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前列地尔糖尿病

丹参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

丹参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 【摘要】目的:观察丹参冻干粉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 疗效。方法:将我院2010-09~2011-09期间治疗的170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 变的病人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88例,静脉注射丹参冻干粉及前列地尔,对照组 82例,静脉注射前列地尔,疗程为3周,观察治疗前后的疗效。结果:丹参冻干 粉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丹参冻干 粉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确切,安全有效。

【关键词】 丹参 前列地尔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临床观察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是一种常见 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发病时疼痛明显,感觉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因其发病机制复杂,治疗比较棘手。本研究应用丹参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治疗糖尿 病神经病变,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0-09~2011-09期间治疗的170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 的病人(符合1999年WHO关于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有运动神经障碍或四肢感觉异 常如疼痛麻木等;肌电图检查有正中神经、腓总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 减慢,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减慢。)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 88例,男40例,女48例,年龄(58.06±6.89)岁,患糖尿病神经病变病程(4.53±1.57) 年,对照组82例,男42例,女40例, 年龄(56.74±6.42)岁,糖尿病神经病变病程 (4.56±1.69)年,所有患者均予饮食控制,配合诺和锐30治疗,空腹血糖控制在 (5.6±0.9)mmol/L、餐后2h血糖控制在(7.9±1.4)mmol/L水平。

1.2 方法 在治疗前后,两组均检测血糖(包括空腹和餐后2h),肝、肾功能,尿 蛋白,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除外严重心肝肾疾病。治疗组静脉注射丹参冻干粉 (哈药集团)0.4每日一次静点及前列地尔(凯时)10微克日一次静点,对照组静脉注 射前列地尔10微克日一次静点,疗程为3周,观察治疗前后的疗效。并用丹麦 DIS-A1500型肌电图仪测定治疗前后运动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用x±s表示,用SPSS16.0软件分析处理数据,计量资料采用配对t 试验。

2 结果 2.1 判定标准 治疗前将疼痛及肢体感觉障碍定义为10分,治疗后3分及3分以下,肌 电图检查示传导速度较前提高5m/s以上或正常为显效;治疗后评分为4~8分,神 经传导速度较前提高3m/s为有效;评分为9~10分,神经传导速度无提高为无效。

2.2 两组治疗前后MCV SCV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正中神经、腓总神经MCV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而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具体测定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MCV及SCV变化 2.3 两组疗效比较 疗效观察经3周治疗后, 治疗组显效59例(67.05%),有效23例(26.13%), 无效的6例(6.82%),对照组显效39例(47.56%),有效18例(21.95%),无效25例 (30.49%),对照组总有效率低于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3 讨论 DPN严重影响糖尿病病人的身心健康,有效的治疗措施对解除病人痛 苦意义重大。关于DPN的发病机制普遍认为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主要以缺血缺 氧,血管和代谢障碍为主。PGE1有强烈的扩张血管和抑制血小板凝集作用,它 通过调节腺苷酸环化酶和磷酸二酯酶活性,促使细胞内环磷酸腺酐(cAMP)的浓 度增加,激活依赖cAMP的一系列蛋白激酶抑制血小板凝集,增加红细胞变形能 力,使血管扩张从而改善微循环,增加组织的血流灌注[1,2],能显著改善神经营 养和提高运动神经传导速度[3]。大量研究证实,丹参可以拮抗Ca2+、Na+聚集, 改善血液流变性,活血化瘀,抗血小板聚集,可以通过加快血液循环速度而改善 组织缺血缺氧状态[4],并对血栓的溶解有一定的作用。本研究观察了前列地尔 注射液与丹参冻干粉对DPN治疗效果,结果显示其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疼痛及感觉异常,并可加快神经传导速度。丹参在我国已得到广泛应用,其独特的药理作 用在临床应用时使无数病患受益,本研究显示,单纯应用前列地尔仅能扩张小动 脉,对神经病变感觉异常及疼痛的改善状况不甚明显。因此笔者认为,前列地尔 联合丹参冻干粉治疗DPN,不失为一种较为理想且安全的治疗方案,值得临床推 广。同时应该注意,药物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不是单一的手段,更应加强对病人 健康知识的宣教,防患于未然,从而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