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中小学法制教育的必要性 法治的必要性

加强中小学法制教育的必要性

加强中小学法制教育的必要性 在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发出的《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 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中指出,要把法制教育作为中小学德育工作长 期坚持的重点之一。与在理论上和学科建设上都比较成熟的思想政治教育、品德 教育相比,中小学法制教育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中小学教育实践活动中都需要 加以深入探讨。本文试图对中小学法制教育的必要性、教育内容及途径进行探讨, 以推动中小学法制教育的开展。

一、中小学法制教育的必要性 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国家按照工人阶级和广大人工合成群众的意志 建立起来的法律制度和由此建立起来的法律秩序的总称。它的基本要求是:“有 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社会主义法制教育,就是“要在全体 人民中进行遵守宪法和法律的教育,普及法律常识,增强民主法制观念,使人民 懂得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懂得与自己工作和生活有关的法律、依法办事、依法律 已、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善于运用法律武器同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摘 自《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以上表述是 对全体公民而言的,对于中小学生,他们具有区别于其它年龄群体的心理与生理 特征,他们是未成年人,还不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处于被监护的法律地位, 对他们进行法制教育有必要吗?回答是肯定的:
(一)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权利和义务,中小学生无论作为受教育者还是被 监护者,他们都具有独立的人格。他们的生命权、健康权、名誉权、隐私权等平 等地受到法律的保护。通过法制教育,他们将逐步形成维护自身权利的法律观念, 这对于中小学生权利的保护,对于建立合乎法律要求的师生关系、父母子女关系 都是有益的。公民基本权利认知的缺失,不利于学生独立人格的塑造和人格权益 的保护。

(二)法律的规范作用包括指引、预测、评价、教育四个方面。中小学生 的行为无疑也应受到法的指引,也应依据法律预测,评价自己的行为,并通过学 习法律制度和司法判例教育自己守法。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存在许多易使青少年 误入歧途的因素,比如随处可见的不良出版物、电子游戏厅、网吧、录像厅,使 许多中小学生禁不住诱惑身陷其中。有效的法制教育,是减少青少年犯罪,引导 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方式。(三)道德与法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社会主义法对社会主义道德的培养 和传播起着重要作用。由于社会主义法通过法律形式把社会主义道德的许多原则、 规范确定下来,因而社会主义法制教育的过程,也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培养和传播 过程。通过多种形式的法制教育,会使得中小学生建立起判断是非善恶的标准, 进而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

(四)对中小学生进行法制教育也是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素质 教育的要求之一是教育学生学会如何做人。在现代社会中,学会做人的一个表现 就是知法、懂法、守法、学会依法办事,既要学会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 也要用法律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以法制的观点看待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形成现 代社会所需要的法律意识。

二、中小学法制教育的内容 在体系庞大、内容繁多的法律法规中,哪些法规应纳入中小学法制教育的 内容,应当考虑这个年龄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并区分小学、初中、 髙中做出不同的安排。

(一)从整体上讲,中小学法制教育应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以 宪法为核心的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公民基本权利教育。宪砝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宪法规定了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和公民的基本权利。中小学生应当学习宪法,了 解宪法的形成过程和基本内容,培养对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热爱,尤其 是对建国以来宪法的修订和完善过程的了解,可以使中小学生感受到我国民主法 制的进步。宪法还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中小学开展宪法权利教育,可以让学生 形成权利意识,在心灵中留下深刻的印迹,为推动社会的民主进程打下基础。第 二个方面是法制观教育。法制观是人们对于一定社会的法律制度和社会秩序的根 本看法和态度。法制观教育就是对人们进行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和纪律教育。面 对庞大的法律体系和法律越来越专业化的发展趋势,中小学法制教育很难也不应 让学生系统地了解法律知识。在前述宪法教育之外,通过对法的作用、价值的认 识,使学生从小树立起较强的法律韋识,以法制的观念看待社会,评价自己和他 人的行为,进而为建立民主社会和推动依法治国培育良好的心理和思想环境。第 三个方面是进行与中小学生行为密切相关的法律规范教育。这些内容主要以中小 学思想品德课和中学思想政治课教材中有关法律知识为基础,侧重《中华人民共 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犯罪法》、交通法规、治安 条例、禁毒(烟)法律法规和环境保护法规的教育。同时,也要坚持《小学生守 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针对上述内容,结合囯家教育部规定的课程标准,因地制宜,编写合适的教 材,拟定可行的实施方案。

(二)不同阶段的法制教育内容。基于以上内容,在中小学的不同阶段应 做出不同的安排。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决定了教育与教学工作的顺序性。心 理学和教育学的研究表明,早于成熟期或迟于成熟期的学习一般都无助于他们的 发展。因此,中小学法制教育应体现循序渐进的过程。小学阶段,为法制启蒙教 育阶段,这一时期主要是养成孩子正确的道德观,逐步形成遵守纪律、遵守社会 公共道德和公共秩序的行为习惯。初中阶段要在小学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学生树 立自觉遵守纪律,遵守社会公共道德和公共秩序的行为习惯,并内化为自觉意识。

初中阶段,孩子的主体意识和社会化程度增强,要增加预防青少年犯罪和维权教 育。高中阶段(含中等专业学校)要在初中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学生树立社会主 义民主和法制的观念。在让学生学习基本法律规范之外,要结合时事,引导学生 进行理论思考。

三、中小学法制教育的途径 中小学校在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过程中,只有采用正确的途径,才能达到 预期目的。恰当的法制教育途径,决定于中小学生的心理与生理特征、他们所处 的社会环境和法制教育自身的规律。各地中小学法制教育活动丰富多彩,形式多 样,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要指出的是,中小学法制教育还没有形成一个体系, 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育途径,都需要加以总结、归纳,以更好地指导法制教 育实践。

1.学校教育。首先,课堂是学生接受教育的主要渠道,法制教育应向课堂 要质量。为确保课堂教学的效果,教师应不断学习,提髙自己的法律修养。有的 学校为弥补教师队伍的不足,聘请了法制辅导员,这种做法对解决师资是一个有 效的途径。在课堂教学中,要抛弃生硬的理论说教,要采用启发式教学,启发学 生主动学习,尽量结合身边的案例,组织学生讨论。如针对学生的权益受到侵害 的情况,让学生思考怎样解决问题,如果从法律途径解决,有何利弊,也可以设 置一些情境,如遭遇歹徒,买到假冒伪劣商品,让学生研究该怎样解决。课堂教 学中还应利用现代教学媒体,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其次,积极开 展第二课堂,利用学校社团开展多样的法制实践活动,如开主题班会、请专家做 讲座、进行法律知识竞赛、法律教育主题板报比赛、法制演讲、法制征文等活动, 对青少年进行直观、生动的法制教育。还有,在学校管理上,注意学校的规范管 理,如校规校纪要依法制定,校园周边环境要依法整治,保证师生有一个和谐健康的环境。

2.社会教育。社会对于青少年成长的影响不容忽视,法制教育应重视社会 因素。一方面,随着城市社区建设的加强,法制教育应当成为社区建设的一个重 要方面。要努力营造社区法制教育环境,让中小学生在生活中受到良好熏陶,抵 制不良影响,在这方面,尤其要加强对娱乐场所的管理力度,严格监管,使得这 些经营场所守法经营。另一方面,要建设法制教育基地,利用当地教育资源,如 法院、戒毒所、少管所、青少年宫等,建立联系,带领学生定期参观,接触实例, 使学生在活生生的实例中接受教育。各个社区、单位,要从爱护、培养孩子考虑, 尽自己的一份责任,为孩子创造健康的成长环境。

3.家庭教育。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的朋友。家庭在法制教 育中起到的作用同样是重要的。家长不仅仅要对孩子在生活上照顾,还要对孩子 的品行进行引导。不同的家长从事的工作不同,具备的法律知识、法律意识不同, 也不能要求家长为了教育子女去专门学习法律。但是,所有的家长都应当尊重孩 子的权利,都有义务培养孩子善良正直的品格,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为此, 我们要提倡家庭美德建设,让孩子在家里不受伤害,学会尊重,自律自强,使家 庭与学校、社会一道,成为法制教育的有效途径,共同发挥作用。

基础教育的任务是向每个人提供最低限度的知识观点、社会准则和经验, 其目的是使每个人都发挥自己的潜力、创造性和批判精神,以实现自我的理想和 幸福。现代社会,熟悉基本的法律,具有一定的法律意识,是一个公民的基本素 质。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接受知识、完善人格的最佳时期,针对处在这一阶段的 青少年,教育者应充分认识法制教育的必要性。通过合适的途径对青少年进行法 制教育,有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增强抵御各种不良现 象的能力,为他们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于天笑(通化师范学院政法系,吉林通化 134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