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著名成语典故 经典成语典故

经典成语典故

经典成语典故 成语故事是我国历史的一部分,成语是历史的积淀,每一个成语的背 后都有一个含义深远的故事。

今天小编在这分享一些精彩成语典故给大家,欢 迎大家阅读! 1.对牛弹琴 春秋时期,鲁国有个著名的音乐家,名字叫公明仪。他对音乐有极深 的造诣(yì),善于弹琴。他的琴声优美动听,人们听到如此美妙的琴声之后往往 如醉如痴。

有一年的春天,他带着琴来到城郊的田野散步,和煦(xù)的春风将青 草的芳香吹到他的面前,让他心情非常舒畅。他环顾四周,发现不远处有一头大 公牛正在吃草。他兴致勃发,突发奇想要为这头公牛演奏一曲,于是他拨动琴弦, 对着这头公牛弹奏了一首高雅的《清角之操曲》。

虽然公明仪弹奏的曲子非常悦耳动听,但是那头吃草的牛儿却根本不 理会那高雅的曲调,仍然低着头继续吃草。因为公牛虽然能听到琴弦发出的声音, 但是并不能理解曲子中的美妙意境。

公明仪见美妙的琴声并不能打动这头不懂音乐的牛,非常无奈。过了 一会儿,他又想出了一个办法。公明仪抚动琴弦,弹出一段段奇怪杂乱的声音, 有的像嗡嗡的蚊蝇声,有的像迷路的小牛犊(dú)发出的叫声。这时候这头大公牛 才像突然明白了什么似的,摇摇尾巴,竖起耳朵,听了起来。

后来,人们就用“对牛弹琴”来比喻对愚蠢的人讲深刻的道理,或对外 行人说内行话,白白浪费时间;现在也用来讥笑人说话不看对象。

2.一诺千金 秦朝末年,在楚地有一个叫季布的人,性情耿直,为人侠义好助。只 要是他答应过的事情,无论有多大困难,都设法办到,受到大家的赞扬。

楚汉相争时,季布是项羽的部下,曾几次献策,使刘邦的军队吃了败 仗,刘邦当了皇帝后,想起这事,就气恨不已,下令通缉季这时敬慕季布为人,都在暗中帮助他。不久,季布经过化装后到山东 一家姓朱的人家当佣工。朱家明知他是季布,仍收留了他,后来,朱家又到洛阳 去找刘邦的老朋友汝阴候夏候婴说情。刘邦在夏候婴的劝说下撤消了对季布的通 缉令,还封季布做了郎中,不久又改做河东太守。

有一个季布的同乡人曹邱生,专爱结交有权势的官员,借以炫耀和抬 高自己,季布一向看不起他。听说季布又做了大官,他就马上去见季布。

季布听说曹邱生要来,就虎着脸,准备发落几句话,让他下不了台。

谁知曹邱生一进厅堂,不管季布的脸色多么阴沉,话语多么难听,立即对着季布 又是打躬,又是作揖,要与季布拉家常叙旧。并吹捧说:“我听到楚地到处流传 着‘得黄金千两,不如得季布一诺’这样的话,您怎么能有这样好的名声传扬在梁、 楚两地的呢我们既是同乡,我又到处宣扬你的好名声,你为什么不愿见到我呢” 季布听了曹邱生的这番话,心里顿时高兴起来,留下他住几个月,作为贵客招待。

临走,还送给他一笔厚礼。

后来,曹邱生又继续替李布到处宣扬,季布的名声也就越来越大了。

这个成语的意思是:一句许诺就价值千金。比喻说话算数,讲信用。

3.水落石出 当时,十月夜晚的月光分外皎洁明媚。苏轼和他的两个朋友沐浴着和 煦的秋风,兴致勃勃地一起在城外散步。月白风清的美丽夜景,使他们诗兴大发, 和朋友相聚,畅叙友情,更使他们忘记了一切烦恼,他们和歌吟诗,畅所欲言, 欢乐之至,无以形容。苏轼突然想到了酒。他急忙赶回家中,询问妻子家中是否 有酒。妻子笑了,拿出一罐藏了很久的酒,说这就是供给他临时需用的。

苏轼大喜过望,连连称谢,拿了酒,赶回朋友中间,来到赤壁下的长 江岸边,登上小舟,泛舟游玩。

这时,只听见东流的江水发出潺潺的声响,在万籁寂静的夜晚显得特 别清脆,岸边千尺陡壁,峻峭如削。一座座高大的山峰屹立,悬在山峰间的月亮 显得小了;江水下落,沉在江水之下的石头,露了出来。

释义江水下落,水下的石头自然露了出来。比喻事情经过调查研究和对证,终将真相大白。

4.骄兵必败 汉朝时,军队经常在周边地区和匈奴国的军队发生战争。公元前68 年,双方又发生了一次战争,汉军占领了车师国,匈奴于是派骑兵袭击车师国。

听到这个消息,当时的皇帝汉宣帝赶忙召集群臣商量对策。在群臣中 有两种意见:将军赵充国主张攻打匈奴国,使他们不再骚扰车师国;而宰相魏相 则不以为然,他对汉宣帝说:“近年来匈奴并没有侵犯我们的边境,我们边境上 的老百姓生活困难,怎能为了一个小小的车师国再去攻打匈奴呢况且我们国内还 有许多事情要做,不但有天灾还有人祸。官吏需要治理,违法乱纪的事情也在增 多。现在摆在眼前的事情不是去攻打匈奴,而是整顿朝政,治理官吏,这才是大 事。”接着,魏相又指出了攻打匈奴的后果:“如果我们出兵的话,即使是打了胜 仗,也会后患无穷。因为如果仗着国家强大、人民众多而出兵攻打别人,炫耀武 力,这样的军队就是骄横的军队,而骄横的军队一定会灭亡的。(原文是:‘恃国 家之大,矜民人之众,欲见威于敌者,谓之骄兵,兵骄者灭。’)我们汉朝的军队 应该做一支文明而威武的军队,而不是骄横的军队啊!”汉宣帝认为魏丞说的有道 理,便采纳了他的意见,没有出兵去攻打匈奴。

后来,人们便用“骄兵必败”来比喻自负强大而轻敌的军队必会打败仗。

骄,骄横;兵,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