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头虎尾是什么动物【既要凤头更要虎尾】

既要凤头更要虎尾

既要凤头更要虎尾 摘 要:
一堂完美的科学课,不仅要有引人入胜的开头,更要有 回味无穷的结尾。笔者在众多的观摩教学中发现不少课堂结 尾独具匠心、耐人寻味,现例析如下。

一、拓展延伸式结尾。这种结尾方式特别适用于以学生 自主探究为主的课型,它是科学课堂教学中应用最多的方式, 其特点是:教学终了时,老师根据教学内容引导学生由课内 向课外拓展延伸,使之成为联系第二课堂的纽带和桥梁。这 种结尾方式既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又使学 生拓宽知识,扩大视野,激励创新。如教学《地球内部运动 引起的地形变化》,结课时老师先播放一段5.12汶川地震的 视频,让学生直观形象地看到大地剧烈震动造成山崩地陷, 桥梁断裂,道路错位,一座座楼房倒塌,一棵棵大树被连根 拔起,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被深埋在瓦砾中的凄惨景象。此时 学生都被这恐怖的画面所惊呆,他们的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憾。

接着老师用沉重的语气说:“同学们,5.12汶川地震造成近 7万名同胞葬于废墟之下,上千万名难民流离失所。这是多 么的令人悲痛啊!大家看了这段录像有什么感想?”当时的 情景是学生们脸挂泪花、神情凝重,个个如梗在喉——不吐 不快:“灾区的人们那么艰难,我们要尽全力援助他们。”;

“我想知道地震能不能预报?”;
“我要设计建筑一座地震 震不塌的防震屋!”;
“我要发明地震测报器,让人们免受地震之灾”……最后老师作结:“大家都有一颗善良的心, 都希望了解更多有关地震产生的原因和地震的防控预报、避 险逃生以及灾后重建方面的知识,都希望为灾区的人们排忧 解难多作奉献。请大家课后认真查阅相关资料,下节课我们 将进行‘话说地震’的演讲比赛”。这样的结尾方式,不仅 把课内教学内容自然延伸到课外的阅读与探究,使课内和课 外有机地结合起来,促使学生不断扩大知识面,不断提高检 索、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而且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创新 欲望和潜能。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爱科学、学科学和用科学的 良好习惯,激励学生长大献身科学和人类进步事业的情感目 标也水到渠成。

二、悬念式结尾。科学课堂教学的时间难于把握,这是 科学课教师感同身受的。科学课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综合学科, 其主要学习方式是以科学探究为主,是以主动参与、亲历过 程、协同合作、发展个性为基本特征的综合性、实践性、开 放性的课程。学生在课堂上所进行的探究、实验活动由于受 多种因素制约,老师很难把握和预设所需的时间,这就难免 造成无法如期完成教学任务,即使那些经过千锤百炼的评优 观摩课都有可能出现尴尬的拖课现象,更何况常规性的课堂 教学?当发现有可能要拖课的时候如何尽快结束教学是科 学科任老师深感棘手的问题,而悬念式的结尾方式正是破解 这一难题的良方。比如教学生命科学中的“茎的作用”内容, 教学的重点是引领学生自主探究植物茎的作用,由于当时天公不作美——下起了大雨,空气湿度大,加上前一环节的教 学耗时太多以至临下课时当学生切开芹菜的横截面后丝毫 观察不到红色墨水的踪影,这也就无法证明茎有运输水分和 养料的作用,看来即使再拖延十几二十分钟也未必能完成教 学任务。“诶,这就奇怪了,难道植物所需的水分和养料不 是用茎来传输的?是我们的预测有误,还是什么因素影响了 我们的实验效果?”面对如此难堪的局面,执教老师面带惊 讶、疑惑的表情,用一个反问和一个设问启发学生深思,不 少学生猜想、推测出可能是天气原因(没有太阳、气温不高、 空气潮湿)或者是时间还不够。老师在听起学生的交流汇报 后作结:“同学们都爱动脑想问题并对此作出了种种的猜测, 请大家收拾好实验器材,并带回家去继续探究彻底揭开这个 谜底,看看咱们的猜测对不对!”这种悬念式结尾的特点是 教师利用教学内容的连续性和学生的好奇心,在上一节课的 结束时针对下一节课的教学内容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 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起到“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 分解”的艺术效果。

三、归纳总结式结尾。其特点是教学终了时,教师精心 引导学生运用自己熟悉的语言,对教学内容和重点作提纲挚 领的总结和归纳,旨在使学生于学习的结束阶段再次强化教 学要点,使得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这种结尾 方式最适合用于以科学概念学习为主的课型。如《昼夜交替 现象》一棵的结尾,老师问:“同学们,通过本课的学习大家一定有许多收获。来,说说吧!”学生们有的说通过学习, 我懂得了昼夜的交替是由地球的自转引起的;
有的说通过学 习,我知道了地球是自西向东自转的;
还有的说通过学习, 我明白了地球自转一周就是一天,公转一周就是一年……由 于小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不强,以至影响到知识的巩固,所 以一节课讲完后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回归到整体上。一方面 使学生明确知识重点,由分散的感性知识上升到条理的理性 知识;
另一方面是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也有的老师在课尾 安排练习,这种练习并不是一般的作业,它既是对学生学习 本课情况的检查,又是让学生在练习中完成对本课教学的总 结。

四、渗透式结尾。对于小学科学教学中的情感目标的教 学,要注意与知识技能目标的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将有意识 的教育寓以无意识的受教育之中,做到自然、适时、适量渗 透,力求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境界。像教学 《水与生命》,用“因为有了你,鸟儿才唱得动听;
因为有 了你,花儿才开得鲜艳;
?因为有了你,天空才有美丽的白 云……如果没了你,鱼儿会死去;
如果没了你,花草会枯萎;

如果没了你,世界将不再可爱……”这种让学生续编小诗的 形式作结,有效加深了学生对生命离不开水的理解,学生乐 于接受。小诗的形式和内容的双重要求,又使学生在回忆相 关科学知识的同时于浓浓的诗情中受到美的熏陶。“如果没 了你”这一创新话题,更进一步拓宽了学生的思维,使讨论得以向纵深发展。如此,在潜移默化中学生懂得了在日常的 生活中要注意珍惜每一滴水。

当然,科学课堂教学结尾的方式远不止以上几种,常见 的还有讨论交流式、对比式、假想推测式、激励式、迁移式 ……在日常教学中到底采用哪种方式?这就要求执教老师 根据不同的课型并结合学生的实际以及课堂教学的具体情 况灵活选用,但不管采用哪种方式,科学课堂教学结尾的作 用应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概括教学内容,突出重 点,强化难点,总结规律,使学生对所学的内容和知识要点 获得明确清晰的印象;
二是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学生思维, 激励学生创新,把课堂总结与教学内容融为一体,使整个教 学过程协调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