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教育社会学”成为学的思考
“艺术教育社会学”成为学的思考 摘要:在中国全面探索艺术教育深化发展的过程中,该文作者认为有 必要在基于艺术教育问题、艺术教育学科发展需要、以及社会学与教育社会学等 学科学理之上,确立研究建构“艺术教育社会学”学科。所谓艺术教育社会学 (SociologyofArtsEducation),是指研究艺术教育社会和行为及其与存在社会的关 系互动学说。该文系统讨论了“艺术教育社会学”成为学的学理认识与基本内涵。这一具有学科开创性的研究,对建构艺术教育学科、对促进艺术教育行为的优质 化开展等都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实际意义。
关键词:艺术教育社会学;
艺术教育社会;
艺商;
作者简介:梁玖,博士、出站博士后,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有:艺术学理论、艺术教育学、美术教育哲学、 中国画创作实践、族群民间美术等。
当艺术学成为独立门类之后,关于艺术学科教育的学科群变革与构建 问题就是重要议题了,尤其是对一级学科“艺术学理论”的课程建设与开发更是急 务。关注和研究“艺术教育社会学”(SociologyofArtsEducation),既是着力于对艺 术教育学科群研究的探究活动,又是解决艺术教育现实问题的策略与方法的选择。
一、在艺术教育成为“被告”之后的思考 统观当下的中国教育,似乎被人们满意的地方很少。不论是学校教育、 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还是相关学科的专业教育都受到人们的质疑和批评。笔者 认为,自2005年出现所谓的“钱学森之问”开始(,1)中国教育便成为了一个“被 告”了。不幸的是中国教育这个“被告”似乎没有走下被告席的时刻。如:2013年 11月25日下午重庆发生了年仅10岁女孩李某殴打男婴原原的事件,(2)2013年 12月3日下午在福建莆田发生了“14岁男孩打完8岁女童怕被责骂,将其勒杀推入 粪池”的事件。(3)这两起事件都表明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责任的缺失。殴打 男婴的女孩李某的父亲“李先生称他和妻子日常打骂女儿以至于对其性格多少有 影响”。(4)此外的一些报道都让中国各个层次的教育成为人们责问的对象。如:
2013年12月6日“中国儿童中心学前教育部学前班主管周某因贪污罪被判处有期 徒刑十年”(5)。《温州商报》2013年12月3日刊发了题为《从蔡荣生等人被查 看高校招生“黑幕”》的文章,文中说:“中国人民大学近日确认,招生就业处原 处长蔡荣生因涉嫌违法违纪接受调查,教育学院执行院长胡娟也被免职协助调查。这一事件与‘名校’、‘招生’、‘被查’等关键词联系起来,引发了公众对高招问题的 质疑。记者调查发现,高招腐败案件近年来呈多发趋势,自主招生、补录及调换 专业三个环节已成为腐败的‘重灾区’。让自主权在‘阳光’下运行才能有助于实现 多元选才的改革目标。”(6)在整体教育被质疑与批评的语境中,艺术教育也依 然是一个“被告”的角色。
无论是中国整体的教育成为被告,还是中国的艺术教育成为被告,当 下最为紧要的是梳理清楚目前包括艺术教育在内的中国教育的问题,研究解决相 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一句话,在教育成为被告的社会里我们应该思考什么?当 然,教育或艺术教育成为“被告”性角色,不是唯独中国的特产,这是世界性的现 实。
导致当下中国艺术教育成为一种被告角色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艺术教 育思想不明确或普遍性欠缺独立的艺术教育思想、艺术教育主体组织普遍缺乏独 立的办学章程、高等艺术学科的招生思维和方式与艺术学科特质相背离、艺术教 育观念与评价机制与学科相悖、普遍欠缺艺术层级教育规格、艺术教育内容与社 会严重脱节、艺术教育主体的职业素养不够、艺术教育的专业性素养与水平不高、 学生成绩评定与学生成长事实不一致、艺术教育学术研究不力、艺术教育形态单 一、艺术教学的信息技术手段运用弱化、艺术教师普遍缺乏自己的教学艺术、学 生的艺术教育满意度偏低、艺术教育者对艺术教育的误识严重、艺术教育机会不 均等、艺术教育产生了新的不平等、艺术教育欠缺性别关注与引导教育、艺术教 育自觉转型不力、艺术教育自身建构意识弱化、艺术教育的人类行为功能影响力 发挥不够、中国艺术教育思想不凸显、中国艺术教育学派单一、欠缺中国艺术教 育思潮生成机制、中国艺术教育欠缺自我秩序调控学理与机制,等等,这些因素 都是导致中国艺术教育在较长时间里成为批评对象的关键原因。谋求对这些问题 的解决,便是艺术教育社会学萌生的现实因素基础与学科逻辑。
关注和确立讨论“艺术教育社会学”学科,就是应答解决艺术教育问题 的一种学理途径与方法手段选项。换言之,为何要研究“艺术教育社会学”?“艺 术教育社会学”研究的现实逻辑与学术逻辑是什么?回答这些问题的基本视点, 便是当下力求解决中国艺术教育学科存在的学科构建、学理欠缺、教育方法单一 等现实问题。
研究与构建“艺术教育社会学”的目的,一是促进艺术教育专业性积极 应答社会变革或社会变迁;
二是满足艺术教育学科自身的变革与完善需要;
三是 实现艺术文化塑造价值最大化。总之,当现实的艺术教育成为被告之后的思考结论,就是需要关注和 构建“艺术教育社会学”这样的新兴学科,以求得揭示艺术教育问题导因与实际解 决艺术教育问题的引导理论与方法。
二、“艺术教育社会学”是什么 研究与构建“艺术教育社会学”的基本逻辑起点,是基于社会视点研究 艺术教育的取向与行为。近些年来颇为人们耳熟的概念——“全球化”,便是对人 类社会的一种界定概念与理论。“全球化是指这样一个事实,即我们越来越生活 在一个世界中,因而个人、群体和国家都越来越相互依赖。”[1]83-89其实,全球 化概念与思想,都是一种假说事实。因为这涉及到言说者的立场问题。如果已经 言说的“全球化”是事实,那么,以中国人的视点来说,在21世纪或未来的世纪里, 人类社会需要的是“再全球化”。其实这样的讨论,都没有离开一个基本的认识论 前提——基于社会。所谓社会(Society),是指满足人需求的关系集合组织。社会 的形态是多样的,比如:原始社会、文明社会、虚拟社会、工业社会、外星人社 会等等。被称为“教育社会学之父”的法国著名社会学家埃米尔·迪尔海姆 (EmileDurkheim,1858-1917)认为“社会的结构主体应该是法律、习俗、机构和组 织”[2]43。不同的社会学家对社会事实与价值的认识是不一样的。比如,埃米尔· 迪尔海姆就认为:“社会优于个体的人。社会远远大于个体活动的总和。”[1]83-84 意思是说,人是社会的创造物。当然,也有社会学家认为,人是社会的创造者。
[1]比如,“马克思认为社会科学家不仅应当了解社会,而且要改造社会。”[2]42 其实,人既是社会的创造物,又是社会的创造者。前者是基于个人社会化而言的 逻辑,后者是基于社会起始点的逻辑而言的。当下,人与社会的关系,是二者的 圆融,故而说,社会是人类的关系组织集体。
研究与构建“艺术教育社会学”的学科逻辑与学术逻辑是基于三个逻 辑起点——社会学和教育社会学的成熟,以及艺术教育学学科拓展性成长需求。
艺术教育社会学,既是社会学、教育社会学的子学科,又是艺术教育学科群的子 学科。
作为艺术教育学科的子学科,艺术教育社会学是诉求以社会学与教育 社会学的视点、立场、思想、学理、方法,来整体观照、研究、分析、揭示、结 论、建构艺术教育及其学科的优质化发展,并在此基础上构建起独立和完整的艺 术教育社会学学科系统结构学说。这既是艺术教育社会学自身理论建构的自觉, 也是艺术教育社会学必须的学科意识。尽管艺术教育社会学作为艺术教育学学科独立的学科意识在此开篇, 但是,笔者坚信,作为完备学科形态的“艺术教育社会学”一定会因逐渐被人们认 识和研究推进而厚重。就像教育社会学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开篇一样,(7)现 在的教育社会学已经是一门独立的、成熟的、具有重要价值的学科。
社会学(Sociology),是指研究个体或全体及其生活、社会与行为的科 学。易言之,社会学,是一种以社会为圈层研究如何跳出与如何跳入社会的科学。
“跳出”,是指跳出人的习惯性直观存在之惯例方式,即,追求个体脱离存在的想 象认识论。“跳入”,是指进入更全新的视角与视野看存在。以社会学视点审视艺 术教育,一是,强调用整体观照的思维和方法研究艺术教育;
二是,注重以创造 想象力的思想和方法深入思考与建构艺术教育。
以社会学视点看,无论是艺术本身,还是艺术教育学科,都是一个具 有自闭性和开放性的社会,这个“自闭性和开放性的社会”是呈复数存在形式的。
社会学的思维和方法,是一个可以有效切入与深入观照研究艺术教育学科的路径 和方法。同时,艺术对社会的贡献也是以复数形式发挥作用与价值的。艺术可以 以自己独有的方式反映社会存在,并以自己的价值观念与成就塑造社会。艺术文 化以自己的特性建构人生意义,艺术教育也同样是以复数形式发挥对社会的积极 作用价值。个体自然人在社会化过程中通过艺术教育而使艺术为自己服务。比 如:让艺术这种认识存在的手段令个人获得特别身份、建构人生、创造人生价值、 促进人际沟通,以及让艺术调节自己的情绪、健康身心和创造产业服务大众,等 等。
有学者认为,教育社会学(SociologyofEducation)是“研究教育活动之社 会过程及其与其他社会过程影响关系的学说体系”[3]10。简言之,所谓教育社会 学,是研究基于社会的教育与教育作用社会的互动意义学说。“基于社会的教育”, 是指研究思考在具体的社会语境中该有怎样的教育存在。这是以社会为深度考量 背景探究教育内社会结构系统及其关系的范畴,也可称为“教育内社会”。“教育 作用社会”,是指在特定社会中形成的教育形态如何对具体社会发挥有益的功能, 即,教育对外作用价值系统。这是讨论教育外社会作用结构系统及其关系的范畴, 也可称为“教育外社会”。尽管教育社会学界,从学科划分上把教育社会学界定为 社会学的子学科,但是,教育社会学是专以研究“教育活动”为对象的。目前,国 内外的教育社会学界关于教育社会学的学科意识是强烈的。
虽然说从现代学科概念与学科划分上还没有“艺术教育社会学”的名位,但是,这并不表明没有人关注或研究艺术教育自身及其与社会的互动关系等 内容。即,无论是在社会学领域,还是在艺术社会学领域,还是教育社会学领域, 都有人或多或少地关注与研究了属于艺术教育社会学范畴的议题、问题和内容。
比如:“教育哲学的开山鼻祖柏拉图就是一位已洞察了教育的许多社会功能的大 教育家。”[4]113可见,柏拉图(约前427-前347)也思考与讨论了艺术教育与社会的 关系。在德国,20世纪80年代就有学者撰著了题为《打开校门!让生活进学校!从 学校发展到邻里学校》的著作,讨论学校与社会的关系。(8)即使从中国的社会 学成立与发展100多年来所呈现的三种形态中,(9)我们也可以看出它们涵盖着有 关以社会学的视点思考艺术教育的信息。在中国的台湾,1995年就有成型的关乎 艺术教育社会学的研究成果,如:台北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王雅各的《国民小学美 劳教材中的性别意涵:一个多文化观点的视觉艺术教育的实例研究》。(10)《湖 北美术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也刊发了具有艺术教育社会学学科研究意味的文 章——《当代艺术教育与社会学批判》。作者认为:“在当代艺术的多元化生态 中,应该允许有这样一种具有社会学意义的转向:重新建立艺术与社会、艺术与 生活的真实联系。那么,目前美院的教学体系是否应该回应和如何回应这种社会 学意义的发展可能呢?在美院的专业教学中,首先我们目前仍然缺乏相应的艺术 社会学课程。”[5]4-7四川西南民族大学的兰海波在2012年发表的《艺术社会学视 野下的高等美术教育改革》(11)也具有艺术教育社会学关注内容的意涵。一句话, 艺术教育社会学学科形态日趋明显,因而有尽早确立艺术教育社会学学科意识与 学科概念的必要性。
艺术教育是社会结构中的一种人类主动行为。艺术教育这种主动行为 是人类自己学会自控与调节的基本社会行为。因此,人类已经形成了一个基本共 识——个人社会化必须接受艺术文化教育。人的感性能力形成与水平提升,就需 要优质艺术教育。易言之,艺术教育能够有效塑造人的眼光。在智商 (IntelligenceQuotient)、情商(EmotionalQuotient)等概念与观念被普遍传播的社会 里,人们严重地忽视了另一个概念与观念——艺商(ArtisticQuotient)。所谓艺商 (AQ),是指独立领悟理解艺术的智力。艺商是开发情商(EQ)与智商(IQ)的重要途 径与手段。艺商不健的人会导致人生情趣的缺失。缺失情趣,是不易被感动、不 易获得人生的幸福感的。艺术教育最具后现代主义教育特征——以多元艺术文化 取向信念帮助学生专业深度成长。
所谓艺术教育社会学,是指研究艺术教育社会和行为及其与社会存在 的关系互动学说。最简单地讲,艺术教育社会学,是基于社会视点研究艺术教育 取向与行为的学科。“关系互动”主要有两个内涵系统,一是指艺术教育自身结构因素的互动关系;
二是指艺术教育与社会的互动关系。艺术教育的驱动力来源于 诉求调控人、艺术、社会三者之需要互动关系。“艺术教育社会”,是指艺术教育 自身系统。即,满足艺术教育需求的关系系统组织。这个“艺术教育自身系统” 既是一个自闭性社会系统,又是一个典型性的社会存在事实或社会制度。一句话, 艺术教育社会是作为一种典型的不可缺失的社会存在事实。“艺术教育行为”,是 指艺术教育相互活动作用方式与关系。总之,艺术教育社会学的研究领域是丰富 多元的,它就像社会本身的丰富以及艺术教育的多元性一样。
艺术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艺术教育事实与行为及其变迁。“艺术 教育事实与行为”包含四大范畴系统,一是指作为一个社会事实的艺术教育自身 事实;
二是指作为被社会影响的艺术教育调控事实;
三是指作为功能性影响社会 的艺术教育作用事实;
四是指研究者关于艺术教育与艺术教育社会学的理想事实。
艺术教育社会学研究者个人创生出的理想也是一种事实,就像马克思 (1818—1883)依据他自己的唯物史观而构想的新社会、新制度——共产主义一样, 是一种学理事实。马克思建构的理想社会是“将要建立一个比我们今天所见更为 人道的社会”[1]14。试想想,在当下浮躁的、贫富差别加大的、欠缺恒定价值观 的浮萍式社会中,依马克思所想,“开创一个没有阶级,没有贫富之间巨大区分 的新社会”(共产主义),[1]14不是很好吗?笔者希望的“荷花式社会”,不仅是更 人道、更和谐、更民主、更有创造力、更幸福的社会,也是一种理想事实,因为 它就在笔者的脑海里,并引导笔者为之去细化工作和生活。如此,便让自己的人 生有了些许实在价值与意义。当我们面对不可确定的未来或不可预测的社会未来 的时候,依据个人智慧创生一些理想事实是很重要的。一个社会如能持续这样, 所谓的“钱学森之问”就能彻底解决了。任何一个学科中,都应允许存在理想事实 这种软理论。所谓软理论,意指个人阐释的认识结论对人们有实在的启迪引领价 值却又不能被当下证明的一类理论。为什么美国学者C·赖特·米尔斯 (CharlesWrightMills,1916-1962)在1959年出版的《社会学想象》 (TheSociologicalImagination)一书中提出了“社会学想像力”?[1]5其至少表明一个 学科是需要有自己的建构想象力的。一个学科有了自己的想象力,就易于创生本 学科的思想与理论。关注对艺术教育事实的研究,也是需要理论引领的。
艺术教育社会学的主要功能在于,其一,事实叙述,即讨论与描述有 什么艺术教育事实。包括艺术教育活动、艺术教育问题、艺术教育制度、艺术教 育情景等等繁复的内容。其二,缘由揭示,即讨论与揭示艺术教育存在的依据或 为什么要存在。社会学是一种专注于揭示社会问题导因与促进建构的学问。因此, 艺术教育社会学也一样应发挥揭示艺术教育事实缘由的功能。其三,事项推进,即讨论艺术教育功能最大化。也即,思考艺术教育能做什么。其四,希望构建, 也即讨论艺术教育新的塑造或形成什么。艺术本身对人和社会都有建构塑造功能, 艺术教育社会学也具有建构新的艺术教育与新社会的功能。当然,艺术教育社会 学功能的释放是一个合力状态。研究艺术教育社会学,应该追求促进艺术教育社 会学功能价值的最大化实现。
任何学科在成长与完善的过程中,研究者都会在学术应答中形成相关 的主张或理论观点。笔者主张的艺术教育社会学理论是“艺术教育社会建构论”。
所谓“艺术教育社会建构论”,是指主张以塑造思想反思艺术教育社会与行为。事 实上,艺术教育者总是在力图全面认知所在社会与教育环境的基础上,塑造建构 新的内容。如:建构新的艺术教育理论、新的教育方式、教育内容、塑造新型艺 术人才、促进创造新的艺术,并试图创造新的适合艺术文化更好生长的社会环境, 等等。社会变迁速度越快,艺术教育社会的建构力度就越被要求加强和提升。“建 构”,更意味着要不断反思现有社会对艺术教育的影响因素与力度、反思现有教 育的正当性与效率。“建构”的首要任务是建构新的理论。所谓理论,是指人们对 事象建构抽象性的诠释结论。[1]艺术教育社会学的根本任务,是要建构性提出 艺术教育社会学的理论系统和解决学科问题的方法论系统。没有建构思想,就意 味着习惯,或让自己的艺术教育行为始终在惯例轨道上自然运行,如此,艺术教 育的适应性会变差,也会降低满足学习者专业成长的需求度。“建构”,也是一种 调控。如何自主与有效地调控艺术教育也是随时需要留心与研究的议题。简言之, 笔者的艺术教育社会学之核心主张是社会与行为的建构。即,社会与行为建构艺 术教育社会学,或称为“建构性艺术教育社会学”。艺术教育社会学的根本目的, 是为了促进一切艺术教育的实效与优效发展。在这个促进的过程中,要以建构塑 造新的思想、新内涵、新形态、新方法、新成效、新模式为宗旨。
以艺术教育社会建构理论为旨归,艺术教育社会学需要不断着力于四 大方面的建构工作:其一,着力建构艺术教育自身;
其二,着力建构艺术教育需 要的环境;
其三,着力建构艺术教育参与者;
其四,着力建构艺术教育社会学自 身。
依循艺术教育社会建构理论和学科结构论,笔者认为艺术教育社会学 的学科边界与内在结构因素主要体现在四个维度上。其一,是学科本体认识论范 畴。主要是系统讨论和界定什么是“艺术教育社会学”及其相关学科构建与完善的 问题,以及“艺术教育社会”或“艺术教育地图”等专题。其二,是学科环境论范畴。
包括被社会影响的艺术教育事实、艺术教育因时变迁等系统议题。其三、是学科自为论范畴。包括艺术教育合力、艺术教育调控与手段等系统内容。其四,是学 科功能论范畴。包括艺术教育如何成为一种社会事实、艺术教育对所在社会的正 负性刺激等等。
如果更系统地细化艺术教育社会学的学科结构因素,至少应包含以下 4个板块的24个主题内容。如下表:
笔者对艺术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始于2009年,其时设计了给“艺术教育 原理与实践研究”方向的博士研究生开设学位课程《艺术教育与族群》。在2013 年笔者正式以《艺术教育社会学》之名作为“艺术教育研究方向”博士生的一个考 试科目,并设置为课程进行系统地讨论与教授。因为在讨论艺术教育诸因素、诸 问题的时候,笔者总感觉它们缺少有力的学科理论作为指导,而事实告诉我们, “如果没有一种理论思路,我们在开始一项研究或解释研究结果时,就不知道该 如何着手进行”[1]9,所以,笔者在不断思考艺术教育研究策略与方法时,意识到 有必要确立和构建“艺术教育社会学”。正是基于这样的艺术教育专业学术的自觉 与思考,并结合社会学、教育社会学、艺术社会学等学科的成果,笔者才放胆提 出了研究“艺术教育社会学”的构想。笔者想这也是应答当下中国思考和寻求实现 “中国梦”的一个实在的圆梦实践行为。
目前,如果用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1910-2005)评判一门学科是否成熟 的“五脏六腑”论来看艺术教育社会学的状态,(12)可以说艺术教育社会学才刚刚 苏醒。所谓“五脏”,即费孝通认为社会学初具规模应具有的五个因素。费孝通曾 说“一个学科的建立,至少要包括五个部分,即学会组织、专业研究机构、各大 学的社会学系、图书资料中心、出版物。这五个部分建设起来后,这个学科就初 具规模了。”[6]27“所谓六腑,是说一个社会学系应当能开出六门基础课程。它们 是社会学概论、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社会心理学、城乡社会学、社会人类学、国 外社会学说。”[7]8尽管“五脏六腑的说法,不过是从学科和学系发展的条件,提 供一种衡量的方法,既不全面,也看不出质量。”[7]9但是,在艺术教育社会学初 始概念生成阶段,“五脏六腑”论还是有帮助建构的认识指导价值。一句话,作为 学科视点的艺术教育社会学才刚刚被唤醒,需要各方面的呵护和帮助,才会日渐 成长和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研究“艺术教育社会学”的价值 基于社会视点研究艺术教育的取向,无论怎么讲,都是不可否定的一 个理想与路径。美国乔治亚大学艺术学院教授爱德蒙·柏克·费德门(EdmundBurkeFeldman)在所著的《艺术教育的本质》(PhilosophyofArtEducation) 之第一章,就是以“社会的面向”视点和主题讨论艺术教育的。爱德蒙在“社会的 面向”开篇就讲:“人们创造、使用或回应艺术的方式是如何影响群体生活?人们 了解艺术的方式如何影响这些群体?如果这些群体是家庭、社团或公共机构,广 义的艺术教育又如何影响他们的行为?”[8]18因此,爱德蒙设计了12个议题加以 专项讨论。即:“家庭族群、社区族群、年龄层、阶级现象、种族与民族、宗教、 性与性别、社会变迁、多元文化主义、‘清洗’状态、忽略社会面向、教师是文化 工作者”。[8]19-34从艺术教育哲学视点看,对艺术文化或艺术创造或艺术家而言, “如果没有其它个体耳闻或眼见我们所说的,那么艺术中的自我表达就什么也不 是。真正的自我表达不仅必须仰赖其他的个体,更需要其它的个体关心我们所作、 所言与所为,因为他们也会受到影响。一个社会必须知道艺术如何形塑过去、观 看现在、及展望未来。”[8]18可见,艺术与社会、艺术教育与社会不可分割。总 之,笔者认为确立研究“艺术教育社会学”,在当下与未来都是有必要的、是可行 的、是有价值的。
(一)确立研究“艺术教育社会学”的建构学科学术意义 确立研究“艺术教育社会学”是开发与拓展艺术教育的学科容量空间 的行为、是发掘与厚实艺术教育学科学理基础的行为、是艺术教育顺应社会变迁 的学术结论。
提出研究“艺术教育社会学”,其本身就具有建构艺术教育新的理论的 学术开拓价值。英国当今著名的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AnthonyGiddens,1938-) 说:“我们需要理论帮助我们把握事实。”[1]8中国目前的艺术教育学界,也是急 需寻求能够帮助我们认识和把握艺术教育自身及其与社会关系的理论。当下中国 的艺术教育太需要思想、需要优质的学理给予支撑。无疑,确立“艺术教育社会 学”是一个积极的学术思考选项。
能够确立与研究“艺术教育社会学”,也就表明艺术教育研究者以实际 行动在拓展艺术教育学科的学术视野、拓展艺术教育学科边界、充实艺术教育学 科内涵、夯实艺术教育学科理论基础。“艺术教育社会学”存在的这个关乎艺术教 育学科的反思塑造建构价值是不可忽视的。
“艺术教育社会学”的确立,是艺术教育积极应答社会迅速变迁的学术 和声。艺术教育学科要想保持自己的建构性塑造作为——对艺术教育自身、对社 会存在,一是需要应时而变地产生新的支持理论;
二是要有能够引领学科深入和持续发展的专深理论。艺术教育社会学所拥有的学科品质、学科立场、学科创生 力、学科功能释放,是会不断供给艺术教育成长性发展动力的。
总之,确立研究“艺术教育社会学”具有建构新的艺术教育学科理论的 学术价值。
(二)确立研究“艺术教育社会学”的推进学科应用意义 确立研究“艺术教育社会学”的实际应用价值在于,其一,具有切实解 决艺术教育诸多现实问题的价值。比如:以艺术教育社会学的视点,审视艺术教 育过程中新出现的不平等问题,就可以得到清晰的判断是非的意识、概念和方法。
艺术教育社会学对“性别与艺术教育”(GenderandArtsEducation)专题的讨论,有助 于思考和解决艺术教育的男性与女性异同问题。深入讨论“艺术教育冲突”,可以 为艺术教育存在的开发教学资源困难、教育不民主、教学对抗等现实问题的解决 提供认识论、方法论与实践论上的帮助。其实,艺术教育社会学出现本身的目的 之一,就是为了有效解决艺术教育的问题。
其二,具有研究与建构艺术教育学科群的推进意义。笔者曾在第九届 全国艺术学年会上讲到“艺术学理论生态性主体成长课程论”的时候说,要重视艺 术学理论学科的课程建设,其中要注重研究和开发艺术学理论学科的成文课程与 非成文文明课程。比如,艺术教育主体给入学者“提供学生长达1500页的选课目 录”,[9]91就是一种非成文文明课程。(13)当时会上有一个音乐学院的主管就 说:我们平时要想给研究生开出一门新的有学术含量的专业课都不容易,还何谈 “提供学生长达1500页的选课目录”?其实,只要有思想,一切问题都有解决的可 能性。当那位资深的音乐学院主管先生看了笔者依据自己的“艺术学理论生态性 主体成长课程论”所设计的关于“艺术学理论”学科的近140门课程后说:艺术教育 学科有必要加强深入地研究,这样才能解决现实的一些问题。比如,仅仅是艺术 学理论学科构成的核心课程,笔者当时就罗列了39门课程。即,“艺术学理论学 科构成的核心课程,是指守候和推动‘艺术学理论学科’成长的课程。比如以下是 具有发动机功能的学科课程:《艺术原理》、《艺术哲学》、《元艺术学》、《艺 术批评学》、《艺术思潮》、《艺术辩证法》、《审艺学导论》、《艺术创造论》、 《艺术学术论》、《艺术史学》、《比较艺术学》、《艺术实践论》、《艺术教 育学》、《艺术心理学》、《艺术治疗学》、《材料与艺术》、《艺术审查与艺 术保障》、《经典艺术的概念》、《艺术精品的梦想》、《“失败”艺术论》、《艺 术能终结吗》、《中国艺术理论史》、《美国当代艺术》、《雅俗艺术的界限》、 《艺术背叛的理由》、《一件艺术作品生成的过程》、《艺术表现主题的社会学意义分析》、《艺术实验的风险与价值》、《新艺术》、《中国艺术批评史》、 《西方当代艺术研究》、《中外设计艺术思潮》、《西方艺术批评历史》、《如 何布置美术作品展览》、《如何筹办一场艺术学术研讨会》、《如何举办一场音 乐会》、《艺术学术生涯规划》、《国家级剧院研究》、《世界的现代艺术馆研 究》,等等。”[9]91在此提起这件事的目的,是在于说明,如今提出确立和研究 艺术教育社会学,具有深化推动建构艺术教育学科群的价值。因为确立和研究艺 术教育社会学本身,便是丰富艺术教育学科群的表征。
其三,具有促进发现和开发艺术教育学科新的研究领域的作用。艺术 教育学科要想有厚实的成长性发展,需要不断探索新的研究领域和内容,艺术教 育社会学的存在,就具有实在性引领研究新问题、新议题、新课题的意义。比如:
在艺术教育社会学的视野,焦点性关注与研究艺术教育社会中艺术学生的日常生 活状态等等选题就是自然的事情了。
总之,艺术教育社会学的确立与存在,具有回答如何让艺术教育成为 人们满意的教育学科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