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大学公选课《言情文学赏析》教学的探究
对于大学公选课《言情文学赏析》教学的探究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社会对于大学生的要求越来越 高,为了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以满足社会对当代大学生的 需求,大学公选课无疑是实现该目的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径。然而,从相关的实践研究来看,当今大学的公选课表现出了 各种令人堪忧的问题,需要大学公选课的教师和相关研究人 员认真对待。本篇文章以大学公选课《言情文学赏析》为例, 论述了提高该课程教学质量的各种途径和方法,希望其能够 为我国大学公选课的相关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摘 要:
大学公选课;
言情文学赏析;
教学;
探究 1、问题研究的背景 目前,中国很多高校都开设了与文学相关的《言情文学 赏析》的课程来作为学校的公选课,该课程的主要目的便在 于通过对中国经典爱情文学的赏析,使学生学会理性的思考 爱情、正确的对待爱情,从而树立健康的审美观和爱情观。
然而,经过调查,笔者赫然的发现虽然《言情文学赏析》这 门课程受到了学生的广泛欢迎和极大的认可,可是,还是存 在着一些问题:首先,该门公选课的课时较少,而且学生的 基础和差异相差较大,不利于课程的有效展开;
其次,该门 公选课的教材选择比较困难,这给讲授该门公选课的教师带 来了不小的麻烦;
第三,该门公选课的教学管理相对松散, 许多学生都是抱着混日子拿学分的思想来上课的,这对于该门课程教学质量的保障和提高是一个不小的麻烦。
鉴于上述问题的出现,笔者加深了对此方面问题的 研究,并根据自己的专业理论和研究基础提出了如下的建议, 希望这些建议能够对《言情文学赏析》公选课授课质量的提 高有所帮助。
2、《言情文学赏析》的重要价值 首先,《言情文学赏析》对于提升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素 养具有重要的价值。在今天这样一个物欲横飞的物质时代, 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以提升的同时,其精神状况并没有得 到同步的改善与提高,与之相反的是大学生人文素养下降, 拜金主义、利己主义横行等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所以, 笔者认为,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已经成了当今大学教育义 不容辞的责任与使命。
其次,《言情文学赏析》对于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 爱情观具有不可估量的积极意义。爱情是人类永恒不变的追 求,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然而,由于大 学生心理的不成熟以及对爱情缺乏正确、深刻的理解,致使 爱情悲剧一幕幕的上演。针对上述的现象,笔者认为,在大 学的公选课中对学生进行《言情文学赏析》的讲授,不仅能 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更加有助于学生正确、理性 的思考问题,对其今后的认识和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3、《言情文学赏析》的教学实践 首先,准确的教学目标和精选的授课内容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前提。《言情文学赏析》是一门全新的课程, 没有适当的教材可供参考,也没有既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大 纲,所以,在讲授该门课程的时候,教师应该在授课之前对 学生的兴趣等进行一个详细的调查,在教师真正的了解到学 生的兴趣和需要之后,再确定该门课程的教学目标以及具体 的教学内容。笔者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将《言情文学赏析》 的教学内容锁定为诗经、杂剧、传奇、唐诗、宋词、汉乐府 以及小说等中有关爱情的经典作品,让学生通过对这些经典 作品的赏读,加深对传统诗词文化的理解,提高其文学鉴赏 力,从而正确的对待爱情。
其次,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教学 质量的关键。由于每一名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每一名 学生的认知水平、基础知识以及专业能力都是不一样的,所 以,教师在授课的时候,应该切实的照顾到每一名学生,真 正的做到因材施教。世界著名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此可见,学生学习的兴趣对其学 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以及学习成绩都具有不可估量的重要影 响。所以,作为一名教师,一定要善于创设情境、充分的调 动其学生学习的兴趣和需要。只有重视因材施教和激发学生 兴趣的教育才能够被称之为是成功的,才能够使教学质量得 以提高、教育目标得以实现。
另外,视频信息的应用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授 课质量的重要方法。例如,在为学生讲授《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一课时,教师可以先将已有的电影片段为学生播放一下, 使学生通过简明的影片资料了解当时杜十娘的情感世界,之 后,教师再采用小组讨论的教学方式来让学生针对这段影片 来发表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定会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的。
3、小结 参考文献:
[1]杨雁.大学公选课《言情文学赏析》教学实践初 探[J].大众文艺.2010(24):327. [2]杨霞,盛金良综合性大学公选课《动物保护概论》 教学初探[J].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2). [3]徐颂,陈士明《环境保护概论》公选课教学实践 探索[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5,25(1):138—142. [4]胡松青,张军,燕友果,孙霜青.大学公选课教学 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科技信息.2011(1):100、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