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建构 什么是新生代农民工

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建构

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建构 国家针对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很大 程度上解决了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的问题,提高了他们的个 人素质和文化水平。现有的教育政策和制度在一定程度上造 成了农民工子女后义务教育的“断裂”,现有的政策在一定 程度上强化了农民工融入城市社会自身条件的先天性不足。

因此,注重农民工子女后义务教育公平和加快发展职业技术 教育,是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路径选择。

摘 要:
新生代农民工;
城市融入 ;
职业教育 随着全球化、工业化、城市化的推进,越来越多的 农民进入到城市工作。据估算,2010年,我国农民工外出打 工者约有1.5亿人,其中80后、90后的新生代农民工占60%, 约1亿人。他们被称为“新生代农民工”,2010年1月,国务 院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 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新生代农民工” 的提法首次在中央文件中出现。意见要求采取有针对性的措 施,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让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

一. 农民工子女的教育情况分析 近年来,针对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政府连续出台了一系 列的政策文件,国家相继出台一系列针对农民工随迁子女城 市教育的政策和措施,这些政策和措施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 农民工子女在城市“入学难”的问题,其中重要的政策就是“两为主”政策。2001年《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首次提出“重视解决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问题,以流 入地区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采取多种 形式,依法保障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2003 年《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重申了“两为主” 政策,指出“城市各级政府要坚持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 以公办中小学为主,保障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 育”。2006年,《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 也提出,“输入地政府要承担起农民工同住子女义务教育的 责任,将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纳入当地教育发展规划,列入 教育经费预算,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接收农民工子女入 学”。在2006年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中再次提出:“父 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在非户籍所在地工作或者居住的适龄儿 童、少年,在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工作或者居住地接 受义务教育的,当地人民政府应当为其提供平等接受义务教 育的条件。”至此,政府在关于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中构建 了一个较为完善的“两为主”政策体系。同时,国家也出台 了一系列政策和法规来实施农村子女免费义务教育。2005年 11月,教育部发布《中国全民教育国家报告》,首次明确提 出实施免费义务教育的时间表。2005年12月,《国务院关于 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正式发布,保 障了农村免费义务教育的有效实施。

我们从两个方面分析农民工子女后义务教育断裂问题。第一个方面,在农村表现为农村留守儿童和青少年后义务教 育阶段辍学率高。国家出台了农民工子女在流入地城市“两 为主”政策并实施,2003年9月,国务院做出了《关于进一 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决定》提出到2007年,国 家争取使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都享 受到“两免一补”(免杂费、免书本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 的政策。“两免一补”和“两为主”政策的实施使得农村留 守儿童数量比2000年有了明显的提升。但是,从统计数据来 看,农村留守儿童和青少年辍学现象不容乐观。全国妇联对 全国未成年人家庭教育状况抽样调查和全国农村留守儿童 状况调查发现,农村留守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机会基本能得 到保障,受教育状况好于农村其他儿童。但是,中西部省份 农村留守儿童辍学比例高于其他省份,三分之一的15-17周 岁农村留守儿童初中毕业以后开始外出打工。另一个方面, 表现为农民工随迁子女城市遇到后义务教育延续的制度性 障碍。我国中考和高考政策规定,随迁子女要到户籍所在地 参加中考和高考。从高考招生来看,普通高校招生有省级招 生委员会按照以考生户籍为主,以在本地区高中就读一定学 期年限相结合的原则,结合本地区的实际以及报名条件、时 间和有关条件做出具体规定。而各个地方政府在执行时间过 程中,往往倾向于局部利益保护需要,几乎都是严格执行户 籍所在地报考的原则,实际上彻底堵死了农民工子女在据主 地参加高考的通道。①另外,农民工的流动性以及各个省市在教材、考试试题方面的不同,往往使得子女不能得到城里 孩子同样的教育机会和稳定教育的过程。在这种情况下,部 分家境经济状况好一些的农民工子女,父母会送他们回家乡 继续接受教育,还有一部分会报考没有户口要求的中专或职 高来实现继续学习,而大部分农民工子女则在接受完义务教 育后无奈辍学,直接进入劳动力市场。

二.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分析 新生代农民工上完学以后就进入城市打工,相对于他们 的父辈,他们对农业、农村、农民等比较陌生。另一方面, 他们渴望进入融入城市生活,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发布新生 代中国青年农民工研究报告,调查结果显示新生代农民工更 倾向于城市生活,有71.4%的女性、50.5%的男性选择在打工 的城市买房定居。他们和第一代农民工一样从事着技术含量 低、工资待遇低、工作环境差的工作,但是不同于第一代农 民工,他们寻找丰富多彩的生活,泡网吧、去游乐厅、穿时 髦服装,新生代的农民工更倾向于把自己定位为城市人,他 们已经把前面的“农民”两个字淡化了,不准备再回农村, 希望能够像城市人一样体面地活着。而在现实中,新生代农 民工正面临着城乡双重边缘化,还存在角色紧张和身份认同 危机等问题。在城里人看来,这些新生代农民工看上去还是 有些格格不入。在新生代农民工自身看来,城市的大门没有 完全向他们打开,现实的城市生活和他们期待不同,新生代 农民工难以真正融入城市社会。甚至许多城市出现新生代农民工犯罪率高发的现象。

农民工融入城市是一个系统工程,在我国二元制社会结 构下,结构性问题仍然没有解决,城市还没有培育出吸纳农 民工的系统和机制,包括相关的户籍政策、社会保障、就业、 住房等政策。按照朱力的城市社会融入“两段论”,即农民 工城市社会融入分为城市社会适应和城市融入两个阶段,城 市社会适应是农民工自身条件是关键影响因素,包括文化程 度、生活习惯、卫生礼仪等,外部环境在这一阶段发挥作用 有限,外部环境主要包括社会保障、子女教育、福利、就业 等条件。②第一代农民工既不具备融入城市社会的自身条件, 更不具备社会外部条件。而对于新生代农民工而言,虽然他 们自身条件比第一代农民工要高,接受教育程度比第一代农 民工高,他们有的人从小生活在城市并在城市接受义务教育, 但是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在“外部条件”大环境依 然没有改变的情况下,他们的自身条件的相对提高依然没有 追赶上城市发展的步伐和要求。农民工只有在社会分层体系 结构中占有相应的位置,获得相应的资源和位置才能真正融 入城市社会。而对于新生代农民工而言,在户籍、医疗等其 他外部条件难以有效改善的情况下,教育是自身条件提高、 获得相应资源和位置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因此,无论是继续 接受学历教育还是职业教育对农民工子女提高自身条件,帮 助他们定居城市生活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反观现有的不容 乐观的教育政策和制度对他们融入城市社会必要的自身条件的提高和帮助有限,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强化了他们融入城 市的社会自身条件的先天性不足。

三. 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建构 分析 国家出台了相应的农民工子女教育的政策和措施,很大 程度上解决了农民工子女的义务教育问题。现在我国在义务 教育阶段的农村户籍学龄儿童大约有800多万人。随着我国 城市化和工业化步伐的推进,农民工进城必然是长期的发展 趋势,如果庞大的农民工群体不能较好地融入工作的城市, 必然在城市形成“新二元结构”,将会给城市和社会带来更 多的问题。因此,注重农民工子女后义务教育公平和加快发 展职业技术教育,是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重要路径。

(一)注重教育公平 农民工融入城市最重要的机制就是教育,目前的教育政 策和体制使得农民工子女遇到中考、高考制度性障碍,难以 继续完成后义务教育。《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 要》明确指出,要全面取消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的借读费, 并着手研究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后,参加升学考试的办 法,推动逐步实现农民工子女入学,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的 待遇。《纲要》提出农民工子女在2020年起,可以在居住地 参加升学考试。我们建议经济条件好、有条件的地区,应该 逐步放开地域制约,让农民工随迁子女参加异地中考和高考, 扫清制度性障碍。近年来,部分农村子女由于自身条件、家庭经济条件的 限制放弃了上大学的机会,过早的进入到城市的劳动力市场。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当今我国高招指标和分数线不是 向经济和教育欠发达和不发达地区考生的倾斜,而是向经济 和教育发达地区考生的倾斜,不是向中西部贫困落后地区特 别是农村地区倾斜,而是向少数发达大城市倾斜,既使近年 来的高校自主招生也不例外,这就是一种极大的教育不公平。

(二)加快发展职业教育 从我国的工业化发展来看,随着工业化及全球化的发展, 我国制造业随着产业升级和调整快速发展。企业对劳动者职 业技能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对技工的需求增长将快于对普 工的需求增长,而目前相当数量的新生代农民工没有受过高 等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技能水平总体偏低,就业能力不强, 难以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由此产生的招工难与就业难并存 状况,我们更应该注意到大量的新生代农民工的技术水平已 经和沿海地区日益升级的产业出现了脱节。

如果将农民工子弟入学问题与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结合 起来加以考虑,既可以解决农民工子弟入学难的问题,促成 其以一技之长融入城市,也可以有效满足经济发展对技工的 要求。③我国拥有中职学校约1.5万所,高职院校1100余所, 职业教育资源丰富,因此,各类职业技术院校应扩大面向农 村初、高中毕业生的招生规模,鼓励农村初、高中毕业生进 入中等、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学习,通过设立助学金、发放助学贷款等方式,帮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国务院关于大力 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职业院校要为就业 再就业服务,面向初高中毕业生、城镇失业人员、农村转移 劳动力,开展各种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提高他 们的就业能力、工作能力、职业转换能力以及创业能力。职 业技术院校对新生代农民工进行专项教育培训,向新生代农 民工提供与产业升级内在要求相应的技能,提高其就业能力。

参考文献:
①韩世强.农民工子女:类型分化及其社会融入的制度 逻辑[J].中国青年研究,2009,(10) ②朱力.论农民工阶层的社会适应[J].江海学 刊,2002,(6) ③孙立平.重建社会[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 社,2009