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理盗窃刑事案件司法解释第二条的适用性
办理盗窃刑事案件司法解释第二条的适用性 盗窃犯罪是司法实践中最常遇到的一类普通刑事犯罪,在各类刑事案件中, 该类案件发案数量一直位居前列,据最高法公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和2012年人 民法院一审盗窃刑事案件的数量达到了190825件和222078件,分别占到了当年法 院所有一审案件数量的22. 72%和22. 51%。为了更好的指导司法实践,2013年4 月4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出台了《关于办理盗窃刑事案件 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下称《解释》)。该《解释》充分考量了我国当前经 济社会发展状况和国民收入的增长现实,并结合盗窃犯罪的社会危害性大小主要 是体现在盗窃财物数额的大小这一特点,进一步明确了盗窃财物中的数额较大、 数额巨大以及数额特别巨大的具体标准。其中,《解释》第一条规定: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一千元至三千元以上、三 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三十万元至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 十四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同时该解释第二条对数额较大标准又规定了8种例外情形,降低盗窃罪入 罪门槛,即盗窃公私财物,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数额较大的标准可以按照前条规 定标准的百分之五十确定: (一)曾因盗窃受过刑事处罚的;
(二)一年内曾因盗窃受过行政处罚的;
(三)组织、控制未成年人盗窃的;
(四)自然灾害、事故灾害、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事件期间,在事件发生地 盗窃的;
(五)盗窃残疾人、孤寡老人、丧失劳动能力人的财物的;
(六)在医院盗窃病人或者其亲友财物的;
(七)盗窃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的;
(八)因盗窃造成严重后果的。
对于上述八种情形的设置,笔者认为不尽合理。首先是该条必然导致司法实践中操作随意性加大。对于符合上述八条情形 的,究竟是否按照50确定数额较大标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案件承办人员的认识。
比如(八)项规定的因盗窃造成严重后果的具体怎么掌握什么情形是严重后果,社 会影响大属不属于严重后果对严重后果没有严格界定,会不会导致这条规定的滥 用,是否会造成侦查、公诉、审判三机关认识不一致,而影响案件的公正处理。
再如(二)项规定一年内曾因盗窃受过行政处罚的,存在偏颇。例如:甲一年内实施 两次盗窃行为,第一次盗窃200元,第二次盗窃700元并被抓获,因900元没有达 到盗窃数额较大标准,不构成盗窃罪。乙亦在一年内实施两次盗窃行为,第一次 盗窃200元,被处以行政处罚,第二次盗窃700元被抓获,按照第二条的规定,可 以认定乙盗窃数额较大,追究其盗窃罪。同样的违法行为却产生不一样的法律后 果,显失法律的公平公正。又如:刑法第六十五条规定累犯应当从重处罚,即依 法累犯只能从重,不能加重,累犯不能作为法定刑升格的情节。而依据本条(一) 项曾因盗窃受过刑事处罚的的规定,无论是构成累犯还是仅有犯罪前科,入罪的 数额标准都可以降低为50%,本来不构罪行为,因为累犯或前科法定刑升格,违 背立法本意,且这种50%数额的追诉标准适用于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超过 五年的盗窃再犯,累犯尚且只能从重处罚,该款将前科作为加重处罚情节,有违 法理、法意。
其次该条(一)、(二)项,未考虑未成年人涉嫌盗窃犯罪的情形,与审理未 成年人犯罪案件的相关条款相悖。
1,根据刑法修正案(八)第六条和第十九条的规定:其一,不满十八周岁的人 犯罪不构成累犯:其二,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 的人,免除前科报告义务。
2、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第275条规定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被判 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应当对相关犯罪记录予以封存。
以上法条规定直接的法律后果是:无论此前因犯何种罪行受过何种刑事处 罚的未成年人何时再犯何种新罪,此前的犯罪行为都不能作为对其新罪从重处罚 的法定情节。而两高此解释第二条第一、第二项并没有设置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再 次涉嫌盗窃犯罪例外情形,也即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曾因盗窃受过刑事处罚的,或 者一年内曾因盗窃受过行政处罚的也可以按照第一条的规定标准的50%确定,这 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了再次实行盗窃行为时构罪的数额标准。
无论是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不构成累犯还是未成年人轻罪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的规定,都旨在贯彻教育为主、惩罚为辅原则和教育、感化、挽救方针,以便于 他们以后顺利地融入社会,成为服务社会的有用之材,是国家给予未成年人的一 个特殊宽有待遇。
修改后的《刑法》和《刑事诉讼法》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犯罪在处理上的宽 大政策,但此次出台的《关于办理盗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却又 在事实上降低了己满十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再次实行盗窃行为时的入罪门 槛,存在着立法上的相悖之处,因此笔者以为,该解释第二条第一、第二项应设 置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涉嫌盗窃犯罪除外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