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词语的有效应用技术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词语的有效应用技术 《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 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 丰富语言的积累……"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虽然, 教育界的专家一再强调:要辨证地处理好"工具性与人文性 的统一"的语文本色,让语文教学回归常态,真正做到"简简 单单教语文,完完全全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但是, 从我们目前的小学语文课堂来看,非语文的东西太多,有些 教师不进行词句的辨析,语言的积累,仍然精讲细问,课件 录象有时令人眼花缭乱,合作交流形式严重......忽略了词 语地理解、积累与运用,"基础性"没有得到重视。词语教学 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的基础,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 成部分,是阅读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是不容忽视的。1.培养习惯,初步积累 "好的习惯,让人受用终生。"让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好 习惯,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会有很大的帮助。特别是中高年级 的学生有了一定的识字能力,教师可以在每学习一篇课文之 前,让学生预习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指导学生课前预 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提出明确的要求,如画出文中不认识的 生字,不理解的新词;
借助拼音或识字,并且找到新 词在字典中的解释;
摘抄自己认为写得最美的词句等。通过 预习学生既了解了部分新词的大概意思,又初步积累了一些 优美词句,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在《课标》的阶段目标中对词语地理解也提出了明确要求:"能借助字典、 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这一目标就可以要求学 生在预习中完成。因为课堂40分钟毕竟是有限的,通过"预 习"这个环节,既培养了学生查阅工具书的好习惯,又激发 了学生探求新知的兴趣,同时,达到了初步积累优美词语的 目的。这样做,有百利,而无一害,何乐而不为呢? 2.学法渗透,深化积累 抓好词语教学,让学生会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是语文 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任务,学生只有理解了所学词语的意 思,才能正确地运用他们进行表达。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的方 法很多,如:
2.1 词语互换法 2.2 表演法 有些词语可以通过师生们的表演来理解的,如:全国特 级教师于永正老师在执教《小稻秧脱险记》一课中,对"一 拥而上"、"气势汹汹"、"蛮不讲理"、"不由分说"等词语的 教学,就是通过师生共同表演来引导学生理解的:老师当小 稻秧,几个同学当杂草,通过他们的语言、动作、神态等绘 声绘色的表演,学生们就轻松、愉快的理解了这几个词的意 思。再如:《狐假虎威》中"老虎跟着狐狸朝森林深处走去。
狐狸神气活现,摇头摆尾,老虎半信半疑,东张西望。"就 可以让学生通过尽情的表演来体会狐狸的狡诈、做作的神态 和老虎被狐狸蒙住的神态。通过表演,既可以让学生理解了词语的意思,积累了词语,又理解了课文内容,体会了文章 的内涵。
2.3 词文结合,理解词语 2.4 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语 如:《学棋》一文,对"能手"这个词的教学,教师先让 学生画出含有"才能"一词的句子:"古时候有有一位下围棋 的能手,名叫秋,他的棋艺远近闻名。"接着,又让学生联 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想一想,周围有那些人被称为"能手"? 有的学生说:我爸爸是修理汽车的能手;
有的学生说:我妈 妈是区级教学能手;
还有的学生说:我爸爸是种田能手。师 又接着问:你长大了要当什么能手呢?学生说:我长大了当 计算机能手,开飞机的能手,教师能手等等。通过学生联系 自己的实际,唤醒学生的经验世界,很容易地就让学生理解 了"能手"一词的意思:精通某种技能或非常善于做某项工作 的人。在本文的意思就是:对下围棋很有研究,棋艺很高超 的人。同时又告诉学生将来想当"能手",现在就要专心致志 的学习,决不能像文中的另一个学棋的人那样三心二意。如 此理解,使工具性与人文性达到了真正的统一。
除此之外,理解词语的方法还有很多很多,如:想象法、 电教演示法、动作释义法、简笔画勾勒法等。我们老师要根 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方法,在教学中给予渗透, 从而,让学生增加语言储备,深化词语积累。
3.学用结合,沉淀积累4.拓展延伸,丰富积累 总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加强词语的教学及课外的积 累是非常必要的, 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只有积累了丰富 的语言材料并学会将书本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学以致用, 学生才能生动、流畅地写出自己的文章。浙江温州育英国际 实验学校的丁时辉老师说:""大浪淘沙沙去尽,沙尽之时见 真纯。"褪尽耀眼铅华,回归语文本色,是当前语文课程改 革不能回避的现实问题。"是呀,追求"真实、朴实、扎实。
"是对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的要求。因此,我们还要反璞归 真,让语文姓"语",扎扎实实搞好语言训练,提高学生的语 文素养。
参考文献 [1] 潘家林;
小学语文教学中情境教育法的运用[J];
教师;
2011年12期 [2] 刘慧;
小学语文教学要加强朗读训练[J];
现代农 业;
2006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