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调查分析
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调查分析 摘要: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和归纳演绎法,对云南省应 用型本科院校实施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现状进行了分析 与讨论,归纳总结了影响云南省实施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 因素,进而对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良性发展提出了几点思 考和建议,以期为云南省寻求改革、创新体育教学模式的应 用型本科院校提供借鉴价值。关键词:体育俱乐部;
教学模式;
发展现状;
对策 2014年云南省首批设立19所“应用型本科转型试点院 校”后,站在新的起点上,怎样进一步理清办学思路,对人 才培养进行新的审视和思考,在怎样办好应用型大学、如何 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方面,加大了 应用型课程体系建设及教学模式的改革。在这种机遇和挑战 下,云南省各高校校体育教学也突破了一贯的旧的体育教学 模式,在云南省高校体育教学中实行俱乐部制教学模式,通 过体育俱乐部教学的实施,使大学体育在培养大学生素质教 育方面发挥了更大的作用,一些趣味性、娱乐性、实效性项 目也被充实到体育俱乐部中来。本文通过对云南省应用型本 科院校实施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现状的研究分析,归纳总结 了影响云南省实施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因素,进而对体育 俱乐部教学模式的良性发展提出了几点思考和建议,以期为 云南省寻求改革、创新体育教学模式的应用型本科院校提供 理论指导。1我国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现状 目前,从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状况来看,体育俱乐部 教学模式是体育教学改革模式的一种新形式,它以培养学生 “终身体育锻炼意识、增强体质、提高综合能力”为核心目 标,以启发学生自主性和创造力为目的。在教学方法的实施 上,体育俱乐部各负责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 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在教学方法上灵活、多变,满足不同 层次学生体育学习的需要。在体育教学评价方式上,采用定 期与不定期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在教学内容评价方面相对比 较稳定,注重动态的过程评价与结果的评价。我国高校体育 俱乐部教学模式大体可以分为3种类型:一是课内体育俱乐 部,二是课外体育俱乐部,三是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体育俱 乐部。目前,云南省体育俱乐部教学只开展了课内体育俱乐 部或课外体育俱乐部,更多高校正在探讨向课内外一体化相 结合的俱乐部模式发展。
2影响云南省实施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因素 2.1场地、器材不足 目前,云南省实施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根据调查研究 发现有些学校现有的体育俱乐部教学条件和环境远远不能 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特别是比较受学生喜欢的乒乓球、羽 毛球、瑜伽、健美操等课程,每次课都会出现“人满为患” 的情况。到了俱乐部上课时间,由于场地、器材的问题有些 学生两节课下来根本接触不到场地、器材,更不用说锻炼身体、提高技能了。
2.2体育俱乐部师资缺乏 根据目前体育俱乐部教学的特点,全校学生可以依据自 身的兴趣爱好和技能水平选择项目、教师上课,但是往往导 致不同体育俱乐部学生参与的人数不一样,每次俱乐部里面 学生的技能水平也是相差悬殊,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对 体育俱乐部教师的要求,既要求体育教师一专多能,又要求 教师能够分层次的因材施教,满足广大学生体育锻炼的需求。
根据调查研究发现,目前在云南省应用型本科院校体育师资 中,小球类项目的教师比较少,特别是热门的新兴项目网球、 民族传统体育、体育舞蹈、瑜伽专业的教师稀缺,从而使得 这些项目的俱乐部开设的课程数量比较少,大部分学生只能 够在现有的体育俱乐部课程中进行选择,而不能够做到真正 的自由选课,也导致了学生选课后学习和训练的积极性受到 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2.3体育俱乐部教学评价内容、评价标准不完善 体育俱乐部教学的评价内容在学生的体育运动的参与 方面、运动技能的提高方面、身体素质的锻炼方面以及体育 理论知识的掌握方面,虽然比传统的体育教学有了很大的改 善,但在实际的体育俱乐部教学中,学生成绩评价标准一般 是由各体育俱乐部教师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制定的,有些学生 在俱乐部选项目之前首先要看各俱乐部的评价内容和评价 标准,他们往往会选择容易及格又容易拿成绩的体育俱乐部,从而导致了各俱乐部的不均衡发展。
2.4管理制度经验不足 我省高校实施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时间不长,教学模式 的运行尚属于初级阶段,一方面由于各种条件不成熟,俱乐 部实质性的东西还没有得到有效的贯彻落实,俱乐部成员的 参与度和锻炼效果也没有达到应用的价值;
另一方面,体育 俱乐部的规章管理制度不清晰,使得在实际体育教学的场地 器材资源利用方面、活动组织形式方面以及学生的自主选择、 上课内容等方面都缺乏了一定的效率;
第三方面,体育俱乐 部教学具有高度的自主性和开放性的特点,学生来自不同班 级,不同专业,技能水平相差较大,男女生比例不均,因此, 要想组织管理好学生就是比较难的问题,以上这些方面都制 约了体育俱乐部教学发展。
3云南省实施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思考 3.1改善场地、器材 由于体育俱乐部教学的需要,大部分高校的场地、器材 都存在短缺的问题,各高校应根据教育部办公厅《普通高等 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器材配备目录》的要求,增添和更新体 育器材,对于易消耗的体育器材学校可以设立“易耗器材专 项经费”,随时补充体育器材。目前,云南省各高校体育场 馆利用价值比较低,室内健身场地、羽毛球、乒乓球场地太 少。各高校应该尽快改善锻炼环境,消除“没有锻炼场地、 器材”给学生造成的负面影响,加大体育经费的投入,尽可能地创造条件满足体育俱乐部教学的需要。
3.2提高师资力量 对于目前缺乏的体育师资情况,各高校可以先组织教师 进行在职培训,主要是通过进修学习和培训提高业务水平, 多学习一些新的运动项目,如瑜伽、网球、棒球等,以便满 足学生教学的需要。同时,如果有机会可以引进一些专业的 人才,充实和改善教师的力量,以适应新世纪我省体育教学 发展的需要。
3.3进一步完善体育俱乐部教学的考核方式与评价方法 体育俱乐部教学的实践性比较强,涉及到的运动项目比 较广,各运动俱乐部在实际的教学考核与课程评价方式中差 异性比较大,各项球类运动俱乐部的考核应以学生实际参加 俱乐部活动的次数、参加锻炼的积极性、各单项技能的进步 程度为主,以各单项技能的掌握程度、在教学比赛的运用及 各方面的能力等方面为辅,而武术、健美操、瑜伽等运动俱 乐部的考核应以学生参加锻炼的积极性、各套路的掌握程度 及进步程度为主,以参加俱乐部活动的次数及各方面的能力 等方面为辅。各项俱乐部在课程评价方式主要采用学习效果 与过程的评价,既有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有学生自评和互 评。
3.4改善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管理体制 对于俱乐部的管理,可以采用二级管理的方式,即采用 课内外相结合的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体育俱乐部课堂教学由其所归属部门、体育教研室管理,主要负责各项运动俱乐 部日常的教学管理,包括安排上课训练时间、协调任课教师、 统筹运动场地的管理及学生参加俱乐部的选择等问题。课外 体育俱乐部主要由各项俱乐部的负责人统筹管理,主要负责 组织体育俱乐部的活动和课余体育表演、竞赛,形成一个课 内与课外相协调的管理体系。
3.5加强宣传体育俱乐部和体育师资情况 学生在参加体育俱乐部之前,采用自愿选择各个体育俱 乐部和任课教师,为了便于学生在选择俱乐部中对教师和俱 乐部有更多的了解,对于体育俱乐部归属部门应该加大对俱 乐部的宣传,采用校园网的形式,介绍各个体育俱乐部的情 况,其中包括上课和活动时间的安排、俱乐部中分几个层次 教学、场地设施情况如何、对学生的具体要求和条件等等。
同时,还可以对每一个体育俱乐部的老师拍宣传片,介绍各 俱乐部教师的情况,包括任课教师的年龄、性别、学历、职 称、职务、教学经历、教学特点、个人特长爱好、科研工作、 获奖等方面,以便学生更好地选择适合自己的俱乐部。
参考文献:
[1]罗达勇,汪海燕.我国普通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 的现状与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3):372-374. [2]汪晓鸣,李金平,楼晨辉.浙江省普通高校公体课开 展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湖北体育科 技,2009,28(3):335.[3]邹师,冯火红.我国普通高校体育俱乐部的类型与特 色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26(1):70. [4]姚毓武,张大为.我国高校体育俱乐部研究综述[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0,15(3):35. [5]刘志敏.对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俱乐部的比较研 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1(4):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