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行政管理的经济性评价
论行政管理的经济性评价 论文关键词:行政管理 经济效果 社会效果 论文摘要:本文从经济效果和社会效果两方面,对行政管理进行了定性 和定量的分析,并提出了行政管理经济效果的评价标准、考核办法,以及定量的评 价方法。一、行政管理经济效果 一般认为,经济效果是在社会经济活动中投入的劳动消耗同所得到的 劳动成果之间的数量比例关系。所以我们可以说行政管理经济效果实际上就是行 政管理的投入与劳动成果(或产出)之间的一种特殊数量比例关系。如果用F表示 行政管理的劳动成果,用C表示对行政管理的投入,用V表示行政管理的经济效果, 那么就有下式: V=F/C (1—1) 行政管理的作用具有“国家目的的行政作用”和“社会目的的行政作 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行政管理的效果也就可以归纳为两大类:一类是社会效 果;另一类是经济效果。而行政管理的耗费则是指产出这两类效果所消耗的一切 人力、物力和财力。所以分析行政管理经济效果主要是结合国家的政治体制和经 济体制等分析行政管理的产出和消耗之间的关系,以及怎样提高产出、降低消耗, 并对产出和消耗作出一套评价的标准和考核的办法。本文将主要从经济效果并辅 助社会效果两方面来重点分析行政管理的经济性。
二、行政管理经济效果的评价标准和考核办法 行政管理的劳动成果是一种与投入或消耗不同质的东西,一般来说,具 有直接不可比的性质。从现行的评价方法来看,往往是采取定性评价,这种评价属 于语言阐述,有相当大的随意性和不准确性。但是任何相关事物,总是有一定程度 的同质性,现代应用数学和其它分析方法为我们把具有一定同质性的事物通过某 种特殊的方法转换为定量的表述提供了可能性,这为我们建立定量评价行政管理 的经济效果创造了前提条件。
如果我们舍去行政管理产出的其它一些效果,直接用财政收入来作为行政 管理的间接产出并以其来作出评价其经济性的依据,在理论上会存在一定的误差,但它可以提供一种评价的思路。从财政支出的各项目来看,它不仅对经济效果有 直接的作用,而且也是取得的社会效果好坏的最重要的经济来源。因此,对行政管 理产出的评价和考核,用财政收入来作为评判依据是比较合理的。因此,对行政管 理经济性的评价标准和考核办法就可以利用其与财政的相关性转化为定量的评 价方法。具体的评价指标也完全可以借用现行我国财政分项目收入情况和国家财 政分费用类别支出情况的指标。(见表2—1、2—2。②资料来源于1996年中国统 计年鉴) 1.财政指标的评价标准:从表2—1、2—1可见,我国财政收入和来源指 标为各项税收、能源交通重点基金、预算调节基金收入、教育费和其它收入。作 为分费用类别支出的各项指标为经济建设费、社会文教费、国防费、行政管理费、 其它支出等。由于他们都是数字指标,其评价标准就可以从其绝对数量的大小或 一些相对指标进行评价。
2.财政指标的考核:在上述财政收入的实现中,起直接作用或是较大作 用的是来自社会的各项税收,它占了整个税收的96.73%,其余部分仅为3.27%。而 创造这些税收的起最根本作用的是各类企业及其它经济组织,这类因素在我们的 评价方法中被称之为直接作用因素;而起着控制、监督、协调、服务的行政管理, 称之为间接作用因素。其考核也可以通过以下指标进行:①财政在国家宏观调控 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②财政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③财政在对社会文教事业方面 的作用;④财政在国防、其它领域的作用。鉴于篇幅关系,这里不一一赘述。
三、行政管理经济效果的评价方法 以上分析为我们建立一种特殊的行政管理经济效果评价方法打下了 基础。下面我们从编制定量的方法来对行政经济效果进行分析评价,建立这种方 法的步骤如下: (一)建立表格 1.按现行的部门分类标志将行政管理的产出的类别分为1、2.……n种, 每一种产出的类别所对应的细分类数目为d1、d2……dn,而为了解决各种性质的 产出不均等的情况,我们用k1、k2……kn来表示行政管理产出的均衡系数。最后, 每一种产出的效果我们都以社会效果(用T表示)和经济效果(用V来表示)这两个 指标来衡量。2.将行政管理这类间接作用系统分为若干小的组成单元,并用s1、 s2……sm来表示其细分类,用p1、p2……pm来表示对间接作用系统的人数,再用a1、 a2……am来表示投入在对最终产出起直接作用上的资金,用b1、b2……bm来表示 分配到对产出起间接作用因素上的投入情况。最后就得到一张表格(见表3—1)。
(二)评价各间接作用子系统的产出效果 根据间接作用因素对产出的作用再考虑到实际情况予以评价出各组 成间接作用系统的子系统的效果(包括社会效果和经济效果)。对社会效果的评价 可以通过间接作用系统的各子系统对产出所起的作用大小来评判。一般可以从社 会效果的主要指标来进行(在下例中我们用财政收入来代替作为评判标准)。对经 济效果的评价则可以根据间接作用系统各子系统对经济效果所起的作用即财政 收入指标来进行相关性评价。
我们在表3—1中用xijyij来分别表示行政管理这类间接作用系统各子 系统对所产出的社会效果和经济效果的 定量评价值,它们可以用下列矩阵来表 示: 从每一个横行中,我们可以得到对组成某一行政管理系统的子系统的 间接作用的因素的评价值,令它为ei,那么ei可以用下式表示: 全部行政管理子系统的评价值为:mmn 在每一纵行中,可以得到行政管理子系统的每一个子系统所产出的社 会效果和经济效果的评价值。用rj来表示: 行政管理的系统的产出所得到的总评价值为 (三)求产出系数和消耗系数 1.产出系数。产出系数是指每一种间接作用子系统的评价值在全部间 接作用系统的总评值中所占的比重,如果用fi表示产出系数,按1—1式所设,则:2.消耗系数全部投入所起作用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在间接作用系统 的各子系统因素上分别投入的资金bi,另一部分是投入到直接作用系统各子系统 因素上的资金ai。所以全部作用因素的总投入为hi=ai+bi,总投入则为: 按1—1式所设,消耗系数应为ci,则: i = 1 (四)求行政管理经济效果系数 根据1—1式,行政管理经济效果系数可以用下式来表示: 从上式可以看出,行政管理效果系数有如下几个特点: 1.当0≤vi1:在一般情况下的行政管理中,产出总是大于零,极限情况是 等于零,即有fi≥0,而消耗系数总是为ci0,所以一般情况下,总有vi≥0。这种情况可以 说明不管在任何行政管理的过程中,总会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效果的大小程度如何, 就有极大的区别。
一般来说, 0≤vi1这种情况的出现可以反映行政管理经济效果如下几 个问题: (1)行政管理的效率特别低下。在理论上可以说明该地区或部门的投 入与产出大大背离,直接反映出了行政管理工作的低效性;
(2)该地区或部门的行政管理组织机构配置极不合理,出现了机构臃肿, 人浮于事,甚至官僚主义特别严重;
(3)该地区或部门的行政管理人员大大超过了按效率配置的原则;
(4)某种程序上也可以说明行政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未得到充分发挥或 行政管理人员的素质极其低下。
2.vi=1:即fi=ci,这是现实中的产出与投入在“价值”上相等的情况。从经济效果的情况来看,这相当于生产企业的盈亏平衡点,即在此点出现了行政管理这 种投入与产出不同质的两类事物间接出现了平衡,但并未取得良好的经济效果。
在行政管理系统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一现象的重要意义: (1)众所周知,在行政管理系统中,考核其效果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高 效率,但是究竟如何才算是高效率,却无定量的标准。而这种评价方法间接地给高 效率提供了一个定量的在投入与产出相对平衡时的标准。
(2)这种评价方法不但可以指出工作效率的数量程度,从某种意义上来 说,也可以指出行政管理组织结构的定量分析问题。
(3)它有较合适的可比性。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在任何一个系统中, 只有在一定相似或相同的条件下,进行比较才是有价值的。3.当vi1时。这种情况 说明该地区或部门的行政管理效果与其它地区或部门相比取得了好的经济效果 和社会效果。并且可以反映出其工作效率或社会、经济效果从量的方面高于其它 部门的程度。一般来说,当vi2时,就可以说明其工作效率、人员配置、行政管理组 织结构等趋于合理和有效,同时也可以说明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得到了较好的发挥。
四、几点启示 1.我们可以根据各地方政府的行政管理经济效果系数的大小标准,按 照市场配置行政管理资源和履行国家行政管理职能的计划配置资源相结合的原 则,提出调整或改革行政管理的组织结构,按照保证能够使市场经济有秩序的正常 合理运行及行政管理的高效率来促使行政管理这种特殊资源实现优化配置,从而 保证行政管理机构结构合理化;
2.在行政管理部门的设置中,应摈弃那种在计划经济模式下形成的专 业式的行政管理机构设置原则,将现存的“产品控制型”的地方行政管理机构按vi 系数应等于或大于2的原则进行重组,形成综合管理型的行政管理部门机构,使我 国行政管理尽快走出条块分割、互相排挤的格局;
3.调整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关系,适当扩大地方行政管理的权限。根 据行政管理经济效果系数调整地方政府与中央各部、委下属机构的权力关系,随 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中央应主要根据制订相应的法律和从宏观调控来履行 政府的各项管理职能,缩小乃至撤消在地方上设置的不必要的条条机构,只要地方 政府能够决策、组织、监督、控制和服务的事务,就应由地方政府来办;4.要加强对行政管理人员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合理化的管理,逐步提高 行政管理人员的素质。严格实行“定编定员”的总控制,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行 政管理人员的工作强度远远未能达到国际上发达国家的较低标准,人浮于事现象 处处可见,工作效率极其低下。另一方面行政管理人员的素质也比较差,提高行政 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已成为当前行政管理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