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农村基层行政管理激励机制构建
新时期农村基层行政管理激励机制构建 信息社会的快速发展不仅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也深刻影响着人们 的需求,现如今,人们的需求已经更多从物质层面转移到精神层面。信息社会的 发展也影响着农村基层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工作热情,需要农村基层领导及时 掌握工作人员的思想动态和行为变化,正确认识基层工作人员的心理状态和心理 需求,以更好地提高其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在农村基层管理中运用激励方法, 从基层行政人员内心深处激发起他们干事创业和促发展的积极性,是农村基层单 位改善工作效率、提升工作主动性的有效方法。农村基层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基层单位的体制改革在不断进行,取得了比较好 的效果。然而,在政治体制改革过程中,农村基层管理体制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基层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第一,农村基层行政单位管理成本较高。
从农村基层发展现状看,我国多数农村基层单位经济实力较弱,人员多而复杂, 而且基层人员数量与基层业绩不成比例。当前,农村基层单位招待费超支已成为 一个比较普遍的违规现象,虽然中央三令五申要求压缩招待费支出,但招待费超 支的问题仍未得到有效控制,部分农村基层单位超标严重。我国农村基层单位债 务也比较多,有些农村债务问题还比较严重,整体来说管理成本比较高。
第二,农村基层单位管理方式缺乏灵活性。部分农村基层领导管理手 段单一,管理方式陈旧,工作方法简单机械,缺乏灵活性和创造性。有的基层干 部习惯于开会发文件,布置多落实少,缺乏检查督促机制。有的农村基层的管理 办法过于简单,导致管理过程中出现问题和差错,这都会影响农村基层行政单位 在基层人员和群众中的形象。① 第三,社会发展现状导致了农村基层管理出现更多问题。社会资源的 分布不均、地区的历史和现实原因及管理的缺陷造成很多农村地区发展日益滞后, 两极化现象越来越明显,这也造成了管理上的诸多困难和问题,也会导致恶性循 环持续发生,需要社会给予农村基层更多关注和支持。
基层管理体制问题产生的原因。造成基层管理体制产生问题的原因有 很多方面,主要有以下几个:第一,领导者自身因素。导致管理方面出现问题的因素有很多,管理 者自身因素极为重要,农村基层领导长期生活在基层,普遍缺乏管理中应具备的 现代管理理念和管理艺术,缺乏必要的法律和管理知识,缺乏创新意识和积极进 取的精神。还有部分领导不注重工作方式变化,一味强迫命令,引起基层人员的 抵触情绪。
第二,历史和社会的因素。随着中国现代化和改革开放的进程,城乡 两极分化现象也越来越明显,在交通、经济、教育、文化等资源上,城市地区都 要好于农村地区,在管理方面同样如此,城市有优秀的管理者,有高比例、高素 质的城市人群,而农村基层管理者水平及农民群体素质和城市相比差距甚远。
第三,管理体制本身的问题。虽然目前在农村基层领导岗位选拔中采 取了民主选举方式,但现行体制中的一些弊端仍阻碍了基层政府形象和领导素质 的提升。现行基层行政管理过程中缺乏合理的竞争上岗机制,农村基层管理人员 的职位和人际关系比较稳定,容易造成干部拉帮结派和一家亲的现象,虽然有民 主选举,但论资排辈、拉帮结派、贿选等现象仍随处可见,阻碍了优秀人群进入 到领导岗位,导致基层干部队伍整体水平较低。
激励机制的理论依据 激励即激发和鼓励,主要是指根据行政人员的心理需要,通过建立适 当的模式,以一定的行为规范和思想激励等措施来激发、疏导行政人员思想行为, 以有效地实现成员管理的目标活动。对于农村基层单位而言,激励机制改革过程 中应该考虑以下几个因素:第一,激励的主要目的是满足基层人员的各种需要;
第二,激励的形式是奖罚并存,形式多种多样,以精神激励为主,物质激励为辅;
第三,激励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农村基层行政单位的长远发展,同时达到个人、单 位及社会的和谐统一。
根据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类的需要是以层次的形 式出现的,且从低级层次到高级层次依次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和情感需 要、尊重需要、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第一个层次是生理需要,也是最基本的需 要,即人对食物、空气、水等的生理需求;
第二层次是安全需要,即人人都希望 生活在安全、有秩序和熟悉的环境中;
第三个层次需要是社交需要,即人要求与 社会人群建立情感联系,并享有社会地位的需要;
第四个层次需要是尊重需要, 即人希望得到他人高度评价,受到他人认可和他人尊重的需要;
第五个层次,也 是最高层次的需要,是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指每个人都希望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在能量,不断去发展自己和完善自己,从而实现自己理想的需要。马斯洛 把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简单明了并且清晰地说明了人类需求的多样性、层次 性、潜在性和可变性。② 动机是由于人内在的需求及外部事物刺激的影响下形成的,动机产生 于人自身的需要并支配着人的思想和行为③。因此,由于人内在需要产生的动机 在一定条件刺激下可以改变人的思想,引导着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及 对生活和工作的认识。对农村基层领导干部而言,满足基层行政人员对自身需要 的渴望能够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调动他们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因此基层领 导干部要想调动大家工作热情,更有效地做好群众工作,就应当从基层人员心理 需求出发,想方设法去满足农村基层人员的内在需求。
激励机制在农村基层管理中的作用 激励机制是当前社会不断创新和发展的源泉,是促进农村基层单位及 我国行政领导管理和发展的必然趋势。激励机制对于适应我国行政管理干部以人 为本的要求和广大农村基层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以及提高群众的满意度有着深刻 的影响,激励机制有助于发挥基层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有助于形成良性竞争机制, 也有助于深化农村基层单位改革。
激励机制有助于发挥基层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激励机制是依据员工的 全方面能力和性格特点等将他们安排在适当的工作岗位上,使其可以更好发挥自 己的优点素质和各方面能力。在现实工作中,基层员工的素质和才能并未充分展 示出来,通过正确认识和分析影响基层人员才能发挥的诸多因素,然后充分运用 合适有效的激励措施,可以更好地激励和鼓舞基层人员继续奋发努力和积极工作。
激励是持续不断地激发个人积极性的心理过程,每个人的行为都是由动机支配的, 需要促使动机产生,动机又不断驱使着人们去探索和创新。由于两极分化越来越 明显,当前大部分农村基层工作人员对生活条件及工作环境的不满而产生厌倦情 绪,对于工作只是简单应付。农村基层领导通过建立激励机制去满足基层工作人 员的需要,引导他们的动机,可以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更好调动基 层行政人员的工作热情和创新意识,促使他们为目标不断前进和奋斗。
激励机制有助于形成良性竞争环境。科学的激励机制包含合理的竞争 理念和思想,它的良性运行能够创造出一种合理的和有效的竞争环境,从而促进 良性、积极的竞争。竞争机制是调动基层行政人员积极性的一大法宝,建立严格 的行政人员竞争机制,能给行政人员以动力和压力,有利于调动行政人员积极性,使基层单位更富有朝气和活力。适当的物质激励和精神奖励能够提升基层人员的 积极性,使基层行政内部产生一种竞争的氛围,这样在促进自身价值实现的同时 也选拔了优秀人才,促进了良性竞争,也提升了基层单位自身的工作效率,从而 有利于推动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竞争主要有正当竞争和不正当竞争两种形式, 正当的竞争就是运用合理的手段正向对比,不正当竞争主要是指采取不合理的手 段和方式限制和挤压竞争对手。在农村基层管理过程中,管理者要时刻关注基层 人员的心理和思想变化,及时采取合理有效措施,杜绝不正当竞争的产生,还要 采取措施大力推进正当竞争。农村基层领导还要有完善合理的评估考核机制,要 以工作业绩和能力去考核工作人员,而不是根据领导的喜欢和人际关系来评价基 层工作人员,从而使基层工作人员的考核评价更加具有公正性和客观性。
激励机制有助于农村基层单位深化改革。激励机制是采用现代化的合 理措施方法,对于和物力要素相结合的人力要素进行合理的安排和组织调配等, 使人力要素和物力要素时常处在合理的分配比例,同时通过对激励对象的思想心 理和行为心理进行有效引导和监控,做到人尽其才和事竞功成,从而更好的实现 组织目标。人力资源各构成要素效能的发挥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要想发挥效能 最大,就必须采取适当的激励原则。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确立,但 农村经济的发展却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注重基层单位人员的激励有助于合理配 置人力和物力等各种资源,有助于提高大家的工作积极性,促使其思想、心理和 行为发生积极正面的改观,可以提高行政工作人员的形象,也有助于农村基层单 位继续深化改革,促使他们坚持以人为本,重视改善民生,转变工作思路,提高 工作效率,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及和谐社会的构建发展。
农村基层管理中激励方法和途径 改革开放首先从农村开始,包产到组、包产到户,以个人为基点来调 动农民生产和生活的积极性,当个人需求得到满足后,就会致力于本地区的共同 发展。现如今,农村基层领导仍要重视建立和利用激励机制,并要在激励过程中 科学地运用各种激励方式,并且要注重把握激励的程度,以最大程度地调动基层 工作人员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的积极性,为新农村建设多作贡献。
首先,要注重建立创新管理机制。激励工作同人力资源管理中其他工 作一样,也有一定的方式和方法,农村基层管理中要有规范的管理机制,完善的 管理机制可以更有效调动农村基层人员的工作主动性和创造性。针对当前农村基 层单位数量庞大这一现状,农村基层领导可以学习“全民创业”的发展理念,积极 鼓励基层工作人员在岗带领大家一起创业,形成与农村发展相适应的管理发展体系,营造一个基层领导干部和人民群众共同发展的和谐氛围。大家齐心共同致力 于新农村经济建设,创造一切机会促进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实现农村 经济健康平稳发展。管理机制创设中还应该包括考核机制,基层考核机制应当坚 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对考核结果要做到奖惩分明,突出贡献的要予以适当表彰, 还可以起到明显的表率作用,对工作中出现错误的员工也要及时处罚。④管理机 制还要结合基层行政工作的重点,注重民生和民权的落实,不流于形式,积极鼓 励基层一线员工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到群众中去,不断引导基层人员积极为地区 谋发展多做贡献。基层单位还可以建立基层激励情况评估制度,通过及时有效分 析基层单位的激励水平和激励效果,及时对激励体系的内容、结构和过程做出调 整。
其次,要注重对基层人员的全方面激励。在对农村基层人员激励过程 中,除了传统经常采用的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外,还可以采用情感激励、期望激 励和公平激励等等。情感激励具有两极性,积极的合理的情感可以提高人的能力 和情绪,消极的情感则会减弱和降低人的活动能力和情绪,基层领导要善于使基 层员工保持积极情感,消除和抑制消极情感。⑤期望激励指是通过调节对所追求 目标或结果的期望心理来调动激励对象积极性的措施,如果认识到某个目标的定 位过高,而且通过自己的刻苦努力也很难实现,那么运用这一目标来激励则会导 致失败,因此激励机制中确定目标也非常重要。公平感是每个人都具有的,在分 配过程中存在公平感他们会努力工作,而如果存在不公平感他们则会消极应对。
农村基层单位管理者要遵循客观、公正和民主的原则,使员工在工作中产生公平 感,从而可以有效调动他们工作积极性。在激励过程中,要少些物质奖励,多注 重精神激励,农村基层领导要善于发现基层人员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表彰;
⑥要 利用身边的先进案例教育单位工作人员,发挥典型示范的作用;
基层领导自身也 要注重提高素质和修养,在工作上要和基层人员共进退;
要转变领导工作方式, 积极走进群众中,认真听取群众的意见建议,彻底改变办公室命令的管理方式, 共同致力于基层队伍的建设。
再次,要合理掌握对农村基层人员的激励程度。激励程度是激励过程 中的重要因素之一,激励程度和激励效果有着紧密的关系。农村基层管理者能否 恰当地运用和掌握激励程度如何,直接影响基层人员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发挥,激 励过度和激励不够都不能起到真正的激励作用,还会对工作的积极性造成影响。
如果激励程度过低就会导致激励对象产生失落感甚至产生抵触心理,但如果激励 程度过高则会使被激励者感到容易而不珍惜,也会丧失继续前进的动力,因此激 励程度一定要恰到好处。总体来看,由于基层一线工作人员长期与群众接触,工作压力较大,各种物质津贴补助不能满足正常的生活需求,要根据当地经济发展 实际给予基层人员一定补贴。要制定相应的激励和补贴政策,采用绩效考评的方 法鼓励基层人员提升工作热情,努力搞好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激励频率在激励过 程中也非常重要,只有采取合理有效的激励频率,才能充分发挥基层人员激励的 积极性。在激励过程中,激励频率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包括工作内容、激励 目标、工作环境等,在具体的激励机制管理过程中,应根据环境和个人具体问题 具体分析,采取恰当和合理的激励频率。
在当前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农村基层管理中的激励 机制涉及到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面对农村基层这一复杂的大环境,科学界定 基层领导干部职能,适当使用激励机制,能够提升基层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工作 热情,提高工作效率及群众的满意度,这对于全面推进我国新农村建设、全面建 成小康社会及和谐社会构建都有积极影响。
(作者单位:新乡学院) 【注释】 ①王宏伟:“浅析基层乡镇政府行政执行力的提高”,《经济师》,2010 年第9期。
②③[美]马斯洛:《动机与人格》,许金声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 学出版社,2012年。
④王欣东:“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激励机制探究”,《中国管理 信息化》,2014年第1期。
⑤陈娜:“行政管理中的激励机制”,《中国集体经济》,2009年第25 期。
⑥张松业:“浅论行政管理中的激励”,《地方政府管理》,1998年第 10期。
责编/于岩(实习) 来源:人民论坛 2015年23期 作者:罗志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