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心理学知识论文(共2篇)】 心理学方面的论文

死亡心理学知识论文(共2篇)

死亡心理学知识论文(共2篇) 第1篇:死亡心理学对卫生人才医学人文素质培养的启示 了解和掌握死亡心理学知识,对卫生人才的自我成长、医患关系处理和工 作满意度均具有积极的价值。卫生人才医学人文素质培养应普及死亡心理学知识, 树立积极健康的死亡态度,并运用死亡心理学知识提升以人为本的服务水平,塑 造有人情味的卫生人才及组织形象 医疗卫生工作是现代社会与死亡意识联系最紧密的职业之一。不仅面 对绝症病人会让医生和护士产生对死亡的认识和反思,而且医院场所本身也常常 令人有意无意地想到死亡。然而,由于社会文化和习俗的影响,人们往往有一种 “避谈死亡”的心理现象。殊不知,了解一定的死亡心理学知识,不仅对医疗卫生 工作的开展有良好的辅助作用,而且事关卫生人才医学人文素质的培养,以至对 建立和谐医患关系和提升卫生人才心理适应产生促进作用。

一、死亡心理学的主要理论 1.濒死心理反应阶段理论 该理论是描述绝症病人从获知病情到临终时发生的心理反应变化过 程的理论。它通过500多个案例分析,将人濒临死亡时的反应分为5个阶段:第一, 震惊与否认阶段:病人感到震惊,并对濒死的事实进行否认。第二,愤怒阶段:
病人表现出生气、愤怒及怨天尤人的情绪。第三,讨价还价阶段:病人接受自己 濒死的事实,祈求和承诺做某些事情作为延长寿命的交换。第四,沮丧:当病人 知道讨价还价无效之后,表现出抑郁、体重下降,甚至自杀等症状。第五,接纳:
病人最后变得比较平静,已经无所谓真正的高兴与悲哀,只是接纳将要死亡的事 实。

在面对死亡时,不光绝症病人自己的心理反应会经历上述5个阶段, 而且他的亲人和家属也会经历类似的几个阶段。对这些濒死心理反应阶段的认识, 为医护人员了解和对待绝症病人及其家属提供了有益的理论指导。例如,当病人 及其家属处于愤怒阶段的时候,可能会对医护人员提出无理的要求,甚至将无关 的怨气发泄到医护人员身上。这些都是可以理解的正常心理反应。此时,医护人 员应给予较多地理解和包容,而不是机械和冷漠地面对,更不能据理力争。否则将引起医患之间更大的冲突。

2.恐惧管理理论 该理论假设人们渴望生命却同时意识到死亡不可避免。人们为保护自 己免受死亡恐惧的威胁,通常采取两种途径来缓解:一是努力维护自己的价值观, 二是努力维持积极的自尊(自我价值)。心理学家用一系列巧妙的实验对此进行了 证明。那些在实验中被要求描写一段想到死有何感受的短文的人,比没有写这种 短文的人,对违反他们价值观的行为给予更大的惩罚,在随后的“自我价值提升” 实验任务上有更大的冒险性。换言之,死亡恐惧加强了个体自我保护和寻求存在 意义的动机。不管是维护价值观还是维持高自尊,都可以理解为个体为抗拒死亡 焦虑而寻求安全感和意义感的适应行为。

众所周知,很多医护人员长期处于死亡意识的影响下。加之工作本身 的压力,他们比其他行业的人更容易感到焦虑和缺乏意义感。但这些问题仅仅通 过普通的压力管理和放松训练很难解决,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生命教育。恐惧管 理理论的重点不仅在于指出自尊对于人们具有适应价值,而且认为我们对待死亡 的态度会影响我们的社会态度与社会行为。有研究发现,那些歧视老年人的人, 实则是自己害怕死亡(看到老人激发了他的死亡意识),自己不能接受变老的事实。

同理,如果一个医生不能坦然面对绝症病人,不知如何与病人谈论死亡,很可能 是他自己害怕死亡,而不一定就是怕病人无法面对死亡。

3.死亡接受与死亡反省理论 对待死亡,人们除了恐惧和焦虑之外,也可能会坦然接受甚至升华。

心理学家发现,那些经历过灾难或创伤的人,有部分会产生创伤后应激障碍并给 人生留下挥之不去的阴影。但也有些人在经历创伤之后,尤其是经历九死一生的 体验之后,会产生积极的心理变化和人生成长。他们比以前更感恩生命,关心他 人,不在意给他人的印象,不重视物质,高度追求意义。换言之,他们的人生哲 学发生了改变,获得了新的生命领悟,不再恐惧死亡,对死亡完全接受。与恐惧 管理理论不同,这种死亡接受不是简单地想到死亡的结果,而是能够跳出当下的 自我和生活对死亡进行深度反省的结果。

死亡接受能够产生帮助他人的动机与行为。对职业人士而言,帮助他 人的动机和行为常常表现为乐于帮助和指导他人,或转行从事服务性行业。其实, 医疗卫生事业正是一种需要利他精神的事业,没有一点奉献精神是很难将这份工作持续做好的。虽然目前我国医疗卫生人员的薪酬偏低造成了一些问题,但毕竟 面对生命和死亡是医疗卫生工作的核心内容。一个医疗卫生从业人员,要避免长 期受到直接或潜在的死亡恐惧的威胁而心理适应不良(包括冷漠和麻木),要持续 提升自己对人生的领悟境界,通过注入更内在的价值和意义在工作中收获更大的 满足与幸福。

二、死亡心理学与卫生人才医学人文素质培养的关系 通过上述死亡心理学的知识,可以看出它与医学人文素质培养的关系。

如果一个医疗卫生工作人员能够了解和掌握一定的死亡心理学知识,那么他一定 会打下诸多良好的人文素质基础。不管是善待病人及其家属,还是提高自己的心 理适应能力;不管是改善医患关系,还是提升自己的工作满意感和价值感。如果 一个医疗卫生工作人员不了解死亡心理学知识,则很容易在工作中产生困惑和矛 盾,并产生不恰当的职业行为,极有可能造成医患关系紧张,同时带来较低的工 作满意感和价值感。

因此,死亡心理学理应成为医学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要内容之一。首先, 处理生命和死亡问题是医疗卫生工作的核心内容,也是它区别于众多其他行业的 本质特征。如果一个医疗卫生工作者不了解人面对死亡时的基本心理规律,那么 不仅他自己会遭遇困扰,而且他也不理解病人。其次,死亡心理学不仅是纯人文 的关怀,还包含了科学的研究发现。死亡心理学是关于死亡心理的科学,它保证 了医学人文素质培养的知识正确性,而不仅是情感和价值的付出。第三,以死亡 心理学为核心内容的医学人文素质培养,能够为医患关系处理和医疗卫生工作的 价值认同,提供强大的知识与思想支撑。这也是医学人文素质培养的最终目的。

三、死亡心理学与医学人文素质培养相结合的思路 1.普及死亡心理学的基础知识 虽然临终关怀近年开始受到我国医疗卫生工作者的重视,但“死亡禁 忌”的文化氛围使得死亡心理学在我国仍然较少受到关注,即使在医学院校也很 少有人专门研究及推广死亡心理学。因此,很有必要在医学院校、临床一线、以 及医师职业资格管理过程当中普及死亡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对于医学院校来说, 可以单独设置死亡心理学的课程,或者将死亡心理学的知识加入到医学伦理学课 程体系之中。对于临床一线来说,可以举办死亡心理学的岗前培训,以及定期的 死亡心理专题培训。对于医师职业资格管理来说,应该在资格培训及考试当中适当增加反映死亡心理学的内容。

2.培养卫生人才积极健康的死亡态度 死亡心理的核心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简单地、近距离地想象死亡引 起死亡恐惧(焦虑),死亡恐惧产生自我保护的动机和行为,然后形成消极的心理 适应;深入地、远距离地死亡反省引起死亡接受,死亡接受产生帮助他人和追求 内在精神价值的动机和行为,进而形成积极的心理适应。这两个方面相互依存, 没有人能够直接进入接受死亡的豁达境界。因此,要结合死亡心理学来培养卫生 人才的医学人文素质,必须从根本上树立和培养卫生人才积极健康的死亡态度。

这不是一件易事,很可能由于死亡恐惧的先入为主而使一个死亡心理培训活动遭 到参与者的拒绝,也可能由于参与者排斥死亡的问题,而使一个活动连死亡恐惧 都不能引发。因此,需要在培训当中精心设置环境、准备道具和材料,同时营造 互相信任的团体氛围。

3.运用死亡心理学知识提升以人为本的服务水平 卫生人才医学人文素质培养的目的在于更好地为病人及家属服务。在 医疗卫生工作者自己树立了积极健康的死亡态度之后,要进一步运用死亡心理学 知识提升为病人及家属服务的水平。首先,要理解绝症及危重病人及其家属的心 理反应,包容他们由于死亡恐惧(可能是潜在的)而产生的过激反应,鼓励他们树 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其次,要通过对死亡心理学的了解增强对医疗卫生事业的认 同感,始终对生命存有敬畏和感恩之心。如此,才能在工作中充满热情和活力, 避免产生对工作和生命的冷漠和麻木。第三,善待每一位到医院来就诊的人,因 为医院本身是一个令人不愉快的场所,每一位来医院就诊的人内心都或多或少充 满了焦虑和恐惧,医疗卫生工作者既要理解和尊重患者的这种焦虑和恐惧,又要 适度地表达正能量。

4.塑造有人情味的卫生人才及组织形象 医生和医院形象遭到破坏,以及民众对医生和医院失去信任,是我国 目前医患关系恶化的集中表现。即使有很多制度和资源的因素也是造成这种局面 的共同原因,但民众和媒体还是惯性地抓住“人”和“医德”的因素不放。对此,应 该充分理解,因为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每一个进入医院的人都不是淡定的。换个 角度而言,必须承认,医疗卫生工作与其他行业不同,所以它的问题不可能通过 制度和资源的改进得到完全解决。因此,塑造有人情味的卫生人才及组织形象,永远是医疗卫生工作的一件重要使命。如果首先结合死亡心理学的知识做好卫生 人才的医学人文素质培养,那么这项使命就成功了一半。然后,再做好一些配套 的工作将更有利于塑造良好的卫生人才及组织形象。例如,医院面对病人和公众 开展死亡心理学的讲座,在灾难救助及危机干预中将抢救生命和尊重生命放在同 等重要的地位,在医患关系处理和医疗事件新闻发布工作中以尊重生命为首要考 虑。同时,还要经常向公众宣传医疗卫生工作,塑造有人情味的卫生人才及组织 形象。

作者:赵静 来源:人力资源管理 2014年8期 第2篇: 心理学视阈下安娜的死亡情结与爱情悲剧 托翁在《安娜·卡列尼娜》中显示了卓越的心理分析艺术,通过托尔斯泰对安 娜的心理描写,可以看出安娜具有两种强有力的情结——爱欲情结与死亡情结。安 娜的离家出走与最终的卧轨自杀正是由于这两种情结驱使的结果。本文通过对托 尔斯泰心理描写艺术的特点的分析,试图得出安娜的死亡情结是她悲剧命运又一 不容忽视的内在因素。

个人无意识有一种重要而又有趣的特征,那就是,一组一组的心理内容 可以聚集在一起,形成一簇心理丛,荣格称之为“情结”。我们谈论一个人时说他有 一种自卑情结,一种与性欲有关的情结,一种与金钱有关的情结,一种“年轻一代” 的情结或与其他一切事物有关的情结等等。当我们说某人具有某种情结的时候, 我们的意思是说他执意地沉溺于某种东西而不能自拔。按照荣格的心理学说,这 情结一旦产生,就成为一种驱动力,而且可以强有力地控制我们的思想和行为。

一、安娜的爱欲情结 世界文坛上的许多的作家都在心理描写上做出了重大的贡献,而托尔 斯泰则博采众家之特长,不仅有效地接受了俄国文学前辈的传统,同时也吸收了西 欧文学前辈的传统,把文学的心理描写艺术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在《安娜·卡 列尼娜》中托尔斯泰运用心灵辩证法细腻地表现了安娜潜意识中对爱的渴求,即 爱欲情结。与此同时,托尔斯泰还十分准确细致地刻画了在意识的作用下对这种 爱欲的压抑的矛盾心理。安娜的内心矛盾集中表现为:一方面渴望达成有爱情的 婚姻,一方面又时时理智地否定爱情的冲动。不谙世事的安娜身不由己地嫁给了 卡列宁,从此进入了不幸生活的轨道。卡列宁是一个缺乏感情的“官僚机器”,生活 的目的就是为了加官晋爵,对生活毫无激情,和安娜更没有任何的爱情可言。迫于上流社会的道德观念的压力,安娜在毫无感情的家庭中生活了八年。安娜是一个 感情非常丰富的女人,她向往美好的爱情生活。在内心深处始终对爱有着强烈的 渴求,希望拥有真正的爱情。这份对爱情的期盼与索求使她产生了强烈的爱欲情 结,并且执意地沉溺于对爱的追求以致不能自拔。按照托尔斯泰的观点,这是她走 上无家可归之路的真正起点。

在小说开头当渥伦斯基与安娜第一次在车站相见时,安娜那迷人的脸 上所表现出来的魅力,深深地吸引了渥伦斯基,“他感到那上面有一股被压抑的生 气,一种过剩的生命力洋溢在她全身,违反她的意志,时而在她的眼睛闪光里,时而 在她的微笑中显现出来”。在这里,安娜的内心世界通过渥伦斯基眼中的映照被真 实地揭示出来。在这一段肖像描写中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安娜一些美丽的外貌特征, 更重要的是使我们觉察到了安娜内心深处所隐藏的对爱的渴求和对它的压抑:她 热爱生活,却受着压抑;她渴望真正的爱情,却还没有足够的勇气去追求。接着,安娜 与渥伦斯基一样,“一瞥”之后,即陷入猛烈的感情漩涡之中,但是,她不可能像渥伦 斯基一样,那么自由地追求自己的爱情,因为她有丈夫有孩子,道德的责任、宗教的 观念、舆论的压力时刻在警示着她,但她又无法压抑刚刚萌发的、汹涌而至的爱 情,所以她在爱欲情结与道德责任的警示交替袭击之下,既欣喜渴求,又恐惧回避。

在奥伯朗斯基家里,安娜在同渥伦斯基跳舞时,不由自主地感到“幸福 和兴奋”,起初她还“仿佛在竭力克制”。后来,她的青春火焰又被点燃起来,以至于 “她的眼神和微笑中闪动着难以克制的光辉”。在第二天乘火车回彼得堡途中遇到 渥伦斯基时,她对渥伦斯基的问话好一阵没有做出回答,“垂下正要去抓门柱的手”, 想要装作严厉的样子,“却又焕发出掩饰不住的欢乐和生气”。通过这些动作、神 情及内心的描写,安娜既欢乐又矛盾的心理,跃然纸上。她想要摆脱渥伦斯基,但见 到他又非常的高兴,因为她不能克服自己被追求的愉快,她明知渥伦斯基是跟她而 来的,却又明知故问。这一切都精彩而细致地表现了安娜那种想爱却又不敢爱的 心理。

从以上心理描写中可以看出这“压抑着的生气”、“过剩的生命力”无疑 是安娜爱欲情结萌动的外化。另外,在提前回彼得堡的火车上,安娜看着小说幻想 着同英国小说的男主人公一起去享受的幸福生活。这说明“她自己生活的欲望太 强烈了”。在爱欲情结的驱动下,安娜终于坠入爱河,并且公然向丈夫挑明一切,直 到最后的离家出走。这时安娜赋予爱欲的心理值远远大于死亡的要求,在无意识 中,爱欲情结压抑着死亡情结,但死的阴影始终萦绕在安娜的心头,正是这种死亡 情结才是最终把安娜推向死亡的心理力量。二、安娜的死亡情结 精神分析学认为,爱欲是生存本能的要求,与爱欲(生的本能)相对的是 死的本能,爱欲的本能和死的本能有相合又相斥的作用。当人生的欲望受到压抑 而得不到实现,就会产生焦虑感和抑郁感,并且逐渐会出现趋死的欲望,也就是个 体在生命过程中无意识趋向死亡的努力,它源于死的本能。而安娜正是由于爱欲 被压抑,它就被另一种强烈的自我虐待和自我压抑所替代,加之本我对爱欲的追求 所形成的不道德的焦虑感、犯罪感,最终会表现为一种自毁的倾向——即强烈的 死亡情结。

安娜的死亡情结最初就是表现为她无意识中经常出现的恐惧。如火车 轧人这一事件在安娜无意识中引起的恐惧,文中这样写道:“奥伯朗斯基惊讶地发 觉她颤抖着嘴唇,强忍着眼泪。”安娜仿佛感觉到了什么,并且“摇摇头,似乎想从身 上赶跑某种妨碍她的赘物”。但安娜无法“赶跑”这种残酷的预示,这件事始终留在 她的脑海里,“她想起此事就不愉快,她总觉得那好像与她有点什么关系”。当她终 于下定决心与渥伦斯基在一起并把一切都交给他的时候,她又充满了惊慌和绝望, 她想到的也是只剩下他这根救命稻草了,“一切都完了,除了你我什么都没有了”。

感到自己“罪孽深重,咎无可辞,除了俯首求饶以外,再没有别的办法了”。即便是正 当爱欲(生的本能)的上升阶段,爱欲占据着她整个意识,她感到“自己是不可饶恕的 幸福”,“充满了生的喜悦”之际,安娜依然是经常噩梦缠身。

随着上流社会开始排斥并围攻安娜,当渥伦斯基对安娜开始冷淡的时 候,本来就建立在不平衡的脆弱基础上的爱欲遭到严重打击,爱欲心理能量大大受 损,对死亡的自我压抑力随之弱化,于是死亡情结又蠢蠢欲动,越来越强烈,并表现 为热烈的趋死欲望。例如在他们“破天荒头一遭”地闹了一整天的别扭之后,安娜 回想着他说过的所有冷酷的话,同时想象着他显然想说却没有对她说出口的其他 话语,“我不会拦着你,你爱去哪儿就去哪儿。你或许不想同你丈夫离婚,这样你就 可以回到他身边去。回去好了!如果你要钱,我可以给你点儿。你想要多少钱”做出 这一假想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怎么刺伤自己的心就怎么想,这种有意的自伤, 也是一种对死的回归的欲望冲动。这种欲望的积郁致使安娜精神几乎失常,乃至 近乎歇斯底里。

弗洛伊德把人的死亡本能细分为两种不同的倾向:当它对外界的发泄 成为可能的情况下,死的本能会表现为向外侵犯的倾向。破坏性、挑衅性、侵略 性、争吵等都是由内向外表现的死亡本能决定的。当它受到外界的条件限制无法 向外发泄时,便表现出一种向内的倾向,退回自我内部,形成所谓的自我谴责、自我惩罚、自我毁灭、自杀倾向等。如果说,此前渥伦斯基和安娜在一起时她所有发 向渥伦斯基的歇斯底里——无端的嫉妒、猜疑和争吵等都是前一种倾向的体现, 那么现在随着爱情的消失、渥伦斯基的离她而去,她所能选择的只有后一种倾向 了。安娜乘车去火车站寻找渥伦斯基,神志开始癫狂,她把每一人都看得“怪模怪 样”,强烈的绝望和死欲使安娜的心理产生了变态,心灵失控。月台上安娜突然回忆 起与渥伦斯基相逢那天被火车轧死的那个人。这一刺激具有如此的震撼力,死欲 终于冲进了她的意识,“她醒悟到该怎么办了”,“到那里去,投到正中间,我要惩罚他, 摆脱所有的人和我自己!”于是“什么巨大无情的东西撞在她头上,从她背上碾过去 了”,“上帝,饶恕我的一切!”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强烈的悔罪感一闪而过,安娜走向 了死亡。

安娜虽然无力抵抗残酷的生活给她带来的心灵创伤,但她试图用个人 的力量去根除失去意义的生活,她是勇敢的,也是不幸的。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是 人在生存的同时就清醒地预知到死亡。因此,生命的过程就是走向死亡的过程。

这是人的一种悲剧。托尔斯泰对死亡格外敏感,他有不少作品涉及到死亡的主题, 而他对人性的这种悲剧心理的洞悉,在安娜身上得到了最为真切、细腻、有力的 体现! 作者:甘海泉 来源:名作欣赏·下旬刊 2010年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