关系,将6~7个学生组成1组,小组成员要保持稳 定,并设立组长1名。教师和组长共同抽签,确定每组选题。教师根据每组选题, 引导学生成为学习中的主动角色,使其独立分析问题、查阅资料、解决问题。组 长负责分配工作,组内每个成员分别负责解决问题的一个方面,独立查阅资料, 提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组长监督组员的资料收集并将资料汇总。最后,小组 合作将资料制作成幻灯片,准备在课堂上进行演讲和答辩。

(4)课堂报告及答辩课间实习课程开始,由各组组长依次上台对选题进行 20mir的报告。之后开始答辩,全组成员上台接受提问。带教老师和其它组成员 根据报告内容进行提问,答辩小组的每名成员均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解答。

(5)随堂评价并打分每组答辩结束后,由老师和其它组成员对答辩组准备 情况、科普文章的写作、幻灯片制作、演讲情况及答辩过程进行综合评价并打分, 小组得分为组员的课间实习个人分数,记入每名学生口腔预防医学期末考试总分 中(满分100分,其中理论考核80分、课间实习20分) 3结果 小组内的分工合作、小组间的竞争及荣誉感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 积极性,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没有了依赖和观望情绪,相互合作,对口腔健康宣 教材料准备较全面,做出的幻灯片形象、生动、有个性。由于答辩中会涉及到一 些相关知识,学生还主动学习了尚未开始学习的、与健康教育有关的口腔内科、 儿童口腔医学、口腔外科、口腔修复等学科知识,为今后其它学科的学习打下了 基础。

4讨论PBL模式是一种以实际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 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参与性的教学模式。PBL教学的实施包括3个阶段:① 提出问题或假设;
②针对问题或假设进行观察或实验;
③给出描述或解释,接受 或拒绝假设,获得问题的答案。本研究中,学生们针对老师提出的问题分工合作, 或进行社会调查,或查阅资料,集思广益,通过探讨理清思路,调动了自主学习 的兴趣与积极性,对课本上抽象理论知识的掌握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教师的培养是PBL教学模式是否成功的前提因素,尤其在引入PBL的准备 阶段及初期,教师所起的作用非常关键。带教老师不仅要收集和整理社区宣教的 问题,编写教案,而且对学生的指导需要更深刻宽广的知识体系和更为充分的课 前准备。这对习惯于传统教学方式的教师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因此,加强对教师 素质的培训不容忽视。

按照医学院校常规,课间见习带教老师多为年轻教师,思维敏捷,接受新 事物较快,但也存在缺乏教学经验、不善于调动学生积极性的缺点。因此,在实 习前,由教研室主任和高年资的讲师与带教老师共同学习PBL的教学模式,探讨 课堂授课艺术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技巧,这对増强带教老师的自信心,科学地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PBL是以学生为主导的教学方式,主要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而学生们长 期以来已经适应了传统讲授式的教学,缺乏主动的自我学习习惯和对知识的整合 提炼能力。因此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预防教研室在课前对学生讲解教学 的方式和方法,而且给学生1周的准备时间,以充分查阅资料,分工合作。这样 既克服了学生的依赖情绪,也调动了自主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

PBL教学模式中,随堂评价在每一组讨论结束后都要进行,以口头的形式, 包括自我评价和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评价以及指导教师的评价。以往,中国医科 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预防医学课间实习情况只作为学生实践锻炼的一种形式,与 考试成绩没有关系。现在改为每组答辩结束后留出10mn由老师和其它组的组员 对答辩组准备情况、科普文章的写作、幻灯片制作、演讲情况及答辩过程进行综 合评价并打分,将成绩记入到预防口腔医学考试总分中,在一定程度上贴近了对 教学的要求,也体现了课程改革后对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视。

在本次教学改革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不足。首先,由于PL教学方法对教 师的素质有较高的要求,除了要求应有多学科的知识、丰富的实践经验、充分的 备课外,还应掌握答辩时气氛的调动、引导等技巧。在这次探索中,带教老师由于缺乏经验,没有发挥到其应有的引导作用,对需解决的问题没有进行更深入的 探讨。今后,教研室应多组织教师开展PBL教学模式的学习和观摩,提高对带教 老师的要求,鼓励年轻教师多听课、多学习、放开思想,用生动活泼的方式教学。

其次,学生们由于没有系统学习过其它口腔临床知识,往往对一些问题一知半解 对有些临床知识的回答也局限于科普级别。因此,本教研室己对学校提出将口腔 预防医学课程放在其它临床课程之后学习的建议。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对口腔疾 病的预防有充分的了解和认识,也才能结合临床工作给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另 外,由于受传统考试体制的限制,对口腔预防医学教学的评估还是以理论的背诵 和记忆为主。因此,课间实践只能占考试的一小部分,学生用大量的课余时间进 行准备,减少了对其它课程的复习,増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中国医科大学口腔 医学院口腔预防教研室将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探讨将PBL教学方式引入到理论 课当中,寻求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科学考量标准。

近年,国内许多院校都在以不同的方式开展PBL教学模式的研究。如武汉 大学口腔医学院在口腔健康教育的实践课程中,以解决某个目标人群的主要问题 为目的,让学生讲授口腔健康教育的模拟课,并当堂完成一篇 张晨峥等研究中发现,PBL经历与口腔医学生的创造力呈正相关关系,认 为PBL教学模式是培养口腔医学生创造力的重要途径。针对口腔专业大学生毕业 后进入社会所面临的实际问题,本教研室在预防口腔医学课间实习教学中,使学 生成了学习的主角,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欲望,这种教学方式更加贴近社会。

同时把分数纳入了考试成绩中,将教学重心从对理论的背诵转移到学习过程和理 论的应用上,提高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

作者:张颖,刘璐,程睿波(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预防教研室, 辽宁沈阳(110001)) 第2篇:口腔预防医学课程的教学改革 随着医学院校教育规模的扩大,医学生的培养质量已引起关注。口腔预防 医学研究群体口腔疾病患病情况、发生规律并提供预防政策,是培养医学生面向 社会的必修课。要求学生具备口腔疾病预防意识,具有开展口腔健康教育,指导 干预措施的能力。以往的教学多采用传统填鸭模式,不适应当今医学生培养要求。

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预防教研室自2008年起,借鉴国外先进教学理念, 以口腔健康教育实习课为载体,应用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改革。通过 五年的实践证明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对于提高学生口腔预防保健知识、沟通协调、发现和解决问题等能力有积极作用。

研究性教学是一种以培养自主创新学习能力和提高综合素质为宗旨,培养 学生的探究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学过程。在教学中,教师以课 程内容和学生的学识积累为基础,通过优化课程结构,建立基于研究探索的学习 模式。学生们在教师的指导下选择和确定研究选题,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 解决问题。包括以兴趣为导向的探究性学习、以问题解决为导向的学习、项目研 究模式的学习、角色扮演模式的学习、小组合作学习、Seminar、服务学习等七 种学习模式。

口腔预防医学授课对象为口腔系本科医学生。教学方法是理论与实践结合, 以多媒体课件讲授为主。以往教学中发现学生对口腔预防医学不重视。原因在于 一些学生“重治轻防”追求经济价值,推崇医疗技术的学习;
另外,社区口腔卫生 服务等章节属群体预防策略内容,传统讲授往往使学生感觉晦涩难懂。因此,迫 切需要转变教学方式,进行研究性教学模式的改革,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达到使他们掌握口腔保健基本技能,具有主动维护口腔健康能力的要求。

一、对象与方法 (一)教学对象。

以口腔健康教育课为载体,共在五届口腔医学生采用研究性教学模式探索, 自20084013年,共385人。

(二)教学方法。

改变由学生宣讲口腔健康科普文章的授课方式,将教材中部分章节如“龋 病预防’、“特定人群口腔保健”等内容设定为不同的主题式学习项目供学生选择, 以研究性教学模式为基础进行改革。

1.培训。教师共同学习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制定新模式实施计划。

2.设定学习项目。教师提前设定好从理论基础到实践环节的主题式学习项 目,研究实施细节。

3.实施过程。每学期课前对学生培训,了解授课方式,提前布置各主题式 学习项目供学生选择。由5名个学生组成学习小组,推选组长1名。针对不同主题,形成包括幻灯片演讲、视频等口腔保健宣教作品用于期末汇报。由组长根据宣教 角色进行任务分工。课程学习过程中有三次讨论课。通过教师指导、自学和小组 讨论结合的方式启动研究性学习模式。第一次:教师根据学习项目,引导学生成 为学习的主动角色。组长作为主持人主导对项目中知识的讨论,教师旁听并启发 思路。教师有与学习项目相应的指导手册,其上有学生应掌握和讨论问题的背景 知识。各组员通过期刊、图书馆及网络等途径进行资料搜集和积累,自我学习, 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组长负责主导讨论宣教作品的实施细节。第二次:各组员 将资料带到小组中讨论,特别对研究性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成员间通过讨论共 同寻求解决办法。教师进行总结和点拨。组长负责监督资料整理,将其汇总成宣 教作品。第三次:每学期末的口腔健康教育课上,让每小组进行25-30分钟汇报。

教师和其他组根据汇报内容提问,全组成员根据在研究性学习中的理解解答。

4.回馈和评估。采用现场考核和问卷调查进行教学效果的回馈和评估。现 场考核针对每组宣教作品的效果及组员答辩情况进行评估和打分。问卷调查的内 容包含了研究性教学模式是否容易掌握基础理论知识、是否有利于培养自学能力、 创新精神等。

二、结果 (一)考核结果。

每组汇报结束后,由教师和其他组对该组的宣教效果、答辩情况进行评估 及打分。小组得分即为组员的个人分数,被记入期末成绩。评分标准:口腔专业 知识的科学性、准确性,宣教作品的效果、可接受程度等。20分为满分,18分及 以上为优秀,16分为中等,14分为一般,12分以下为不及格。

(二)问卷调查结果。

学生不同程度的肯定了研究性教学模式对于口腔预防医学教学改革的积 极作用。85.4%的学生认可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方法,95.2%的学生认为研究性学 习的教学模式可培养自学能力,89.8%的学生认为可提高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三、讨论 随着医学研究方法的发展,其教育模式也需相应调整。美国医学院校新教 改的趋势是基于项目式的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让研究和学习 间的界限变得模糊4。国内口腔医学院校已应用研究型教学模式,取得不错效果。中国医科大学口腔预防教研室将研究性教育模式应用于实践已有五年。在这个过 程中,教学改革始终坚持以口腔健康宣教为中心,将兴趣为导向的探究性学习、 以问题导学的学习、项目研究模式的学习、角色扮演模式的学习、小组合作学习 进行充分整合。

(一)有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高等医学教育长期来重教科书学习,重知识“灌注式”讲授。然而,医学的 特点是知识更新速度快,学校学到的知识将逐渐陈旧被淘汰。研究性学习贯穿“以 学生为主”教学理念,通过学生自学与教师引导、讨论式研究性的学习方法,最 大程度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自己动手通过网络、图书馆等媒介查找资 料及证据,启发了创新意识。项目结束时的汇报课上,学生们能利用现代媒体工 具进行多元创作,将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很好的结合在口腔宣教中。有的小组主 动联系中小学校,利用课余时间走入卫生课堂进行口腔卫生宣教。这说明研究性 教育模式充分激发了学生的研究和创造能力,使学生从偏重于机械记忆、对知识 的理解流于表面转变为具有主动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二)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研究性学习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对知识的理解。

以启发和研讨式为主,创设了一种科学研究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主 动思考和主动实践,自主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达到积累知识、 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的教学目标,使“学会”变成了“会学”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 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使其在临床医学工作中,遇到新问题时能够自主思考、探 索、解决。

(三)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口腔预防保健意识。

口腔预防医学实践性强,其课程多为抽象的提纲性知识。目前,口腔人力 资源分布不均,居民的口腔保健需求无法得到满足8。口腔医学生毕业后将大部 分到社区等基层单位工作。因此,具备口腔疾病预防意识和开展口腔健康教育的 能力对于口腔医学生十分必要。然而,目前口腔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预 防保健意识低、现场调查、沟通能力不够等问题940。研究性学习改变了学生获 取知识的方式,更强调学习过程中探究活动,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式研究性学习。

学生通过自学和讨论课结合的亲身体验获取知识,提高了学习兴趣,自主地完成 对知识点的消化和吸收。在教学中既完成了教学目标,也提高了学生的预防观念和口腔保健意识。

(四)有助于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能动积极的教学过程,教师的职责是激励和启发学生积 极思考。采用研究性学习模式,改变了以往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教师不 只是知识传授者,更是指导、组织和促进者。应尽可能多地掌握与教材知识点相 关的专业知识,同时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才能做到进行教学启发,做好引导。

在学生研究过程中遇到问题时,教师应针对性地进行点拨和总结。因此,研究性 学习的指导教师需要不断更新和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身业务和教学能力, 才能够很好的引导和启发学生,并对学习效果进行有效的反馈和评价。

作者:刘璐,张颖,程睿波,张思宇,路振富(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 辽宁省口腔医学研究所,辽宁沈阳11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