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借心理学理论,提高中学地理课堂教学效果 心理学理论

巧借心理学理论,提高中学地理课堂教学效果

巧借心理学理论,提高中学地理课堂教学效果 教育与心理学密不可分,地理教育也是如此。在地理教学中运用心理效应, 能够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心理学的效应很多, 本文从首因效应、遗忘曲线、超限效应、思维定式、自我效能感、习得性无助等 方面入手,讨论心理效应在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心理效应是社会生活中较为常见的心理现象和规律,是某种人物和事 物的行为或作用,能够引起其他人物或事物产生相应变化的因果反应或连锁反应 [1]。在地理教学中运用心理效应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建立良好的学习状态,促 进师生的积极互动,有效提高课堂效果,优化教学效果。

一、首因效应 首因效应指当人们第一次与某物或某人接触时留下深刻的印象,“第 一印象”在日后社会认知过程中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好的开始,对于学习地理 非常重要。要让学生从最初喜欢地理课,利用第一节课对地理课产生兴趣。当然, 不仅仅是第一节课适用“首因效应”,每单元,每一节甚至每节课都适用“首因效 应”。在每一次开始新课前,教师都应把握好导课,创设轻松地课堂环境,选择 学生感兴趣的地理实例,展示丰富的地理现象,深入浅出的剖析地理规律,使学 生被地理知识吸引,从而建立良好的听课状态。

二、遗忘曲线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规律表明,遗忘进程是不均衡的,在记忆的最初遗 忘很快,以后逐渐缓慢,到了一定阶段,几乎就不再遗忘了。

遗忘曲线告诉我们在课程学习之后要及时复习巩固,以减缓遗忘进程。

教师在一节课后,可通过进行课堂总结、练习并布置作业,帮助学生巩固学习内 容;在下一次上课时再次进行复习,通过提问检查掌握的效果;或者是定期对一单 元、一个月的学习情况进行诊断性检测,查漏补缺,及时巩固所学地理知识。

三、超限效应 超限效应是指,人们在接受信息刺激时,存在一个主观的心里容量, 超过这一容量就会失去耐心甚至产生逆反心理。超限效应启示我们,教师在地理 课堂中讲课时,一而再、再而三的重复,可能不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反而还会使学生产生厌烦甚至反感。教师可以在讲完课后,在课堂中留出适当的时间给学生, 让学生自己思考、琢磨。如在讲太阳高度角、地方时等较难的知识点时,给予学 生自己理解的时间,或者请同学上来讲,可能比老师更懂得从哪个角度讲解也更 容易理解。作为教师,应避免超限效应在课堂批评教育中出现,反复批评可能会 导致反抗心理,不如点到为止,留出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和总结。

四、思维定势 思维定势即惯用一种思维方式解答问题,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种习惯 的思维方向。当新问题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知识基本相同时,定势能使人应用已 掌握的方法迅速解决问题;当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知识相似而不相同时, 先入为主的原有知识常常干扰、掩盖或替代新知,阻碍问题的有效解决[2]。学 生做错的题目,一错再错,很有可能就是因为思维定势的干扰。例如河流受地球 自转偏向力的影响,水流会发生偏向,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这个知识 的很容易形成思维定势。然而,这一规律在平直的河道适用,若是弯曲的河道, 就不能一概而论了。教师在平时上课时就应告诉学生,解决地理问题应结合具体 的时间空间等综合因素考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切不可一个规律应用于所有问 题。

五、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是指人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 判断。高自我效能感的人面对高难度、挑战性任务时愿意付出更大努力,意志力 坚定,并且坚信自己会成功,相信自己能控制环境;而低自我效能感的人则相反。

中学生处于自我认识尚不全面的时期,教师要给予积极正面的引导, 帮助学生建立自我效能感,从而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地理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成功的经验可以提高自我效能,多次失败的经验也可以降低自我效能。因此,教 师需帮助学生增加地理学习的成功经验,尽量减少或避免地理学习的失败经验。

教师可以组织地理知识趣味竞答,选择难度适宜的有趣地理题目,让学生积极参 与,增加学习地理的兴趣及信心。

六、习得性无助 人在多次受到挫折后,表现出来的绝望和放弃的态度,称为习得性无 助。它有几个明显的形成阶段:频繁体验挫折-产生消极认识-产生无助感-动机、认识和情绪上的损害[5]。教师在面对学生时,尤其是面对学习地理有困难的学 生时,要多鼓励,少批评。地理成绩不佳,原因是多方面的,教师应想办法找到 原因帮助地理成绩不佳的学生。若学生对地理这门课产生了习得性无助感,学生 就会丧失信心,放弃努力,到那个时候再想办法弥补就晚了。

教师在地理教学中正确地运用心理效应,将心理效应与课堂教学有机 整合,能够有效提高地理教学效率,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然而,充分发挥心理 效应的积极作用,还需要更多的学习,只有认识、理解并恰到好处的运用,才能 将心理效应的功效在地理教学中完全发挥出来。

作者:刘荣桂 来源:亚太教育 2016年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