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的回顾与展望_

社会主义的回顾与展望

20世纪初,社会主义以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而令人瞩目;20世纪末,社会主义又因苏东国家的剧变而发人深思。站在新世纪的起点,正确总结20世纪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和历史经验,深入探讨21世纪社会主义的发展前景,是我们面临的一项历史性课题。

一、20世纪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

社会主义作为崭新的社会制度几经飞跃发展,几经曲折坎坷,在跌宕起伏中走过了86年。回顾社会主义的历史行程,至少有以下几点是值得深思和记取的。

社会主义制度的诞生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发展到了垄断阶段。列宁科学地分析了帝国主义国家的内外矛盾,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在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的新论断。(《列宁全集》第2版第26卷第367页)列宁的“一国胜利论”,为20世纪一些经济文化较为落后的国家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十月革命的胜利,打破了资本主义的一统天下,宣告了一个新时代的来临。

社会主义的发展壮大改变了世界格局和历史进程。20世纪40年代,苏联依靠社会主义的强大优势,赢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战后,一批国家先后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特别是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现,打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深刻地改变了世界力量的格局。社会主义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民族解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社会主义国家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紧密团结,坚持反帝反殖的正义斗争,摧毁了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体系,有近100个原属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国家和地区先后取得了民族独立和解放。社会主义力量的发展壮大及其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不懈努力,有效地防止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对世界和平与进步事业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社会主义建设的辉煌成就显示了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标志着比资本主义更高、更先进的新的社会形态、新的社会文明的诞生。在新生的社会主义国家,千百万被压在社会底层的奴隶翻身解放成为社会的主人,迸发出巨大无比的劳动热情和创造力。他们在工人阶级政党的领导下,万众一心,奋力拼搏,在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条件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工业化发展的奇迹,奏响了一曲又一曲社会主义建设的凯歌。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很快摆脱了一百多年来积贫积弱的困境,建成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基础和国民经济体系。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取得了十分显著的进步和成就,开始探索和迈上了落后国家独立自主地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发展道路。

暂时挫折挡不住社会主义前进的步伐。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使社会主义事业遭到了巨大冲击,但这并没有也不可能阻止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前进发展,并最终完全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总趋势。目前?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阵地有所损失和收缩,形势依然严峻。但从另外一面看,社会主义力量也变得更为精干、更有战斗力,在某些国家和地区,社会主义思潮、理论、运动和制度已开始从苏东剧变后的低谷回升和发展。西方资产阶级预言家们关于社会主义彻底失败的断言已经宣告破产。

二、20世纪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

社会主义在80多年的历史行程中,积累了正反两方面的丰富经验。认真总结并结合实践的发展,汲取和运用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对于21世纪社会主义的顺利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并与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马克思主义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是社会主义事业的理论基础和精神支柱。我们无论在革命还是在建设和改革中,都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对此,必须坚定不移,不能含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是一件轻而易举、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一个反复试验、艰辛探索的历史过程。要真正实现这种结合,就必须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必须正确把握本国的基本国情,处理好社会主义基本原理与社会主义具体实践,也就是社会主义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之间的辩证关系。20多年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之所以取得巨大的成就,就在于我们党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国情出发,既克服了那些超越阶段的激进观念和政策,又抵制了抛弃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错误主张,开创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

必须坚持与时俱进这个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自觉地通过改革巩固、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改革创新是社会主义的不竭动力。如果不顾时代条件的变化,拘泥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特定时期,针对特定情况作出的某些个别论断和具体纲领,我们就会因为思想脱离实际而不能胜利前进,就会犯教条主

义和因循守旧的错误。要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时代特征相结合,就必须正确认识和把握各个时代的本质特点和面临的主要问题。一百多年来,世界变化很大很快,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和正在兴起的经济全球化浪潮,深刻地改变了并将继续改变人类生活和世界面貌,任何国家的社会主义者都不能不认真对待。中国共产党经过长期曲折的探索,逐渐认识到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改革创新是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动力,对外开放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国策。社会主义如果固步自封,不实行改革开放,就无法应对新科技革命和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挑战,就会被时代所抛弃,为历史所淘汰。

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社会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社会主义革命的客观依据就在于,要消除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束缚,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马克思早就说过,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是社会主义“绝对必需的实际前提”。工人阶级执政党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才能为社会主义制度奠定最坚实的基础。敏锐地把握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趋势和要求,通过制定和实施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不断促进先进生产力和物质文明的发展,是工人阶级执政党和社会主义国家始终站在时代前列,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要求。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都要坚决冲破,一切束缚发展的做法和规定都要坚决改变,一切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都要坚决革除。

必须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社会主义必须建立高度的民主,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实行最广泛的人民民主,而不是少数人的权力垄断,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民主同资本主义民主的根本区别。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当家作主,这是20世纪社会制度空前深刻的变革。但受历史进程和种种条件的制约,社会主义国家在实行民主法制的具体形式和步骤上,缺乏经验,出现过不少偏差,直接影响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发挥。在经济文化落后国家搞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和长期性。充分发扬党内民主,积极推动人民民主,正确处理共产党的领导和人民当家作主以及依法治国的关系,依然是21世纪社会主义实践的最重大课题之一。对此,要正确认识和对待。既要积极努力、扎实推进,又要防止急躁冒进、超越阶段。

必须大力加强执政党的建设,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对于执政的共产党来说,最大的危险是脱离群众,最关键的问题是搞好党的建设。坚持用时代发展的要求审视自己,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和完善自己,这是我们党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本色、永不脱离群众和具有蓬勃活力的根本保证。我们党要始终站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胜利前进,就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中国共产党人总结80多年的奋斗历程和基本经验得出的最重要结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以改革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不断为党的肌体注入新活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新世纪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

必须正确处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既要大胆吸收资本主义文明成果,又要坚决抵制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侵蚀。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资本主义的一切文明成果,同时要坚决抵制西方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渗透与侵蚀,扎扎实实地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正确对待资本主义,必须建立在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的基础上。资本主义是一个充满矛盾的复杂体系。就国内矛盾来看,即使是西方发达国家内部,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几十年来虽然有所调整和缓和,但仍然无法根本解决;就其国际矛盾来看,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不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互之间,以及不同地域的资本主义国家联盟之间,始终存在着错综复杂的矛盾,不可能是铁板一块。其中尤以“南北”之间的矛盾最为突出。社会主义必须善于处理同资本主义的关系,既要坚持原则,又要讲究策略,不断拓展自己的活动舞台和回旋余地。这既是20世纪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斗争的一条重要经验,也是21世纪社会主义事业复兴的重要条件。

三、21世纪社会主义的发展前景

面对社会主义运动的暂时挫折,怎样看待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命运,怎样看待社会主义的发展前景?这是一个必须正确回答的重大问题。

马克思主义依然是照耀21世纪人类前行的灯塔。人类社会产生以来,各种社会学说层出不穷,举世闻名的思想家也多如繁星。然而,没有哪一种理论能够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博大精深,没有哪一种理论能够像马克思主义那样武装了一代又一代的国际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更没有哪一种理论能够像马克思主义那样深刻地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进程。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世界之所以具有如此崇高的地位,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科学的,其根本立场和价值目标同世界多数人的利益是一致的,其揭示的社会发展规律和历史趋势是正确的。

社会主义事业的暂时甚至较长时期的受挫并不是马克思主义的失败。这些挫折,有些是社会实践本身难以避免的,有些恰恰是背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结果。苏联、东欧一些原社会主义国家背离马克思主义,走向私有化的改革道路,并没有给他们带来预期的经济繁荣,相反,他们中的多数却陷入了长期的经济萧条和社会动荡。苏东剧变前后的历史证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不可违背的,否则就会遭到历史的惩罚。时至今日,马克思主义仍然闪耀着真理的光芒,仍然是新世纪人们开辟正义事业的强大思想武器,仍然是新世纪社会主义振兴的理论基础。

经济全球化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历史命运。在20世纪的百年历史中,资本主义经过了由私人垄断到国家垄断和国际垄断等若干发展阶段。这些变化虽然赋予资本主义种种新的特征,但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也决不可能根除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环顾当今世界,作为资本主义的领头羊,美国“新经济”的泡沫正在破灭,增长速度放缓。作为资本主义经济的二号强国,日本则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长期陷入经济衰退,回升乏力。作为资本主义的发源地,西欧和北欧各国为摆脱经济困境,轮番调整经济政策,起色不大。在一些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被迫推行的新自由主义政策不仅难医经济痼疾,反而导致新的金融动荡和严重的社会危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展,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势必从西方国家内部演变为全球范围的社会对立和冲突,造成贫富分化、社会动荡、环境污染、生态危机等许多全球性问题,危及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历史进步。而这些严重威胁人类前途命运的问题,在资本主义制度的框架内,是无法得到根本解决的。苏东剧变以后,两极对抗的格局已不复存在,但当今世界许多地方为什么还那样动荡不安,地区性冲突为什么还不断加剧,甚至连美国本土也不得安宁?这不正是资本主义内在矛盾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具体显现吗?这也正是人们重新“呼唤马克思”和社会主义思潮在全球范围内开始复兴的历史依据。

不管西方国家怎样力图主导经济全球化的方向,也无论垄断资产阶级怎样调整其内外政策,经济全球化的结局都不会以它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经济全球化将沿着自己的轨道运行,并为社会主义新社会准备更加充分的物质和社会条件。正如马克思所说,共产主义不是狭隘的地域性的,必须以生产力和交往的普遍发展为前提。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经济全球化必然加快资本主义被更高级的社会形态所替代的历史进程。这是21世纪社会主义必将再度崛起的客观依据。

社会主义必将在曲折发展中实现伟大复兴。综观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任何一种社会新制度战胜旧制度都要经历多次反复。封建社会取代奴隶社会,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都是如此。社会主义是最为深刻的社会变革,它要战胜资本主义更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社会主义制度虽然走过80多年的历程,但它还处于继续探索的初级阶段。斗争——失败——再斗争,是社会主义前进的必经历程;高潮——低潮——更高潮,是社会主义运动的客观趋势。只要社会主义者善于总结经验,善于汲取教训,善于调整变革,挫折就会向成功转化,失利就会变为胜利。这是历史运动的辩证法,也是当代社会主义者的信心所在。

目前,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不仅顶住了苏东剧变的巨大冲击,而且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和发展。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伟大成就。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民主政治稳步推进,文化事业兴旺繁荣,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相互协调,全面进步。社会主义在中国不仅站稳了脚跟,而且日益焕发出蓬勃的生机和活力。越南、朝鲜、老挝、古巴等社会主义国家都在积极探索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并取得了各自的成就。其他国家的工人阶级及其共产党组织,也进行了理论和政策上的调整,正在逐步走出困境。可以断言,这些历经斗争考验和风雨洗礼的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必将重整旗鼓,振奋精神,成为推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继续前进的强大力量。

早在苏东剧变的历史尘埃尚未落定之时,邓小平同志就明确指出:“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曲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收教训,将促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83页)邓小平同志的这一预言已经并将继续得到证实。回首20世纪社会主义的历史行程,我们并不悲观失望;展望21世纪社会主义的发展前景,我们充满信心。我们的基本结论依然是:道路曲折,前途光明。社会主义的蓬勃生机,将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更加充分地显示出来。

(http://www.yytv.com.cn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