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贫困理论下大学生资助育人跟踪实践研究以上海商学院为例|资助育人

多维贫困理论下大学生资助育人跟踪实践研究以上海商学院为例

多维贫困理论下大学生资助育人跟踪实践研究以上海商学 院为例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问题是整个社会贫困1.学业 问题。经调研,受助学生大多动机明确、学问题的一种,是 教育公平的体现,也是高校思想政治习刻苦、成绩优秀,积 极要求上进,力争通过自身努力教育工作的重点。目前经济 学界认为,贫困作为一个改变贫困状况。但是,也有部分学 生忙于兼职打工,影世界性的难题,不仅仅是经济问题,而 是一个复杂且响学业,一部分少数民族学生由于学业基础较 差,成综合的社会现象,“贫困还涉及教育、健康、住房以 及绩不佳。

公共物品等多个维度的缺失”[1],所以贫困问 题的测2.综合能力问题。通过走访调研,家庭经济困难学度, 不应该只有“经济”这一个指标,教育水平、健康状生与普 通学生相比,在发展性学习方面机会有限,没况、公共物品 的获得等都应该列入贫困测度的指标,有经济能力参加有利 于技能提高的校外培训,对学习这就是经济学中“多维贫困” 的概念。同样,这一概念的理解比较狭隘,认为只要分数能 够提高就是学业的也适用于高校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在高校 里,不少受成功,对于综合能力的提升的理解不够。还有个 别学助学生除了生活费紧张、生活水平低下,同样也存在生 和家长普遍认同“学习无用论”。

着综合素质能力、心理 健康、就业能力等“多维贫困”3.心理健康方面。不少受助 学生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自《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问题,如自卑焦虑问题,他们认为,经济上的 困难是低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 策人一等的表现,再加上沉重的家庭经济负担,不少困体系 的意见》颁布以来,各高校已建立起“奖、勤、贷、难学生 有沉重的思想包袱,经常处于焦虑状态;
如嫉助、补”的资 助工作体系。但如何使物质资助与思想育妒心理,困难学生 对于富裕同学的生活以及由此表现人工作结合起来,一直是 高校资助工作面临的重要课出来的优越感,既羡慕又不满;

孤僻心理,在人际交往题。近年来,上海商学院不断创新资 助育人工作途径,中往往表现出孤僻的特点,不愿向别人敞 开心扉,独积极探索资助育人的新载体,利用寒暑假的时间 跟踪来独往,自我封闭,对社交活动、社团活动表现出不感 走访中西部困难学生,深入生源地、深入家庭,不断总兴趣 的特征。

结工作规律、完善工作机制。4.思想道德修养方 面。部分学生的感恩意识有待 一、大学生“多维贫困”问题的体现 提高,在跟踪走 访中学生及家长“等、靠、要”等思想严 2014—2016年我校对新疆、西藏、四川、贵州、云重。

学生个人诚信意识有待加强,在我们的跟踪走访南、广西等 中西部地区的困难学生进行了跟踪调研,中,个别受助学生 不还所欠银行贷款,学生以各种理实地了解学生家乡的经济 文化发展状况、家庭成员健由不接受学校的走访。

康状况、 收入状况及家庭氛围等因素,受访学生3055.就业问题。通过调研,几乎所有的困难学生以及人,主要问题体现在:
家 长都表现出对自己就业能力的不自信以及就业前二、资助育 人跟踪模式的构建 1.个案育人跟踪实践分析。案例1:经济困难学生。小 麦同学,女,2014级学生,家在新疆喀什麦盖提县离县城一 个小时车程的农村。该生家庭主要以务农为生,没有种植经 济作物,父亲农闲时到麦盖提县城的建筑工地上打零工,家 庭收入微薄。父母文化水平较低,不会讲汉语,连喀什市都 没有去过,家中姐妹三人,还有一个妹妹正在读小学,家庭 负担较大,目前山东的一个好心人每月定向资助小麦300元 的生活费直至小麦大学毕业。我们向小麦同学的家人介绍了 半年来他在学校的表现,向他们详细介绍了国家和学校的资 助政策。小麦的父亲很感激学校和社会对孩子的资助,减轻 了家庭的经济负担,更希望她能够好好学习,来报答帮助过 他们的人。走访后我们及时为小麦制定了精细化帮扶计划, 一方面,经济上给小麦强有力的支持,为其办理了特别困难 的国家助学金,并且提供了校内勤工助学岗位,并帮助该生 申请了国家助学贷款,解决了小麦未来三年的生活费和学费 问题。这些做法使小麦明确了自身责任,更愿意承担起家庭 的重 任;
另一方面,从思想上鼓励小麦,激励他积极进取。

目前小麦同学在班级和学生还担任了学生干部以及新生学 长。案例2:学业困难学生。阿地力同学,男, 2014级学生,家在新疆阿克苏拜城县离县城1.5小时车程的农村。该生家 庭主要以务农为生,没有种植经济 作物,父亲农闲时到阿克苏市打零工, 家庭收入微薄。

2.“两机制两教育”资助育人模式的构建。( 行)实1 家里一共姐弟三人,姐姐大学毕业后在家里考了两年公 务员未果,目前仍在坚持,妹妹去年月考取了新疆大学,家 庭负担重。该生在学习生涯中都是以维吾尔语为主,英语从 来都没有接触的,大学考试也维语考的,因此汉语言基础和 英语特别的差,目前该生绩点只有6.9。走访后,我们及时 根据阿地力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精细化的帮扶计划。一方面, 在经济上,帮阿地力申请了临时困难补助、国家助学金以及 申请了勤工助学岗位。另一方面,在学习上,及时与学院沟 通,为学生制定了详细的学业计划。首先,从思想上,开导 阿地力使他意识到学业基础差并不代表学习能力差,要比别 人更用功才能赶得上;
其次,联系专业教师进行辅导,帮助 阿地力制定学业追赶计划;
再次,我们成立了“学业加油站” 的学生组织,专门制定了该同学的“学业加油计划”,帮助 阿地力补习功课并且提高汉语水平。案例3:定向走访重塑 学生心理。王同学,男,2014级学生,家在雅安市汉源县县 城。母亲是县工商联干部,父亲是教育局职员,家里还有一 个弟弟在上初中,因为母亲身患卵巢癌造成家庭经济困难,但在过去的一 年里,由于母亲的患病使勤奋好学、积极上进的王同学变得 沉默,虽然他口头说他会渡过难关的,但是从他的话语中可 以看出,他始终难以相信母亲得了重病。走访后,一方面, 我们帮助小王进行了心理层面的人格塑造,更加关心和关爱 这名学生,学校心理咨询中心也定期给小王更专业的指导, 以帮助其回复自信;
另一方面,给予他经济上的扶持,同时 为他推荐学校勤工助学岗位和给予了一定的临时困难补助 金。通过一系列帮扶,让阿迪力认识到自己意志的消沉并不 能够改变现状,只有自己的坚强才能让妈妈看到希望。案例 4:定向走访就业困难学生。孟同学,男,2013级学生,家 在贵州省遵义县城有半个小时车程的农村,该生家庭主要以 务农为生,没有种植经济作物,父母年轻但文化水平较低。

家里一共姐妹3个,都在读书,家里经济困难,负担大。但 现在对于小孟来说,最大的困难莫过于自己的就业问题了, 因为急需改变家里面的状况,因此对于即将到来的就业也感 到压力愈加的重。走访后,首先,我们对小孟进行思想教育, 帮其分析了他所学的专业以及他本人的优势和劣势,帮助学 生正确地看待自己,变压力为动力。其次,与我校就业服务 中心的老师联系,有针对性地帮学生制定就业指导方案。最 后,在为学生申请了国家助学金的同时,考虑对学生进行就 业方面的补贴。

“学长制”,实现资助育人的过程帮扶。我校高年级学生发扬平等、博爱的精神,建立“学长制”,以传、帮、 带 的形式对困难学生群体在生活、心理、学业、实践、就 业等大学阶段成长全过程的服务和引导。依靠学生间 “朋辈互动”,有效提高了对困难学生的关爱效果,使 ”,制“导师行)实2。(效性有对性和针有更动活的 开展 实现资助育人的专业成长。上海商学院实行“导师制” 育人工作平台,提倡教师,除了做好教学工作和科研工作, 还要从生活上关心学生,做到教书育人;
提倡行政工作人员, 除了提高个人素质做好业务工作外,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要平 易近人,做到服务育人,从感情上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对于完善我校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管理体系以及做好校友工 作有重要的意义。目前上海商学院“导师制”育人平台的构 建是根据各个学院实际情况来确定师生比例,以问题为导向 安排教师和甄选学生,比如学业问题、生活问题、人生规划 问 主通过)3问题。(际实决解助学生帮地对性针,有等 题 题教育,实现资助育人的人文关怀。高度重视困难学生 的心理健康。一方面,在资助过程中,通过学校学院 两级心理工作平台完善贫困学生心理问题档案。另一 方面,适时举办专题讲座和不定期举办心理健康宣传周活动,重视困难学生的心理帮扶工作,引导贫困学 生树立自立自强的健康心态。比如,关注贫困生的问 题,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学校层面举办的各种心理讲 座,以“人际关系”、“社会适应”、“学业压力”和 “情感 困惑”四个主题定期举办心理讲座,帮助学生舒缓压 力。高度重视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学生责任、感恩与诚 信意识。诚信教育、感恩教育、责任教育是我校贫困生 思想政治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教育内容。目前我校 在贫困生道德教育上己形成志愿者服务、主题班会、 “实践爱心行”、 、 、 “冬季送温暖”“夏季送清凉”主题征文等一系列常态 化活动,帮助困难学生在思想上树立自立自强意识,行动上 践行感恩诚信,精神上层次不断提升。(4)搭建实践平台, 实现资助育人的素质拓展。上海商学院立足上海,依托各种 资源,为困难学生搭建平台,提供多种多样的实践机会。比 如我校每年举办的“困难新生看上海”活动、 “困难学生对外交流”活动等;
近两年我校根据育人跟 踪调研的结果,又开展了困难学生艺术欣赏活动,每年定期 邀请艺术团到校演出,定期组织学生走进影院、走进话剧院、 走进上海大剧院观看艺术表演,很多受助学生表示,这是他 们生平的第一次。另外,组织困难学生赴云南、河南、贵州 等地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帮助困难学生开拓视野,拓展素质。

三、育人跟踪实践研究的思考 资助育人,资助是方式,育人是归宿,最终的目的在于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正如教育部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张 光明主任在全国高校学生资助育人工作实践与理论研讨会 上所说的:“高度重视资助育人工作的理论探索和创新,在 实践方面积极探索资助育人的新模式,为资助工作开辟出新 思路、新途径、新举措,充分发挥资助工作的育人功能,提 高受助学生的综合素质。”[2]因此,能把经验上升到理论, 不断总结规律,并能够与实践相互促进,是突破资助育人工 作的关键。

1. 关注学生需求。关注学生的需求是学生资助工作的出发 点和落脚点,也是我校大学生资助育人跟踪研究的题中之义。

我们不仅利用寒暑假的实践进行实地的跟踪调研,而且在资 助过程中注重对调研学生的跟踪反馈,定期调研受助学生在 学业、生活、心理、个人成长、就业等方面的需求,及时改 进资助工作方案。

2. 优化形式,隐形帮扶。在实际工作中,有少数困难学生 存在自卑心理,隐瞒自己的家庭情况,甚至“打肿脸充胖子”, 因此,针对困难学生的教育活动要充分考虑到受助学生的心 理感受。上海商学院资助中心,根据实际情况,定期开展调研活动,对困难学生进行深入细致的摸底,给予经济困难学 生一定的临时困难补助,给予虚席基础薄弱、性格内向、平 时很少参加活动的学生一定的实践上的指导。另外,我们不 断完善工作机制,从创新创业的角度,构建“爱心屋”、“学 生自助文印室”、 等项目, “快递服务站”让学生采用自主管理的方式,自己提出 策划、自己组织实施,既保持了困难学生较高的活动积极性, 同时也优化了帮困形式。

3. 搭建平台,保障资源到位。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除了 政府和高校的力量之外,寻求社会力量的支持也是至关重要 的。上海商学院除了主动联系社会各界力量在学校设立奖助 学金之外,还整合其他资源为自主育人服务,比如:整合校 友资源,聘请优秀校友为学生的导师,与企业联系,为困难 学生提供勤工助学的岗位以及学习参观的机会。目前社会力 量的救助已经成为我校助学制度的有益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