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课堂体能训练措施
小学体育课堂体能训练措施 摘要:小学体育课堂教育是优化学生身体素质、协调能 力的主要措施。在小学体育课堂教育中,体能训练的有效实 施能够推动体育课堂更加科学的开展,促使体育课程更加符 合学生成长需求、社会人才需求。对此,为了更好地提升小 学体育课堂教学质量,本文详细分析小学体育课堂体能训练 的有效措施。关键词:体能训练;
体育课堂;
小学教育;
有效措施 一、引言 在小学教学阶段,体育课堂的教学形式、教学内容非常 丰富,同时也有一项非常重要的教学目标,那就是体能训练。
体能是通过力量、速度、耐力、协调、柔韧、灵敏等运动素 质表现出来的人体基本的运动能力,是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重 要构成因素。体能水平的高低与人体的形态学特征以及人体 的机能特征有着密切的相关。有效的体能训练能够有利于学 生身体素质的提高,强化身体体质、协调能力,并塑造良好 的身体体形,从而显著提升身体各个器官的环境适应能力以 及免疫能力。但是,因为传统体育教学理念的约束,当前大 多数体育课堂教学质量并不明显,部分教师甚至没有意识到 体能训练的重要性,这也是当前小学体育教学必须创新、发 展的一项重要举措。
二、小学体育教学中体能训练的现状 当前,我国已经有少数的小学已经在体育教学课中试着应用体能训练,但是对于这些学校而言,体能训练在课程中 仍然处于初级形态,其主要是因为教师对于体能训练的认识 不足,学生对于体能训练的兴趣也并不高,导致大多数小学 体育课堂并没有针对学生体能建立相应的训练方式。再加上 教师的教育经验也严重不足。对此,如何创办具备我国教育 特色的小学体育课体能训练项目是一项非常严峻的挑战。当 前几乎所有小学的体育教学专业课程都受到传统教学模式 的影响,最为明显的现状就是教师对学生的教学地位概念含 糊,不能够真正地帮助学生实现自助式训练。在教学时,往 往出现教师是课堂中心,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一步一步走, 这样的教学现状也极大程度地缩短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并 且最终的训练结果也不理想。表1为某地区小学体育教师(20 名)与学生(100名)对体能训练的评价。从表中可以发现, 当前体能训练在小学体育中并不受重视,大多数教师与学生 对于体能训练没有正确的认识,这也导致体能训练在体育课 堂中无法有效实施。因为小学中的体育课程关于体能训练的 教学经验较少,大多都是将理论性知识作为重点。同时,任 何形式的体育教育都需要大量的时间进行训练,但是当前许 多教师认为体育课程并不重要,其他课程的教师也习惯性占 用体育课。这样的现状也必然会导致体育教学质量较低,学 生的体育锻炼、体能训练难以达到教学标准,往往呈现为呆 板式、盲目式的教育,最终导致喜欢体育锻炼的学生独自进 行相关的锻炼,不喜欢锻炼的学生放弃锻炼等现象。由此可见,这种形式的训练方法显然难以达到预想效果,导致我国 小学体育教学质量较差,学生对体育课程体能训练的实际掌 握能力较差。
三、体能训练 一直以来体育教育者与体育研究者都非常关注“一节体 育课程中如何既提升学生运动能力,还能够发展学生体能” 这一问题,这也非常符合教学改革、体育课程改革的发展方 向。借助体育和健康课程的教学,促使学生掌握发展体能、 运动技能,并逐渐养成健康、安全的意识,从而更好地生活 成长,促使学生全面、身心协调的发展。与此同时,新课标 中已经指出对于体育课程提升学生体能的具体要求。对此, 在一节体育课堂当中,如何提升学生的体能目标便成为关键 问题。相关研究提出,体能体系主要分为两类,具体见图。
体能主要包含无形体能与有形体能,无形体能就是心智能力, 而有形体能则是身体结构、身体能力。体能体系可以基本分 为两类,日常生活工作和身体健康相关的体能以及动作技能 或体育运动能力相关的体能。体能是由人的身体技能、运动 素质、心理意志等组成,是体现人体生长发育的特征。在小 学体育课堂教学当中,教师应当针对图当中的各项体能项目 进行锻炼,而不是盲目的开展体能训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 实现有计划性、目的性的体能训练,体现体育教学意义。
四、小学体育教学中体能训练教学质量的优化策略 (一)善于创建教学情境体能训练是一个较为艰苦的过程,如果采取的训练方式 不正确,极有可能导致学生对体能训练形成抵触情绪。对此, 教师需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培养学生对体能训练的参与 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体能训练当中。在实 际的教学中,体育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针对性 教学。小学生因为年龄段较小特点,注意力往往不集中,这 就要求体育教师灵活应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善于创建教学 情境并将其应用于体育体能训练当中,从而激发小学生参与 体育训练的兴趣。小学生比较喜欢听故事,喜爱玩游戏,那 么教师便可以针对这一特点设计相应的教学情境,并将故事 融入到体能训练当中,或组织玩游戏的方式,在游戏当中潜 移默化地开展体能训练。例如,引导学生两人一组完成“推 小车”的游戏,向下做俯卧撑锻炼,或者是往前推“车”, 以锻炼学生的上肢力量。与此同时,学生以做游戏的方式开 展体能训练,例如让学生几人分为一个小组,开展“老鼠偷 米”的游戏,多个学生当老鼠,并规定一个老鼠洞,在老鼠 洞内猫不能进入也不能抓老鼠,并将几个石子作为米,将其 放在一个小圆圈的范围内,然后两位同学当猫,让老鼠在规 定时间内将米全部偷到老鼠洞内,在老鼠出洞之后猫可以抓, 让两组学生通过游戏的方式开展体能的追逐训练。“老鼠偷 米”情境式的体能训练能够让学生在运动过程中感受快捷, 通过这一种教学方式,能够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轻松、愉 悦的训练氛围,促使体能训练更加有情趣,从而激发学生对体育训练的热情和兴趣,促使其能够主动参与到教学当中, 积极开展体能训练,实现最好的教学效果。
(二)体能训练应当注重学生身心健康 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阶段,所以体能训练的教 学必须建立在学生的年龄特点上,训练的方式必须科学、合 理,并针对训练的效果进行持续的改善优化,侧重于学生的 身心健康发展,促使学生的体能能够稳定、持续提高。例如, 在“400~600米走跑”的教学当中,教师可以先做示范,引 导学生掌握三步一呼、三步一吸的跑步呼吸方式,并注重摆 臂的必要性与重要性。与此同时,可以借助地形,例如学校 操场旁的楼梯、球场、草坪等开展400~600米的慢跑,除此 之外,如果学校内有小树林等环境,也可以在安全前提下在 其中开展体能训练活动,从而有效地弥补体能训练过程中的 枯燥、乏味感,提升学生参与体能训练的兴趣,实现最好的 体能训练效果。除此之外,教师需要认识到,小学生虽然可 以开展耐力与力量的训练,但是必须严格控制强度和时间。
对此,教师必须针对这一特点,根据小学生的实际身体素质, 按照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原则开展体能训练活动。
(三)设计符合实情的体能训练方案与目标 想要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实施高效的体能训练,就必然需 要因地制宜、准确定位并科学设计体能训练的最终目标以及 实施方案。小学教师应当整合俱乐部、学校以及相关企业的 教学资源,并与校外企业采取密切的联系,从而实现资源的合理共享。体育课程的体能训练会涉及很多方面,教师在设 计体能训练的课程时应当遵循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求以及 当前小学的实际教学能力,并将训练能力、训练状况进行全 面性综合分析,调查并论证,充分了解目前社会上对体育人 才的需求状况,再按照社会的实际要求,对本校的体育人才 培养方向和教育方案进行针对性的调整、整改,从而准确定 位小学体育教育,为小学的体育人才培养奠定殷实的基础, 准确定位教学指针,结合小学的实际教育、承受能力明确教 育规模,设计教育目标并制定最佳的教育培养模式。与此同 时,应当整合小学的教学资源,全面分析教学资源的可利用 性,与当地的企业和相关俱乐部取得联系,向企业或俱乐部 求助相关的训练器材,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实现资源共享、 信息互通,优化教学质量。
(四)强化学生对体能训练的参与热情 确保体能训练教育的有效性最佳途径便是提升学生主 动性,参与教学的积极性,这一规律几乎适用于任何教学, 小学体能训练也不例外。在小学学生本身就对体能训练有一 定的热情,对此,教师相对于培养兴趣而言更重要的是保持 学生对体能训练的热情。想要有效地保持学生对体育的热情, 就需要教师充分理解学生的心理情况,理解学生对体育有热 情的原因,从而针对性地改善学生的学习心理。当前小学学 生的年龄为10岁左右,这一年龄段的孩子对于竞技训练有着 强烈的渴望,渴望经过自己的努力获得胜利从而满足自己的成就感。对此,教师便可以利用举行比赛进行团队性体能训 练,教师可以将两个班或多个班组织起来利用课余时间进行 体育比赛,比赛的奖励相对而言并不重要,更重要的是学生 的求胜欲,适当地激励学生的“战斗”情绪,并在将比赛的 胜负与健康挂钩,最终实现体能的训练。例如,在实际的小 学体育课堂教学当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两个小组,两个 小组成员进行蛙跳+短跑的比赛,让学生分成两组同时进行 比赛,比赛开始,先蛙跳200米,然后短跑800米,每一位学 生完成一组,然后下一名学生接力,通过比赛,让学生更快 乐地掌握体能运动的技巧与乐趣。
(五)借助科学教学方法优化体能训练体育教学 善用当前新型的体育教学方法,例如启发式教学、分层 式教学。启发式教学主要是在实际教学时,教师启发并引导 学生,促使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地位,进而保障学生在 课堂中得以成长。在使用启发式教学时,教师需要不断地开 发学生的思考、思维能力,将健康生活充分根深于学生的思 想当中。例如,小学教师在实际的体能训练课程教学时,教 师可以先做一些示范,然后让学生进行分析、理解训练当中 的细节,并在学生脑海当中形成一个基本的形象,然后教师 再进行讲解训练中应当注意的细节,教导学生对该系列训练 的注意事项等。最后,教师便可以将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 分组训练,让学生找出小组中组员的优缺点,从而实现相互 进步的目的;
分层式教学需要尤其注重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等方面。教师在进行教学时,需要充分理解每一位学生的 实际能力,从而达到因材施教。例如,体育体能训练教育应 当从部分到整体进行教学实现分层式教学,先教会学生基本 的健康锻炼理念、体能训练理念等体育学习的重要性,在学 生理解之后再进行结合实际的训练内容进行训练,从而递进 的完成整个体能训练。
(六)体能训练拓展于课堂之外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体育课程教学当中,在关注 学生体能提升和身体素质提升之外,还需要特别注重学生的 自我体能训练意识的形成。对此,培养学生自我体能训练的 意识,将体能训练教学拓展到整个生活空间中,有着显著的 应用意义。例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与个人爱好 制定一个针对性的锻炼计划,尤其是在寒假、暑假中,为每 一位学生制定针对性的体能训练计划,并提交一份书面的体 育作业。借助集体评价和个别辅导等方式,正确引导学生开 展体能训练。在课堂体能训练的基础之上,培养学生参与体 能训练的积极性,并引导其掌握正确的锻炼方式,及时进行 反馈,不断提高,最终完成自我体能训练,养成体育训练的 意识与精神,实现自我督促训练的循环性发展,为今后的工 作与学习提供基础。小学是学生成长阶段中非常重要的一个 环节,对于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小学生而言,行之有效的 体能训练策略,能够有效强化肌肉的生长、提升身体协调能 力与平衡能力,促使学生的身心、学习持续、健康、全面发展。对此,小学体育教师必须时刻重视小学生的体能训练, 不仅仅是课堂中,还有课堂之余,都必须坚持开展体能训练, 持续探索全新的教学策略,提高体能训练,促使学生的身心 素质得到提升。
(七)不断优化师资队伍 教学理念对于体育教学的影响甚大,上述已经提到过, 当前体育教育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较为严重,小学体育教 学方式、教学理念并不完善,教师的教学理念守旧不创新, 致使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较低,给学生提供的教学质量较低, 难以保障教学质量。对此,教师需要不断地完善自己的教学 素养,提升对体育运动的认识,利用网络、新媒体了解各类 型新型的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方法,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适当的筛选符合自己、符合学生的教学理念与方法,从而起 到提高体育教育质量的目的。
五、总结 综上所述,在小学中合理开展体能训练需要体育教师具 备足够的教学经验以及较多的教学技巧,在教学中与学生进 行积极沟通,不断拓展、创新、完善训练方式和方法,例如 设计更多符合小学生身体情况的训练项目。在体能训练与阳 光体育积极融合的基础上,在场地器材和训练时机上,充分 展现一个适应性良好的体育教学条件,从而优化小学体育教 学质量。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小学体育课堂必然能够真正 实现体能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