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非注意力肓听的入侵:肓肓

警惕非注意力肓听的入侵

警惕非注意力肓听的入侵 心理学上有一个词叫“非注意力盲听”。所谓“非注意 力盲听”,是指人们只倾听自己认为最重要的内容或者信息, 而对自己认为不重要的,或者与自己圈定内容不相符的就有 意忽视或者故意不听。纵观当下的课堂教学,教师的“非注 意力盲听”,已经对学生的心理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

一、被忽略的未说完的发言 听一节《摩擦力》的公开课,其中有这样一个细节:
师:小强的爸爸买了一瓶麻辣酱,让小强打开,但小强 怎么也打不开盖子,你能帮助他吗? 生1:用螺丝刀撬一下瓶盖,再拧开盖子。

生2:用一个合适的工具拧开盖子。

师:有一个前提,就是不能用工具。

生3:找一个力气大的人去拧。

生4:拧盖子时垫上…… 明眼人都知道,恰恰是第四个学生未说完的话,已经是 最有可能接近标准答案了,但或许是时间紧张,或许是教师 自认为没有必要对这个“未说完的话”进行必要的解释,总 之,学生的这一回答被无视了,被“停留在嘴里”没有说完。

所以,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说出那些“未说完的话”, 并且视这些“未说完的话”为一种极为难得的生成性资源来 加以开发、探究和延伸,以此培养学生健全的心理品质。

二、被忽略的“边缘地带的发言”仍然看《摩擦力》的教学片段:
师: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系呢? 生1:与接触面本身的材料有关系。

生2:与压力的大小有关系。

生3:与物体的运动速度和运动方向都有关系。

坐在角落中听课的我,就听到了一个坐在最边上的学生 的发言,他似乎跟上面第三个学生的回答想较真:“物体的 相对运动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一样吗?” 毫无疑问,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肯定 是不一样的,但是因为这个学生坐得比较偏远,声音又比较 小,加之其他学生正在表演,正在侃侃而谈,再加之此时还 不是讨论“摩擦力”方向的最佳时刻,所以这个学生的回答 自然被教师所忽略。事实上,尽管教师没有呵斥、惩罚学生, 但这种无视学生声响的行为,已经伤害了他们。

说到底,如果教师时时刻刻“以学生为主体”,积极主 动地促使学生“言无不尽、言之有理”,那么学生就能保持 旺盛的求知欲,教师才能真正理解学生、听懂学生,走进学 生的内心深处。

三、被忽略的“与中心目标无关的发言” 仍然以“摩擦力”的教学为例:
师:自读教材,说说摩擦力可以分为哪几种? 生1:可以分为两种: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

生2:应该是三种:摩擦力分为静摩擦力、滚动摩擦力、滑动摩擦力三种。

师:今天我们就研究“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

仅仅因为在本课的教学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是“静摩擦 力和滑动摩擦力”,而“滚动摩擦力”不在本课计划中,所 以,第二个学生提出的摩擦力分为三种的划分法,没有得到 教师的及时回应。教师不想打乱自己的教学设计,这固然没 有错,但是当学生没有按照那种“请君人瓮”式的方向“人 瓮”,教师就对这个学生的回答摁起“删除键”,这是对学 生积极性的直接打击。

真正好的课堂应该杜绝教师的“非注意力盲听”,提倡 教师必须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想学生所想,思学生所思,理解 那些未发出或已经发出的声音。对于成长中的学生来说,如 果教师能够真正理解他们,并且尽最大可能让其他学生也理 解他们,是学生的幸运,也是教师、家长和教育的幸运。

[注:本文为甘肃省教育科研规划201 6年度课题,课题 立项号:GS(2016)GHB1343《初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 策略研究与实践》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